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岩土工程专家的严谨态度(假日专题) 2024-06-07 13:04:34 如今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各种专家纷繁叠出,虽然社会上对专家有“砖家”的戏谑之词,但总的来说,专家这个词在现实中正面的。具有真才实学者的岩土工程专家,往往应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专门知识。岩土工程界中的专家,给人的是一种朴实无华,接地气,满身泥土气息的形象。因为真正的岩土工程专家应该是从现场的中来,到现场中去,去一线的亲身寻找解决问题的密匙。他们经过认真亲身的现场调查,是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而这个根本实实在在的给予了他们支撑。他们作为专家,具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良好涵养,发言往往有理有据。对待原则问题的论据让人信服,对待他人的岩土病害处治方案中的欠缺点不但能针对性的指出,更能提出相对较优的方案供技术人员参考。徐邦栋、王恭先等老一辈,为查看一条细小的裂缝,全然不顾年过八旬,爬山涉水,细细的“品味”每一个细小的构造,亲手“抚摸”每一个滑面。建立在详实掌握资料基础上的调查,结合几十年的沉淀,他们的发言总是让人那么信服。在他们心中,每一个工地都值得认真学习,都应该作为大自然的学生去认真学习、斟酌。他们是真正的专家,甚至是大家。有的专家在本专业是翘楚,但有时喜欢跨界去评述其它专业,实是做了一件得不偿失的事。在跨界领域夸夸其谈,是小媒体的作为。毕竟学业有专攻,跨界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的是忘拙的能力。非本专业概不发言,或许是专家应有的底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专家应对知识具有敬畏之心,明晓自己知识的边界,没有僭越自己知识边界的无妄之心,要有安分守拙的平常心,这往往不但能让他人发现你在自己专家的能力,更让人感受到你的人格魅力。有的专家是“屁股”决定了的。由于位置坐的对,他人就不得不尊一声专家。说白了,只要有位置,人人皆可过一回专家瘾,甚至是很多的瘾,只是这个“专家”是自封的,受训者往往内心是抵触的。对于岩土工程,由于每个人都与生俱来一定的岩土本能,正如河狸天生会修巧夺天工的水坝,蜜蜂天生会建造纷繁复杂的蜂巢......因此,对于岩土工程这种与生而来的感性认识,往往让人们都可以或浅或深的说上几句指导他人的“意见”。但这并不能代表河狸天生具有修建“三峡大坝”的能力,蜜蜂具有修建摩天大楼的本事。因此,“宁可失语,不可妄言”,是一个专家行走岩土江湖的底线。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应是人的价值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能不能提出高质量的建议或问题,能不能精准的抓住问题的关键或核心是一个专家知识能力的体现。不以“领导”好恶跟风,作为客观公正是一个专家应有的品质。虽然不是每件事都能把问题的核心都讲出来,不是每件事都能从所谓最正确的技术角度进行切入,有时候也有很多的无奈,但切不可为虎作伥,应是一个专家最起码的品质。否则趋炎附势,有欺世盗名之感,不仅误导普通老百姓,也误导决策者,实是不应该,这种误人、误事、误名的事,作为专家,越少越好。在现实中,有能修改错别的专家,有能修改病句的专家,有能指出病害处治方案缺点的专家,也有能推翻你的方案但却提不出更优处治方案的专家......这年头,谁都不容易,换位思考很重要。作为专家,不能只一味的推翻他人的方案,还应有更好的解决方案。记得有位老领导说过,作为专家,如果提不出比被审查的技术人员更优的方案,就把自己的嘴闭上。话虽然比较粗糙,但说出了一个道理,就是批评他人不对时,应有一个能让他人优化的方案。否则,你与被审查的技术人员对调,人家也可以说出一大堆的话来。因此,要作真正的专家,就要慎言、有担当。只有时时具有更安全、更经济、更便捷......的工程处治预案时,方能体现专家的价值。现代社会教授学者、各种头衔多如繁星,官本位学术屡有所见,专业标准行政化也层出不穷。甚至行业规范也不能免受其苦。有的“专家”由于“平台”较好,就助长了其不严谨的不好风气,甚至造成有些规范与长期的工程实践经验相左,直接影响了一个行业的正常开展。人常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如果让一个没有能力的人作为专家指导一件事,一个工作,甚至一个行业,那灾难往往是与其“指导”的工作成级数增长的。因此,作为专家,一定要慎言。作为岩土工作者,无论学历多高、头衔多大、著作论文多多,如果没有到现场中去,或没有在现场中进行认真的调查,那解决问题的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甚至是不合理的。因此,到现场中去,是一个岩土工作者,尤其是作为技术决策的专家,更应该具有这一朴实而基本的工作准则。对于岩土工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也是永远适用的。