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传真(五)
经方传真(五)
胡希恕 冯世
第七章·泻心汤类方
一、泻心汤方
【方剂组成】大黄12克,黄连6克,黄芩6克
【用法】以水三杯,煮取三杯,顿服之。
【方解】大黄伍以除热解烦的黄连、黄芩,功能泻火。古人以心主火,故名以泻心汤。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17条: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注解:心气不足,《千金方》作“心气不定”,可信。吐血衄血,其人心悸烦不安者,为有热,宜泻心汤主之。
按:本方治吐血衄血如神。心气不定即心悸烦、精神不安之谓,以是则失眠惊狂、癫痛、以及出现其他神经症等,亦有用本方的机会。高血压现本方证明显者,亦多有之,须注意。
【辨证要点】心烦吐衄、大便干者。
【验案】赵某,男性,53岁,病历号154112,1965年4月2日初诊。发现高血压20多年,常头疼失眠,近一月来常鼻衄,烦躁心慌,大便干,血压170~200/130~140毫米汞柱,苔黄,舌红脉弦数。证属里热上犯,治以清泄里热,与泻心汤:
大黄10克,黄连6克,黄芩6克,生地炭10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大便通畅,心烦已,睡眠好转。因时有胸闷,改服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青,服一月,鼻衄未作,血压在150~160/100~110毫米汞柱波动。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方剂组成】大黄9克,黄连5克
【用方】以沸水一杯渍之,须臾后,去滓,顿服。
【方解】此于泻心汤去黄芩,固亦泻心,但以沸水渍之不煎,气味俱薄,故只能泻热而解心下痞。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注解:心下痞,即胃口处有痞塞不通的自觉证。痞属气结,不似结胸证的实结,故按之不硬而濡,关上脉亦应之浮而不沉,故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注解:见桂枝汤方证。
【辨证要点】心烦、心下痞者。
三、附子泻心汤方
【方剂组成】大黄6克,黄连3克,黄芩3克,附子3克
【用法】先以麻沸汤一杯渍前三味,须臾,绞去滓。附子别煮取汁,合之温服。
【方解】泻心汤减其用量,并渍之而不煎,亦同上方专以解痞,但加附子,故治心下痞而半陷于阴证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注解:心下痞本属里热,既无关乎表证,而复恶寒汗出者,则半陷于阴证甚明,故宜附子泻心汤主之。
按:本条是承前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的条文而言,不是太阳病误下而致的心下痞,以无关乎表证,则复恶寒汗出者,其为阴证可知。由于是阴阳交错互见的证,因以寒热合用的方药治之。
【辨证要点】心下痞、恶寒汗出者。
四、大黄硝石汤方
【方剂组成】大黄12克,黄柏12克,栀子9克,硝石12克(分二煎)
【用法】以水三杯,先煮三味,取一杯,去滓,内硝,更煮沸,温服。
【方解】栀子、黄柏均属苦寒除热驱黄药,伍以硝黄故治黄疸证、里实有热、二便不利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黄疸病》第19条: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注解: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显系实热在里,黄疸见此证,故当以大黄硝石汤下之。
【辨证要点】实热黄疸,大便干、小便黄少者。
五、茵陈蒿汤方
【方剂组成】茵陈蒿24克,山栀9克,大黄6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茵陈蒿除湿解热,与栀子协力以祛黄除烦,伍以通便的大黄,故治黄疸证、烦躁、小便不利而大便难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注解:阳明病,发热汗出则热随汗越于外,故不发黄疸。若只头汗出而身无汗,小便不利,且渴欲饮水者,则必使热和湿瘀于里,故必发黄,宜以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论》第260条: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注解:伤寒七八日,常为病传阳明的时期。身黄如橘子色,谓一身尽黄,其色鲜明如橘子皮那样,为多热的阳黄。小便不利、腹微满。为水不下行,此亦热与湿瘀的黄疸证,宜以茵陈蒿汤主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第13条: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注解:谷疸初作,亦似外感而发寒热。因里有湿热,故不欲食,食则助湿动热,故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而为谷疸,宜以茵陈蒿汤主之。
按:本条所述,颇似急性黄疸型肝炎证治,不过依据经验,此病单用本方的机会较少,而以本方合用大柴胡汤的机会较多,宜注意,
【辨证要点】阳黄见大便干,小便不利者。
【验案】王某,男性,34岁,某医院会诊病例。1964年5月8日初诊。患慢性肝炎有年,近突发黄疸,经中西医治疗,黄疸指数逐渐升高,人亦面目俱黄如橘色,发热口舌干,胸胁苦满,恶心不欲食,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郁久化热之阳黄,治以清利湿热,与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
柴胡12克,黄芩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半夏12克,大枣4枚,茵陈24克,大黄10克,山栀子10克
结果:上药服二剂,大便得通,恶心已,胸胁苦满减,精神好转,因坚持服药28剂,黄疸退,查肝功完全正常,旧有肝病亦随之而愈,约一月出院。
六、栀子大黄汤方
【方剂组成】栀子9克,大黄6克,枳实9克,香豉18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栀子豉汤加枳实大黄,当治栀子豉汤方证而腹胀满、大便难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93条: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注解:见枳实栀子豉汤条。
《金匮要略·黄疸病》第15条: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注解:病黄疸,若心中懊憹或灼热痛者,宜栀子大黄汤主之。
【辨证要点】栀子豉汤证又见腹胀满、大便难者。
【骏案】陈慎吾老母,90岁。外感发热,发汗后热更甚,他医视其年迈气虚以小建中汤甘温除热,热益盛。诊其脉弦细数,苔白而干,与小柴胡加石膏汤一剂,热退。第三天因过食厚味而又复高热,心烦,口渴,腹胀,大便干,苔白而于,脉细数,此证为阳明余热与新邪相加,属栀子大黄汤的适应证:
淡豆豉18克,大黄6克,枳实10克,栀子10克
结果:上药服一剂而愈,嘱慎饮食,未再复发。
七、大黄汤或丸方
【方剂组成】黄连、黄芩、栀子、大黄各3克
【用法】水煎温服,亦可制为丸。
【方解】此于泻心汤加栀子,故治泻心汤证而烦热更甚者。
按:本方虽出于后世,其实不外泻心汤合栀子豉汤去豉所组成,故应用时亦宜依二方证而治用之。
【辨证要点】心烦、心下痞满、大便难者。
【验案】李某,女性,65岁,延庆县巡诊病案。初诊日期1965年11月9日。左半身不遂五天,头晕不起,懊憹不得眠,他医给通经活络之品,并用羚羊粉五分,药后诸症不减,反见烦躁。今日听胡老巡诊急来询问:是否包好,否则白花钱就不治了,光羚羊粉就花了五元钱,治不起,胡老劝其服药看之,不用花多少钱。诊其脉弦滑数,舌红苔黄腻。血压260/160毫米汞柱。证属阳明里热,与大黄汤加味:
黄连6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生石膏45克
结果:上药服一剂,大便通一次,诸症大减,血压为150/100毫米汞柱。
【方剂组成】大黄12克,黄连6克,黄芩6克
【用法】以水三杯,煮取三杯,顿服之。
【方解】大黄伍以除热解烦的黄连、黄芩,功能泻火。古人以心主火,故名以泻心汤。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第17条: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注解:心气不足,《千金方》作“心气不定”,可信。吐血衄血,其人心悸烦不安者,为有热,宜泻心汤主之。
按:本方治吐血衄血如神。心气不定即心悸烦、精神不安之谓,以是则失眠惊狂、癫痛、以及出现其他神经症等,亦有用本方的机会。高血压现本方证明显者,亦多有之,须注意。
【辨证要点】心烦吐衄、大便干者。
【验案】赵某,男性,53岁,病历号154112,1965年4月2日初诊。发现高血压20多年,常头疼失眠,近一月来常鼻衄,烦躁心慌,大便干,血压170~200/130~140毫米汞柱,苔黄,舌红脉弦数。证属里热上犯,治以清泄里热,与泻心汤:
大黄10克,黄连6克,黄芩6克,生地炭10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大便通畅,心烦已,睡眠好转。因时有胸闷,改服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青,服一月,鼻衄未作,血压在150~160/100~110毫米汞柱波动。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方剂组成】大黄9克,黄连5克
【用方】以沸水一杯渍之,须臾后,去滓,顿服。
【方解】此于泻心汤去黄芩,固亦泻心,但以沸水渍之不煎,气味俱薄,故只能泻热而解心下痞。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注解:心下痞,即胃口处有痞塞不通的自觉证。痞属气结,不似结胸证的实结,故按之不硬而濡,关上脉亦应之浮而不沉,故宜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伤寒论》第164条: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注解:见桂枝汤方证。
【辨证要点】心烦、心下痞者。
三、附子泻心汤方
【方剂组成】大黄6克,黄连3克,黄芩3克,附子3克
【用法】先以麻沸汤一杯渍前三味,须臾,绞去滓。附子别煮取汁,合之温服。
【方解】泻心汤减其用量,并渍之而不煎,亦同上方专以解痞,但加附子,故治心下痞而半陷于阴证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55条: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注解:心下痞本属里热,既无关乎表证,而复恶寒汗出者,则半陷于阴证甚明,故宜附子泻心汤主之。
按:本条是承前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的条文而言,不是太阳病误下而致的心下痞,以无关乎表证,则复恶寒汗出者,其为阴证可知。由于是阴阳交错互见的证,因以寒热合用的方药治之。
【辨证要点】心下痞、恶寒汗出者。
四、大黄硝石汤方
【方剂组成】大黄12克,黄柏12克,栀子9克,硝石12克(分二煎)
【用法】以水三杯,先煮三味,取一杯,去滓,内硝,更煮沸,温服。
【方解】栀子、黄柏均属苦寒除热驱黄药,伍以硝黄故治黄疸证、里实有热、二便不利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黄疸病》第19条: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为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注解: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显系实热在里,黄疸见此证,故当以大黄硝石汤下之。
【辨证要点】实热黄疸,大便干、小便黄少者。
五、茵陈蒿汤方
【方剂组成】茵陈蒿24克,山栀9克,大黄6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茵陈蒿除湿解热,与栀子协力以祛黄除烦,伍以通便的大黄,故治黄疸证、烦躁、小便不利而大便难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注解:阳明病,发热汗出则热随汗越于外,故不发黄疸。若只头汗出而身无汗,小便不利,且渴欲饮水者,则必使热和湿瘀于里,故必发黄,宜以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论》第260条: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注解:伤寒七八日,常为病传阳明的时期。身黄如橘子色,谓一身尽黄,其色鲜明如橘子皮那样,为多热的阳黄。小便不利、腹微满。为水不下行,此亦热与湿瘀的黄疸证,宜以茵陈蒿汤主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第13条: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注解:谷疸初作,亦似外感而发寒热。因里有湿热,故不欲食,食则助湿动热,故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而为谷疸,宜以茵陈蒿汤主之。
