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各地高三一模文言文汇编

一、【湖北省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2021年高三年级3月联考】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 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十一年,伐纣,至牧野,周公佐武王,作《牧誓》。破殷,入商宫。已杀纣,埠祜,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吃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 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窟车。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 留佐武王。

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停習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擊昨 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管叔及其群爲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 太公望、召公爽曰:'我之所以弗避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 王季、文王。三王之忧劳天下久矣,于今而后成。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 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 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 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宁淮夷东上,二年而毕定。诸侯咸服宗周。成王七年三月, 周公往营成周洛邑,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成王长,能听政。于是周公乃还政于成王,成王临朝。周公之代成王治,应用 倍依以朝诸侯。及七年后,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翁翁②如畏然。

周公归,恐成王壮,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天下已安, 周之官政未次序,于是周公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便百姓,百姓说。

周公在丰,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 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③,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成王乃命鲁得郊、祭 文王。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

(节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节) 注:①箕子,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地。②恭敬的样子。③毕,地名。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 功臣同姓戚者

B.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 臣/同姓戚者

C.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 功臣同姓戚者

D. 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 功臣/同姓戚者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衅社,是指杀牲取血以祭社神,'社'在古代常指五谷神。

B. 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可指婴幼儿时期。

C. 践昨,本义是走上庙寝堂前主阶,后来引申为帝王登基、即位。

D. 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见群臣皆面南而坐。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周公才华横溢。建典章制度。作《大诰》为兴师东伐作战前动员,恐成王淫佚,作《多士》《毋逸》以诫成王。

B. 周公尊贤重士。在洗头时,多次捉起头发,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急 忙起来礼待贤士,怕失去了天下的贤人。

C. 周公高瞻远瞩。虽然天下安定了,但周朝的官吏制度还未安排得当,于是他 厘定了官吏职责,天下的百姓为此很高兴。

D. 周公心怀天下。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周公担忧周朝天下不稳,代成王执政, 待成王长大后又还政成王。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我之所以弗避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2) 葬周公于毕,从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13. 汉代贾谊评价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请结合文段,概括周公有哪些'大功'。(3分)

二、【山东省济南市2021届高三十一学校3月联考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擢进士异等,又第明经。辟武宁张建封府。李纳以兵拒境,建封遣使谕止,前后三辈往,皆不听。乃使孟容见纳,敷引逆顺,纳即悔谢,为罢兵。累迁给事中。京兆上言'好畸①风雹害稼',帝遣宦人覆视,不实,夺尹以下俸。孟容曰:'府县上事不实,罪应罚。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不听。浙东观察使裴肃委判官齐总暴敛以厚献,会肃卒,帝擢总自大理评事为衢州刺史。衢,大州也。孟容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衢不他虞,总无功越进超授,群议谓何?假令总有可录,宜暴课最,解中外之慈。'会补阙王武陵等亦执争,于是诏中停。贞元十九年夏,大旱,上疏言:'陛下斋居损膳,具牲玉,而天意未答。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今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缙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又应省察流移征防当还未还,役作禁锢当释未释;负適馈送当免免之;沉滞郁抑当伸伸之,以顺人奉天。'元和初,再迁尚书右丞。神策军自兴元后,日骄恣。军吏李昱贷富人钱八百万,三岁不肯归。孟容遣变捕诘,与之期使偿,曰:'不如期,且死!'宪宗诏以昱付军治之,再遣使,皆不听。奏曰:'臣职司辇毂,当为陛下抑豪强。钱未尽输,显不可得。'帝嘉其守正,许之。元和十年六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并伤议臣装度。时淮夷逆命,凶威方炽。言事者继上章,疏请罢兵。是时盗贼窃发,人情甚慈,独孟容诣中书省雪涕而言曰:'昔汉廷有一汲路,奸臣寝谋。今朝廷未有过失,而狂贼敢尔无状,宁谓国无人乎?然转祸为福,此其时也。莫若上闻,起装中丞为相,大索贼党,穷其奸源。'后敦日,装度果为相,而下诏行诛。许孟容议论人物,有大臣风采。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谥号为宪。

【注】①好畸:地名。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

B.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

C.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

D.窃惟天人交感之际/系教令顺民与否/今户部钱非度支岁计/本备缓急/若取一百万缗代/京兆一岁赋/则京圻无流亡/赈灾为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经,是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课最,古时朝廷对官史定期考核,检查政绩,政绩最好的称'课最'。'课'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考核。

C.补阙,匡补君王的缺失,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及举荐人才的官职,与'拾遗'同掌供奉讽谏,也叫'开缺'。

D.牲玉,供祭祀用的牺牲和玉器。牲,古代指供宴飨祭祀用的牛、羊、猪等,如'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孟容能言善辩,勇敢无畏。李纳造反,三批使者都没有说服他。许孟容给李纳讲明逆顺的祸福关系。李纳悔悟谢罪,为此退兵而去。

B.许孟容刚正不阿,不惧权贵。皇帝越级破格提拔没有功劳的齐总,许孟容极力反对,并且和王武陵发生争论,于是皇上下诏停办此事。

C.许孟容体恤民意,以民为本。大旱之年,皇帝斋居损膳,许孟容还建议圣上应在关防、徭役、赋税、讼狱等方面反躬自省,顺民奉天。

D.许孟容坚守正义,忤逆圣意。许孟容逮捕借钱不还的李昱,宪宗下诏把李昱交付给军队处治,并两次派使者督促,许孟容都没有听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陛下遣宦者覆视,紊纲纪。宜更择御史一人参验,乃可。(4分)