在岩土工程界,或许一部扎实的资料书籍的贡献,要远比一般的著作大的多。因为,岩土工程是理论指导下的工程实践,扎实的一线现场实践总结,其对理论的验证、对工程的指导意义远大于“无病呻吟”的空头理论。那种在岩土工程中动辄拿出一长串公式的专家学者,并不一定比抗滑桩边挥动镐头的农民工兄弟高明多少。工程实践中,高分低能者屡见不鲜,动辄一大堆专业术语,一长串公式,可是真正到了现场,昏招叠出者层了不穷,这与其鲜亮的光环是多么的不相衬。科学讲究简洁、实用,岩土工程莫不如是。当然,有些技术人员的确比较固执。专家的话音还未落,这边就已经反驳之声不绝。其实,作为专家,多数人的建议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可在散会后细细品味。精华者吸收,糟粕者抛之,大可不必在会议上面红耳赤。说白了,专家其实也是风险活,因为,真正的专家发言是要具有担当的,没有担当,发些靡靡之音的不是一个合格的专家。有的“专家”,生怕别人学走自己的“看家”本领,那这样的格局注定成就不了大的作为。只有逼迫自己不断的进步,领先一步,方能成为合格的专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大家一起乐而乐而不为。作为专家,要有正确的职业道德底线,要有实是求是的勇气,要有授人与渔的胸襟,这是作为一名合格技术专业人员的基本品质。愿我们的岩土工程专家,具有与大地一样的朴实品质,为祖国的岩土工程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与才干,勇于担当。 赞 (0) 相关推荐 基于产教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0引言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行产教融 ... 程义:高速公路品质工程建设谋划与实践 程义:高速公路品质工程建设谋划与实践 论岩土工程专家的严谨态度 如今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各种专家纷繁叠出,虽然社会上对专家有"砖家"的戏谑之词,但总的来说,专家这个词在现实中还是正面的. 具有真才实学者的岩土工程专家,往往应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 ... 再论岩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假日专题) 笔者最近连续写了几篇岩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甚至是争论.在此,笔者再论岩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关系,算是对前几次所引发的讨论与争论的一个"接地气"的回答. ... 岩土工程专家黄熙龄院士逝世 [光明追思]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熙龄,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黄熙龄,1927年4月出生,湖北钟祥人.194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获 ... 谈谈锚固工程的预应力设置(假日专题) 近来在国内咨询过程中,发现有些坡体锚固工程的"安全系数"越来越高,预应力取值越来越小,锚固段长度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感到迷茫而询问. 如从材料上看,4根Φ15.24,186 ... 滑坡滑面参数反算、工程抗力计算示例(假日专题) 近些天,越来越多的朋友强烈要求写一点滑坡计算的公众号文章.故笔者结合某滑坡的处治,对滑坡的滑面参数反算.工程抗力计算进行的基本原则进行"以赛代练"式说明,供大家参考. 一.案例基本 ... 著名土力学专家、教授,中国岩土工程大师谢定义 谢定义(1931-)甘肃甘谷人,中共党员,著名土力学专家.教授,中国岩土工程大师之一,黄文熙讲座撰稿人(2001年)之一.从事土力学及岩土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负责土力学.高等土力学.土动力学.岩 ... 岩土体特性及其岩土工程问题和工作方法(假日专题) 一.岩土体的特性 岩土体具有不连续性.多相性和变异性三类主要特征. 不连续性主要指土体的碎散性和岩体的结构面切割形成的岩体,以及组成它们的物质成分.颗粒大小.节理裂隙的分布.坡体结构等造成岩土体性质出 ... 论人之感性与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假日专题) 论人之感性与岩土工程的安全性(假日专题) 岩土工程的经验漫谈(假日专题) 最近拜读了李广信教授的<岩土工程50讲-岩坛漫话>,甚是喜爱,结合近期大家对岩土工程是理论为主,还是经验为主的讨论,笔者谈谈岩土工程的经验作用. 岩土工程作为一门实践性或者是应用性的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