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烧心、反酸?疏肝和胃,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根据世卫组织的报告显示,胃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达到80%。而且每年以17.43%的速度增加。中国的肠胃病患者有1.2亿人,被称为“肠胃病大国”。其中胃食管反流就是我国常见的胃部疾病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经常打嗝,感到反酸、烧心,甚至还会引起胸闷、咳嗽和咽痛等不适,每当吃完饭休息的时候,胃里的食物总是不自主的往上涌。而这就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能导致食管腺癌风险增加。有数据显示,我国GERD患者人数高达1.65亿,其中有1600多万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更加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2020年《柳叶刀》子刊Lancet Gastroen Hepatol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利用2017年全球疾病、伤害和危险因素研究的数据,对1990-2017年间195个国家和地区的胃食管反流病负担进行考察后发现发病率不断提高。其中,我国GERD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每周至少发作1次烧心症状的患病率为1.9% — 7.0%。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40岁-60岁是胃食管反流的高发年龄,30岁以上的反流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30岁以下的患者。而且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甚至到60-70岁达到高峰。另外,具有吸烟、饮酒、精神因素和肥胖的情况,更是影响胃食管反流的危险因素。因此,胃食管反流的控制及预防至关重要。

病位在胃,涉及多个脏腑

中医虽然没有胃食管反流病这一病名,但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中的“吞酸”、“反胃”、“嘈杂”、“痞满”、“梅核气”、“噎膈”等病的范畴。因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很早就对胃食管反流病有了自己的认识,并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现代医学多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变部位在胃和食管,其病因除少数是因结构改变外,大多系由消化道动力障碍引起的。中医学虽然也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病位在胃(概念中已包括食管),但却涉及脾、肺、肝、胆、肠等多个脏腑。在病因上,除了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饮食不节(包括饮食过饱、饮食不规律、饮食偏嗜如嗜甜嗜辛辣等)、起居失常(如熬夜、睡眠不规律等)、情志失调(包括易怒、紧张、压力过大等)等社会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无郁不成酸,气郁为首重

传统医家认为感受外邪。寒热克胃、脾胃虚弱、情志不遂等为本病的主要病因,其中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脾胃虚弱为本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而近代医家研究显示,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郁”相关。《医宗金鉴》道:“气郁胸腹胀满,血郁胸膈刺痛,湿郁痰饮,火郁为热,及呕吐恶心,吞酸吐酸,嘈杂嗳气”。因郁证致使气机升降失于常度,脾胃受邪,胃气上逆,而发为反酸。由此可得出气、血、痰、火、湿、食皆可郁而致本病发生。

气郁乃诸郁形成之本,而气郁又以肝气郁结首当其冲,肝气不畅,失于疏泄,又可导致六郁等病理产物的形成。有研究报道,胃食管反流病发病常合并焦虑、抑郁。正如《中医临证备要·吞酸》云:“胃中泛酸,嘈杂有烧灼感,多因于肝气犯胃。”如气机郁滞,肝木克脾,致脾胃运化水谷失常,宿食停滞,湿浊内生;或因气为血之帅,气运不利,致血运不畅,瘀血滞郁;或气郁、痰湿、宿食停滞日久,郁而化生热邪。《医学入门·郁》云:“然气郁则生湿,湿郁则成热,热郁则成痰,痰郁则血不行,血郁则食不消,而成癥痞,六者皆相因为病。”诸多郁滞,停聚中焦,胃气当降不降,则发为此病。

腑气不通畅,气机失于常

腑气通畅,气机调和,人才会处于健康状态,避免胃肠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说明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传导运化水谷,“实而不能满”,更是强调六腑受盛化物而不贮藏的特点。

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基本病机,我们知道,脾居于中焦而主运化,为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理机能。胃酸为参与人体消化食物的重要物质,中医将其视为水液。脾胃功能正常时,水液代谢功能正常,胃酸发挥正常消化食物的作用,其生成与消耗有度,不会因其生成过多或消耗不及而随胃气上逆。

脾胃虚弱,水液运化失常,无法正常运化胃酸,此时无法运化之水液则被视为痰湿,寒化则为水湿,郁久化热则为湿热,正如高鼓峰《四明心法·吞酸》云:“饮食太过,胃脘痞塞,脾气不运而酸者,是怫郁之极,湿热蒸变,如酒缸太甚则酸也。”指出脾失健运则生湿浊,湿浊郁久则化热,终见湿热内生;由此而脾损难复,痰湿泛生,其随上逆之胃气浸淫食管,故形成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

治应疏肝和胃

脾胃位于中焦,为升降之枢纽,脾胃升降与纳化有赖于肝之疏泄,而胃酸的生成也与肝之疏泄有关,正如《四明心法·吞酸》曰:“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故治疗胃酸过多常用疏肝和胃之法。

《病因脉治·外感吐酸水·内伤吐酸水》言:“呕吐酸水之因,恼怒忧郁,伤肝胆之气,木能生火,乘胃克脾,则饮食不能消化,停积于胃,遂成酸水浸浮之患矣。”若肝失疏泄,木不疏土,脾土不运,则湿浊内生,治以疏肝理气化湿,可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治疗;若土虚木乘或木郁土壅,肝木乘克脾土,治疗应疏肝扶脾,临床可用逍遥散加减;若饮食不节,伤胃致虚,则肝木易横逆犯胃,可见肝胃不和,治疗以疏肝和胃为主,方用二陈汤合左金丸加减,并可加神曲、鸡内金等健脾和胃药物以顾护脾胃功能;肝胆互为表里,若肝失疏泄,可影响胆机能异常,胆失于疏泄,通降不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胆胃不和,治以泄胆和胃,理气通降,方用柴芩温胆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可加茵陈以加强清肝胆湿热之功。

胃食管反流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胃部疾病,因此想要完全治疗,还需从多个疗程进行调理。此外,生活因素的改善对于该病的治疗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生活中我们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不规律的饮食,避免高盐高热多油的食物,同时要限制对辛辣、刺激、生冷以及一些难以消化食物的摄取,其次,一定要戒烟戒酒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最后,我们还要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加强锻炼,降低肥胖,均有利于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有相关研究表明,肥胖人群患上胃食管反流病后,会加重胃食管反流病,因此,对于肥胖人士,治疗胃食管反流期间,还需要对体重进行控制。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