(2)今朝廷未有过失,而狂贼敢尔无状,宁谓国无人乎?(4分)

14.许孟容'议论人物,有大臣风采',在裴度为相这件事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

三、【山东省淄博市2021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少而智勇,好立名节。魏究州刺史令狐愚坐事伏诛,举州无敢收者。隆以武吏托称愚客,以私财殡葬,服丧三年,列植松柏,礼毕乃还,一州以为美谈。泰始中,武帝将兴伐吴之役,下诏曰:'吴会未平,宜得猛士以济武功。'究州举隆才堪良将。初,凉州刺史杨欣失羌戎之和,隆陈其必败。俄而欣为虏所没,河西断绝,帝每有西顾之忧,临朝而叹曰;'谁能为我讨此虏通凉州者乎?'朝臣莫对。隆进曰:'陛下若能任臣,臣能平之。'帝曰:'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视卿方略何如耳。'隆曰:'陛下若能任臣,当听臣自任。'帝曰:'云何?'隆曰:'臣请募勇士三千人,无问所从来,率之鼓行而西,禀陛下威德,丑虏何足灭哉!'帝许之,乃以隆为武威太守。公卿金曰:'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帝弗纳。隆立标简试。自旦至申,得三千五百人,隆日:'足矣。'因请自至武库选杖。于是西渡温水。虏树机能等以众万计,或乘险以遏隆前,或设伏以截隆后。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路狭则为木屋施于车上,且战且前,弓矢所及,应弦而倒。奇谋间发,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铠,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转战千里,杀伤以千数。自隆之西,音问断绝,朝廷忧之,或谓已没。后隆使夜到,帝抚掌欢笑。朝议加隆将士勋赏,赐爵加秩各有差。太康初,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房据险距守,隆令军士皆负农器,若田者。成奚以隆无征讨意,御众稍怠。隆因其无备,进兵击破之。毕隆之政,不敢为寇。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七》,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

B.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

C.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

D.朝廷以西平荒毁/宜时兴复/以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将/所领精兵/又给牙门一军/屯据西平/时南虏成奚每为边患/隆至帅军/讨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客,文中指门客,是古代寄食于贵族门下并为之服务的人。

B.泰始,是晋武帝年号。年号纪年法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

C.申,指申时,古代十二个时辰之一,指下午一点至三点。

D.爵,指爵位。古代爵位有很多,如亲王、郡王、公、侯、伯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隆既勇且义,赢得州人称赞。兖州刺史令狐愚犯罪被杀,无人敢替他收尸,马隆不但自己出钱给他举行殡葬仪式,还服丧三年。

B.马隆勇于担当,能够毛遂自荐。皇帝有西顾之忧,而朝臣们又都无言以对,马隆主动请命,后率勇士三千多人,与敌厮杀。

C.马隆亲历亲为,带兵自有一套。朝廷和地方兵力众多,可直接调用,马隆却自立标准,亲自选拔,不仅如此,还亲自采买武器。

D.马隆熟习军阵,并且善于巧制。马隆作战时曾根据八阵图制作偏箱车,道路狭窄就制造木屋放在车上,边战斗边前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帝日:'必能灭贼,何为不任?顾视卿方略何如耳。'(4分)

(2)六军既众,州郡兵多,但当用之,不宜横设赏募以乱常典。(4分)

14.马隆采取何种措施麻痹成奚,使之懈怠?(3分)

四、【北京市2021届高三3月学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

虞、虢,皆小国也。虞有下阳之阻塞,虞、虢共守之,晋不能禽也。故晋献公欲伐虞、虢,荀息曰:'君胡不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彼受吾璧,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受吾币而借吾道,则是我取之中府,置之外府;取之中厩,置之外厩。'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受也。'荀息曰:'宫之奇知固知矣,虽然,其为人也,通心而懦,又少长于君。通心则其言之略,懦则不能强谏,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之下也。'晋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之使者,其币重,其辞微,必不便于虞。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1]。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2]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公不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旋归四年,反取虞。荀息牵马抱璧而前曰:'臣之谋如何?'献公曰:'璧则犹是,而吾马之齿加长矣。'晋献公用荀息之谋而禽虞,虞不用宫之奇而亡,故荀息非霸王之佐,战国兼并之臣也。若宫之奇则可谓忠臣之谋也。

(取材于《左传》《新序》)

注释:【1】翫:即'玩',这里是轻视、玩忽的意思。【2】桓、庄:桓叔与庄伯,这里指桓、庄之族。桓叔是晋献公的曾祖,庄伯是晋献公的祖父。晋献公曾尽杀桓叔、庄伯的后代。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虞、虢共守之,晋不能禽也 禽:同'擒',制伏

B.宫之奇知固知矣 知:同'智',智谋

C.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 絜:同'洁',洁净

D.神所冯依,将在德矣 冯:同'凭',依附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通心则其言之略 其虞、虢之谓也

B中知以上,乃能虑之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亲以宠逼,犹尚害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遂受其币而借之道 荀息牵马抱璧而前曰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是我取之中府,置之外府:那就等于把宝物从宫里仓库取出来,放到宫外的仓库

