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白航:曾力挺舒婷顾城 助推"朦胧派"诗人

                 

                    


   诗人白航:曾力挺舒婷顾城 助推"朦胧派"诗人

     华西都市报:作为新中国最有影响力诗歌杂志之一的《星星》首任主编,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白航积极支持、参与推动朦胧诗运动。如今,昔日繁华和热闹散去,众人感慨“诗歌边缘、诗人寂寞”,白航则有自己的思考,“诗歌原本就跟寂寞更有缘。一旦过于热闹,诗也就消失了。”

在人生的天空中,闪耀着最美丽的三颗星星,一颗是青春,一颗是爱情,还有一颗是诗歌。”

“诗歌属于青春,也属于青春的心灵。我很高兴,能和诗歌相伴一生。”

——白航人物简介

白航,本名刘新民。生于1925年,河北高阳县人。中共党员。1945年进入晋察冀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是中共地下党员。1948年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十八兵团文工团创作组任创作员。转战太原、西安,后入川。曾任川北文联创作出版社主任,四川文联创作研究组组长,《四川文艺》编辑。1957年创办《星星》诗刊。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中国作协期刊委员会委员,全国新诗评奖委员等。曾获1987年全国文学期刊优秀编辑奖、1994年四川省全兴评论奖荣誉奖、四川省诗歌奖,著有诗集《蓝色幽默》、《白航诗选》、《是个创作漫谈》、古典文学论著《简论李白和杜甫》等。歌词《列车在轻轻摇荡》获1955年中央音乐学院创作奖。

诗人白航,今年88岁,他现在每天还在写诗。在成都红星路白航老师家里的书桌上,他有一个笔记本,上面除了有每天记的日记,还有自己最近写的诗。

“不在乎发表不发表,就是想写而已。”天气好时,白航会到附近大慈寺内的茶馆坐坐,与老哥们儿聊聊天,也念念自己的小诗。写诗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个内容和方式。

2013年冬,成都红星路二段,沿着省文联大门右侧窄窄的小过道,直走不到百米,就来到一个毫不起眼的院落大门口。其中有一栋普通的显得陈旧的楼房里,就是诗人白航的家。

记者在白航家中的小书房里,与这位几乎已被公众遗忘了的老诗人、老编辑聊聊“那些年的故事”,他从事地下革命、随部队辗转大半个中国的戎马岁月,他以诗抒志的青年时光。

白航先是在川西文联,后又到四川省文联工作,直至退休。从河北到四川,从青年到老年,白航定居成都,已有60多年的时光。时间如水滑过,峥嵘岁月远去。院墙外的机器作业轰隆声,与院落内的沉静,形成一种强烈对比。

  A

  他是伯乐

  曾力挺舒婷顾城等

助推“朦胧派”新锐诗人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万千读者的朦胧诗代表人物,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等,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较少为人知的是,舒婷、顾城等人的朦胧诗当时能在国内激发如此高的关注,跟支持他们的一批刊物及编辑分不开,这其中就有白航担任主编的《星星》诗刊。上世纪80年代初,朦胧诗带有强烈自我意识的诗歌,激发了读者的空前热爱,引发诗歌的创作热情。《星星》在支持这些新颖的诗歌流派上,站在了前列,陆续重磅推出舒婷、傅天琳等朦胧派诗人的力作,无疑助推了朦胧诗潮流的发展。

1956年初,白航在四川文联创作研究组任组长。当时,大家谈到四川文艺的未来发展时,很多人提到,“四川的诗人比较多,诗歌创作是一个优势。写诗的人虽然多,但苦于没有足够的发表空间。”白航他们想,不如大家办一个诗歌刊物吧。大家热情高涨地商议后,集体决定让白航写一份报告,上交给省委宣传部。几个月后,报告获得批准。白航与同事们,立即搭起编辑班子,征稿和征集刊名的工作立即展开。

白航回忆说,“一开始大家认可“星”作为这本诗歌刊物的名字,后来有人发现苏联有本杂志就叫做《星》,大家觉得,星星每天在天上闪光,很多人都看它,它最明亮,指引着人们的方向,又有诗意,最后诗刊就定名为《星星》了。”1957年1月1日,《星星》首期出版,影响甚大。作为主编的白航,承担了大量的策划编辑工作。

1986年,为庆祝《星星》创刊30周年,白航等组织策划了“写信评选10位我最喜欢的中青年诗人”活动,影响甚大,关注者众。当时,舒婷、顾城、杨炼、叶延滨等诗人入选。随后,“中国·星星诗歌节”在成都举行,邀请上榜的10大诗人来成都。活动举办得有声有色。

据白航回忆,当时邀请每位诗人开一天讲座,“门票价5元一张,这在当时是很贵的。但依然没有挡住大家对诗歌的热情。买不到票的青年人,甚至把讲座所在地的文化宫礼堂的门都挤破了!我们还给他们赔了钱。”

