上海之行之二——备件管理是未来的大市场
3月13日刚到上海,就参加了互联网+工业维修论坛——暨工业4.0俱乐部.设备管理与维修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这里讨论的话题都是曾经非常熟悉的备件相关的内容。
其中会议的发起者彭国华介绍的拼库的创业项目,获得过2015年苏州创业大赛第一名。事实上类似的创业项目,我曾经在2009年就曾经想过,还写了商业计划书,不过那个时候投资机构还不认面向企业的应用。
对于备件管理者而言,永远需要在服务水平与库存水平之间做平衡:高的服务水平,就必须要高的库存。而降低了库存水平,必然影响到服务水平。如图:
服务水平与库存永远是矛盾的, 从06到09在Servigistics工作,而Servigistics最重要的产品就是备件计划软件。这个产品主要通过如下手段解决库存优化的问题。
记得在13日会议上,一位老师不断的强调通用备件与专用备件要分开。实际上,备件管理最终要的是备件分类。不单单要通用备件与专用备件要分开,还有很多分类对备件管理成本有非常大的影响:按备件价格分类(成本低的可以多备些,不用特别关注,成本高的需要特别关注其库存);按备件关键程度分类;按备件的使用量分类;按备件服务的产品分类;按备件使用用户的重要程度分类等等。
而备件的管理的复杂性还在于以上分类方法是不同维度的分类,不同类别的管理方法有差异,导致备件管理策略有几十甚至上百种,精细管理在没有系统的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备件一直是粗放的管理方法。
如果做拼库的应用,其实备件的分类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拼库产生价值的最重要的基础是要有大量的企业愿意将自己的备件库交由拼库管理,那么拼库的最基本条件是:
1、服务水平不能比企业自己管理的差;
2、成本要比自己管理的低;
而拼库要做到这点就必须通过规模效益才能实现。
但是拼库在早期还没有规模的时候,如何获得早期企业的信赖?在没有规模效应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低成本,高服务水平?
这是拼库创始人应该特别考虑的问题。
2010年我曾经考虑过类似拼库的商业模式,大方向百分之百是正确的,但是拼库的成长途径是一个大问题。如果不考虑清楚成长路经,风险非常高。
2014年曾经有一位创业者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备件服务O2O的创业项目,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说基本找到了备件服务O2O的成长途径,以及启动的关键要素,而在那次创业的规划中,类似于拼库模式的功能是第二步要做的事情。
未来工业发展都需要三个集成,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工业4.0早期的端到端集成强调的是生命周期集成(对应的是PLM解决方案),而工业互联网强调的是设备联网,而设备联网最后必然与备件关联。
现在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已经殊途同归,从备件入手研究制造业的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