B.通心而懦,又少长于君:心胸通达而且性情懦弱,又是和虞君从小一起长大的

C.将虢是灭,何爱于虞:现在晋国连虢国都要灭掉,那么它对虞国还爱什么呢

D.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祭祀的粮食不芳香,只有明白了道理才是真正的芳香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荀息献计,用屈地产的宝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作为礼物诱惑虞君。

B.晋献公和虞君都爱慕财宝,缺乏远见,但对劝谏的态度却不相同。

C.文末晋献公叹息宝马的牙齿随年龄而增长,流露出对荀息的抱怨。

D.选文中的成语'假途灭虢''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皆寓意深远。10.'是一时最不快意之事,却是千古最快意之文',这是后人对宫之奇精彩劝谏的评价。请根据文章内容,对宫之奇的劝谏艺术加以赏析。(6分)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共6分)

11.刘向在《新序》中肯定了宫之奇,否定了荀息,认为'宫之奇则可谓忠臣之谋也'。请结合阅读《论语》的积累和思考,谈谈你对刘向这样评价的理解。(6分)

五、【山东省泰安市2021届高三一模】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杭雄,字世威,世为绥德卫总旗。雄承荫,数先登,积首功,六迁至指挥使。正德七年进署都指挥佥事,剿贼四川,寻守备西宁。用尚书杨一清荐,擢延绥游击将军。从都御史彭泽经略哈密,偕副将安国破敌岢岚,进都督佥事。改参将,擢都督同知,统边兵操于西内。武宗幸宣府、大同,雄扈从,即拜大同总兵官。嘉靖初,汰传奉官,雄当贬,以方守边,命署都督佥事,镇守如故。小王子万余骑入沙河堡雄战却之未几复大入不能御求罢不许移延绥召佥书后军都督府。三年秋,土鲁番侵甘肃,诏尚书金献民视师,以雄佩平虏大将军印,充总兵官,提督陕西、延绥、宁夏、甘肃四镇军务。列侯出征,始佩大将军印,无授都督者,至是特以命雄。甫至,寇已破走,而雄亦得荫锦衣千户。既班师,复出镇宁夏。吉

囊大入,总督王宪檄雄等破之,进都督同知。寇八千骑乘冰犯宁夏。雄及制总兵赵镇御之,前锋陷伏中,雄等皆败。总督王琼动之,夺官闲住。明年卒。雄敢战。尝以数骑行边,敌群至。乃下马积鞍为垒,跪而射之。敌退,解衣,腋凝血,乃知中飞矢。武宗在大同,见雄毡帷敝甚,曰:'老杭穷乃尔。'寇至,帝将亲击。雄叩马谏曰:'主人畜犬,不使吠盗,要用犬为?愿听臣等效力。'帝笑而止。少役延绥巡抚行台,既贵,每至台议事,不敢正席坐,曰:'此当年役所也。'正德、嘉靖间,西北名将,马永而下称雄云。赞曰:时平则将略无由见。或绾符出镇,守疆御侮,着有劳效,以功名终,亦足尚矣。彭清、杭雄之清节,斯又其最优者欤。

(《明史·列传·杭雄传》,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王子万余骑入沙河堡/雄战却之/未几/复大人/不能御/求罢不许/移延绥/召佥书后军都督府

B.小王子万余骑/入沙河堡/雄战却之未几/复大人/不能御/求罢不许/移延绥/召佥书后军都督府

C.小王子万余骑/入沙河堡/雄战却之未几/复大人/不能御/求罢/不许移延绥/召佥书后军都督府

D.小王子万余骑入沙河堡/雄战却之/未几/复大人/不能御/求罢/不许移延绥/召佥书后军都督府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承荫,指恩荫授官,亦指子弟承荫。(明史·选举志》曰:'文官品至七品,皆得荫一子以世其禄。'

B.经略,经营治理,谋划,也指官名。南北朝时设置经略之职,宋置经略安抚 使,掌管民政,明时因需设置经略之职。

C.班师,还师,调回军队,也指军队凯旋。如明代无名氏的《破天阵》曰:'班师得胜人欢乐,三军踊跃。'

D.赞,即论赞,史书用以表达对人物、事件的褒奖和赞扬,名称不一。如《史记》中的'太史公曰'、(汉书)中的'赞'。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杭雄出身武将世家,作战勇敢。他久历战阵,身先士卒,多次冲锋在前,屡立首功,一路拼杀,经六次迁升而至指挥使之职。

B.杭雄戍守边陲,深受朝廷倚重。他曾佩平虏大将军印,充总兵官,提督陕西、延绥、宁夏、甘肃四镇军务,开都督佩大将军印之先。

C.杭雄军功显赫,威名远扬。他因战功卓著而招致其他官员嫉妒中伤,被总督王琼弹劾,导致被夺官闲住,第二年就去世了。

D.杭雄虽战绩辉煌,却谦逊谨慎,恪守本分。他早年曾在延绥巡抚行台供役,后虽身份尊贵,但每至行台议事时,仍然不敢正席而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主人畜犬,不使吠盗,奚用犬为?愿听臣等效力。(4分)

(2)或绾符出镇,守疆御侮,着有劳效,以功名终,亦足尚矣。(4分)

14.联系全文,概括杭雄成为正德、嘉靖间西北名将的原因。(3分)

