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张扬的是什么
电视剧海报
《大秦赋》张扬的是什么?
电视台正在热播电视连续剧《大秦赋》。经过多好多天的煎熬,这部拖沓冗长的大戏终于要收场了。粗略看过以后,有好些话儿想说。
先说说这部连续剧的可取之处。
《大秦赋》展现的是战国末期,七雄争霸直至秦一统天下的历史。透过一个个温情的或是残酷故事细节,恢弘壮阔、奢靡无度的场面,重现两千多年前的这段历史,厚重并不乏味。剧中对于战国时期的政治生态、风俗民情和服饰礼节等,都做了深入的考究,试图在礼制上还原,让人们去接近那个遥遥远去的时代。《大秦赋》让观众了解许多根本没有用处,却是十分有趣的古代礼仪知识,对于看惯了手撕鬼子大戏的国人,不能不说是大开眼界。再者,连续剧的演员阵容豪华,各色人表演基本到位。剧中那些文白夹杂的对话,那些早已死亡了的词语句式,经过他们的创造,居然能够为今天的观众接受,也算是煞费苦心。
我历来认为,文学艺术本来就是茶余饭后的东西,并不需要赋予什么深刻的政治意义或是道德内涵。在快餐时代的今天,看个电影电视,就是消遣而已,高兴就好。从这一点上说,称这个电视连续剧成功了,也不是假话。
如果只是娱乐也就罢了。但眼下许多评论,却赋予了它很多社会责任和回归历史的色彩。有人评论,这是最真实最本质反映那段历史的文艺作品,个别人还称之为爱国主义的杰作。于是我不得不认真而严肃地思考,这部电视剧到底在张扬什么?
我不是历史学家,对于先秦历史没有专门研究,不敢说这部电视剧是否真实。只就这个电视剧的主题分析,这是一部张扬战争与暴力,歌颂强权与暴君的作品。
战争是文艺创作永恒的题材。无论是文艺学家还是历史学家,历来把战争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战争,如侵略战争与反侵略战争。
古语说,春秋无义战。我认为,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也无义可言,无非是你来我去,争王称霸。六国连横也罢,秦王东出也罢,谁能说谁是正义的?你秦国好端端的那里呆着,为何把灭六国作为你的宏伟志向?你秦国的文字优越,就非得要依赖武力强人接纳?一个战争机器组成的国家,不就是依靠压榨普通民众的血汗生命堆建起来的嘛!
我在中学时代就读过的《史记·陈涉世家》。司马迁这个人治史,后人基本上是认同的。文中陈胜一语道破起义的原因:“天下苦秦久矣!”贾谊《过秦论》更说得尖刻:“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据统计,中国几千年来,每年大约发生了0.84次战争。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发,平均每年一次。电视剧中秦王所说,他的征战为的是,今后永久不再有诸侯间的战争,也就是所谓“以战争制止战争”理论的翻版。秦朝一统天下后,并不像他所说的,而是有了更大战乱,连阿房宫都被付诸大火。后来汉朝一统天下,两汉期间竟然发生了278次战争,平均每年爆发1.43次。历史上的所谓升平时代,都不过几百年。改朝换代靠的都是战争这个绞肉机。中国这么长久的封建时代,那么多次改朝换代的战争,哪个是正义的战争?
战争的发起者,大凡都是王侯,或是想当王侯的人。
秦王,也就是后来的秦始皇,是历代公认的暴君。在《大秦赋》中,他不惜将士的生命为期征战,不惜以水淹、久困、纵火等方式,不惜以百姓生命为代价获胜。他常使用车裂、烹、腰斩、绞杀等酷刑来对付不忠于他的人,这种残暴是历代君王中是罕见的。至于他后来焚书坑儒,则是千古悲剧。这样的暴政暴君,再有一统天下的丰功伟绩,也是不值得赞颂的。
有些人却崇拜帝王,热衷一统,这源于“家天下”和专制思想。孟子在秦王之前就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中国封建社会那么漫长,缺少的就是民本思想。孟夫子一句经典,从来就改变不了帝王的野心和私欲。一统虽然非常诱人,但必须顺应所有人民的意愿,绝不能强迫,更不能假以战争把国家和人民绑上了战车!这样的一统对国家和人民有什么益处?相反,还权于民,即使做不到一统,何尝不是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幸运?为何非要一统?
先贤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 原君》中,是这样批评君主和君主制的: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这些话,很是精辟。可后人并不以为然。
我经常吟读元曲大家张养浩的《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为至理名言。一统,天下苦;不一统,天下苦。众所周知,秦王一统天下,是为了嬴家 “家天下”的版图更广阔,是为了千千万万的苍生甘败下跪,唯独他一个人可以称雄。
如此称雄,为何要赞!
天下国家,民本为先,为百姓计,我不主张张扬战争与暴力,歌颂强权与暴君。
《大秦赋》的创作者和热心观众们,天下苦秦久矣!
作者近照
作者张效雄,湖南湘阴人,湘潭大学七七级中文专业毕业,记者出身的作家,教授。湖南日报社(集团)高级编辑、原副总经理。代表作:畅销长篇小说《风起》、散文集《寻觅天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