不过,门票收入,不仅承担了那次活动的所有费用,作为活动主办方,还能赚一点。“当年的诗人,和现在最火的明星一样,一下子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顾城甚至说,要一直讲下去,直到剩下最后一位听众。”

回忆起当年第一次发现舒婷诗作的惊喜,白航说,“舒婷当时还是一个普通女工,业余写诗。最早发现她的是蔡其矫先生,蔡其矫是我当年在华北联大读书时的老师。他把舒婷的诗歌推荐给我看。我一看觉得非常好,她的诗歌不光有艺术性,在强调女性独立自主精神、思想性和主题性方面,都非常突出。所以,我是坚定支持她的。另外,还有当时也被称为朦胧诗人的顾城,我们也在《星星》诗刊的重要位置上,刊登过他的诗。”

B

  他是诗人

  “只要有新意,

朦胧诗读起来也有味道”

 

不过,当时并不是所有诗人都欣赏“朦胧诗”,不少人称它们是“古怪诗”、“看不懂”。伴随着朦胧诗的繁荣,也有一场大辩论。白航也见证了这场诗歌观念大碰撞,成为中国诗歌思想交锋的主要平台,再次确立了自己在中国诗坛的重要地位。

白航透露,“上世纪70、80年代的时候,我去北京看望艾青先生,他私下对我说,朦胧诗他不太喜欢。”虽然艾青是白航敬重的前辈,但在评价朦胧诗方面,白航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朦胧诗确实有朦朦胧胧、似是而非的特点。但,这也是特色呀,读起来很有味道。在我看来,朦胧、明白、经验、感觉皆能成诗,只要有新意,有韵味,有思想就行。”这个观点,白航坚持至今。

作为一名与诗歌相伴几十年的诗人,白航说,“我曾经说,诗歌属于妙龄少女、伟岸壮男,也属于痴情老叟,长发婆姨。但是,诗歌与年轻人、青春、理想的联系,有更为紧密的天然联系。”对于喜欢诗歌的年轻人,他说出自己的寄语,“我们的诗歌有几千年的传统,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很多,影响至今。年轻的诗歌爱好者,应该多读我们的古诗。发展新诗,也应该在继承古诗的一些基础上来发展。新诗如何与古诗结合,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他感慨说,“古诗是越读越觉得好。尤其是杜甫的诗,更应该多读。既要有实际的现实生活,眼光也要开阔。”

众所周知,顾城后来在生活中酿成重大人生惨剧,成为不少热爱顾城诗歌人士的一大遗憾。提及此,白航的看法是:“我跟顾城直接交流过多次。除了对他诗歌天才的惊讶之外,在我看来,生活中的顾城,就是一个单纯的小娃娃。他现实生活能力很差,后来他出了那种事,肯定是个悲剧。但我还是能理解他内心的绝望。他肯定是没法子了,才会做出那种疯狂而惨烈的事情。”

  出版《川北民歌》

上世纪50年代跑遍南充

作为一名敏锐的诗人,白航还曾集中发掘出一批四川民歌。2013年1月,他收集的几百首民歌,被出版社结集成书《川北民歌》出版。

说起这些民歌,白航说,“上世纪50年代,当时我在川北文联工作。下乡开展工作时,发现当地的民歌非常好。其中的内容,既可以了解民间情况,而其艺术性,又是很珍贵的艺术资源。那些民歌都是口口相传。一般说,男人很少唱民歌,民歌一般是妇女创作的,妇女在农村都受压迫,特别是青年妇女。我搜集民歌就是下乡,访贫问苦,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南充地区我基本上都跑遍了,常去老乡家里。其实他们本身的语言是很生动的,城里的诗人也该学习。我在川北待了3年,做工时妇女唱起民歌来,一天一夜都唱不完。”

  月下觅佳句

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

 

除了是一位有眼光有思想的诗歌资深编辑,白航自己还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多取材他自己的现实生活,比如有深刻自传色彩的《 长城外》《入川记》《嘉陵江》,回忆自己早年学习及战斗经历的《华北联合大学》《在太原前线》《剑门关之夜》《车过娘子关》等。这些诗的风格雄健大气,清新质朴,别有一番独特的气质。

比如他在《长城外》中这样写道,“大雁,流水,秋风,脚步匆匆,太行山前少人行;荞麦绿,僧塔白,山花红,沸腾热血青春梦。有夕阳送我过长城,听山歌/两三声,人无影,事无踪,十八盘下流水情,土炕暖/夜灯明”,在《入川记》中,白航则写道,“走入杨慎嘉陵江的水声,走向陆游骑驴入剑门的细雨中,我在'蜀道难’里吟哦,李白的艰辛,在峡中高唱,杜甫的'秋兴’,岁岁年年 翻山越岭,日日夜夜,梦里徘徊,终于从青春年少,变成了一个衰老的异乡人”。

