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户中产凑1.5亿造房抱团养老,10年后现状曝光:醒醒,没钱谈什么生活!

文章已获“一条”(ID:yitiaotv)

以下视频来源于

一条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在台湾北部的大山里,
有一座“现代桃花源”。
24户中产,因为不喜欢住传统豪宅,
集资1.5亿人民币,买下8000平米的荒地,
打造了一座特殊的村落。
建筑师何传新以“节气”的概念来造房子,
保留将近一半的土地作为农园、环村步道,
村子里没有柏油路、也不装路灯,
让绿植、草坪、树木自然生长。
他们中既有企业家、建筑师,也有医生、老师,
三分之一的人都有博士学历,
他们回归传统的生活方式,
喝茶、耕种、一起煮饭、打麻将,
外出连门都不锁,
村子里10年来都没发生过窃案。
孩子在村里自由奔跑,
相约打球、玩水、骑单车,
从不攀比谁家有钱,
而是比谁更懂生活。
何传新说:“退休后不是在家里等死,
而是要展开生命的另一段里程,
跟可以相谈的朋友们住在一起,
这样就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在台湾北部的一处山区里,车子沿着小路缓缓开进一个客家小镇,再往里一点的坡地上,有一片全石头打造的生态聚落,隐密、低调,一不小心就会错过。
这里是窝村,一个“现代桃花源”。占地8000平米的土地上,有农地、有溪流、有住宅、有山门。
2011年,24户中产决定集资1.5亿元,共同打造一个特殊的“村落”。他们中有企业家、建筑师、医师、外商高管等,每个人都有丰富的阅历,甚至三分之一的人都获得了博士学位。
对他们而言,“豪宅”并非是单独一栋,而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住在同一个聚落里。于是当“建村”的想法出现后,从一开始的2、3 个人,再陆续拉拢朋友加入,最后组成了24人,才开始动工。
建筑师何传新
01
整个村就是一栋大房子 
建筑师何传新是窝村重要的建造者。
在设计窝村之前,他和团队曾到温州楠溪江上游考察过有百年历史的古聚落。
这些聚落沿着溪边发展,顺应地势盖房,房子跟房子之间都有连接,村民的生活简单、质朴,这是何传新心中最梦幻的生活方式,于是,他决定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去实践一个环境和人共存的生态聚落。
窝村的建设总共花了4年时间。土地这么大,站在开发商的角度,一定会把房子盖得多一点、大一点,但何传新并不这么认为。
他将住宅建在坡地上,高低落差7米,沿着地形错落地分布着,每一户都有露台,伸手就能摸到树。
整个村落没有“C位”,24栋住宅分成4排,每一栋都有自己的特点。最上面一排的房子可以俯瞰全村,第二、三排夹在中间,有被邻里照看的安全感,第四排则面对农园,视野最广,看出去都是农园绿地。
每一栋房子都对应着一个节气:白露、清明、芒种...... 每户的院子里分别种了一棵对应时节生长的“家树”,让住户可以随着院子的变化,感受到四季。
往下坡走,穿过24栋住宅的山门,一条小溪分隔了住宅区和农地,何传新把将近一半的土地规划成农园种植作物,过去用来灌溉的古圳渠道、老木桥都被保留下来。
何传新说:“整个村其实就像一栋房子,24个人一起打造,要实现的是古聚落的理想,溪里有鱼可以垂钓、菜地里可以种吃的,感受古人的生活方式。”
02
村民从不锁门,10年来不遭小偷 
Kevin在10年前搬进窝村,是第一户入住的村民,他的房子叫“白露”。
他从事科技业,相较于其他退休住户,是村里的中生代。因为童年住在乡下的记忆,他特别喜欢住在郊区空间大一点的房子。