按:本条所述,颇似急性黄疸型肝炎证治,不过依据经验,此病单用本方的机会较少,而以本方合用大柴胡汤的机会较多,宜注意,
【辨证要点】阳黄见大便干,小便不利者。
【验案】王某,男性,34岁,某医院会诊病例。1964年5月8日初诊。患慢性肝炎有年,近突发黄疸,经中西医治疗,黄疸指数逐渐升高,人亦面目俱黄如橘色,发热口舌干,胸胁苦满,恶心不欲食,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滑数。证属湿热郁久化热之阳黄,治以清利湿热,与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
柴胡12克,黄芩10克,枳实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半夏12克,大枣4枚,茵陈24克,大黄10克,山栀子10克
结果:上药服二剂,大便得通,恶心已,胸胁苦满减,精神好转,因坚持服药28剂,黄疸退,查肝功完全正常,旧有肝病亦随之而愈,约一月出院。
六、栀子大黄汤方
【方剂组成】栀子9克,大黄6克,枳实9克,香豉18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栀子豉汤加枳实大黄,当治栀子豉汤方证而腹胀满、大便难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93条: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服之愈。
注解:见枳实栀子豉汤条。
《金匮要略·黄疸病》第15条:酒黄疸,心中懊憹,或热痛,栀子大黄汤主之。
注解:病黄疸,若心中懊憹或灼热痛者,宜栀子大黄汤主之。
【辨证要点】栀子豉汤证又见腹胀满、大便难者。
【骏案】陈慎吾老母,90岁。外感发热,发汗后热更甚,他医视其年迈气虚以小建中汤甘温除热,热益盛。诊其脉弦细数,苔白而干,与小柴胡加石膏汤一剂,热退。第三天因过食厚味而又复高热,心烦,口渴,腹胀,大便干,苔白而于,脉细数,此证为阳明余热与新邪相加,属栀子大黄汤的适应证:
淡豆豉18克,大黄6克,枳实10克,栀子10克
结果:上药服一剂而愈,嘱慎饮食,未再复发。
七、大黄汤或丸方
【方剂组成】黄连、黄芩、栀子、大黄各3克
【用法】水煎温服,亦可制为丸。
【方解】此于泻心汤加栀子,故治泻心汤证而烦热更甚者。
按:本方虽出于后世,其实不外泻心汤合栀子豉汤去豉所组成,故应用时亦宜依二方证而治用之。
【辨证要点】心烦、心下痞满、大便难者。
【验案】李某,女性,65岁,延庆县巡诊病案。初诊日期1965年11月9日。左半身不遂五天,头晕不起,懊憹不得眠,他医给通经活络之品,并用羚羊粉五分,药后诸症不减,反见烦躁。今日听胡老巡诊急来询问:是否包好,否则白花钱就不治了,光羚羊粉就花了五元钱,治不起,胡老劝其服药看之,不用花多少钱。诊其脉弦滑数,舌红苔黄腻。血压260/160毫米汞柱。证属阳明里热,与大黄汤加味:
黄连6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大黄6克,生石膏45克
结果:上药服一剂,大便通一次,诸症大减,血压为150/100毫米汞柱。
第八章·瓜蒂散类方
瓜蒂散方
【方剂组成】瓜蒂、赤小豆各等分。
【用法】二味为细末,取2~3克,另以香豉一勺,用热汤七勺,煮作稀粥,去滓取汁,和散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止后服。诸亡血虚家不可与之。
【方解】瓜蒂苦寒,祛湿除热而有催吐的作用,与赤小豆协力以逐湿热,饮之以香豉汁更有助于涌吐也。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66条: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解:病如桂枝证,即指寸脉微浮、气上冲喉咽而言,但头不痛,项不强则知非桂枝汤证。病实于上,故胸中痞硬,而脉亦应之寸微浮。气上喉咽不得息,乃病有欲上越之机,与桂枝汤证的气上冲亦形似而实非。胸中有寒,谓胸中有寒水之毒,不是虚寒之寒,故宜以寒性的催吐剂如本方者吐之。
《伤寒论》第324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注解:少阴病,始得之,而手足寒脉弦迟,有以里虚有寒的表现,但其人饮食入口则吐,即不饮食则亦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显然是病有自里上越之机,肯定此为胸中实,气机受阻使手足寒、脉弦迟,而呈少阴病的外观,故当顺其势以本方吐之,不可下也。若其人只干呕,即不饮食入口则吐,亦无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之情者,则确为里虚有寒饮,慎不可吐之,而宜以四逆汤温之。
按:此述四逆汤证与本方证的鉴别法,甚重要,须知。
《伤寒论》第355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注解:邪结在胸中,血气受阻,故手足厥冷而脉乍紧。邪自里以上迫,故心下满且烦、饥而不能食,此病在胸中,当吐之,宜瓜蒂散。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24条: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解:胃有上脘、中脘、下脘之分,中医谓心下部(即剑突下)为中脘,此以上为上脘,此以下为下脘。宿食当下之,但逆迫于上脘心下逆满,而有欲吐之情者,当吐之,宜瓜蒂散。
按:书中吐剂只此一方,而具体论治亦只此数条,但于吐法中更可清楚地看到,中医辨证施治是适应机体抗病机制的一种原因疗法。若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若胸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若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而复不能吐者,皆为本方应用的要征,然无一不是机体驱赶病邪于胸中,欲吐出的一种病理反应。
【辨证要点】胸脘满闷、欲吐而不能吐者。
【方剂组成】瓜蒂、赤小豆各等分。
【用法】二味为细末,取2~3克,另以香豉一勺,用热汤七勺,煮作稀粥,去滓取汁,和散顿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止后服。诸亡血虚家不可与之。
【方解】瓜蒂苦寒,祛湿除热而有催吐的作用,与赤小豆协力以逐湿热,饮之以香豉汁更有助于涌吐也。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66条: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解:病如桂枝证,即指寸脉微浮、气上冲喉咽而言,但头不痛,项不强则知非桂枝汤证。病实于上,故胸中痞硬,而脉亦应之寸微浮。气上喉咽不得息,乃病有欲上越之机,与桂枝汤证的气上冲亦形似而实非。胸中有寒,谓胸中有寒水之毒,不是虚寒之寒,故宜以寒性的催吐剂如本方者吐之。
《伤寒论》第324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注解:少阴病,始得之,而手足寒脉弦迟,有以里虚有寒的表现,但其人饮食入口则吐,即不饮食则亦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显然是病有自里上越之机,肯定此为胸中实,气机受阻使手足寒、脉弦迟,而呈少阴病的外观,故当顺其势以本方吐之,不可下也。若其人只干呕,即不饮食入口则吐,亦无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之情者,则确为里虚有寒饮,慎不可吐之,而宜以四逆汤温之。
按:此述四逆汤证与本方证的鉴别法,甚重要,须知。
《伤寒论》第355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注解:邪结在胸中,血气受阻,故手足厥冷而脉乍紧。邪自里以上迫,故心下满且烦、饥而不能食,此病在胸中,当吐之,宜瓜蒂散。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24条: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解:胃有上脘、中脘、下脘之分,中医谓心下部(即剑突下)为中脘,此以上为上脘,此以下为下脘。宿食当下之,但逆迫于上脘心下逆满,而有欲吐之情者,当吐之,宜瓜蒂散。
按:书中吐剂只此一方,而具体论治亦只此数条,但于吐法中更可清楚地看到,中医辨证施治是适应机体抗病机制的一种原因疗法。若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若胸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若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而复不能吐者,皆为本方应用的要征,然无一不是机体驱赶病邪于胸中,欲吐出的一种病理反应。
【辨证要点】胸脘满闷、欲吐而不能吐者。
第九章·甘草干姜汤类方
一、甘草干姜汤方
【方剂组成】炙甘草18克,干姜9克
【用法】以水三杯煮取一杯,温服。
【方解】甘草益胃气而滋津液,干姜温中逐饮以治呕逆,故此治胃虚有饮、呕逆、或吐涎沫或小便数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脉浮、自汗出、心烦、微恶寒,虽形似桂枝汤证,但无热而恶寒,则病已有从阳入阴之象,尤其小便数为胃虚不能以制水,脚挛急为津少不足以养筋。若反与桂枝汤攻表以发汗,则益虚津液,故四肢厥而咽中干,激动里饮更必烦躁而吐逆,因与甘草干姜汤温中逐饮,以治烦逆。以复其阳者,谓振兴其胃气,以复津液也。若厥愈足温,而脚挛急不已。再与芍药甘草汤缓其拘挛,其脚即伸。若由于津液亡失,胃中不和而谵语者,可与调胃承气汤微和胃气。假如重发汗或复加烧针,迫使大汗出,必致虚极的阴虚寒重证,虽亦必四肢厥逆,但非本方所能治了,当须四逆汤主之。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5条: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注解:《金匮要略》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
若形似肺痿,吐涎沫但不咳者,此非有热的肺痿,而为肺中冷。胃虚有饮,故其人不渴。胃虚于上,则不能制水于下,故遗尿、小便数。至于头眩、多涎唾,皆水气上犯的征候,亦即肺中冷之所由来也,故宜甘草干姜汤温中以逐饮,服后诸证已,若发渴者,此又转为消渴病,当于消渴门中求之,则非本方所能治了。
【辨证要点】胃虚寒,吐涎沫呕逆者。
【验案】宋某。男性,35岁,病历号124743,1968年3月24日初诊。头晕、呕逆,吐涎沫一月余,伴嗳气,右偏头疼,口干不思饮,大便溏,苔白滑,脉沉弦细,右寸浮,证为胃虚寒,饮邪上犯,治应温中化饮,与甘草干姜汤加味;
炙甘草18克,干姜10克,陈皮30克,半夏15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诸证均已。
二、理中汤或丸方
【方剂组成】人参、炙甘草、白术、干姜各9克
【用法】水煎温服或蜜丸。
【方解】此于甘草干姜汤加人参、白术,故治甘草干姜汤证心下痞硬而小便不利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注解:太阳伤寒而误与他药下之,因致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的甘草泻心汤证,服泻心汤则证已,但又复与他药下之,遂使利不止。医以理中汤治之,不仅无效,而利反益甚。由于理中专理中焦的胃,今之下利不止,乃因反复误下,使下焦肠虚失权因滑下不止,宜以收摄止泻的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若服后利还不止,则当利其小便,使水谷别,而下利自止。
《伤寒论》第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注解:见五苓散条。
《伤寒论》第396条: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注解:伤寒病愈后,其人喜唾,久久不已,此为胃中有寒饮,宜以理中丸温以和之。
按:喜唾为胃虚有饮,此证多有,不必限于大病差后,本方有良验。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5条: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注解:心中痞,指心中痞塞气不畅通之意。气结在胸,谓气结于胸中而胸满闷也。胁下逆抢心,谓自觉有气自胁下而逆于心胸感。枳实薤白桂枝汤,功能降逆行气以消胀满,故主之,而人参汤(即本方)亦主之者,以中气大虚饮自下乘,亦可有气结胸满的类似证候,但虚实不同耳。
【辨证要点】心下痞,大便溏泄,小便少者。
【验案】李某,男性,58岁,病历号155413,1965年4月6日初诊。受凉后腹泄已三月,每日3-4行,便有完谷不化,胃腹胀满,食后益甚,时有暖气头昏,苔白润,脉细缓。证属中阳虚衰,升降失常,治以益气和中,与理中汤加减。
