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与花文化
玉,花,7000年的相爱相杀。如今,谁更发扬光大?玉崇拜的源头,应该是在新疆昆仑山。《山海经》记载西王母居住在昆仑山,具体地点就是玉山。最早的玉,是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一块距今10300年的玉。而磁山文化本身距今只有8000多年。另外,当时中原以及其他地区,并没有玉文化。磁山文化遗址里的这块玉只是一个孤例,倒是东北辽西地区的兴隆洼文化遗址有成批的玉器。更早的成批的玉器,则是出现在更北部的黑龙江小南山文化遗址,时间是距今9000年。这说明,玉文化是草原游牧民族的文化。磁山文化遗址中的那块玉,实际上是暗示着兴隆洼文化的主人和磁山文化的主人之间发生战争,而兴隆洼文化的主人战败,他们的最珍贵的宗教圣物,成为了磁山文化之主人的战利品。但是,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农业民族的战争,并没有因此停止。到距今6500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出现一座天盖墓,其中表现的龙,虎,鹿崇拜,都是兴隆洼文化的后续文化赵宝沟文化的特征,表明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终于入主中原。但是,这座天盖墓同时也表明,墓主是死于战争,并且,战争对他们不利。这座天盖墓,是在他们的部队逃跑的途中,匆忙下葬的。这与《三皇本纪》中的记载是相合的。《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氏“代燧人氏继天而王”,“立一百一十一年崩”,“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之西也”。而这座天盖墓所在的河南濮阳西水坡,就正在山阳高平之西。另外,也是在这之后,长江流域大溪文化和湖南高庙文化,就出现了玉和龙。说明伏羲氏部族的老王战死,是安葬在山阳高平之西,而他们的新王就带领大家逃到了湖南,最后,新王也是死在了湖南。那么,已经入主中原,“代燧人氏继天而王”的伏羲氏,是被谁打败的呢?在这之后,起源于渭水流域上游的仰韶文化,就由半坡文化转变为庙底沟文化,并且遍布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地区。所以,伏羲氏,无疑就是被半坡文化的主人女娲氏战败的。而根据史籍记载,伏羲氏和女娲氏,其实都是华胥氏的后裔。只是,女娲氏顶立了华胥氏的门户,继承了华胥氏的衣钵,而伏羲氏,则离开渭水流域上游,到草原上去,成为了一个游牧民族。而这就引发了花和玉之间,7000年来的相爱相杀。伏羲氏被战败之后,他们的后裔,就分别在南北两地,发展他们的玉文化,包括北方的红山文化,南方的大溪文化,高庙文化,薛家岗文化,凌家滩文化。而女娲氏就继续在中原和西北地区,发展华胥氏的花文化。这就是历史上的神农氏时代。到距今5500年,玉文化就重返中原,并且到达山东。而花文化就退回到渭水流域上游。距今4800年,历史上的黄帝时代到来,距今4500年,龙山文化兴起。龙山文化实际上就是伏羲氏部族的文化,黄帝也是属于伏羲氏部族的后裔。但是,黄帝的近祖少典氏,就是当年伏羲氏部族的黑龙氏。女娲氏部族与伏羲氏部族发生战争的时候,女娲氏“杀黑龙以济冀州”,就是打垮了黑龙氏,然后,把他们全部带回了陕西,这才有了少典氏,也有了黄帝。由于黄帝生活在花文化的核心区,接受了花文化,所以,他就和当年的女娲氏一样,带领其他部族,打败了他的同族兄弟金天氏,开创了黄帝时代。黄帝世系衰落后,金天氏的后裔颛顼,帝喾重新执掌天下。但是,他们不再单纯地继续金天氏的玉文化,而是以黄帝为先,既崇玉,也敬花。那么,玉文化和花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呢?她们各自都有一些什么内涵呢?玉,光泽发自内部。花,光华浮现于表面。崇玉和敬花,本质就是两种不同视角,不同思维方式的表现。玉文化显示的是西方科学性思维方式的特点,其视角是向内,分析目标的内在状态。花文化显示的是东方阴阳性思维方式的特点,其视角是向外,比较目标与其周围环境的不同。两种视角,一个看到的是目标的本质,一个看到的是目标的性质。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的结果不同,这就导致了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崇玉者的个性较强,喜欢竞争。敬花者的整体观念较强,热爱和平。那么,到底是玉好呢?还是花好呢?也许,玉好,花也好。也许,玉有其缺陷,花也有缺陷。所以,时至今日,中华民族,依然十分爱好玉文化,却也以中华自称。而华,就是花。另外,华夏,华夏,夏,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老根本。而夏所崇拜的是龟 ,内柔外强的龟。龟儿子,龟孙子,是不是骂人的话?然而,细究根源,你也是龟孙子,我也是龟孙子,我们大家,都是龟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