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历史上第一条公路--荔濛公路

作者简介

何海荣,笔名孤棹摇风,海歌。1974年生,广西藤县人。现任晨鸡国学社社长、藤县濛江诗社副社长、藤县浔江诗社副社长,烟雨楼诗社副社长。《浔风》副总编。曾任《藤县历代诗词选》编校、《浔江集韵》一、二辑总策划。作品散见于网络及各地报刊书章,有诗词集《心茗集》一卷。编著有地方风物志《安城风韵》、方言志《土音雅字》各一卷。

1935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报告》中的 广西省公路路线图

藤县历史上第一条公路--荔濛公路

何海荣

广西公路建设起自1915年,最早修筑了邕武、龙南公路,1931年以后又修筑了邕宾、武博两条公路,并逐渐在全省推广。民国时期广西公路分省道和县道两种,至1935年广西境内有省道3720公里,县道3400公里。广西近代的公路主要路段,都是“新桂系”主政时期修筑的。
荔濛公路即荔浦县至濛江公路 (今属国道321) ,民国时期本为规划中的由桂林南至濛江北达全州的桂濛全路(省道)。修筑时由于对该路的测设、施工均计划由荔浦通至濛江,故史称荔濛公路。该公路是以濛江江口咀为起点,途经今龙昌界(旧称龙樟界)、太平镇、东荣镇的坡头至华安入蒙山县境再至荔浦县城为终点。全程150公里,在藤县境内全长54公里,在蒙山境内全长74公里,在荔浦县境内全长22公里。其中的濛江至太平路段,是藤县历史上第一条公路。

荔濛公路于民国时期分段建成,断续修筑长达20年之久。修建的情况如下:

民国12年(1923年),桂林地方团体及军政人士筹建,成立了筑路机构桂(林)濛(江)公路总局,勘测了线路,后因兵灾匪祸而未能付诸实现。

民国14年(1925年)10月,成立的桂(林)濛(江)公路总局开始兴筑,因线路不良,施工1个月而停建。次年再次动工,分段修筑。①
民国15年(1926年)修通荔浦至蒙山新圩的路段‚②(注:荔浦县志说16年10月,汽车可通至杜莫,因资金不足而再次停工。①注:此处有争议;
民国20年兴建藤县太(平)濛(江)路段,由藤县地方筹款兴建,于民国21年通车;③
民国25年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四师修筑蒙山至太平路基;②
民国26年由广西省工程局指导,广西新桂系第七军二十一师驻扎沿线村庄建筑蒙山新圩峡口至太平路段、路基,土方仅完成一半;②
民国27年改为省工程处施工,由省及中央拨款,征集民工兴建。年底,由荔浦至蒙山的新开路段通车,新开到陈塘路段的工程也大部完成,旋因工款不继停工。②
民国31年省公路局在蒙山成立工程处,组织民工进行复修,由中央拨款90万元,后又因工款告罄,遂于32年秋停工。②
广州沦陷后,因军事关系,又奉令将已成路基彻底破坏。②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5年3月,广西省政府决定利用善后救济总署广西分署的赈粮赈物兴筑,于同年9月第七次动工,采取 “以工代赈”的方式,发动民工修筑。桥涵、码头等工程则由省公路管理局拨款招商承建。①
民国36年10月上旬,全线竣工。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通车,在荔浦举行通车典礼。①
民国38年,国民党军队溃退时,毁坏桥涵、路基。③
1950年冬,藤县,蒙山,荔浦三县人民政府组织施工修复,次年元旦恢复通车。③

1949年11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沿着荔濛公路南下解放濛江城。

荔濛公路自民国36年开通到1960年,都是县内最繁忙的公路。在太平至梧州公路 (1958年9月开工,1960年3月通车。1990年国务院发文列入321国道)通车后,由于走濛江线到梧州需通过汽车轮渡,不少外地车辆转由太梧公路下梧州、广东。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由于水路运输的不景气,濛江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途经的外地车辆也随之减少。濛江至太平这段公路逐渐沦为县道。荔濛公路已成历史名称,2009年太潭二级公路通车后,虽然大部分沿原路修筑,但意义上已非同一条公路了。

资料来源:

①《荔浦县志》(1996年版)

②《蒙山县志》(1993年版)

③《藤县志》(1996年版)

民国时复杂的公路收费

本公众号本年度往期作品选读

何海荣丨浅论藤县白石寨巡检司的原址即濛江寨头村

《安城风韵》众筹方案和捐款公示(28)

何海荣丨2019年部分获奖诗词小辑

清代容县诗人王维新过濛江诗二首

濛江抗日英雄之 黄埔军人磨汉斌

西江水月丨咏六堡茶小辑

石瑞圣丨赤峡游绝句四首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西江水月

微信号:xjsy200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