党参10克,炙甘草6克,炮姜6克,苍术10克,炒扁豆10克,陈皮15克
结果:上药服六剂。腹泄基本已止,腹胀亦明显减轻,继服六剂证已。
三、大建中汤方
【方剂组成】蜀椒9克,干姜18克,人参9克,胶饴一杯(分冲)
【用法】以水三杯,煮三味,取一杯,去滓,内胶饴半杯,微火更煎,温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杯,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方解】蜀椒、干姜驱寒止呕,人参,胶饴补中缓痛,故此治胃虚有寒,腹痛呃逆不能食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4条: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注解:寒气自里迫于上,则心胸中大寒痛,呕而不能食;迫于下,则腹中寒,肠被寒激,蠕动不宁。上冲腹皮起伏无常,出见有头足上下,痛剧不可触近,宜大建中汤主之。
按:此述本方应用的比较重证,其实凡心腹痛剧、呕逆不能食,确知其里之虚寒者,即可用之;又以蜀椒杀虫,若虫积而心腹痛剧者,本方亦有验。
【辨证要点】心腹痛剧、呕逆不能食属虚寒者。
【验案】李某,男性。32岁,病历号478529,1965年3月16日初诊。二年来常胃腹串痛,胃脘喜温喜按:但痛甚时不能按,痛作时恶心,不能食,稍吃生冷胃亦痛,常畏寒,若薄白,脉沉细弦。证属里虚寒凝,治以温中驱寒。与大建中汤:
川椒12克,干姜15克,党参10克,饴糖45克,细辛6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腹痛发作次数大减,连续两天大便中下蛔虫,共5条。继服三剂诸证已。
四、吴茱萸汤方
【方剂组成】吴茱萸15克,人参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吴萸辛温,《神农本草经》谓“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伍以生姜、人参、大枣健胃止呕之品,故治胃虚寒饮冲逆、因食谷欲呕者,或呕而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或干呕吐涎沫而头痛者,或呕而胸满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注解:属阳明,这里是指胃,不是指阳明病。胃中有寒饮,故食谷欲呕,宜吴茱萸汤主之。若服吴茱萸汤而呕反增剧者,是误犯上焦有热的呕,不当用本方治之。
按:属上焦是暗示小柴胡汤证,由于欲呕为二方的共有证,故特提出教人临证时要细心辨别,读者宜与小柴胡汤方证条互参。
《伤寒论》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解:少阴病转属太阴病而吐利,若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为寒饮暴迫所致,故宜吴茱萸汤主之。
按:文中虽谓吐利,应以吐为主,即是说吐而不利,即利亦微不足道。手足厥冷、烦躁欲死,才可能说是寒饮逆迫的急剧情况,否则与另条“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证无所别,又何以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解:干呕或吐涎沫而头痛者,为寒饮冲逆的征候,吴茱萸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8条: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解:寒饮自里以上迫,故呕而胸满,吴茱萸汤主之。
按:本方主治寒饮冲逆,若上之食谷欲呕者;呕吐、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呕而胸满者,均属其证,亦即运用本方的要点。应用于胃肠及头脑诸症,均有惊人的疗效,今略举数端以供参考。
剧烈头痛或头晕而呕吐,或恶心欲吐,无热象者(即除外小柴胡加石膏汤证),本方俱有捷验、西医所称的美尼尔氏症亦多见本方证,宜注意;偏头痛,尤其偏于左侧者,大多属于本方证;胃脘疼,呕而不欲食者,宜本方。若更腹鸣、大便溏频者,可于半夏泻心汤加吴茱萸治之,即本方与半夏泻心汤合方,无论胃肠炎、胃溃疡依证用之,均有良验;剧痛的青光眼而呕恶者,也多有应用本方的机会。
【辨证要点】胃虚寒干呕吐涎沫、胸闷或头痛者。
【验案】李某,女性,43岁,东北锦州人,头痛呕吐已六七年,近二年来视物模糊,到处求医,诊断为青光眼,而服中西药罔数。近一月左眼失明,因专程来京求治,自感有物覆于眼上,常头痛如裂,伴呕吐、目干涩,心中发热、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血虚饮盛,治以补血除饮,与吴茱萸汤合柴胡桂姜汤、当归芍药散:吴茱萸10克,党参10克,干姜6克,大枣4枚,柴胡12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花粉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泽泻18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炙甘草9克
结果:上方服三剂,诸证即见好转,连服21剂,视物渐清,治疗二月未易一药,左眼视物清晰,头痛等症也消失。
【方剂组成】炙甘草18克,干姜9克
【用法】以水三杯煮取一杯,温服。
【方解】甘草益胃气而滋津液,干姜温中逐饮以治呕逆,故此治胃虚有饮、呕逆、或吐涎沫或小便数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脉浮、自汗出、心烦、微恶寒,虽形似桂枝汤证,但无热而恶寒,则病已有从阳入阴之象,尤其小便数为胃虚不能以制水,脚挛急为津少不足以养筋。若反与桂枝汤攻表以发汗,则益虚津液,故四肢厥而咽中干,激动里饮更必烦躁而吐逆,因与甘草干姜汤温中逐饮,以治烦逆。以复其阳者,谓振兴其胃气,以复津液也。若厥愈足温,而脚挛急不已。再与芍药甘草汤缓其拘挛,其脚即伸。若由于津液亡失,胃中不和而谵语者,可与调胃承气汤微和胃气。假如重发汗或复加烧针,迫使大汗出,必致虚极的阴虚寒重证,虽亦必四肢厥逆,但非本方所能治了,当须四逆汤主之。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第5条: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注解:《金匮要略》曰:“寸口脉数,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何?师曰:为肺痿之病。”
若形似肺痿,吐涎沫但不咳者,此非有热的肺痿,而为肺中冷。胃虚有饮,故其人不渴。胃虚于上,则不能制水于下,故遗尿、小便数。至于头眩、多涎唾,皆水气上犯的征候,亦即肺中冷之所由来也,故宜甘草干姜汤温中以逐饮,服后诸证已,若发渴者,此又转为消渴病,当于消渴门中求之,则非本方所能治了。
【辨证要点】胃虚寒,吐涎沫呕逆者。
【验案】宋某。男性,35岁,病历号124743,1968年3月24日初诊。头晕、呕逆,吐涎沫一月余,伴嗳气,右偏头疼,口干不思饮,大便溏,苔白滑,脉沉弦细,右寸浮,证为胃虚寒,饮邪上犯,治应温中化饮,与甘草干姜汤加味;
炙甘草18克,干姜10克,陈皮30克,半夏15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诸证均已。
二、理中汤或丸方
【方剂组成】人参、炙甘草、白术、干姜各9克
【用法】水煎温服或蜜丸。
【方解】此于甘草干姜汤加人参、白术,故治甘草干姜汤证心下痞硬而小便不利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注解:太阳伤寒而误与他药下之,因致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的甘草泻心汤证,服泻心汤则证已,但又复与他药下之,遂使利不止。医以理中汤治之,不仅无效,而利反益甚。由于理中专理中焦的胃,今之下利不止,乃因反复误下,使下焦肠虚失权因滑下不止,宜以收摄止泻的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若服后利还不止,则当利其小便,使水谷别,而下利自止。
《伤寒论》第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注解:见五苓散条。
《伤寒论》第396条: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注解:伤寒病愈后,其人喜唾,久久不已,此为胃中有寒饮,宜以理中丸温以和之。
按:喜唾为胃虚有饮,此证多有,不必限于大病差后,本方有良验。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第5条: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注解:心中痞,指心中痞塞气不畅通之意。气结在胸,谓气结于胸中而胸满闷也。胁下逆抢心,谓自觉有气自胁下而逆于心胸感。枳实薤白桂枝汤,功能降逆行气以消胀满,故主之,而人参汤(即本方)亦主之者,以中气大虚饮自下乘,亦可有气结胸满的类似证候,但虚实不同耳。
【辨证要点】心下痞,大便溏泄,小便少者。
【验案】李某,男性,58岁,病历号155413,1965年4月6日初诊。受凉后腹泄已三月,每日3-4行,便有完谷不化,胃腹胀满,食后益甚,时有暖气头昏,苔白润,脉细缓。证属中阳虚衰,升降失常,治以益气和中,与理中汤加减。
党参10克,炙甘草6克,炮姜6克,苍术10克,炒扁豆10克,陈皮15克
结果:上药服六剂。腹泄基本已止,腹胀亦明显减轻,继服六剂证已。
三、大建中汤方
【方剂组成】蜀椒9克,干姜18克,人参9克,胶饴一杯(分冲)
【用法】以水三杯,煮三味,取一杯,去滓,内胶饴半杯,微火更煎,温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杯,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方解】蜀椒、干姜驱寒止呕,人参,胶饴补中缓痛,故此治胃虚有寒,腹痛呃逆不能食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4条: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注解:寒气自里迫于上,则心胸中大寒痛,呕而不能食;迫于下,则腹中寒,肠被寒激,蠕动不宁。上冲腹皮起伏无常,出见有头足上下,痛剧不可触近,宜大建中汤主之。
按:此述本方应用的比较重证,其实凡心腹痛剧、呕逆不能食,确知其里之虚寒者,即可用之;又以蜀椒杀虫,若虫积而心腹痛剧者,本方亦有验。
【辨证要点】心腹痛剧、呕逆不能食属虚寒者。
【验案】李某,男性。32岁,病历号478529,1965年3月16日初诊。二年来常胃腹串痛,胃脘喜温喜按:但痛甚时不能按,痛作时恶心,不能食,稍吃生冷胃亦痛,常畏寒,若薄白,脉沉细弦。证属里虚寒凝,治以温中驱寒。与大建中汤:
川椒12克,干姜15克,党参10克,饴糖45克,细辛6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腹痛发作次数大减,连续两天大便中下蛔虫,共5条。继服三剂诸证已。
四、吴茱萸汤方
【方剂组成】吴茱萸15克,人参9克,生姜18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吴萸辛温,《神农本草经》谓“温中下气、止痛、除湿血痹。”伍以生姜、人参、大枣健胃止呕之品,故治胃虚寒饮冲逆、因食谷欲呕者,或呕而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或干呕吐涎沫而头痛者,或呕而胸满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注解:属阳明,这里是指胃,不是指阳明病。胃中有寒饮,故食谷欲呕,宜吴茱萸汤主之。若服吴茱萸汤而呕反增剧者,是误犯上焦有热的呕,不当用本方治之。
按:属上焦是暗示小柴胡汤证,由于欲呕为二方的共有证,故特提出教人临证时要细心辨别,读者宜与小柴胡汤方证条互参。
《伤寒论》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解:少阴病转属太阴病而吐利,若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为寒饮暴迫所致,故宜吴茱萸汤主之。
按:文中虽谓吐利,应以吐为主,即是说吐而不利,即利亦微不足道。手足厥冷、烦躁欲死,才可能说是寒饮逆迫的急剧情况,否则与另条“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证无所别,又何以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解:干呕或吐涎沫而头痛者,为寒饮冲逆的征候,吴茱萸汤主之。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第8条: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注解:寒饮自里以上迫,故呕而胸满,吴茱萸汤主之。
按:本方主治寒饮冲逆,若上之食谷欲呕者;呕吐、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呕而胸满者,均属其证,亦即运用本方的要点。应用于胃肠及头脑诸症,均有惊人的疗效,今略举数端以供参考。
