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附子的配伍应用与药对禁忌
【性味归经】性大热,味辛。有毒。通行十二经。
【功效】补火回阳,散寒湿,止疼痛。本品辛温燥烈,回阳救逆之力最强,为峻补元阳、温经散寒的要药。在脏腑能补命门真阳、暖脾胃、温心阳而通血脉;在经络能温经散寒止痛;入补气药能温补散失之元阳;入补血药能温养营血之不足;与发散药同用,能温腠理,可祛在表之风寒;入温阳药能暖下元,祛在里之寒;阴盛阳衰者用之,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功效。尤其长于回阳救逆。
【配伍应用】
附子肉桂二药均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但附子性烈,能回阳救逆,肉桂性缓可引火归元。相须为用则温肾助阳,引火归元,而能振奋阳气,鼓舞血行。常用于下焦命门火衰、肾阳不足的腰膝酸软、形寒足冷、阳痿、尿频等症,并常与熟地黄、枸杞等滋阴益精药配用,法阴中求阳之意。
附子干姜二药相伍为《伤寒论》<干姜附子汤>。取其温寒水之脏,使其蒸腾阳气。原方治伤寒“下之后,复发汗白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附子长于扶肾阳而破阴,干姜长于暖脾胃而散寒。相须有温脾肾、助阳散寒之功。但随配伍与用量的不同,效能亦异。如配甘草为<四逆汤),重用甘草益气助阳,取附、姜的温通鼓动作用,有回阳救逆的功效,治脾肾阳衰的恶寒肢冷、下利清谷等症。后世《阎氏小儿方论》据《伤寒论》的《理中丸),加附子名《附子理中丸〉,取其助脾阳而散寒,治脾胃虚寒、腹痛、吐泻等脾胃虚寒较甚者,效果较好。
附子白术取附子温补脾肾散寒,白术健脾燥湿。相配则温中散寒、健脾燥湿,可治阳虚寒湿内盛的心腹冷痛、呕吐泄泻及痰饮水肿等症。又附子温经散寒止痛,白术燥湿健脾益气,相配则温经益气、散寒除湿,可用于治风湿相搏之肢体关节疼痛,并可治阳虚头痛,但白术量应倍于附子。
附子茯苓取附子“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功,茯苓补睥益气,渗湿利水。相配有温下元、暖脾胃、消翳祛湿的作用,常用治脾肾阳虚水肿,亦可用于脾肾阳虚之泄泻等。
【常用量】3~9克。
【参考】本品为毛莨科植物乌头主根上附生的侧根。
本品对阴虚火旺者忌用,孕妇慎用。
据现代医药研究,本品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塔拉地萨敏、川乌碱甲、川乌碱乙六种结晶性生物碱。实验证实有强心作用,能兴奋迷走神经。此外,能扩张下肢和冠状血管。大量服用中毒时,出现血压下降、四肢发冷、心率变慢、心脏传导阻滞及室性期外收缩、心室纤颤等心肌受损现象。可用阿托品、普鲁卡因等急救。经炮制和煮煎,可分解其生物碱,使毒性降低,但强心作用不减。故需大量服用时,应煎1小时以上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