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河村,蒲河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初到蒲河的那个早晨,夏日的雷雨一阵接着一阵,而就在这样的天气,在阵雨的间隙里,我像蒲河打量每一位陌生的游客般打量这个名叫蒲河的村庄.
蒲河村因蒲河而得名,蒲河畔茂密的蒲草定与河名和村名相关,而蒲河的灵秀,却绝非仅来混浊的蒲河和河畔蒲草的如毡如毯,蒲河自然的美美的让人心动,更多应在于这里的山并不陡峭,这里的河滩亦相对较宽,蒲河水自百十里外的毛井一路奔流而来,挟泥裹沙,滔滔不绝,却在这里逶逶迤迤地拐了一个大弯,这弧形的一弯,弯出了道长长的河湾,湾出一弯平坦的河滩,河滩平整而宽阔,公路绕在川谷的两岸,四面是连绵的群山,而就在这宽阔的河滩地里,一个大型的旅游基地已初具雏形,月亮湾香草园似乎是景点的核心,围绕香草园的,除了成片的格桑花,油葵花,月季园,还有欧美风情的游客接待中心,整齐的新农村和村广场,围绕香草园的还有许多的风情建筑,木栅路、吊桥、尖顶木屋、大风车、漂流中心……就边周边的山头上,也建起了许多的凉亭、雕塑与之遥相呼应;可以预期,不久之头,这里不仅仅是蒲河景观线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陇东地区极具特色的一道人文景观。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从蒲河旅游接待中心的楼顶四周望去,整个的蒲河村尤如处在一个镶花的盆地,而盆地这块平坦的滩涂,却正在发生着本质的改变,花草楼阁在不断漫延扩展,农田果木在不断退缩,麦田、玉米田的占比已越来越少,在数个施工队热火朝天的施工中,在压缩机的轰鸣,在木刨床的啸叫,在气枪梆梆的击打声中,我们可以憧憬一张剌绣、一方雕塑,一个巧夺天工的胜景,却同样在心中感到失落,失去的是曾经的亲切和一去不返的农耕。
在午生的夕阳里,我离开工地,向村庄的纵深处漫步,乡野依然很近,在蒲河村的小径上,在这火热的六月,许多的杏子树下都有掉落的点点红杏,这时节的桑椹子也熟透了,时不时就能碰到一两树,山桃、梨子还有核桃都随处可见,最有特色的当数那些高大的椿树,椿树上繁华的翅果嫩黄中透着艳红,孔雀展翅般托起一片玛瑙箔片的晶莹,艳美胜似十月的红枫;飞鸟啾啾,夏虫铮铮,游客的脚步尚轻,千年的种子还未灭踪。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沿着逼仄的茅草坡道上山,村广场西北山头上一层层的老窑洞才是村民的故居,这些老庄子层层叠叠,又各自独立,散乱而有许,在枣花清香的浸染中,在果蔬与野草的包围里,许多的庭院都门扉紧锁,却依然给人主人未曾走远的感觉,偶有依然坚守的住户,一声猫叫,几声狗吠,立时唤起人经年的记忆,似曾相识的故乡情怀立时给人一丝淡淡的落陌。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位蒲河村的村民告诉我,村子里至今出行不便,每天早上虽有一趟班车通西峰北站,但却没有回来的车,从西峰加蒲河,只能回到显胜再包车,村子里的许多居民都外迁了,经济好点的进了城,一般的上了显胜,如果不是几两年搞旅游开发建新农村一些人留了下来的话,估计现在村子都不会有多少人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蒲河村,我定然不知道他的历史,相信无数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出生的人们,来这里定能找到一此熟悉的感觉,那口箍窑,那扇木门,那口老井……都会点燃千年旧梦在灵魂深处的烈火。然这一切,已即将逝去,远离,新的诗意将是
一种癔想的挪用和设计,那些千年的传承将化为乌有,统统被剥离。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蒲河的工地上做了几日小工,早上在Q上有朋友发送生日祝福的消息,突然就明白又虚老了一岁,晚上回家,洗过澡就整理这点图文,不想又到了凌晨,再附上两段小随笔,也算是打工印记罢:
在蒲河工地上
下雨天
我蹲在凉亭看新闻视频
一个戴太阳帽的中年男子踱过来
干巴巴的脸上满是笑容
你手机真不错
当以看电视呢
我笑笑
男子离去
腿一长一短
未走远又返转
结结巴巴对我说
我给你买包烟
给我看看你的黄片
我不会抽烟
男人很遗憾
真想找点黄片
给他看看
因为他离去时絮絮叨叨说
还没有看过黄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两个老小工
七十五度的楼顶
太陡、太尖
招许多的小工
来了就走
老姚和老毛
却坚持了一天又一天
老姚六十九
老毛七十三
攀着绳梯
一趟趟在滚烫的屋脊上
油毡瓦片
危险
老姚老毛也说
危险
但他俩都很乐观
说得干
活着
不能给儿子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