剧烈头痛或头晕而呕吐,或恶心欲吐,无热象者(即除外小柴胡加石膏汤证),本方俱有捷验、西医所称的美尼尔氏症亦多见本方证,宜注意;偏头痛,尤其偏于左侧者,大多属于本方证;胃脘疼,呕而不欲食者,宜本方。若更腹鸣、大便溏频者,可于半夏泻心汤加吴茱萸治之,即本方与半夏泻心汤合方,无论胃肠炎、胃溃疡依证用之,均有良验;剧痛的青光眼而呕恶者,也多有应用本方的机会。
【辨证要点】胃虚寒干呕吐涎沫、胸闷或头痛者。
【验案】李某,女性,43岁,东北锦州人,头痛呕吐已六七年,近二年来视物模糊,到处求医,诊断为青光眼,而服中西药罔数。近一月左眼失明,因专程来京求治,自感有物覆于眼上,常头痛如裂,伴呕吐、目干涩,心中发热、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血虚饮盛,治以补血除饮,与吴茱萸汤合柴胡桂姜汤、当归芍药散:吴茱萸10克,党参10克,干姜6克,大枣4枚,柴胡12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花粉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泽泻18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茯苓12克,苍术10克,炙甘草9克
结果:上方服三剂,诸证即见好转,连服21剂,视物渐清,治疗二月未易一药,左眼视物清晰,头痛等症也消失。
第十章·干姜附子汤类方
一、干姜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干姜9克,附子(生用)9克
【用法】以水三杯煮取一杯,温服。
【方解】干姜、附子均属温中祛寒药,但干姜偏主寒饮上逆,而附子偏主寒饮下迫,二药合用则温彻上下,因成温中逐寒的重剂。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注解:下之则虚其里,复发汗又虚其表,今其人昼日烦躁,夜而安静,非其虚烦不得眠的栀子豉汤证甚明。不呕则无关于少阳证,不渴则无关于阳明证。又无表证,当亦无关于表不解的发烦躁,而脉沉微、身无大热,故肯定为阴寒极虚的烦躁,因以干姜附子汤主之。
按:里阴证而烦躁不宁,多属极虚寒的险恶征候,若待至呕吐、下利、四肢厥逆则往往不治。三阳证亦均有烦躁,一一详审给以除外,此从侧面辨证的方法。证候反映较少,不易从正面判定者,常用此法,学者当仔细体会。
【辨证要点】四逆身冷脉沉微者。
二、四逆汤方
【方剂组成】炙甘草9克,干姜8克,附子(生用)6克
【用法】水煎温服。强人可酌增姜附量。
【方解】此即甘草干姜与干姜附子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见甘草干姜汤方证。
《伤寒论》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注解: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为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若不差,即指服过麻黄附子细辛汤后,若脉沉不解而身疼痛者,此是虚寒在里、血气外郁的证候,故宜四逆汤以救其里。
按:本条所述的身体疼痛,纯由于里气不振、血气外郁所致,已无关于表证,故谓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伤寒论》第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脉浮而迟,为表热里寒之应,今下利清谷,为寒极于里虚热外浮可知。故宜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注解:脉沉为里虚寒,少阴病见此脉,虽有表证亦宜四逆汤急温其里,缓则吐利厥逆等险恶证候随之而来。《伤寒论》第324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注解:见瓜蒂散方。
《伤寒论》第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大汗出,为精气亡于外。热不去,为邪反留于内。腹内拘急,津虚并复有寒,四肢疼痛,外邪亦兼血郁,中气沉衰。因又下利,阳去入阴,故厥逆而恶寒,则宜四逆汤主之。
按:大汗出而热不去,已是精却邪胜之象,又复下利以至厥逆,胃气已极沉衰。此时虽有表候亦急宜救里,若误与桂枝汤以攻表,则祸变立至。
《伤寒论》第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大汗,大下利均足以亡津液、亡血液,若至血气不充于四末而厥冷者,已虚极陷于阴证,宜以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注解:见桂枝汤方。
《伤寒论》第377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里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注解:胃虚有寒则呕而脉弱,上虚不能以制下,故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而见厥,更属阴寒内盛,虚阳外浮的恶候,故为难治,亦只宜四逆汤主之。
按:本条所述,乍看似无关于生死大证,实际不然,其关键就在身有微热见厥的“见”字上面,里阴证以至于厥,反有微热见于外,多属残阳欲息的凶候。以是可知,呕和小便利,亦非一般痰饮水气的为患,大有上越下泄的虚脱情祝。此时惟有以本方温中救里的一策,振起一分胃气,即有一分生机,舍此更无别法。
《伤寒论》第388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既吐且利,又复汗出,津液亡失至速,组织枯燥,故四肢拘急,虚极转阴,故四肢厥冷,虽发热恶寒则宜舍表而救里,宜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89条: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则津液亡失于上下内外。下利清谷则寒已甚于里,寒甚于内者,热常浮于外,故内寒外热。胃阳不振、津液虚竭,故脉微而欲绝,此种情况只有急于温中以滋液,以四逆汤主之。
按:以上二条,均述霍乱的虚脱重证,皆属津液外脱、虚寒内甚的危笃证候,乘其生机未至断灭,急以本方温中救里,胃气一振,则谷气布,津液复,还可望其得生。
【辨证要点】四逆、脉微欲绝里虚寒甚者。
【验案】
例1?孙某,男性,38岁,病历号134809,1964年4月6日初诊。1961年患无黄疸型肝炎,以后肝功正常,但时有腹胀,右胁及胃脘疼。先找西医治疗无效,后求中医多方治疗,效也不明显,审其方药多为疏肝理气之类。近来症状为:腹胀,饭后明显,时胃脘及胁痛,四肢逆冷,晚上常用热水袋焐脚,但半夜常因冷而醒。检查:肝大一指,质中硬,轻微压痛,心下有振水声。舌淡苔白,脉沉细。此属里虚寒甚,为四逆汤方证:
炙甘草10克,干姜8克,制附片15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四肢冷大减,已不用热水袋焐脚,仍腹胀,上方加枳壳、陈皮、党参随证加减,服三月腹胀消。
例2?刘某,女性,50岁,1976年4月23日初诊。近月来食则昏冒。甚则休克,下肢瘦弱不能站立,静卧少许时可复常。自觉胃中冷,脉沉细,苔薄白。此属里虚寒甚,治以温中祛寒,与四逆汤:
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制附片15克
结果:服三剂,诸证已,迄今未再发。
三、通脉四逆汤方
【方剂组成】炙甘草9克,附子(生用)8克,干姜14克(强人可增为18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即四逆汤而增加姜附的用量,故治四逆汤证虚寒更剧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注解:此亦少阴太阳的并病,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证属里寒身反不恶寒。面色赤,证属外热,脉微欲绝为极虚欲脱之证,可知里寒为真寒,外热为虚热,即所谓为无根之火,虚浮上泛者是也。或以下均属或有或无的客证,不问其有无,宜以通脉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注解:下利清谷而厥,为阴寒盛于里,外反有热而汗出,其为虚阳欲脱甚明,故宜通脉四逆汤主之。
【辨证要点】四逆汤证虚寒更甚者。
四、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方剂组成】炙甘草9克,附子(生用)8克,干姜14克,猪胆汁一小勺
【用法】先煮通脉四逆汤成,去滓,内猪胆汁和令相得,温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方解】猪胆汁为一有力的苦味亢奋药。苦人心,当更有作用于心衰。加于通脉四逆汤,故治通脉四逆汤证沉衰更甚,而脉微欲绝,或脉不出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90条: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注解:此承前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而言,其意是说,服四逆汤后,虽吐利均止,但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则津液未复,仍续脱汗,且脉微欲绝,心力大衰,故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主之。
【辨证要点】通脉四逆汤证沉衰更甚,脉微欲绝,或脉不出者。
五、四逆加人参汤方
【方剂组成】炙甘草9克,干姜8克,附子(生用)6克,人参5克
【用法】煎服法同四逆汤。
【方解】人参补中益津血,加于四逆汤而治四逆汤证胃气虚衰而津血不足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85条: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注解:恶寒、脉微而复利,谓霍乱差后,仍恶寒、脉微而又下利也。利止,指先病霍乱的下利止。亡血者,谓霍乱、吐利期中,津液耗损过甚,吐利虽止,胃气未复,津血大虚,以是恶寒、脉微并复下利也,因以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按:霍乱吐利剧烈,虚人至甚,吐利虽止,胃气未复津液、血液亡失过多,因而复作上证,即论中所谓“昔是霍乱,今是伤寒者是也”。《医宗金鉴》谓“利止亡血,如何用大热补药?利止当是利不止,亡血当是亡阳,”这不但未识透文义,而不知温中滋液之理。试看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各条证治,亦多属胃气沉衰、津血欲竭重证,舍大热补药如四逆汤辈,又何足以振兴其沉衰,而能生津液益血?亡阳即由亡津液所致,不能一见“阳”字,一律简单作热看。
【辨证要点】吐利后,胃气虚衰,脉微弱者。
六、茯苓四逆汤方
【方剂组成】茯苓12克,人参3克,附子(生用)3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四逆加人参汤又加茯苓,故治四逆加人参汤证,心下悸、烦躁而小便不利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注解:由于汗下误施,病仍不解,若陷于里阴证而烦躁者,宜以茯苓四逆汤主之。
按:本条述证殊不详备,临证应本照四逆加人参汤证、和茯苓所主而活用之。
【辨证要点】四逆加人参汤证又见心下悸、烦躁及小便不利者。
【验案】赵某,男性,45岁,1966年3月18日初诊。于63年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现症,时胃脘痛,泛酸,腹胀,欲呕,吐涎沫,心烦,口中和不思饮,小便少,时心悸,苔白根腻,脉沉细弦。证为中寒停饮,属茯苓四逆汤证:
茯苓12克,党参10克,制附片10克,炙甘草6克
结果;上药服一剂,胃脘疼减,三剂后诸症明显减轻,继随证调理月余自感无所苦。
七、白通汤方
【方剂组成】葱白三茎,干姜5克,附子(生用)5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葱白为一辛温发汗药,而有治下利的作用,佐以姜附亦和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同属少阴病的发汗剂。由于本方有作用于下利,故少阴病下利宜本方,而不用前二方。此本应列于表证章,为解说方便,因出于此。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14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注解:既有少阴病的外证,而同时又有下利者,此亦表里合病之属,宜白通汤主之。
按:下利而有表证,现太阳病者,宜葛根汤;现少阴证者,宜白通汤,其理同可互参。
《伤寒论》第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注解: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当是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虽宜白通汤主之。但少阴病脉微者,为亡阳,不可发汗,《伤寒论》有明文(如第285、286条)。若少阴病下利而脉微者,故不可与白通汤,今误与之,不但利不止,而且更致厥逆无脉、干呕、烦等虚脱恶候,因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服药后,若脉暴出者,为烛欲息焰反高的凶兆,主死。若脉微续而出者,为正气的渐复,故生。