六、【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一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逾十余年,太祖召见濂,以为《五经》师。明年三月,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寻改起居注。尝召讲《春秋》,濂进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乙巳三月,乞归省,太祖与太子并加劳赐。濂上笺谢并奉书太子勉以进德修业太祖览书大悦召太子为语书意赐札褒答并令太子致书报焉寻丁父忧,服除,召还。四年,迁国子司业,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谪安远知县,旋召为礼部主事。明年迁赞善大夫。是时,帝征召四方儒士,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命濂为之师。濂傅太子十余年,凡一言动,皆讽以礼法,使归于道。帝剖符封功臣,召濂议五等封爵,濂历据汉唐故事,量其中而奏之。尝问以帝王之学,何书为要,濂举《大学衍义》。帝指《大学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事,命濂讲析。讲毕,因曰:'人主诚以礼义治心,则邪说不入,刑罚非所先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帝廷誉之。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濂为文醇深,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四方学者悉称为'太史公'。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正德中,追谥文宪。超然客整理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濂上笺谢/并奉书/太子勉以进德修业/太祖览书大悦/召太子/为语书意/赐札褒答/ 并令太子致书报焉/

B.濂上笺谢/并奉书太子/勉以进德修业/太祖览书大悦/召太子/为语书/意赐札褒答/ 并令太子致书报焉/

C.濂上笺谢/并奉书/太子勉以进德修业/太祖览书大悦/召太子/为语书/意赐札褒答/ 并令太子致书报焉/

D.濂上笺谢/并奉书太子/勉以进德修业/太祖览书大悦/召太子/为语书意/赐札褒答/ 并令太子致书报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居注,指古代帝王的言行录,也是负责记录起居注的职官名,文中指前者。超然客整理

B.剖符,指帝王进行封赏时,将符节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作为信守的约证。

C.黄老,即黄老学说,奉黄帝和老子为始祖,因此得名,是道教重要流派之一。

D.安置,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文中指对获罪官员的处罚,是'谪宦'的一种。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濂聪慧好学,元代未曾入仕。他年少聪慧,有很强的记忆力,曾经跟从多人学习;他拒绝做官,入山著书立说。

B.宋濂为帝讲经,阐明治国之理。他讲授《春秋》,谏太祖要赏罚适中;讲授《大学衍义》,劝太祖用礼义教化百姓。

C.宋濂敢于直言,受到皇帝赞许。他认为茹太素上奏章是出于一片忠心,皇帝不应该治他的罪,以免堵塞进言之路。

D.宋濂文风醇厚,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他负责朝廷典制礼仪的制定及多种文辞的撰写,受到极高推崇和广泛赞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濂傅太子十余年,凡一言动,皆讽以礼法,使归于道。(4分)

(2)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4分)

14.文中宋濂两次被贬,各是什么原因?请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一)10.【答案】C(告纣之罪于天,释箕子之囚,封纣子武庚,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

11.【答案】A ('社'是指土地神。)

12.【答案】C ('他厘定了官吏职责,天下的百姓为此很高兴'错,应该是制定了《立政》,使百姓便利,所以天下百姓很高兴。)

13.⑴【答案】我不避嫌疑代理国政的原因,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所以''摄''畔'各1分,句意通顺1分。)

⑵【答案】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明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从''明''臣'各1分,句意通顺1分。)

14.【答案】①辅佐武王灭商;②平定叛乱;③还政成王;④建章立制。(每点1分,任意答出3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文王还在世时,旦作为儿子非常孝顺,忠厚仁爱,胜过其他兄弟。到武王即位,旦经常佐助辅弼武王,处理很多政务。武王十一年,讨伐商纣王,军队到达牧野,周公佐助武王,发布了动员战斗的《牧誓》。周军攻破殷都,进入商王宫。杀了商纣王以后,举行衅社之礼,向上天与殷民昭布纣之罪状。把箕子从囚禁地中释放出来。给商纣王儿子武庚封地,命管叔、蔡叔辅助他,以承续殷的祭祀。遍封功臣、同姓及亲戚。封周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就是鲁公。但周公没有去自己的封国,而是留在朝廷辅佐武王。

后来武王去世,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国家大权。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说:'我不避嫌疑代理国政的原因,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朝之大业,是我这样做的原因。'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管叔、蔡叔、武庚等人果然率领淮夷之人造反。周公乃奉成王之命,举兵东征,写了《大诰》。于是诛斩管叔,杀掉武庚,流放蔡叔。收服殷之遗民。平定淮夷及东部其他地区,二年时间全部完成。诸侯都宗顺周王朝。成王七年三月,周公去洛邑营造成周京城,并进行占卜,得卦象大吉,于是就以洛邑为国都。

成王长大,能够处理国事了。于是周公就把政权还给成王,成王临朝听政。过去周公代替成王治天下时,面向南方,背对扆壁(屏风),接受诸侯朝拜。七年之后,还政于成王,周公面向北站在臣子之位上,仍谨慎恭敬如履薄冰。

周公归国后,怕成王年轻,为政荒淫放荡,就写了《多士》《毋逸》,用来告诫成王。当时天下虽已安定,但周朝的官职制度尚未安排得当,于是周公写了《周官》,划定百官职责。写了《立政》,以利百姓,百姓欢悦。

周公在丰京患病,临终时说:'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也谦让,最后把周公葬于毕邑,伴随文王,来表示成王不敢以周公为臣。成王特准鲁国可以行郊祭天和庙祭文王之礼。鲁国有周天子一样的礼乐,是因为褒奖周公的德行啊。

(二)(20分)

10.A(译文:我私下想在天人交互感应之际,关系到教令顺应民意与否。现在户部银两不是根据支出和每年的费用来使用的,本来就是防备紧急情况的,如果支取其中的一百万缗钱来替代京兆地区一年的赋税,那么京城地区就没有流亡的人了,可以做赈灾造福的事。)

11.C (不是'开缺',开缺,指旧时官吏因故不能留任,免除其职务,准备另外选人充任。)

12.B('并且和王武陵发生争论'不对。)

13.(1)然而皇上派太监去审察,扰乱了法治。应该另外选择一名御史去验证,才可以。

(评分参考:覆视,审察、察看;紊,扰乱、使混乱。'覆视''紊'每处1分,语意通顺2分) (2)现在朝廷没有失误,可是狂贼胆敢如此嚣张为非作歹,难道说国家真是没人了吗?

