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你我一起,每天学点传统文化:

(一)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闻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向孔子学求官职得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说出,就能减少错误。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部分,谨慎地实行,就能减少懊悔。言语的错误少,行动的懊悔少,官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

(二)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

有位诗人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在信用和信任体系崩塌以后,人人都是一座孤岛。“人若没了信用,当你深陷厄运需要别人拉你一把的时候,每个人都冷眼旁观、置身事外,看着你一点点沉沦下去。

(三)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穷困与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掉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没有吃完一餐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猝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四)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孔子说:“[人是各种各样的。人的错误也是各种各样的。]什么样的错误就是由什么样的人犯的。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五)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致很多的怨恨。”

(六)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什么意思呢?这句话中“道”应该指的是宇宙间的一切法则、道理。《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后面又说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所以关键还是要去“行”。

今天我们谈论人生观、价值观时常说 “为真理而死”、“为正义事业而死”、这正是“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深刻内涵。这句话千百年来激励着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就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知”和“行”的关系。《礼记》也说:“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习的目的不是停留在“知” 的阶段上,而是要在“知”的基础之上“行”,即去做,去实践,达到“学以致用”。

这样,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就应该理解为“早晨明白了'道’,就立即按'道’去做,即使晚上为它而死也可以(或死而无憾)。”如果只是停留在“知”上,理解为知道了就去死,岂非不得其所。

(七)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发愁没有职位,只发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好了。”

(八)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九)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十)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又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