按:历来注家,多以为不是白通汤药有所误,认为阴寒盛极,初服药热反而拒格,以是则利不止,徽逆无脉而干呕烦,宜以热因寒用之法,乃以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我初读是书亦信其说,但经长期的体验研究乃知其非,今就所见,述之于下,以供参考。
首当讨论一下白通汤究竟是属于哪一类的治剂。葱白为一辛温发汗药,乃众所周知的常识,佐以姜附辛温热药,当更能致汗,此与麻黄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配伍的大意同,虽主治有所出人,但均属少阴病的发汗剂,这是可以肯定的。有的注家为了附会条文,或谓葱白通阳,或谓能升下陷的阳气,而避言其发汗作用,因而谓其温中逐寒的作用较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更为有力,是毫无道理的,温中逐寒振兴沉衰,须赖姜附的作用。白通汤姜附的用量,还不及四逆汤,更不说通脉四逆汤了,何况主用发汗的葱白,虚寒盛极于里者,依法势在必禁,试看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诸治,均用无葱白的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而无一用有葱白的如本方者,就是这个道理。葱白通阳原无可非议,但通阳是谓通津液以致汗,名之为白通汤意即在此。上条的少阴病下利的白通汤主之,为下利而同时见少阴病者,即所谓表里合病的一种,用白通汤温中使汗,则表里当均治,此与太阳阳明合病而下利者,用葛根以发汗,是同样的治疗手段。
白通汤的功用既明,兹再进一步探讨本条与白通汤后的结果,是不是药有所误。少阴病下利,似与上条的为证同,但明明提出“脉微者”二字,哪能看做是无关重要的浮词!论中原有少阴病脉微者,不可发汗的明文,白通汤是一发汗剂,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当然是脉不微者。今少阴病下利,而脉微,则不可与白通汤汗以解之。若误与之,则不但利不止,而且由于误治,更必致厥逆无脉、干呕烦的虚脱险证。有的注家只看到姜附的辛温,而忽视了葱白的发汗,并把前后为病看作同证,因而说药无所误,是因证极阴寒,初服热药反而拒格云云,是很值得再深讨的。
基于以上的说明,可知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显系误与白通汤治成的坏病,最后更有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的说明,这是何等严重的虚脱险证?猪胆汁虽有较强的亢奋作用,但加于白通汤的发汗剂中反攻其表,势必益其虚脱,而速其死亡。厥逆无脉,只有通脉四逆的一法,加猪胆汁亦只能加于通脉四逆汤中才较合理。故谓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当是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原文可能是传抄有误。
【辨证要点】少阴病又见下利者。
【方剂组成】干姜9克,附子(生用)9克
【用法】以水三杯煮取一杯,温服。
【方解】干姜、附子均属温中祛寒药,但干姜偏主寒饮上逆,而附子偏主寒饮下迫,二药合用则温彻上下,因成温中逐寒的重剂。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注解:下之则虚其里,复发汗又虚其表,今其人昼日烦躁,夜而安静,非其虚烦不得眠的栀子豉汤证甚明。不呕则无关于少阳证,不渴则无关于阳明证。又无表证,当亦无关于表不解的发烦躁,而脉沉微、身无大热,故肯定为阴寒极虚的烦躁,因以干姜附子汤主之。
按:里阴证而烦躁不宁,多属极虚寒的险恶征候,若待至呕吐、下利、四肢厥逆则往往不治。三阳证亦均有烦躁,一一详审给以除外,此从侧面辨证的方法。证候反映较少,不易从正面判定者,常用此法,学者当仔细体会。
【辨证要点】四逆身冷脉沉微者。
二、四逆汤方
【方剂组成】炙甘草9克,干姜8克,附子(生用)6克
【用法】水煎温服。强人可酌增姜附量。
【方解】此即甘草干姜与干姜附子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见甘草干姜汤方证。
《伤寒论》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注解:病发热,头痛,脉反沉,为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证。若不差,即指服过麻黄附子细辛汤后,若脉沉不解而身疼痛者,此是虚寒在里、血气外郁的证候,故宜四逆汤以救其里。
按:本条所述的身体疼痛,纯由于里气不振、血气外郁所致,已无关于表证,故谓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伤寒论》第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脉浮而迟,为表热里寒之应,今下利清谷,为寒极于里虚热外浮可知。故宜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注解:脉沉为里虚寒,少阴病见此脉,虽有表证亦宜四逆汤急温其里,缓则吐利厥逆等险恶证候随之而来。《伤寒论》第324条: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注解:见瓜蒂散方。
《伤寒论》第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大汗出,为精气亡于外。热不去,为邪反留于内。腹内拘急,津虚并复有寒,四肢疼痛,外邪亦兼血郁,中气沉衰。因又下利,阳去入阴,故厥逆而恶寒,则宜四逆汤主之。
按:大汗出而热不去,已是精却邪胜之象,又复下利以至厥逆,胃气已极沉衰。此时虽有表候亦急宜救里,若误与桂枝汤以攻表,则祸变立至。
《伤寒论》第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大汗,大下利均足以亡津液、亡血液,若至血气不充于四末而厥冷者,已虚极陷于阴证,宜以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注解:见桂枝汤方。
《伤寒论》第377条: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里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注解:胃虚有寒则呕而脉弱,上虚不能以制下,故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而见厥,更属阴寒内盛,虚阳外浮的恶候,故为难治,亦只宜四逆汤主之。
按:本条所述,乍看似无关于生死大证,实际不然,其关键就在身有微热见厥的“见”字上面,里阴证以至于厥,反有微热见于外,多属残阳欲息的凶候。以是可知,呕和小便利,亦非一般痰饮水气的为患,大有上越下泄的虚脱情祝。此时惟有以本方温中救里的一策,振起一分胃气,即有一分生机,舍此更无别法。
《伤寒论》第388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既吐且利,又复汗出,津液亡失至速,组织枯燥,故四肢拘急,虚极转阴,故四肢厥冷,虽发热恶寒则宜舍表而救里,宜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89条: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注解: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则津液亡失于上下内外。下利清谷则寒已甚于里,寒甚于内者,热常浮于外,故内寒外热。胃阳不振、津液虚竭,故脉微而欲绝,此种情况只有急于温中以滋液,以四逆汤主之。
按:以上二条,均述霍乱的虚脱重证,皆属津液外脱、虚寒内甚的危笃证候,乘其生机未至断灭,急以本方温中救里,胃气一振,则谷气布,津液复,还可望其得生。
【辨证要点】四逆、脉微欲绝里虚寒甚者。
【验案】
例1?孙某,男性,38岁,病历号134809,1964年4月6日初诊。1961年患无黄疸型肝炎,以后肝功正常,但时有腹胀,右胁及胃脘疼。先找西医治疗无效,后求中医多方治疗,效也不明显,审其方药多为疏肝理气之类。近来症状为:腹胀,饭后明显,时胃脘及胁痛,四肢逆冷,晚上常用热水袋焐脚,但半夜常因冷而醒。检查:肝大一指,质中硬,轻微压痛,心下有振水声。舌淡苔白,脉沉细。此属里虚寒甚,为四逆汤方证:
炙甘草10克,干姜8克,制附片15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四肢冷大减,已不用热水袋焐脚,仍腹胀,上方加枳壳、陈皮、党参随证加减,服三月腹胀消。
例2?刘某,女性,50岁,1976年4月23日初诊。近月来食则昏冒。甚则休克,下肢瘦弱不能站立,静卧少许时可复常。自觉胃中冷,脉沉细,苔薄白。此属里虚寒甚,治以温中祛寒,与四逆汤:
炙甘草10克,干姜10克,制附片15克
结果:服三剂,诸证已,迄今未再发。
三、通脉四逆汤方
【方剂组成】炙甘草9克,附子(生用)8克,干姜14克(强人可增为18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即四逆汤而增加姜附的用量,故治四逆汤证虚寒更剧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注解:此亦少阴太阳的并病,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证属里寒身反不恶寒。面色赤,证属外热,脉微欲绝为极虚欲脱之证,可知里寒为真寒,外热为虚热,即所谓为无根之火,虚浮上泛者是也。或以下均属或有或无的客证,不问其有无,宜以通脉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70条: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注解:下利清谷而厥,为阴寒盛于里,外反有热而汗出,其为虚阳欲脱甚明,故宜通脉四逆汤主之。
【辨证要点】四逆汤证虚寒更甚者。
四、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方剂组成】炙甘草9克,附子(生用)8克,干姜14克,猪胆汁一小勺
【用法】先煮通脉四逆汤成,去滓,内猪胆汁和令相得,温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方解】猪胆汁为一有力的苦味亢奋药。苦人心,当更有作用于心衰。加于通脉四逆汤,故治通脉四逆汤证沉衰更甚,而脉微欲绝,或脉不出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90条: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注解:此承前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而言,其意是说,服四逆汤后,虽吐利均止,但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则津液未复,仍续脱汗,且脉微欲绝,心力大衰,故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主之。
【辨证要点】通脉四逆汤证沉衰更甚,脉微欲绝,或脉不出者。
五、四逆加人参汤方
【方剂组成】炙甘草9克,干姜8克,附子(生用)6克,人参5克
【用法】煎服法同四逆汤。
【方解】人参补中益津血,加于四逆汤而治四逆汤证胃气虚衰而津血不足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85条: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注解:恶寒、脉微而复利,谓霍乱差后,仍恶寒、脉微而又下利也。利止,指先病霍乱的下利止。亡血者,谓霍乱、吐利期中,津液耗损过甚,吐利虽止,胃气未复,津血大虚,以是恶寒、脉微并复下利也,因以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按:霍乱吐利剧烈,虚人至甚,吐利虽止,胃气未复津液、血液亡失过多,因而复作上证,即论中所谓“昔是霍乱,今是伤寒者是也”。《医宗金鉴》谓“利止亡血,如何用大热补药?利止当是利不止,亡血当是亡阳,”这不但未识透文义,而不知温中滋液之理。试看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各条证治,亦多属胃气沉衰、津血欲竭重证,舍大热补药如四逆汤辈,又何足以振兴其沉衰,而能生津液益血?亡阳即由亡津液所致,不能一见“阳”字,一律简单作热看。
【辨证要点】吐利后,胃气虚衰,脉微弱者。
六、茯苓四逆汤方
【方剂组成】茯苓12克,人参3克,附子(生用)3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四逆加人参汤又加茯苓,故治四逆加人参汤证,心下悸、烦躁而小便不利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69条: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注解:由于汗下误施,病仍不解,若陷于里阴证而烦躁者,宜以茯苓四逆汤主之。
按:本条述证殊不详备,临证应本照四逆加人参汤证、和茯苓所主而活用之。
