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里的长林王

第一部中的小庭生并不起眼,第二部中的老庭生,成了北境长城、朝廷柱石。

萧庭生本是梁国皇家血脉,因为赤焰一案,萧庭生生于掖幽庭(官奴),是纪王采用了掉包的手法把庭生“隐”了下来,可以说纪王是庭生的第一位救命恩人。

靖王和梅长苏是庭生的第二三位恩人。幼年庭生在掖幽庭中做苦役,靖王萧景琰大概看出了这个孩子的身世,一直帮着庭生,再后来,梅长苏也见到了庭生,并设计将庭生带出了掖幽庭,小庭生被萧景琰收为义子,在靖王府长大成人。

第二部中的萧庭生,是长林军的主帅,是长林王。长林二字,是梅长苏的长,赤焰林府的林。一火一木,不得不说,这就预示着第二部中长林王府的繁盛、衰败、直到凋零。

梁国皇帝开会,萧庭生是坐着开的,可见其权位之高,仅次于皇帝了。萧庭生不是贪恋权位的人,因此坐着开会也没啥说头。萧庭生的目光不是朝堂之上的皇位,萧庭生的目光在梅岭、在梁国北境、在家国天下。

萧庭生对萧景琰心存感激,和第二部中的老皇帝也是兄弟情深,我也认为萧庭生不会反,但是荀皇后、荀白水不这么认为,这就很操蛋了。萧庭生甚至无奈地说出废了幼年皇帝,“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荀白水说的:兵权不得高于王权,也没错。话又说回来,没了长林军,梁国的皇椅还能稳得住吗?

皇帝和长林王都觉得很矛盾,很纠结。

君君臣臣的道理有时候很操蛋,家天下的坏处就是:sb皇帝你也要捧着、护着,能有几个皇帝能做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我反正对任何皇帝都不抱有幻想,是个人就会任性就会犯错误,皇帝的权力过大且缺少制衡,所以皇帝可以做大好事、也可以做大坏事。

这不,在第二部的37集里,萧庭生就几乎被气死的。

琅琊阁蔺晨也评价过萧庭生:志不在此,非不能也。

反派萧元启曾仰天短叹:大伯父,你放弃了本有的机会,难道就从来没有过不甘心吗?

长林王萧庭生是大将军、大英雄。梁国的北境因着长林王、长林军的守卫而显得坚不可摧。长林王的威名,传遍各国,长林在则北境稳。

长林王还是一个好兄弟,不仅仅是对皇帝,也是对当年的掖幽庭兄弟,也是对北境的守土将士。

长林王也是一个好父亲,大儿子萧平章是赫赫威名的长林世子,二公子萧平旌恰似当年的少年将军林家小殊。长林王在临终前对平旌说:不必执念。

可电视剧中的萧庭生,过得也并不痛快,长林的名望越来越大,长林军也是梁国的最强军队,就算长林王不想反,其他人难保会有其他想法。所以,萧庭生、萧平章对皇帝对太子对皇后对太后,始终保有一份敬畏。

长林王临终前做的最后一件大事竟是保护儿子在朝堂之上免受攻讦,不得不说,这真是太为难长林王了,老了老了,竟差点连自己的儿子也保不住。

长林王和平旌的最后一次谈话,透着温情,也透着人间薄凉。

衣冠葬王陵、遗骨归梅岭。

一代长林就这么去了,同梅长苏一样,去了梅岭,这算是执念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