(评分参考:无状,行为失检,无善状;宁……乎?表反诘。'寝''无状''宁……乎?'每处1分,语意通顺2分)

14.①深谙历史,援引古人例证,以'汲黯'为例,增加说服力。②廓清时局,分析当前大势,正确指出国家所处境地。③有胆有谋,力荐裴度为相,讨伐叛党,稳定时局。

(评分参考:一点1分)

【参考译文】

许孟容,字公范,京兆长安人。被选拔为进士优等,又考中了明经科。被武宁张建封府征召。李纳带领军队在边境上抵抗,建封派使者劝说他停止抵抗,前后三批人前往,李纳都不听。于是就派孟容去会见李纳,孟容旁征博引向李纳晓以逆顺的祸福关系,李纳就悔悟谢罪,为此退兵而去。累次升迁担任给事中。京兆尹上奏'好畤地区风雹伤害了庄稼',帝派太监去审察,不符合实情,削夺了京兆尹以下官员的俸禄。孟容曰:'府县上奏的事不符合实情,罪应罚。然而皇上派太监去审察,扰乱了法治。应该另外选择一名御史去验证,才可以。'皇上不听。浙东观察使裴肃派判官齐总横征暴敛以向朝廷进献丰厚的礼物,满足天子的欲望,恰逢裴肃去世,皇帝提拔齐总以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的身份去担任衢州刺史。衢州,是大州。孟容围绕规章制度说:'正在用兵的时侯,有不待次序就提拔的情况。现在衢州没有其他忧患,齐总没有功劳就越级破格提拔,大家议论会怎么说?假使齐总值得录用,应该公开显示他考核最优秀,以解除朝廷内外的疑惑。'恰逢补阙王武陵等也据理力争,于是皇上下诏停下这件事。贞元十九年夏,大旱,孟容呈上奏折说:'陛下斋戒吃素减少膳食,准备祭祀的牲畜费用,但是天意还不答应。我私下想在天人交互感应之际,关系到教令顺应民意与否。现在户部银两不是根据支出和每年的费用来使用的,本来就是防备紧急情况的,如果支取其中的一百万缗钱来替代京兆地区一年的赋税,那么京城地区就没有流亡的人了,可以做赈灾造福的事。另外应该省察流放、迁徙、征调、防护应当回来还没有回来(的情况),服徭役、勒令不准做官,应当释放还没有释放(的人);负债、拖欠、赠送,应当免除的免除;有怨气抑郁难平的,应当替他们伸张,来顺应民意敬奉上天。像这样做了。'元和初,再次升任为尚书右丞。神策军从兴元后,日益骄横放纵。军吏李昱向富人借了八百万银两,三年了还不肯归还。孟容派官吏捕来盘问,跟他约定期限让他归还,说:'不按期归还,将要处死!'全军皆惊,向朝廷申诉。宪宗下诏把李昱交付给军队处治,宪宗先后两次派遣使者去(督促),孟容都没有听命。上奏说:'我是在皇上身边任职的,应当替皇上抑制豪强。钱还没有全部缴纳,李昱不可能得到。'皇帝赞许他坚守正义,答应了他。元和十年,盗贼杀害了宰相武元衡,并击伤议臣裴度。当时淮夷叛乱,凶焰正烈。朝官们相继奏请皇上罢兵。这时发生了盗贼叛乱,人心十分惶惑,惟独许孟容去到中书省边拭泪边说:'从前汉世朝廷有一位诤臣汲黯,奸臣就止息了阴谋。现在朝廷没有失误,可是狂贼胆敢如此嚣张、胡作非为,难道说国家真是没人了吗?然而转祸为福现在正是时候。不如奏请皇上,起用裴中丞为宰相,大举搜索贼党,断绝祸根。'数日后,裴度果然做了宰相,立即下诏讨伐叛党。当时许孟容评议他人,显示出大臣的风采。

(三)

10.A(朝廷认为由于西平荒废毁坏,应该及时修复,任用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带领所率的精锐部队,并另派给一支防守牙门军营的卫队,驻扎防守西平。当时南部之敌成奚经常成为边境的祸患,马隆到后,帅兵讨伐他。)

11.C(申时为下午三点到五点。下午一点到三点为未时)

12.C(不是'亲自去采买武器',是亲自去武库挑选武器)

13.(1)皇帝说:'如果一定能消灭敌人,怎能不任用你?只不过看你的计策怎么样罢了。'(本题4分,每小句1分,注意'必''何为''顾'' 方略'的翻译)

(2)朝廷六军人数众多,州郡的兵力也不少,只管调用即可,不应另外设立赏赐招募士兵来扰乱常规。(本题4分,每小句1分,注意'但''宜''横''典'的翻译)