【辨证要点】四逆加人参汤证又见心下悸、烦躁及小便不利者。
【验案】赵某,男性,45岁,1966年3月18日初诊。于63年发现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现症,时胃脘痛,泛酸,腹胀,欲呕,吐涎沫,心烦,口中和不思饮,小便少,时心悸,苔白根腻,脉沉细弦。证为中寒停饮,属茯苓四逆汤证:
茯苓12克,党参10克,制附片10克,炙甘草6克
结果;上药服一剂,胃脘疼减,三剂后诸症明显减轻,继随证调理月余自感无所苦。
七、白通汤方
【方剂组成】葱白三茎,干姜5克,附子(生用)5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葱白为一辛温发汗药,而有治下利的作用,佐以姜附亦和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同属少阴病的发汗剂。由于本方有作用于下利,故少阴病下利宜本方,而不用前二方。此本应列于表证章,为解说方便,因出于此。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14条: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注解:既有少阴病的外证,而同时又有下利者,此亦表里合病之属,宜白通汤主之。
按:下利而有表证,现太阳病者,宜葛根汤;现少阴证者,宜白通汤,其理同可互参。
《伤寒论》第31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注解: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当是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少阴病下利,虽宜白通汤主之。但少阴病脉微者,为亡阳,不可发汗,《伤寒论》有明文(如第285、286条)。若少阴病下利而脉微者,故不可与白通汤,今误与之,不但利不止,而且更致厥逆无脉、干呕、烦等虚脱恶候,因以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服药后,若脉暴出者,为烛欲息焰反高的凶兆,主死。若脉微续而出者,为正气的渐复,故生。
按:历来注家,多以为不是白通汤药有所误,认为阴寒盛极,初服药热反而拒格,以是则利不止,徽逆无脉而干呕烦,宜以热因寒用之法,乃以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我初读是书亦信其说,但经长期的体验研究乃知其非,今就所见,述之于下,以供参考。
首当讨论一下白通汤究竟是属于哪一类的治剂。葱白为一辛温发汗药,乃众所周知的常识,佐以姜附辛温热药,当更能致汗,此与麻黄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配伍的大意同,虽主治有所出人,但均属少阴病的发汗剂,这是可以肯定的。有的注家为了附会条文,或谓葱白通阳,或谓能升下陷的阳气,而避言其发汗作用,因而谓其温中逐寒的作用较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更为有力,是毫无道理的,温中逐寒振兴沉衰,须赖姜附的作用。白通汤姜附的用量,还不及四逆汤,更不说通脉四逆汤了,何况主用发汗的葱白,虚寒盛极于里者,依法势在必禁,试看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诸治,均用无葱白的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而无一用有葱白的如本方者,就是这个道理。葱白通阳原无可非议,但通阳是谓通津液以致汗,名之为白通汤意即在此。上条的少阴病下利的白通汤主之,为下利而同时见少阴病者,即所谓表里合病的一种,用白通汤温中使汗,则表里当均治,此与太阳阳明合病而下利者,用葛根以发汗,是同样的治疗手段。
白通汤的功用既明,兹再进一步探讨本条与白通汤后的结果,是不是药有所误。少阴病下利,似与上条的为证同,但明明提出“脉微者”二字,哪能看做是无关重要的浮词!论中原有少阴病脉微者,不可发汗的明文,白通汤是一发汗剂,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当然是脉不微者。今少阴病下利,而脉微,则不可与白通汤汗以解之。若误与之,则不但利不止,而且由于误治,更必致厥逆无脉、干呕烦的虚脱险证。有的注家只看到姜附的辛温,而忽视了葱白的发汗,并把前后为病看作同证,因而说药无所误,是因证极阴寒,初服热药反而拒格云云,是很值得再深讨的。
基于以上的说明,可知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显系误与白通汤治成的坏病,最后更有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的说明,这是何等严重的虚脱险证?猪胆汁虽有较强的亢奋作用,但加于白通汤的发汗剂中反攻其表,势必益其虚脱,而速其死亡。厥逆无脉,只有通脉四逆的一法,加猪胆汁亦只能加于通脉四逆汤中才较合理。故谓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当是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原文可能是传抄有误。
【辨证要点】少阴病又见下利者。
第十一章·附子汤类方
一、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附子(炮)6克,茯苓9克,人参6克,白术12克,芍药9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苓术利小便,伍以附子并解痹痛。人参补胃气之虚,芍药缓挛急之痛,故此治胃虚有寒饮、小便不利、身疼、骨节痛、或腹挛痛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注解:里有寒则口中和,胃中有饮则背恶寒。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即见此候,急宜温中逐饮,缓则必并于太阴而吐利,故当灸之,并以附子汤主之。
按:《金匮要略》曰:“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少阴病虽得之一二日,但口中和而背恶寒,可知为里虚饮聚的为候已显,宜舍表而救里。本方温中逐饮,可止吐利于未萌,此即良工治未病的手段。又白虎汤证的背恶寒与本方证很相似,但白虎汤证以热、口舌燥;而本方证以寒、口中和,是亦不难分辨。
《伤寒论》第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注解:手足寒而脉沉,则里虚寒甚明,故知身体疼、骨节疼,当为湿痹而非风邪,故以附子汤主之。
按:由本条的说明,则虚寒痹痛,多有用本方的机会。依据经验,下肢拘急痛,屈伸不利而脉沉者,更有良效。
【辨证要点】胃虚寒饮、骨节疼痛、下肢拘急痛而脉沉者。
【验案】郭某,男性,38岁,病历号178894,1965年11月1日初诊。四十余日来腹痛腹泻,大便日2-3行,胃脘自觉有冷气,腰痛,下肢酸痛怕冷。苔薄白润,脉沉细,证属中虚寒饮痹阻,治以温中化饮、驱寒行痹,与附子汤加味;制附片10克,茯苓10克,党参10克,苍术10克,白芍12克,炮姜6克
结果:上方服12剂,诸证痊愈。
二、真武汤方
【方剂组成】茯苓、芍药、生姜各9克,白术9克,炮附子3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附子汤去人参而加生姜,故治附子汤证心下不痞硬而呕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注解:振振欲擗地,谓身体振振而欲仆于地,即身振振摇的更剧者,太阳病,本宜发汗,但心下有水气,若不兼驱其水,单纯发汗,则虽汗出而病不解,故其人仍发热;水停心下则心悸,水气冲逆则头眩,动及经脉则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此宜真武汤主之。
按:此与苓桂术甘汤证甚相似,不过前者为阳证,故只身为振振而已。而此者虚极入阴,不但身瞤动而且振振欲擗地也。
《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注解:前既有“自下利,后之“或下利”,当是“或不下利”,前后文始相应,必是传抄有误,可改之。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暗示已服麻黄附子甘草汤而病还不已也。至四五日又并发腹痛自下利的里证,由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的为证观之,可知前之病不已,和今之腹痛自下利,均不外于里有水气的关系。或以下皆属不定的客证,但均宜本方主之。
按:此亦里有水饮而误发汗,本来少阴病,由于误治因即并于太阴,续得腹痛自下利。本方为水气陷于阴证的治剂。上条之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和本条之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腹痛下利或呕者,均为其应用的确证。参照以上证候,可活用于痿躄、麻痹、浮肿等病有效。
【辨证要点】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者。
【验案】陈某,男性,41岁,病历号189395,初诊日期1966年2月8日。头晕、左肩背疼三月余,经X线拍片提示第六颈椎增生。近头晕、心悸、左肩背疼,左手拘急疼,肘上下部亦酸疼,夜尿较频,苔白根腻,脉沉滑。此属阳虚水气上犯,为真武汤方证:
茯苓12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白术10克,炮附子6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头晕减,他症变化不明显,前方加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增炮附子为10克,服一周,肩背疼减。继渐增附子用量至15克,服两月诸症皆消。
三、附子粳米汤方
【方剂组成】炮附子5克,粳米15克,半夏12克,炙甘草3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方解】附子温中祛寒,半夏逐饮止呕,粳米、大枣、甘草安中止痛,故此治里有寒饮、呕吐、逆满而腹中痛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0条: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注解:腹中寒气,谓腹中寒,并有水气雷鸣,谓水声如雷,言其声之大。切痛,谓痛如切,言其痛之剧。寒气自下以上迫,故胸胁逆满而且呕吐,宜以附子粳米汤主之。
按:本方治腹痛、呕吐,有似大建中汤方证,不过大建中汤证痛在上腹而上及于心胸,本方证痛在下腹,则不及于心胸。若寒疝痛剧上及心胸者,以此二方合用有奇效。
【辨证要点】腹痛肠鸣、恶心、里虚寒者。
【验案】周某,男性,20岁,病历号6319,1965年4月9日初诊。两年腹痛,多于受凉而激发,此次已痛作三天,左腹痛明显,呈持续性,上下移动,肠鸣时作,每见腹疼则大便秘结,手足常凉,苔薄白,舌质淡,脉沉迟。证属沉寒在里,治以温里安中。与附子粳米汤:
半夏12克,川附子10克,粳米15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生姜10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腹疼大减,便秘已改善,两手已转温,仍怕冷,继服六剂,腹痛已无发作,纳也增。四、赤丸方
【方剂组成】茯苓12克,半夏12克,乌头(炮)6克,细辛3克
【用法】研为细末,内真珠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方解】茯苓半夏逐饮。乌头、细辛驱寒,故此亦寒气在里的治剂。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6条: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注解:本条述证简略,但由于“寒气”二字当与附子粳米汤条的腹中寒气同,自然亦有寒疝腹痛一类证而且手足厥冷者。
【辨证要点】因述证简略,以药测证,寒性腹痛可试用之。因方中有乌头和半夏,故不宜作煎剂。
五、大乌头煎方
【方剂组成】乌头大者5枚(去皮)
【用法】以水三杯煮取一杯,去滓,内蜜二杯,煎令水气尽,取二杯,分三次服,不可日再服。
【方解】乌头治同附子,而力更猛峻,合以蜜煎缓痛而且解毒,故此治寒疝、腹中痛、自汗出而手足厥冷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7条: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
注解:正虚则卫气不行,故恶寒,脉因应之弦。寒盛则食不消,故不欲食,脉因应之紧,正虚邪盛乃为寒疝。若寒疝绕脐痛、发作冷汗出、手足厥冷而脉沉紧者,以大乌头煎主之。
【辨证要点】寒疝腹痛、手足厥逆、脉沉弦者。
六、乌头桂枝汤方
【方剂组成】乌头大者5枚,桂枝汤半杯
