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测:2018年6月伦敦的学术文化活动| XIN选

摄影: @(博学多才没啥不会的)細細悶

突然意识到今天傍晚一起同游摄政公园的小伙伴都是曾经一起许下新年心愿的朋友(戊戌年的第一天从知道这七个新年心愿开始),也是感觉再越来越靠近自己年初暗戳戳许下的小心愿。

我希望自己能够在知道身边同学朋友的心愿之后,能够成为她们前行路上的同伴,在彼此之间坦诚相待的基础上,试着往前再进一步。

回想起来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从每两周见一次到每周见一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从面对面交流到线上交流,“圆桌星期天”的日积月累其实也正是我们逐渐志同道合的旅程。在这段奇妙的时光里,我们也都逐渐迎来自己的挑战,也需要在各种事务之间取得平衡,做出选择。

其中特别好的一点是:

我们真的都在对自己的研究付出越来越多的心血,而且也越来越觉得每个月一次分享最近研究学习进展的机会是特别棒的体验,而不是负担。

这或许就是找到了自己想要做的事之后才会有的神采。

心想不会事成,可是你想方设法地花足够多的时间,沉浸到这件事的实现中去,你点亮并用心呵护心中的梦之后,自然会发现:

我天!这个世界,这个宇宙都在帮我诶!

絮叨到这里,我就进入稍微正经一点的“亲测”

XIN选:2018年6月伦敦的学术文化活动| 共享信息 Pay it forward

这次主要谈的是参加这两天的CERA会议和昨天下午CPRG专题讨论会的反思。

CERA会议(签到组志愿者、听众、分会场临时主持人):

  1. 签到组志愿者:

    如果我下次去参加会议,肯定会先感谢我遇到的志愿者与工作人员,因为说一声“谢谢你!”并没有那么难,而且还会给认真负责工作的人带来一丝认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种事,还是要从自己做起。

    不要把任何学术会议的服务当作理所当然,尤其是面对看起来比自己年轻的工作人员(很可能是对研究会主题感兴趣的年轻研究者/学生)时,保持友善礼貌的态度。可以看一下对方的胸牌,然后说出对方的名字,表达感谢。

  2. 听众:

    大部分研究者,尤其是新手,上台做分享之前一定是克服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所做的研究也是自己的心血之作。在倾听别人表达的时候,我要时刻记着这一点在心中,对感兴趣的讲者提前做些了解。

    不感兴趣的讲座听都不要听,这也可以通过提前了解,排除掉很多可有可无的讲座。但为了不让台上的讲者难堪,一定要坐在最靠近出口的边边角角,如果实在不感兴趣,一定要装作肚子疼或者有急事的样子踮着脚轻轻地离开。但最好还是提前做一点功课,就不浪费彼此时间。

  3. 分会场主持人:

    提前到达会场之后与报告人聊几句,交换一下个人信息,同时确认对方需要在多久时让你举牌提醒(还剩5分钟;还剩2分钟)。

    开始要向观众介绍讲者的基本信息,大概用一分钟;结束的时候引观众鼓掌,同时看观众有没有问题,没有的话先总结一下自己理解的意思,然后提出一两个可以让讲者补充一些研究细节的问题。

    在报告结束后,如果后面没有紧接着的分会场活动,可以请摄影师再补拍一些照片以及讲者与主持人的合影。如果之后有活动,(这就体现了提前到达的重要性)可以在报告开始前,先请摄影师(如果没有,可以请听众)来帮忙合影。

CPRG专题讨论会

这个活动其实我还是蛮有点遗憾与歉意的,因为我也很想专注、投入地听。

但因为上午做志愿者有些劳累,中午吃饭又吃得过饱,再加上我对第一个讲座内容,可以说是因为个人原因对临港新城以及滴水湖的发展是相对熟悉的,于是我就在听讲座的时候打了一会小瞌睡。

之所以说出这么丢脸的事情,是因为这也是很重要的反思起点。那就是如何在重要的讲座前保持清醒?第一当然就是在那之前不要吃太多东西,第二就是不要在那之前做太多容易让身心疲惫的工作。最简单的方式,我想我下次会采用的是:提前去卫生间洗把脸(补个妆)。

同时这件事也体现了我之前提到的一个参会小技巧:

不是你有信心可以全神贯注的、可有可无的讲座或者报告,就尽量通过提前做的功课(可能也就十来分钟)决定不要去。如果去了,也请尽量坐在容易撤退的地方。撤退的时候,尽量表示问题在于自己,而不在于讲者。

遗憾之处也体现在第二个讲者的问答环节。其实我在听的过程中,就隐隐约约觉得这个“绿色发展”似乎有些地方忽视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当然这很可能也是因为我个人的局限性,那就是在讲者提到南水北调工程中,我们管控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用于支持北方大城市的发展。那么空气中的水分呢?

讲者认为(至少我听到的意思是这样):那么这个过程中,空中的水分是不是也随着这样的人类活动从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往首都去了呢?讲者认为那这样产生的降水是不是也要计算进去?

我的表情可能和读到这里的你一样:我们不是东亚季风区么?我们国家沿海的降水不是主要由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带来的吗?

当然你的想法也可能和我不一样。

但我的遗憾之处在于我没有提出我的疑问,或者说存疑的观点,而是就默默地记下了这件事,然后就走神了。之后到了问答环节,即使有三轮问答,我也没有把这个问题问出口。我现在回想起来,仅仅是因为我觉得这个问题似乎我作为一个来蹭听讲座的人,不太适合质疑一位被主办方邀请来做讲座的教授。而且其他人似乎都没有觉得这是一个需要多加讨论的问题。

于是我内心的懒惰小人就劝服了想要举手提问的勤奋小人,我很担心这是因为我理解不准确而导致自己产生了误解,从而在提问中暴露了自己的无知。现在想来还是觉得很遗憾。幸好生活在网络时代,我可以记录下自己的遗憾,希望有人能以此为鉴,也让我自己可以考虑是不是要写封邮件给这位讲者提出我的疑问。


相关推送:

写在母亲节这次圆桌星期天之后,我们要怎么继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