1993年,一本收集白航众多代表诗作的《白航诗选》,由香港现代出版社印刷出版。在自序文中,白航这样袒露自己的心声,“沧浪有言: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而本人才趣皆缺,书理皆少,实为憾焉。自从卸下《星星》诗刊的担子后,才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于白日寻诗,月下觅句,是故诗便写得多了些。也便认识到,对待灵感这位先生,绝不能'守株待兔’,让它'自投罗网’,要时时事事迎上前去,和它握手言欢,揪着不放,才自会有所悟入。”

谈及诗歌创作的心得,白航没有过多的理论阐释,只是简单表明自己的观点,“不管是诗歌,还是别的什么艺术门类,创作就是要新颖,不能走老一套。既不能重复别人,也不能重复自己。对于一个诗人来说,如果他的语言、句子不是新的,那就干脆不要写。我很喜欢艾青的诗,是因为,他的诗句除了流畅,语言往往别出心裁,'不规范’,很有流动性。这是我欣赏的。”

对于新诗发展,白航有自己的深入思考:“我觉得,新诗讲究自由不拘。但形式过于散漫也不太好,如果能有个规范,会不会更好?比如能够规定的行数。因为,诗句不宜太长、太拉杂,否则容易失去诗意和韵味。而且,句子长短不一,视觉上也不美观。用的词句越少越短,表达意象会更有意味和难度。我的想法是,尽量写短诗,诗意更浓,更有味道,读者也愿意看。”华西都市报记者 张杰 荀超摄影记者 陈羽啸 实习生 张韵

来源:华西都市报

(0)

相关推荐

  • 属于朦胧诗派的诗人有哪些呢?

    朦胧诗派这一词是我初中语文课本接触到顾城的诗,又经由语文老师的讲解才懵懵懂懂的大概知道这一诗派.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诞生的一个特殊的诗派,不过也正是那个时代的苦难才造就了一个这样对后世影响深刻的诗派吧! ...

  • 悼汪国真

    汪国真最红火的时候,简直可以套用"有水井处,有柳永词"的评价.抛开诗艺不谈,就公众影响力而言,他都是现代诗歌史无法绕开的现象.在他之前是顾城,以纯真的性情迷倒亿万刚刚觉醒.急着找妈 ...

  • 力挺朱婷重拳出击,对待蛀虫不能客气,中国女排精神不容诋毁

    东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中国军团已经全部回国,由于本届奥运会推迟一年,因此,巴黎奥运会已经进入备战节奏.纵观东京奥运,对中国队打击最大的就是女排比赛.中国女排不仅无缘卫冕,而且在小组赛中就意外淘汰出局,最 ...

  • 【电池快讯•情报】香港首富曾力挺,又一新能源汽车破产!这些问题都很致命!

    曾经"追求者"众多的长江汽车,风光无限,就连各地政府都纷纷抛出橄榄枝,贵州长江.深圳长江.成都长江和广东长江等多家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在今年11月1日,因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且 ...

  • 来自河南的隐形富豪,身家超百亿,曾力挺刘强东强塞3亿美金

    1972年,他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的一个普通家庭,七岁时就展露出经商的天分.当时张磊的家在京广铁路的火车站旁边,放暑假时,他就在车站旁排上小椅子,把自己的连环画书租给候车旅客以及散步者看. 1990年, ...

  • 德云社当年跌入低谷,王自健曾力挺郭德纲,不过后来两人并不亲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相声人的地方,江湖气就更重. 如果说苗阜和郭德纲历经从盟友到"敌人"的过程的话,王自健对郭德纲就是粉转路的过程,还说不上是"化友为敌",因 ...

  • 五年磨一剑展现兵马俑“奇幻地下世界”,瑞云渲染力挺《俑之城》

    7月9日,由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简称:华强方特动漫)出品,耗时五年打造的国漫原创IP电影<俑之城>震撼上映! Renderbus瑞云渲染作为<俑之城>的云渲染服务供应 ...

  • 诗人样本||心海:谈诗魂 ——由顾城之死想到

    诗人样本  |  个人专辑 主编:龙歌  山子  欧阳健子  美编 /梦雅  心海作品 谈诗魂 --由顾城之死想到的 作者/心海 谈到诗歌.诗人 人们会不经意的想起顾城 想起顾城的死 好像爱上诗的人终 ...

  • 诗人样本||邵洪奎:​写给顾城

    诗人样本  |  个人专辑 主编:龙歌  山子  欧阳健子  美编 /梦雅 <邵洪奎专辑> 哀歌 我渴望巨大的收容 如母亲温热之胸脯 低垂之乳房 我渴望吮吸 童年的气息 我希望我能祈祷 我 ...

  • 顾城:一个唯灵的浪漫主义诗人

    文心雕龙 毕光明:朋友圈随笔(7) [作者简介] 毕光明,湖北浠水人,武汉大学文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享受国 ...

  • 你可曾在哪里见过顾城?

    顾城出事是在1993年10月8号. 出事那年顾城37岁. 时间过去了仅仅二十多年,所以激流岛上还有人会记得顾城,记得来自中国的那几个年轻人. 听几天前去过激流岛探访顾城故居的朋友说起,他们冒昧地推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