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前辈自述,学太极拳走过的弯路,后人引以为戒!

太极拳练了几年,很多人说我基本功不好,好气哦但是无从反驳,因为确实不好……

那就来说说我练太极拳所走过的弯路吧,愿后来人以我为鉴。

我的第一个关卡叫“漫无目的”

我练太极拳跟很多明星第一次试镜的初衷一样——陪朋友去的,结果朋友没上自己反而上了。最开始练拳的三个月,我练拳就是去活动活动,每站五分钟桩就要站起来压压腿伸伸腰,聊聊天,站在师兄身后跟着做做单云手。如我所见后来学拳的人中像我最初状态的不在少数,对这样吊儿郎当的人师父也不是太管(也管不了),很多人来学太极拳都是“三月游”,三个月之后没有进展就自动自觉地退出了,甚至还有人劝我说别练了,练不出东西。

而我坚持下来的原因也很偶然——有一天练完太极拳之后回家就觉得特别累特别困,不到8点就上床睡了,一觉睡到第二天早上7点,睡得特别香甜且深沉,可以说是成年以后睡眠质量最高的一次。就这一次可能是个巧合的经历,让我有了坚持下来的动力。

慢慢地我发现练太极拳的好处,比如因为练习起势和单云手,让我因为上大学时总熬夜落下病根的右侧肩膀不再疼了,比如因为练腹式呼吸带来肠胃通畅,皮肤变好了。练一练总比不练强成了我那时去练太极拳的全部理由。

当然每次上完课师父都会说“回去也要站桩,认真练。”我只是在嘴上答应得好好的,回家当然就没时间了......然而就这样用每周练一两次、每次一个小时的频率,日积月累,居然有一天师父说我的腰胯已经符合练陈式太极拳老架拳路的条件,可以正式教我学拳了。现在想想虽然坚持下来的理由很奇怪,但也是应了道德经上那句话“天下大事,必起于细;天下难事,必起于易。”

后来我才知道想要学拳架,需要具备一定的身体条件,比较基础的就是腰胯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腰要足够松,胯要足够开。其他条件比如,懂一点开合的意思,身体不要有太多僵劲,知道卷尾闾,有腿脚、腰胯发力的意识。这些都是比较基本的。

而那时我虽然身体达到一定条件,但是由于练功前期并没有认真站桩换力,所以那时我只是刚刚达标而已,这也为我以后的精进留下了后患。然而我当时想的只有——太好了,等我老了就可以在公园教别的老太太打太极拳了。                                          

我的第二个关卡叫“强身就好”

学了一段时间拳架,同时练合腰功,突然有一天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有功夫了。这个“有功夫”主要体现在,第一、打拳的时候我能感到气血流动,偶尔能有一点鼓荡的感觉;第二、学会合腰之后我懂得用腰腹力量发力,推人的力气比以前大了许多。

师父让我们用角力(两人互推,或一人进攻一人托肘防守)来检验桩的程度,以前我都是瞎推,用的就是手和胳膊的力气,懂合腰之后我能用上腰的劲。我本身力气很小,在练合腰之前,我推不过没练过的比较有力气的女孩,而练合腰之后,没练过的女孩就不是我的对手了。但是因为我前期在练单腿桩时偷了好多懒,所以下盘一直跟不上,虽然有了合腰劲,但是推人时只能用到几成。而这个问题由于某些原因,很久之后我才发现。

练到这个程度,我有点替之前轻易放弃的朋友可惜。有了功夫之后就不会轻易放弃,有些人明明再坚持一下就能看见自己的进步,就是放弃得太早了。

而看到这个比较明显的进步时,我大概已经练了快一年了……因为中途好多人来学又退出,所以我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太慢,反而觉得自己能坚持下来真的挺不容易的,我要给自己打call,没办法我就是这样的人,别的不行就是心态特别好。

而这时我师父收了一个态度特别好的弟子,人家用了不到三个月就学完了我会的一切并且一路快马加鞭现在已经远超过我了……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大家拼的就是个学习态度。

这个时候我想的很简单,就是第一我又不喜欢打架,第二我又不用靠这个谋生,我练太极拳能达到“强身”这个目的就好。当然,这里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个常识,“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因为我不想跟人打架,所以我学四正推手(棚捋挤按那个)和跟人角力,都特别不积极。我喜欢一个人舒舒服服地打拳,一边打拳一边注意呼吸和身体的觉察,打完拳一收功,引气归中,舒服~推手和角力是检验基本功是否有漏洞的试金石。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这一点。大家一起练的,你推不过别人,应该反省自己的基本功有什么问题,而不是用反正“我不喜欢打架”一笔带过。屡战屡败,但是毫无反省,只能说那些力气和时光,终究都错付。

不过我还是做了个好的陪练,让跟我一起练的大家都成长了起来......终于促成我反省的一件事,那个决定性的瞬间,其实也是一件小事——有一天我姐姐拜托我送她七岁的女儿去学跆拳道,我知道我那个小外甥女从四岁开始学跆拳道,已经学了三年了。