【用法】以蜜二杯煎乌头减半去滓,以桂枝汤半杯解之,令得一杯后,初服十之二杯,不知即服十之三杯,又不知复加至半杯,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方解】此即大乌头煎与桂枝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9条: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注解: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此病之寒甚于里。若身疼痛,更兼外邪,宜以乌头桂枝汤主之。而非灸刺和诸药等一般常法所能治。
【辨证要点】大乌头煎证与桂枝汤证并见者。
七、乌头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芍药、黄芪各9克,炙甘草9克,乌头大者5枚
【用法】以蜜二杯煮乌头,取一杯,去滓,另以水煎余药,取一杯,去滓,内乌头煎半杯,更上火上煮,取一杯,温服。
【方解】此亦主用乌头煎,合以麻芍芪草发汗解表药,故与乌头桂枝汤同属里寒外邪的治剂,不过此用麻黄治肢节肿痛。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第10条: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注解:历节为一身关节俱疼的病名,病历节疼痛,以至不可屈伸者,乌头汤主之。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第11条: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注解:脚气肿痛而不可屈伸者,宜乌头汤治之。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附方(一):《外台》乌头汤: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使人阴缩,手足厥逆。
注解:病寒疝而腹中绞痛,更由于贼风入攻五脏,以至身体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令人阴缩、手足厥冷者,宜乌头汤主之。
【辨证要点】关节疼甚、屈伸不利、四肢厥冷者。
按:以上三方,均以乌头煎为主药,若只寒气内盛而腹中痛者,为乌头煎证;若兼外邪而身体疼痛或肢节痛者,则宜适证选用乌头桂枝汤或乌头汤。不过乌头有毒(尤其草乌),必须依法蜜煎。乌头桂枝汤后谓“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其他二方虽未明言,亦不例外,可见是经常瞑眩的峻药,用时当慎,并宜详告病家。
【方剂组成】附子(炮)6克,茯苓9克,人参6克,白术12克,芍药9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苓术利小便,伍以附子并解痹痛。人参补胃气之虚,芍药缓挛急之痛,故此治胃虚有寒饮、小便不利、身疼、骨节痛、或腹挛痛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04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注解:里有寒则口中和,胃中有饮则背恶寒。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即见此候,急宜温中逐饮,缓则必并于太阴而吐利,故当灸之,并以附子汤主之。
按:《金匮要略》曰:“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少阴病虽得之一二日,但口中和而背恶寒,可知为里虚饮聚的为候已显,宜舍表而救里。本方温中逐饮,可止吐利于未萌,此即良工治未病的手段。又白虎汤证的背恶寒与本方证很相似,但白虎汤证以热、口舌燥;而本方证以寒、口中和,是亦不难分辨。
《伤寒论》第305条: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注解:手足寒而脉沉,则里虚寒甚明,故知身体疼、骨节疼,当为湿痹而非风邪,故以附子汤主之。
按:由本条的说明,则虚寒痹痛,多有用本方的机会。依据经验,下肢拘急痛,屈伸不利而脉沉者,更有良效。
【辨证要点】胃虚寒饮、骨节疼痛、下肢拘急痛而脉沉者。
【验案】郭某,男性,38岁,病历号178894,1965年11月1日初诊。四十余日来腹痛腹泻,大便日2-3行,胃脘自觉有冷气,腰痛,下肢酸痛怕冷。苔薄白润,脉沉细,证属中虚寒饮痹阻,治以温中化饮、驱寒行痹,与附子汤加味;制附片10克,茯苓10克,党参10克,苍术10克,白芍12克,炮姜6克
结果:上方服12剂,诸证痊愈。
二、真武汤方
【方剂组成】茯苓、芍药、生姜各9克,白术9克,炮附子3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附子汤去人参而加生姜,故治附子汤证心下不痞硬而呕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注解:振振欲擗地,谓身体振振而欲仆于地,即身振振摇的更剧者,太阳病,本宜发汗,但心下有水气,若不兼驱其水,单纯发汗,则虽汗出而病不解,故其人仍发热;水停心下则心悸,水气冲逆则头眩,动及经脉则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此宜真武汤主之。
按:此与苓桂术甘汤证甚相似,不过前者为阳证,故只身为振振而已。而此者虚极入阴,不但身瞤动而且振振欲擗地也。
《伤寒论》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注解:前既有“自下利,后之“或下利”,当是“或不下利”,前后文始相应,必是传抄有误,可改之。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暗示已服麻黄附子甘草汤而病还不已也。至四五日又并发腹痛自下利的里证,由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的为证观之,可知前之病不已,和今之腹痛自下利,均不外于里有水气的关系。或以下皆属不定的客证,但均宜本方主之。
按:此亦里有水饮而误发汗,本来少阴病,由于误治因即并于太阴,续得腹痛自下利。本方为水气陷于阴证的治剂。上条之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和本条之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腹痛下利或呕者,均为其应用的确证。参照以上证候,可活用于痿躄、麻痹、浮肿等病有效。
【辨证要点】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者。
【验案】陈某,男性,41岁,病历号189395,初诊日期1966年2月8日。头晕、左肩背疼三月余,经X线拍片提示第六颈椎增生。近头晕、心悸、左肩背疼,左手拘急疼,肘上下部亦酸疼,夜尿较频,苔白根腻,脉沉滑。此属阳虚水气上犯,为真武汤方证:
茯苓12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白术10克,炮附子6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头晕减,他症变化不明显,前方加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增炮附子为10克,服一周,肩背疼减。继渐增附子用量至15克,服两月诸症皆消。
三、附子粳米汤方
【方剂组成】炮附子5克,粳米15克,半夏12克,炙甘草3克,大枣4枚
【用法】水煎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方解】附子温中祛寒,半夏逐饮止呕,粳米、大枣、甘草安中止痛,故此治里有寒饮、呕吐、逆满而腹中痛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0条: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注解:腹中寒气,谓腹中寒,并有水气雷鸣,谓水声如雷,言其声之大。切痛,谓痛如切,言其痛之剧。寒气自下以上迫,故胸胁逆满而且呕吐,宜以附子粳米汤主之。
按:本方治腹痛、呕吐,有似大建中汤方证,不过大建中汤证痛在上腹而上及于心胸,本方证痛在下腹,则不及于心胸。若寒疝痛剧上及心胸者,以此二方合用有奇效。
【辨证要点】腹痛肠鸣、恶心、里虚寒者。
【验案】周某,男性,20岁,病历号6319,1965年4月9日初诊。两年腹痛,多于受凉而激发,此次已痛作三天,左腹痛明显,呈持续性,上下移动,肠鸣时作,每见腹疼则大便秘结,手足常凉,苔薄白,舌质淡,脉沉迟。证属沉寒在里,治以温里安中。与附子粳米汤:
半夏12克,川附子10克,粳米15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生姜10克
结果:上药服三剂,腹疼大减,便秘已改善,两手已转温,仍怕冷,继服六剂,腹痛已无发作,纳也增。四、赤丸方
【方剂组成】茯苓12克,半夏12克,乌头(炮)6克,细辛3克
【用法】研为细末,内真珠为色,炼蜜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方解】茯苓半夏逐饮。乌头、细辛驱寒,故此亦寒气在里的治剂。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6条: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注解:本条述证简略,但由于“寒气”二字当与附子粳米汤条的腹中寒气同,自然亦有寒疝腹痛一类证而且手足厥冷者。
【辨证要点】因述证简略,以药测证,寒性腹痛可试用之。因方中有乌头和半夏,故不宜作煎剂。
五、大乌头煎方
【方剂组成】乌头大者5枚(去皮)
【用法】以水三杯煮取一杯,去滓,内蜜二杯,煎令水气尽,取二杯,分三次服,不可日再服。
【方解】乌头治同附子,而力更猛峻,合以蜜煎缓痛而且解毒,故此治寒疝、腹中痛、自汗出而手足厥冷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7条: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
注解:正虚则卫气不行,故恶寒,脉因应之弦。寒盛则食不消,故不欲食,脉因应之紧,正虚邪盛乃为寒疝。若寒疝绕脐痛、发作冷汗出、手足厥冷而脉沉紧者,以大乌头煎主之。
【辨证要点】寒疝腹痛、手足厥逆、脉沉弦者。
六、乌头桂枝汤方
【方剂组成】乌头大者5枚,桂枝汤半杯
【用法】以蜜二杯煎乌头减半去滓,以桂枝汤半杯解之,令得一杯后,初服十之二杯,不知即服十之三杯,又不知复加至半杯,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方解】此即大乌头煎与桂枝汤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并证。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9条: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注解: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此病之寒甚于里。若身疼痛,更兼外邪,宜以乌头桂枝汤主之。而非灸刺和诸药等一般常法所能治。
【辨证要点】大乌头煎证与桂枝汤证并见者。
七、乌头汤方
【方剂组成】麻黄、芍药、黄芪各9克,炙甘草9克,乌头大者5枚
【用法】以蜜二杯煮乌头,取一杯,去滓,另以水煎余药,取一杯,去滓,内乌头煎半杯,更上火上煮,取一杯,温服。
【方解】此亦主用乌头煎,合以麻芍芪草发汗解表药,故与乌头桂枝汤同属里寒外邪的治剂,不过此用麻黄治肢节肿痛。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第10条: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注解:历节为一身关节俱疼的病名,病历节疼痛,以至不可屈伸者,乌头汤主之。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第11条: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注解:脚气肿痛而不可屈伸者,宜乌头汤治之。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附方(一):《外台》乌头汤:治寒疝腹中绞痛,贼风入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使人阴缩,手足厥逆。
注解:病寒疝而腹中绞痛,更由于贼风入攻五脏,以至身体拘急不得转侧,发作有时。令人阴缩、手足厥冷者,宜乌头汤主之。
【辨证要点】关节疼甚、屈伸不利、四肢厥冷者。
按:以上三方,均以乌头煎为主药,若只寒气内盛而腹中痛者,为乌头煎证;若兼外邪而身体疼痛或肢节痛者,则宜适证选用乌头桂枝汤或乌头汤。不过乌头有毒(尤其草乌),必须依法蜜煎。乌头桂枝汤后谓“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其他二方虽未明言,亦不例外,可见是经常瞑眩的峻药,用时当慎,并宜详告病家。
第十二章·赤石脂禹余粮汤类方
一、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方剂组成】赤石脂、禹余粮各48克
【用法】上药碎后,水煎温服。
【方解】二药均有收敛、止血、止利的作用,合以为方,故治大便滑泄而久久不止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注解:见理中丸方。
【辨证要点】久利而虚寒者。
二、桃花汤方
【方剂组成】赤石脂24克,干姜3克,粳米15克