14.马隆让军士扛着农具假装去耕田,成奚误以为马隆没有征讨他的意思,所以产生了懈怠。(本题3分,意思对即可,用原文回答也可得分)

参考译文:

马隆,字孝兴,东平平陆人。年轻时就智勇双全,喜欢树立名声节操。魏兖州刺史令狐愚因事犯罪被诛杀,整个兖州没人敢给他收尸。马隆凭借武官的身份,假称是令狐愚的门客,用个人的钱埋葬了他,并守丧三年,在墓地周围种上松柏,守丧礼毕才返回,全兖州都把这事作为美谈。泰始年间,晋武帝将要发动攻打吴国的战事,下诏说:'吴会没有平定,应该选拔勇猛的将士来成就武事。'兖州推举马隆的才能可以做优秀的将领。起初,凉州刺史杨欣与羌戎失和,马隆说杨欣一定会失败。不久杨欣果然被敌人所杀,黄河以西断绝了与中原的联系,皇帝常常有顾念西部的忧虑,上朝时叹息道:'谁是能替我征讨敌人打开通往凉州道路的人呢?'朝廷大臣没人回答。马隆上前说:'陛下如果能任用我,我能平定凉州。'皇帝说:'如果一定能消灭敌人,怎能不任用你?只不过看你的计策怎么样罢了。'马隆说:'陛下如果能任用我,应让臣下自任。'皇帝说:'怎么讲?'马隆说:'请允许我招募勇士三千人,陛下不要问他们从哪里来的,我率领他们击鼓向西进军,依仗陛下的声威仁德,那些敌人哪堪一击!'皇帝答应了他,就任命他为威武太守。公卿们都说:'朝廷六军人数众多,州郡的兵力也不少,只管调用即可,不应另外设立赏赐招募士兵来扰乱常规。'皇帝没有采纳。马隆设立标准,选拔测试(士兵)。从早晨到下午,选出三千五百人,马隆说:'足够了。'马隆于是请求亲自到武库挑选武器。向西渡过温水。敌人树机能等率领数万士兵,有时凭借险隘在马隆前面阻挡,有时设伏在他后面堵截。马隆根据八阵图制作偏箱车,道路狭隘就建造木屋加在车上,一边作战一边前进,弓箭射到的地方,敌人随着弦声倒下。出奇的智谋,不时施用,出敌不意。有时在狭窄的道路两旁堆上磁石,敌人穿着铁铠甲,被吸住不能前行,马隆的兵士都穿犀甲,前行无碍。转战千里,杀伤的敌人数千人。自从马隆西行后,音讯断绝,朝廷为他担忧,有人说他已战死。后来马隆的使者夜里回到朝廷,皇帝拍手高兴地笑了。朝廷商议加封马隆将士的勋爵赏赐,赏赐的爵位增加的俸禄各有等级。太康初年,朝廷认为由于西平荒废毁坏,应该及时修复,任用马隆为平虏护军、西平太守,带领所率的精锐部队,并另派给一支防守牙门军营的卫队,驻扎防守西平。当时南部之敌成奚经常成为边境的祸患,马隆到后,帅兵讨伐他。敌军凭据险要抵抗坚守,马隆下令士兵全都扛着农具,做出要去耕种的样子。成奚以为马隆没有讨伐他们的意思,防卫之意逐渐松懈。马隆趁着敌军没有戒备,进军攻击并打败了他们。到马隆任职结束时,敌人再不敢入侵。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6.(3分) B

7.(3分)B

8.(3分)D

9.(3分)C

10.(6分)要点一:逻辑缜密,层次井然。宫之奇先分析晋使特征,指出其弊病;然后警告虞公假道会使国家灭亡,提醒不能纵容晋国的野心;并从两国的地理位置和假道的严重后果上,对形势作了透辟的分析。接下来他针对虞公提出的'吾宗'和'神据'两点,逐项进行批驳;以历史事实进行证明,批判了虞公迷信的宗族关系;最后告诉虞公'神所冯依,将在德矣',强调了仁德、道义的重要。

要点二: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引用民谚'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分析虞、虢两国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形势,引用《周书》中的句子阐述'为政以德'的重要。

要点三:句式犀利,气势充沛。宫之奇谏辞句式上犀利峭拔,具有不可辩驳的气势。其中'虢亡,虞必从之''将被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等祈使句、反问句,在句式上犹如晴空霹雳,震撼人心。要点四:用语精当,凝练含蓄。谏辞中一些词语如'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惟德是依'等都极为凝练含蓄、斩截有力。

