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天地 | 叶道光:舌尖上的乡愁——野菜
舌尖上的乡愁——野菜
孝昌 叶道光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民间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它凝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位于大别山南麓、江汉平原北部的孝昌人对此似乎颇有心得,尤其是地处大山中的小悟乡和观音湖旅游区的农民,在长期与大山相处的过程中,积累了依靠山地资源生存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野菜饮食文化。他们深谙山中各种野菜的采摘、储存和食用,各种处理、烹饪方法烂熟于心,经过几代人的传承,野菜的味道也通过舌尖,逐渐融进了乡愁里。
看过白花菜和珍珠菜的人都知道,用清新秀美来形容它们是不为过的,尤其是白花菜。每到初春时节,冰雪消融,群山逐渐苏醒过来,山林里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此时的它们便在微醺的春风里先后开出白色的小花来。软柔的枝条上抽出了嫩绿的叶子,小心地擎着几片雪白,雪白中点缀着点点鹅黄的花蕊,远远望去,就像初长成的少女,在山林里悄悄地传递着春天的讯息。
久居山中的农民大概不会在意它们美丽的外形,他们看重的是其食用价值。若要品尝到它们最鲜美的味道,得赶在它们开花以前,那时叶正嫩,花蕾正肥。印象中,白花菜花期略早于珍珠菜,农历二月份,勤劳的当地人就开始上山“打白花菜”。人们采下兼有花蕾和绿叶的白花菜嫩苗,一般不会立即食用,传统的做法得先焯过水,再装入蛇皮袋子,扔到湖、塘或水井中漂上几天再食用。不经此处理的白花菜味道苦涩,难以下咽,反而是经过开水煮、清水漂的白花菜味道清香,口感滑嫩。处理过的白花菜也可晒干,经过曝晒完成野菜向“干粮”的转变,缺粮少食的年月,它们就是“救命粮”。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味蕾也变得越来越挑剔,常见的美食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转而追求山野间难得的美味,或者在回味儿时味道的时候找寻心灵的安慰。此时,山林中野生的白花菜和珍珠菜变得炙手可热,人们可以仅凭味道就能区分餐盘中的它们,但若要在自然中辨识,确有难度。即便是我这样土生土长的山里娃,在区分它们时也变成了“洋学生”(农村形容没有生活经验的知识分子)。有鉴于此,我特地查询了有关资料,辅以实地考查,初步认识了它们。
白花菜,学名白鹃梅,又名茧子花、九活头、金瓜果等,是蔷薇科白鹃梅属灌木。白鹃梅枝条细弱,小枝呈圆柱形,无毛。叶片呈椭圆形,上下两面均无毛,叶柄很短或近于无柄。果实有壳,呈倒圆锥形,有5条棱脊。白鹃梅的花朵如雪似梅,姿态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不仅如此,它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钙、铁、锌微量元素,远超常见的普通蔬菜。
而珍珠菜,学名省沽油,别名珍珠花,是省沽油科省沽油属植物。树皮紫红色或灰褐色,有纵向棱角,叶子对向而生,叶柄稍长。花白色,果实扁平,种子黄色,有光泽,种子提炼的油可制肥皂及油漆,茎皮还可作纤维。省沽油是我国稀有的可食用灌木,自身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矿物营养元素,还有明目、降压、利尿、解毒等医学功效,特别适用于肥胖、高血压人群食用。
后世的科学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赋予了寻常野菜新的意义。后人们或欣赏它们的秀美姿态,或追求它们的美味和营养,但凡此种种的背后都少不了对于原始自然的向往,以及萦绕心头淡淡幽幽的乡愁。
像一朵如雪似梅的白鹃梅花,开在故乡郁郁葱葱的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