【用法】水煎米熟,去滓,另内赤石脂末3克,调服,一服愈,即停服。
【方解】赤石脂固脱止利,佐干姜以温中,粳米治腹痛,故治虚寒下利、便脓血而腹痛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06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注解:少阴病转属太阴而下利,以至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伤寒论》第307条: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注解: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即常传里并发太阴病。腹痛为里有寒。小便不利,又复有水,大肠失收因而下利不止,终于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按:以上二条所述,均属虚寒阴证,故以温中固脱的本方主之。不过一般便脓血的痢疾,多见于里急后重的阳热证,宜早期以适证下之,用本方的机会反少,宜注意。
【辨证要点】虚寒久痢,或见脓血者。
【方剂组成】赤石脂、禹余粮各48克
【用法】上药碎后,水煎温服。
【方解】二药均有收敛、止血、止利的作用,合以为方,故治大便滑泄而久久不止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59条: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注解:见理中丸方。
【辨证要点】久利而虚寒者。
二、桃花汤方
【方剂组成】赤石脂24克,干姜3克,粳米15克
【用法】水煎米熟,去滓,另内赤石脂末3克,调服,一服愈,即停服。
【方解】赤石脂固脱止利,佐干姜以温中,粳米治腹痛,故治虚寒下利、便脓血而腹痛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306条: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注解:少阴病转属太阴而下利,以至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伤寒论》第307条: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注解: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即常传里并发太阴病。腹痛为里有寒。小便不利,又复有水,大肠失收因而下利不止,终于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按:以上二条所述,均属虚寒阴证,故以温中固脱的本方主之。不过一般便脓血的痢疾,多见于里急后重的阳热证,宜早期以适证下之,用本方的机会反少,宜注意。
【辨证要点】虚寒久痢,或见脓血者。
第十三章·大黄附子汤类方
一、大黄附子汤方
【方剂组成】大黄9克,炮附子9克,细辛6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大黄伍以附子细辛等热药,此即所谓温下法而治寒于里而宜下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5条: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注解:胁下偏痛,指偏于一侧的胁下痛,紧弦为寒实的脉应。今虽发热而脉紧弦,故知为寒实,宜大黄附子汤以下其寒。
按:本方不仅治胁下偏痛,无论那一体部,凡偏于一侧痛者,大多属于久寒结聚所致,用之均验。寒疝腹痛,有宜下者,本方亦有效。
【辨证要点】寒湿偏注而见身体某侧、某处痛疼者。
【验案】刘某,男性,36岁,某厂门诊病历号3683,1966年5月6日初诊。左小腿腨部痛疼,腰亦强急不适,或痛,经中西药治疗一年多不效,口中和,不思饮,苔白润,脉弦迟。证属寒饮阻滞、经筋失养,治以温通化滞,兼养筋和血,与大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
大黄6克,赤白芍各10克,细辛6克,炙甘草10克
结果:上药服六剂,腰强急减,遇劳则腨痛,上方加苍术12克,服六剂,腰强急基本愈,腨部痛亦减,继服一月诸症不复作。
二、走马汤方
【方剂组成】巴豆一枚(去皮心,熬去油),杏仁二枚
【用法】以绵缠捶令碎,热汤少许,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小量之。通治飞尸鬼击病。
【方解】巴豆为一温性峻下药,合以杏仁尤能开通闭塞而得快下,此为卒病暴疾胀满闭塞的急救方。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附方(三):《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注解:中恶、飞尸、鬼击,都不外是卒然发作的暴病。其实凡剧烈的心痛、腹胀、大便不通,无热候者,即可用之,不必眩惑于此等病名也。
【辨证要点】胃腹剧烈痛疼、大便不通无热者。
三、三物备急丸方
【方剂组成】大黄9克,干姜9克,巴豆(去皮心,熬,外研如脂)
【用法】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内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合丸亦佳,密器中贮之,莫令泄气。
【方解】大黄、巴豆合用攻下至猛,伍以干姜更利驱寒,故治里实满无热而有寒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杂疗方》第3条:(三物备急主方)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苦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差。如未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差;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注解:大意是说,凡突然发作的暴病,若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或呼吸迫促,或口噤不开,或甚至假死者,本方均治之。
按:巴豆为吐下快药,古人于卒暴诸病多利用之,以上二方药味虽有出人,但主治很相似。凡卒中风、急惊风,脚气冲心,痘疮内陷、癣疥内攻、干霍乱、以及一般杂病,若病势险恶迫于胸咽不得息者,均可用之。《千金方》于走马汤更加代猪石、赤石脂末糊为丸命名紫圆,虽下之不至虚人,更属用广良方。
【辨证要点】心腹诸暴百病、心腹胀满卒痛、里寒实者。
四、桔梗白散方
【方剂组成】桔梗9克,贝母9克,巴豆3克
【用法】以上为细末,白饮和服,强人1克,羸人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稀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方解】桔梗、贝母排脓,伍以温下的巴豆,故不但治痰饮凝结的寒食结胸,即如肺痈、白喉以及其他咽喉肿痛、痰阻胸咽、或有痈脓之变,以至呼吸困难饮食不下而无热证者,亦均治之。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41条: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注解:寒实结胸,即指寒饮聚结成实的结胸证,若确审其无热证者,宜与白散温下其寒饮。
按:三物小陷胸汤当是三物白散之误,因小陷胸汤治热不治寒,其中必有错简。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附方(五):《外台》桔梗白散: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注解:咳而胸满即因咳而致胸满之意。振寒脉数为有痈脓之候,多咳唾故咽干。但无热故不渴。时吐浊痰腥臭,以至吐脓如米粥故宜本方祛其痰和脓。
按:此与桔梗汤条为文同,当以证有虚实,此以实宜攻,彼以虚则不可攻,临证须细辨。
【辨证要点】胸满、胸痛、咽痛、咳唾脓浊而属寒实证者。
【方剂组成】大黄9克,炮附子9克,细辛6克
【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大黄伍以附子细辛等热药,此即所谓温下法而治寒于里而宜下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第15条: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注解:胁下偏痛,指偏于一侧的胁下痛,紧弦为寒实的脉应。今虽发热而脉紧弦,故知为寒实,宜大黄附子汤以下其寒。
按:本方不仅治胁下偏痛,无论那一体部,凡偏于一侧痛者,大多属于久寒结聚所致,用之均验。寒疝腹痛,有宜下者,本方亦有效。
【辨证要点】寒湿偏注而见身体某侧、某处痛疼者。
【验案】刘某,男性,36岁,某厂门诊病历号3683,1966年5月6日初诊。左小腿腨部痛疼,腰亦强急不适,或痛,经中西药治疗一年多不效,口中和,不思饮,苔白润,脉弦迟。证属寒饮阻滞、经筋失养,治以温通化滞,兼养筋和血,与大黄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
大黄6克,赤白芍各10克,细辛6克,炙甘草10克
结果:上药服六剂,腰强急减,遇劳则腨痛,上方加苍术12克,服六剂,腰强急基本愈,腨部痛亦减,继服一月诸症不复作。
二、走马汤方
【方剂组成】巴豆一枚(去皮心,熬去油),杏仁二枚
【用法】以绵缠捶令碎,热汤少许,捻取白汁饮之,当下。老小量之。通治飞尸鬼击病。
【方解】巴豆为一温性峻下药,合以杏仁尤能开通闭塞而得快下,此为卒病暴疾胀满闭塞的急救方。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附方(三):《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注解:中恶、飞尸、鬼击,都不外是卒然发作的暴病。其实凡剧烈的心痛、腹胀、大便不通,无热候者,即可用之,不必眩惑于此等病名也。
【辨证要点】胃腹剧烈痛疼、大便不通无热者。
三、三物备急丸方
【方剂组成】大黄9克,干姜9克,巴豆(去皮心,熬,外研如脂)
【用法】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内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合丸亦佳,密器中贮之,莫令泄气。
【方解】大黄、巴豆合用攻下至猛,伍以干姜更利驱寒,故治里实满无热而有寒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金匮要略,杂疗方》第3条:(三物备急主方)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苦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差。如未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差;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注解:大意是说,凡突然发作的暴病,若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或呼吸迫促,或口噤不开,或甚至假死者,本方均治之。
按:巴豆为吐下快药,古人于卒暴诸病多利用之,以上二方药味虽有出人,但主治很相似。凡卒中风、急惊风,脚气冲心,痘疮内陷、癣疥内攻、干霍乱、以及一般杂病,若病势险恶迫于胸咽不得息者,均可用之。《千金方》于走马汤更加代猪石、赤石脂末糊为丸命名紫圆,虽下之不至虚人,更属用广良方。
【辨证要点】心腹诸暴百病、心腹胀满卒痛、里寒实者。
四、桔梗白散方
【方剂组成】桔梗9克,贝母9克,巴豆3克
【用法】以上为细末,白饮和服,强人1克,羸人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稀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方解】桔梗、贝母排脓,伍以温下的巴豆,故不但治痰饮凝结的寒食结胸,即如肺痈、白喉以及其他咽喉肿痛、痰阻胸咽、或有痈脓之变,以至呼吸困难饮食不下而无热证者,亦均治之。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41条: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注解:寒实结胸,即指寒饮聚结成实的结胸证,若确审其无热证者,宜与白散温下其寒饮。
按:三物小陷胸汤当是三物白散之误,因小陷胸汤治热不治寒,其中必有错简。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附方(五):《外台》桔梗白散: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注解:咳而胸满即因咳而致胸满之意。振寒脉数为有痈脓之候,多咳唾故咽干。但无热故不渴。时吐浊痰腥臭,以至吐脓如米粥故宜本方祛其痰和脓。
按:此与桔梗汤条为文同,当以证有虚实,此以实宜攻,彼以虚则不可攻,临证须细辨。
【辨证要点】胸满、胸痛、咽痛、咳唾脓浊而属寒实证者。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