【评分说明】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6分。意思对即可。

11.(6分)要点一:刘向肯定了宫之奇的仁德之谋,否定了荀息使用欺诈手段的小人之谋。在刘向看来修习仁德,强调道义,实行王道才是忠臣之谋。

要点二:《论语》中有很多关于论述施行仁政或辨析君子小人的句子。如: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要点三:结合阅读《论语》的积累和思考,根据文章中荀息和宫之奇进谏的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评分说明】要点一:分析刘向评价的理由正确,2分;要点二:列举《论语》中的句子准确,1分;要点三:结合对《论语》的相关思考和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到位,3分。言之成理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虞国和號国都是春秋时期的小国。虞国有下阳的险要关塞,由虞国和虢国共同防守,晋国攻占不了他们。因此,晋献公想要攻打虞国和虢国,大夫荀息就说:'国君为什么不用屈地出产的宝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作为礼物,向虞国借路呢?'晋献公说:'这都是我们晋国的宝贝,如果虞国接受了我们的玉壁,不借路给我们,那该怎么办?'荀息说:'这就是小国侍奉大国的微妙之处。如果虞国不借路给我们,就一定不敢接受我们的东西。接受了我们的东西而借路给我们,那就等于把宝物从宫里仓库取出来,放到宫外的仓库;把马匹从宫里的马厩牵出来,放到宫外的马厩。'晋献公说:'宫之奇在虞国,他一定不让虞君接受我们的礼物。'荀息说:'宫之奇聪明固然是聪明,虽然这样,他的为人,心胸通达而性情懦弱,又是和虞君从小一起长大的。心胸通达他的言语就会简略,性情懦弱就不会强行劝谏,和虞君从小一起长大,虞君就会轻视他。况且,那些玩好之物在耳目之前,而灾祸又在另一个国家的后面。具有中等以上智慧的人,才能考虑到这些。我料想虞君的智力,应该在中等以下。'于是,晋献公就向虞国借道而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君说:'晋国派来的使者,带来的礼物非常贵重,言辞也非常谦卑,一定有对虞国不利的地方。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一定跟着灭亡。晋国的这种贪心不能让它开个头,这支侵略别人的军队不可轻视。俗话说'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着,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就如同虞、虢两国互相依存的关系啊。'虞公说:'晋国,与我国同宗,难道会加害我们吗?'宫之奇回答说:'现在晋国连虢国都要灭掉,那么它对虞国还爱什么呢?再说晋献公爱虞,能比桓、庄之族更亲密吗?桓、庄这两个家族有什么罪过?可晋献公把他们杀害了,还不是因为近亲对自己有威胁,才这样做的吗?近亲的势力威胁到自己,还要加害于他们,更何况对一个国家呢?'虞公说:'我的祭品丰盛清洁,神灵必然保佑我。'宫之奇回答说:'我听说,鬼神不是随便亲近某人的,而是依从有德行的人。所以《周书》里说:'上天对于人没有亲疏不同,只是有德的人上天才会保佑他。'又说:'祭祀的黍稷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芳香。'如此看来,没有德行,百姓就不和,神灵也就不享用了。神灵所凭依的,就在于德行了。'虞君不听劝谏,接受了晋国的礼物,借路给晋国。

很快,晋国就攻占了虢国,回师四年后,晋国再次伐虢,返回时攻取了虞国。荀息牵着马抱着玉璧在晋献公面前说:'臣的计谋如何?'献公说:'玉璧还是原来的样子,不过我的马的牙齿却增多了。'晋献公采用了荀息的计谋而占领了虞国,虞君不用宫之奇的谋略而亡国。因此在我看来,荀息不是建立霸王事业的辅佐之臣,而是谋占他国、兼并土地的臣子。像宫之奇的谏言,可以称得上是忠臣的谋略了。

(五)10. A

11. D('用以表达对人物、事件的褒奖和赞扬经略'错,赞,应为'史书的一种体裁,用以阐发作者或注家对人物、事件的评论')

12. C('他因战功卓著而招致其他官员嫉妒中伤被总督王琼弹劾'错,原文为'雄及副总兵赵镇御之,前锋陷伏中,雄等皆败',因兵败而被总督王琼弹劾)

13. (1)主人养犬,不让犬吠叫驱赶盗贼,那还养犬做什么呢?希望皇.上能让臣等效力。(落实'吠盗''奚''为''听'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共4分)

(2)有的人掌握兵符带兵镇守,守卫疆土抵御外侮,建有功绩,凭借功业名声而身退,也值得推崇了。(落实'绾符''着''足尚'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共4分)

14.①杭雄冲锋陷阵,敢于拼杀;(1分)②皇帝赏识、大臣推荐;(1分)③为官清廉正直,有'清节'之誉。(1分)

[文言参考译文]

杭雄,字世威,世代担任绥德卫总旗。杭雄承袭这一职务,多次冲锋在前,屡立首功,经六次迁升而至指挥使。正德七年,杭雄进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四川围剿贼寇,随即守备西宁。由于尚书杨一清的举荐,杭雄被提升为延绥游击将军。他跟随都御史彭泽经营治理哈密,偕同副将安国在岢岚大败敌军,于是进升为都督佥事。改任参将,又升为都督同知,统领边兵在西内操练。武宗巡幸宣府、大同时,杭雄是随从,随即被授为大同总兵官。嘉靖初年,朝廷要淘汰传奉官,杭雄本应降职,因他正在防守边境,便被任命为代理都督佥事,镇守如故。小王子带领一万余骑兵进入沙河堡,杭雄击退了他们。不久,大军再次到来,杭雄抵御不住,请求免职而未被允许。他被调往延绥,任后军都督府佥书。三年秋,土鲁番侵犯甘肃,皇上诏令尚书金献民督师,命杭雄佩带平虏大将军印,充任总兵官,提督陕西、延绥、宁夏、甘肃四镇军务。以往列侯出征,才佩帶大将军印,而没有给都督佩带大将军印的先例,现在却特意让杭雄佩带大将军印。他们刚刚赶到,敌军已经被击退,而杭雄也因此被授为锦衣千户。班师之后,他又出外镇守宁夏。吉囊大军入侵,总督王宪命杭雄等出兵打败了他们,杭雄进升为都督同知。敌寇八千骑兵乘着水面结冰进犯宁夏。杭雄及副总兵赵镇率军抵御,前锋深陷埋伏之中,杭雄等都战败。总督王琼弹劾他,他因而被夺官闲住。第二年去世。杭雄敢拼敢战。他曾率数名骑兵巡边,敌寇成群而至。杭雄于是下马积鞍为垒,跪下射击。敌寇退走,他解开衣服,发现腋下凝血,才知自已被飞箭射中。武宗在大同时,见杭雄的毡帷十分破旧,说道:'老杭竟贫穷成这样子。'敌寇到来,皇上打算亲自率军攻击。杭雄拉住马劝谏道:'主人养犬,不让犬吠叫驱赶盗贼,那还养犬做什么呢?希望皇上能让臣等效力。'皇上大笑止步。杭雄年少时在延绥巡抚行台供职,他升职之后,每当到行台议事时,都不敢正席而坐,并说:'这是我当年供职的地方。'正德、嘉靖年间,西北的名将,马永之下便是杭雄了。赞日:时代太平,那么将才的谋略就没有办法体现。有的人掌握兵符带兵镇守,守卫疆土抵御外侮,建有功绩,凭借功业名声而身退,也值得推崇了。彭清、杭雄清廉的节操,这又是最优秀的吧。