Kevin家在住宅区的第二排,从前院进门后,一楼是客厅。房子沿着坡度盖,所以往上是卧房和私人空间,往下则是餐厅和后院。
为了方便就读音乐班的孩子们练习,Kevin在下楼梯的转角处摆了古典钢琴和木琴,其余空间规划了中岛式厨房和餐厅。
邻居们在Kevin家做饭
在Kevin看来,厨房是家的核心,吃饭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他家的厨房很通透,落地窗正对后院。
原本院子中的树是随着白露节气生长的柚子树,但Kevin刚搬进来时不熟悉园艺,把树种死了,所以改种了一棵土芭乐。
每到果实成熟,Kevin一家就会把它摘下来打成果汁。遇到梅子盛产的季节,夫妻俩还会一起酿酒和邻居分享。
住在“小满”的周姐打开窗户就能和Kevin对话
平时吃饭,和Kevin家一墙之隔、住在“秋分”里的游姐,还不到饭点,就会在群里问村民们:“要不要一起吃?” 或是直接和Kevin一家“喊话”,说自己已经把食材处理好了,一会拿去Kevin家里煮。
另一户住在“小满”的周姐一听到大伙喊吃饭,就会兴冲冲地开菜单,等不及大显身手一番,甚至干脆提着鞋翻过围篱,直接从后院进到Kevin家。
Kevin说:“邻里关系这么好,是非常出乎我意料的,我的感觉是感恩跟暗爽。” 他甚至忘了自家大门钥匙放在哪里。
Kevin到游姐家喝茶聊天
每位住户之间都互相信任,有时出国好几天都不锁门,10年来村子没发生过窃案。有一次,游姐家缺冰块,就自己开门来Kevin家拿,没想到Kevin的亲戚刚好打电话来,游姐接起电话竟然和对方闲聊了一小时。
窝村刚建好的时候,住户们每人出2000万到3000万元台币不等(约600万元人民币),10年过去了,如今一栋住宅已经涨到千万人民币。
Kevin说:“基本上我应该是不会卖这个房子,因为我觉得这里已经很好,也不需要一直去追逐什么更好的。就像车子一样,你追求不完的,应该要思考的是怎么去跟房子连接,怎么去生活,能够住在这里是一件很超值的事。
03
现代桃花源,希望可以成为一个百年老村 
设计窝村时,何传新首先想的是住宅和土地要怎么分布,也要克服自然环境潮湿的问题。
住宅的排风管能自然换气
设计排风管时,他借助外部的风力让管内形成低压,引导底部气流上升排出,达到自然换气通风的效果。
他在每栋住宅屋顶上,都安装了一个凹槽,用来收集雨水,每一户的排水沟相互连结,把回收的雨水集中用来喷洒园区绿植。
与一般住宅区内的柏油地面不同,窝村使用的是“固绿格”。格子外围很坚硬,但中间有孔洞可以让草皮生长,看上去也是绿油油的。
平时居民散步会有一种走在草地上的感觉,但车子开过去时,“固绿格”也完全可以承受得住。
何传新说:“透水性很重要,让土地可以呼吸,下雨的时候,水可以滋养土地,不下雨的时候露水也会渗透进土地。”
村子里的绿化和水可以调节气温,每到夏天,整个村子的气温要比外面低了2到3摄氏度。
除了保留原有的60棵老树,村里另外移植了100多棵大树进来:“看到大榕树,你就感觉回到家了,保安看到有人过来,会在榕树下等你,跟你打招呼。
村子里的领角枭
还有另一棵大朴树,跟村子边界的一些树,我们都保留下来。让窝村跟10公里外的生态没有多少差别,这样昆虫会回来、鸟类也会回来,这里也有猫头鹰。”
每一栋住宅之间,何传新用植物做绿篱,让邻居之间既保有私密性、又互相关联。
村子里搭建的树屋
何传新觉得,要想把窝村变成一个“百年老村”,最重要的一点是传承。
他在村里3棵老榕树上搭建了树屋,平时小朋友会在这里探险,大人偶尔会在这里举办简单的餐会、茶会。这里成了连接大人和小孩之间情感的地方,小朋友们长大回想起来,应该也会是不错的回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