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人的城市化”?| 同行评议第一场

题图截取自谷歌地图(是我们发这条推送时各自所在的城市)

大约三周前我收到一个课堂视频(视频链接放在阅读原文了),对方很好奇我的导师会怎么看这样的课堂。我因为私交觉得不好拒绝,但其实觉得很为难,焦虑地搓手了很久。

因为首先我的导师真是非常不熟悉中国的情况,他从来不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指手画脚,博学敏锐但尽量不给人权威的压迫感。这一点我很佩服,也希望自己能成为这样的人。

其次学业忙碌的我也没有心力全部翻译出来给他看,因为不只是视频,我还要给他介绍这节课的背景、在课程中的位置。这就意味着我要和一周只来一天的他额外商量时间,尽管他有说过以我为先,但我想那指的是我的专业研究,而并非个人好奇,所以最后我还是没开口。

因为换位思考一下,处于半退休状态的他,家庭生活和兴趣爱好都很丰富,可能也不一定那么有时间能够看四十多分钟根本听不懂的内容。

但就这样搁置的话,我也觉得不妥。于是我有请教我的几位同行,请他们看看这个视频,并且我们也就自己看后的感受来了一次网络上的评课议课。

同行评议这件事在学术界早已有之,按习俗是匿名来做。以学术期刊为例,在投稿的时候,编辑收到稿件后会先看是否符合基本的规范与要求,然后发给自己认识的至少两位在做这方面研究的专家,请他们给出品评的意见。为了避免同行之间见面尴尬,这个过程是匿名操作的。

所以受这种方法影响,本文中的同行就用A代替,X是我,正文主要是我们的交流,但正如我在征求A同意时收到的回信中有这样一句让我点头称是的话:

我也想看别人的观点,如果不发表自己观点而只看别人的观点,自己没有参与感,还容易被洗脑。

事实上这就是我为什么想要和A以及和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交流对话的原因。如果只顾着自己讲的话,那么为什么要在公共平台发声?期待你看完之后有自己的观点,也愿意与我们交流。

如果不长,欢迎留言;如果很长,可以发邮件到我专门为GEO读者和同行交流建立的邮箱:geowrite4u@gmail.com,我稍后与你联系之后,如果你同意,会在同行评议里放出来。

那么,如果你想参与,请你先去看一下这节课(阅读原文的链接就是),然后再来看下面我和A从这节课开始的对话,A和我都非常期待看到你的观点与想法。

如果你只是想围观一下,还没有做好同行评议的准备,那么不妨先看一下我们的评议,等到自己准备好的时候,点击阅读原文,自己去看一下这个视频,再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评议,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且会有自己的感受与我们观点之间的碰撞与激荡。


A:

课看了,陈国祥老师学识很渊博,在中学地理教育界非常活跃,经常在网络上看到他的一些观点,第一次看他的录像课。我的感受,能够从教材的城市化引向他所讲的内容,且是大部分中学老师都很少了解的内容,是非常了不起的。如果一学期有几次这样的课带领学生能够较为直观和浅显的了解除了教材以外的地理学,是非常难得的体验。

我个人一直在想,我们中小学教育一直在交给学生唯一答案的东西,虽然近些年因为评价改革等原因这一方面有所改观,但是并未撬动这一根基。等到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才再交给学生更多思考问题的方式,我个人其实是经历了一个这样的转变,也才知道什么是对自己和人生更有意义的。

课程开始就用不同版本的教材质疑教材上的内容(刚开始有一个镜头,老师询问对城市化还有何质疑,一个学生直接答出城市化是否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这是教材上的话语,如果学生能够因为老师的一句点拨而直接质疑教材内容,如果不是演的,那说明老师也一直在引领学生质疑,很难得。),并且学生讨论与举出反例,这都让我觉得眼前一亮(也是我昨天看了这一点以后回复你的内容)。

再细细看过以后,还是觉得虽然整节课没有开头那么亮眼,但是还是思想借鉴意义很大,利用地方感、空间正义和空间行为将人本主义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和行为地理学融入到课堂,对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地理很有帮助。作为一节开拓眼界和扩充知识的课程,这就够了。

但是,学生了解了这个所获取的是什么?我想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还是几个名词和以后不太会遇到的几个人名,更应该在课程中有更加启发性质的东西,不是为了介绍三种地理学理论而介绍。有几处我觉得是值得讨论的,第一,地方感的研究方法,轻易排除信息技术和问卷调查合适吗?这是不是又引导学生形成单一的思维方式?第二,城市背后就是暴力拆迁吗?不反驳因为暴力拆迁所造成的一些事故,但是事故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样,不经分析而将矛头指向社会或者政府,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暴力行为”?

X:整体而言,这位老师努力加深课堂的容量,我觉得非常棒。或许已经是他这代人的翘楚。看起来他应该40-50s,只是在30-40s、20-30s这两代,我认为课堂会也应该能和国内的学术研究结合更好,而不只是提到一两位大佬。

A:我不太同意你的看法“提及当前的研究现状”,毕竟课堂是有时间限制的。

X:你是觉得这节课本身容量已经很大了,不应该再添加吗?

A: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觉得没有性价比。

X:不知道你是怎么理解“性价比”。有时间提到段义孚是段祺瑞后人,我觉得不如提下国内人文地理学者的努力,提到人本主义地理学在中国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给一个链接让学生可以看到在自己身边的城市比如南京,就有实际运用的案例。

A:提到段祺瑞的时间只是一瞥,但这个一瞥会拉近一些和学生的距离,毕竟学生不知道段义孚,但是知道段祺瑞。喜欢历史的同学也会通过这一瞥去挖掘这条有意思的历史线。

X:和我们“人的城市化” 有什么关系。我认为是分心的。

A: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下这些思想的应用,但不是学界的研究现状

X:仅以南京师大为例,许多人文地理学者的研究都是与南京新城区规划结合。研究现状就是思想的应用啊。

A:这只是一节课而已,有一个小插曲我觉得很正常。一节课,当然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每个人上都不同才更有趣。如果把方言的时间拿出来几分钟,展示一下比如说逐渐变窄又逐渐变宽的自行车道之类的案例,当然是蛮好的。

X:这就涉及到同课异构了啦

A:一节课,能够引入这个几个人和略微的思想简介,思考城市化背后的问题,已经很满了

X:只是细数一下这节课有多少启发性的时间

A:就这位老师的上课方式,他会用不同的方式去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他只是做了个开始,真正的思想碰撞也要看学生自己了

X:我觉得有些太满了,而这些满是教师的满。学生几乎是全程接受,课堂上没有看到什么思想碰撞。


言有尽而意无穷

感谢你阅读GEO

期待你会因为有

GEO的每日推送

换个角度看世界

无论是新的想法

还是结识新朋友

每天往前走一点

拓展自己的边界

尾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