(六)

10.D [解析]濂上笺谢,并奉书太子,勉以进德修业。太祖览书大悦,召太子,为语书意,赐札褒答,并令太子致书报焉。

11.A [解析]文中起居注是职官名。

12.C [解析]原文是'恶可深罪'。

13.(1)宋濂做太子的老师十多年,凡是太子的一言一行,宋濂都要用礼法来劝谏,使他回到正道。超然客整理

【评分标准】4分。傅:做老师,1分;讽以礼法:用礼法劝谏,句式1分,'讽'1分;使(之)归于道:使他回到正道,1分。意思对即可。

(2)(太祖)把廷臣全部召来责问,于是直呼宋濂的字说道:'如果没有景濂,差点错误地加罪上书言事的人了。'

【评分标准】4分。悉:全部;诘责:责问,质问;微:如果没有;罪:加罪,治罪。意思对即可。

14.①第一次被贬是因为考证祭祀孔子的礼仪上奏不及时。②第二次被贬是因为长孙宋慎因胡惟庸案获罪,宋濂被牵连。

【评分标准】3分。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宋濂,字景濂。幼时聪敏记忆力强,跟随闻人梦吉学习,精通《五经》,又跟随吴莱学习。不久,又在柳贯、黄溍门下游学,他们两人都非常推崇宋濂,自认为不如他。元代至正年间,因举荐被授为翰林编修,以父母年老为由推辞不就,到龙门山著书。十余年后,太祖召见宋濂,聘请他为《五经》老师。第二年三月,被授为江南儒学提举,奉命为太子讲经,不久改任起居注。太祖曾召宋濂讲解《春秋》,宋濂进言道:'《春秋》是孔子褒善贬恶的书,如果能够遵照施行,赏罚公正适中,天下便可平定!'乙巳三月,宋濂请求返乡探亲,太祖及太子都对他备加慰劳、赏赐。宋濂上书谢恩,并致信太子,用进德修业来勉励他。太祖看了这封信后十分高兴,传召太子,将信中内容告诉他,还亲自赐信褒奖宋濂,并令太子写信答谢。不久宋濂便因父亲去世服丧守制,守丧期满,奉诏返京。四年,升为国子司业,因考证祭祀孔子的礼仪上奏不及时而获罪,被贬为安远知县,旋即被召回任礼部主事。第二年升为赞善大夫。这时,太祖征召四方儒士,选择其中一些年轻有才的,提升为编修,任命宋濂为老师。宋濂做太子的老师十多年,凡是太子的一言一行,宋濂都要用礼法来劝谏,使他回到正道。太祖剖符封赏功臣,征召宋濂商议封赏五等爵位,宋濂引鉴汉、唐前例,选择其适用部分奏报皇上。太祖曾经向宋濂询问帝王之学,哪些书最值得看,宋濂推荐《大学衍义》。太祖挑出《大学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之学中的一段,让宋濂讲析。宋濂讲完,接着说:

'国君如果能用仁义来治理民心,那么异端邪说就不会传播,刑罚并不是要优先考虑使用的。'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太祖大怒,询问廷臣,有的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是诽谤、违法。'太祖问宋濂,宋濂回答:'茹太素是尽忠于陛下的,陛下现在刚刚敞开言路,怎么能给他定大罪呢?'不久,太祖翻阅茹太素的奏章,觉得有不少可取之处。太祖把廷臣全部召来责问,于是直呼宋濂的字说道:'如果没有景濂,差点错误地加罪上书言事的人了。'太祖当场称赞他。洪武十三年,宋濂的长孙宋慎因胡惟庸案获罪,太祖要将宋濂处死,皇后和太子全力相救,才将他贬谪到茂州。宋濂文风淳厚,在朝时,凡郊社宗庙、山川百神的典礼,朝会宴享、律历衣冠的制度,四裔贡赋、赏劳的礼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的文辞,都委托给宋濂。宋濂屡次被推为开国文臣之首,各地学者都称宋濂为'太史公'。第二年,宋濂在夔州去世,终年七十二岁。正德年间,又追封谥号文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