在我的想象中她一个小女孩,学跆拳道就是胡乱蹬几下腿挥挥胳膊的事。没想到我外甥女有模有样、一招一式都能明显看出是练过的。我跟外面的家长闲聊,来这家道馆练拳的孩子每周工作日来两次,每次一个小时,每个周末来半天。——那这样孩子的时间会不会太紧?——没办法,孩子想练一项体育这些时间是必须付出的,不然还练什么运动,就是纯玩儿。

这群学跆拳道的孩子让我汗颜了,我亲眼看见我的小外甥女被小伙伴踢到嘴角流血,出来要了张面巾纸擦了擦就回去接着练了。我真的连个练跆拳道的七岁小女孩都不如。师父,我要好好练太极拳T_T

我的第三个关卡叫“体能问题”、“思路局限”、“时间不够”……

这是一条窄路我依然在上下求索……最后,太极拳入门难吗?挺难的,我所见的来学拳中坚持下来的比例大概是3:1,三个人来学拳,其中有一个人能坚持到一年以上。

太极拳入门简单吗?挺简单的,如果坚持一年以上,就像我当初那个放羊的状态,也终于入了门。

学太极拳需要发宏愿吗?开始有没有没关系,但是入了门之后还没有,那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入门水平了。

最后,我在太极拳问题下面的回答,无论是技击还是养生,评论队形都是“不如去练体操”、“不如去练拳击”、“不如去练跑步”、“不如去练游泳”……是的,天下运动如此之多,随便你练什么都行,但是我觉得,无论选择任何一项运动,都得像我七岁的小外甥女一样,有投入全部业余时间的觉悟,有嘴角流血也坚持不懈的毅力,且至少以相当强度练到三年以上,不然就是纯玩儿,谈不上运动......我也不觉得我练太极拳就比别的运动高级,而把太极拳跟正念冥想、自我觉察和调整思维方式结合起来,也并不是因为我想做一个“武哲家”,而是跟我的知识构成有关。

(0)

相关推荐

  • 番外篇‖20.慈心老人说传承

    一日,我在公园,专心练习慈心老人传授的"发劲"动作.但是,因为没有老师指点,怎么都觉得浑身上下不协调,和慈心老人那随手的一击,有着天壤之别. 正在边想边练,忽听背后有人说话:&qu ...

  • 贺晓路:破晓起舞五十载 一生痴迷武术路 | 我的历史·亲述

    人物简介 贺晓路,1947年出生于宁波大碶镇.自幼习武,长期重视武术教学工作.1996年至2001年连续被评为宁波市先进体育社团及个人先进工作者.中华武术太极名人大典入编拳师,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 ...

  • 太极前辈们学拳时必看的拳论

    太极拳界推崇的几篇太极老论 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 ...

  • 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学太极拳须敛神聚气论”,你学会了吗?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用太极拳+八段锦+站桩打坐进行百日筑基,身体出现了惊人的逆转. 太极之先,本为无极,鸿蒙一炁,混然不分.故无极为太极之母,即万物先天之机也.二炁分,天地判,始成太极.二炁为阴阳 ...

  • 王宗师晋让八十自述学太极拳的经过

    王晋让八十自述学太极拳的经过  这套太极拳小架,乃是陈家沟陈氏十五世拳师陈清萍所改编,据陈应德老师的解释,小架者,是小圈也.与老架之圈大开大展颇有不同.因为陈清萍中年以后居住在赵堡镇,所以亦称赵堡架, ...

  • 【2018考研】学长学姐走过的弯路,你一定要绕过去!

    考研弯路 2017年的考研接近尾声了,奋斗的2017年,每个考研人身上都有一段值得回味的故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相信只要是你努力过的2017年,都会有收获. 很高兴木铎学员去年的考试成绩让人欣喜,正 ...

  • 我家在学琴路上走过的弯路

    ★ 基本情况介绍 ★ 甜甜,女孩,性格比较乖巧.妈妈,完全乐盲,从不陪练. 甜甜从5岁半开始正式学钢琴,现在11岁半,中间因为两次换老师停过差不多大半年.目前在弹七级曲目,就她这5年出头的学琴经历,我 ...

  • 学太极拳的人都应该知道的太极小常识

    学太极拳的人都应该知道的太极小常识

  • 威海玄同太极拳馆,玄同说太极:为什么先学拳,再学剑,最后学古琴?

    小德前两天留言,要我聊聊剑.这位同学是麻袋里装刺猬,锋芒毕露啊. 从老辈的一句话聊起:既学琴,必学剑.咱还得再加一句:既学剑,必学拳. 综上所述:摆弄这些个大玩具是有顺序的,第一拳脚,第二兵器,然后才 ...

  • 太极前辈披露曾经秘不外传的太极拳推手心法

    太极拳以练习推手为致用.学推手则即是学觉劲,有觉劲则懂劲便不难矣.故总论所谓"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此言即根于推手无疑矣. 杨澄甫谈推手 纯粹太极,其臂如棉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 ...

  • 这样学 太极拳少走几十年弯路!

    练太极拳往往没感觉到有明显的健身效果,为什么?与慢走.登山等好像差不多,仅仅是不易感冒. 其原因有二: 一是练拳的时间不够,即运动量不够.如果每天只练三遍简化太极拳,大约需时15钟,对体弱的人来说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