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第二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朱序仁作品

我遥远而美丽的老窑湾

朱序仁(陕西)

随着年龄的增长,怀旧的心里渐渐增长,時不時总是想梦中萦绕着我的故乡。故乡是每个走出家乡人永远的情怀和心结,那里有儿时嬉戏无忧的欢乐,有依闾盼儿归慈祥母亲的眷恋,更有那慰藉我生活在城市中孤独遥望故乡、感念严父慈母及乡亲不尽的乡愁与思念早已浸染的情愫。赞美故乡,常回家看看,是源于我心底永远的渴盼,但由于自己文笔的笨拙和水平有限,只能是心曲悠然的衷诉。

自然之美

故乡是米脂县无定河西一典型的山间小村,南、西、北三面靠山,东面是一条不算太大的沟。村子的名称大概与地貌和传说有关。据老人们讲,村子里原有一孔很大很深的窑洞,可容纳1--2百人,里面能打场(秋季打粮食), 称为老窑,湾者固南西北三面临山,形成一个自然弯道,故村名叫老窑湾。这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壑地区,但又有很特别的地方,村子周围的山丘都不高,每个山头上都修成了层层梯田,村子里及周边,都被树木掩映。春季里那真是山花烂漫,满山遍野,早上4时多,你就会被各种鸟的鸣叫惊醒,山上,你不时会看到农人赶着驴儿犁耕播种,间或还有那高亢悠扬的信天游从山涧飘过来……乡村最美的季节,当然是秋天,层层梯田上成熟的庄稼,红的高粱、黄的糜谷、绿的白菜和晚熟的豆类,还有整座整座山头的苹果、红枣,更是色彩缤纷,果香四溢,在生活困难的年代,那是诱人万分的,即使是现在,那层层不同色彩的果实,既是农民的经济收入,更是点缀自然的天然画笔。在沟里,勤劳的村民打成了一座座大坝,那坝上,有的已被淤泥埴起,种植成片成片的玉米和谷物,夏季碧绿茹荫,秋季金光灿灿。有的坝上还是一池清水,黄土高原上,缺水是有名的,这土坝中的一池清水,是孩子们嬉戏玩乐的天堂,每逢夏季的中午,拉着家中的羊儿,名义是给羊洗澡,实则更是借此自己玩个痛快。常常三五个小孩,比谁先学会游泳,比谁扎猛子更深更远、姿势更好。更有在水中打水仗,用手猛激水面,水花四溢,虽呆在水中,但水花打在脸上,也是受不了,直到一个逃循为止,有时几个小孩同时玩水仗,其间的乐趣,城里的孩子恐怕是很难体验到的。到了冬季,坝上结了厚厚的冰层,也有一项极好玩的活动,每个小孩或自己动手、或央求大人,做一副冰车,两根冰柱,每到星期天,几个小孩相约,一起去滑冰。没有冰车的,讨好地为有冰车的扛着,以便他玩累了,自己能多玩一会儿。冰车在冰面上滑行,看谁划的快,有时后面还带着一个人,不注意遇到凸起的冰块,造成车翻人仰,滚到冰面上,引得众人哈哈大笑……还有下雪后的美景,完全是毛主席《沁园春·雪》中描述的一样,银妆素裹,分外妖娆。大地完全是一片洁白,清洌的空气中再无泥土的气息。雪天还有好玩的游乐——扣麻雀,下雪天,麻雀无处觅食,在院子里扫出一块空地,支上一个大筛子,下面撒上粮食,一根长绳子拉进屋内,麻雀经不住诱惑,慢慢钻进筛子下吃起粮食来,见麻雀多了,麻雀就被扣住了,真的好玩极了。

人文之美

故乡虽是一个小山村,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主,在耕织文明的进程中,有一点这是周围乡村无法相比的,那就是读书。我们村子朱、李两姓,特别是朱姓,我们的老祖先,大概在清朝嘉庆年间,考取了某科进士,这是读书人梦寐难求的扬名处世、治国平天下和光宗耀祖、福荫后人的途径。据传说吏部已放任为知县,但这位老祖先却写了一封婉言谢罪辞呈,理由是“父辞世,赡老母,哺幼子。如在任上,不能全心全意尽臣之责,有负圣恩,毁我清誉之名。”祖先最终未上任,一心在家侍奉老母,拳拳育子,直至辞世,也就失去了光宗耀祖、成为豪门富甲的机会。但皇上念祖先的忠孝之心和为人亲炙,钦命当时的陕甘提督为府上修大门一座,大门门梁整木,青砖灰瓦,门顶兽头守望。最主要的是大门正中装一横匾,书“岁进士”三字,匾下门柱两侧,有一对下马墩,这是区别于普通人家大门的。如果没有钦命或考取的功名,愿你门庭多显赫、家中多富有,也是不能有下马墩的,此墩明示,不论什么人,到此必须下马,这大概是古代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训诫和习俗吧。

从进士祖先开始,他的后人们就恪守了处世为善、耕读持家之风,代代相习。这从老家房屋的修建上就能看出来,老家住的都是窑洞,我虽去过许多地方,但这种窑洞建筑方式很少见到。每孔大窑的旁边又修一小窑洞,门开在大窑的里面,事实上是一种套间,面积较小,仅6—7平米,名为“书堂”,相当于现在的书房。书堂内放一炕桌后,仅能容一人休息,这书堂小,既有经济拮据的原因,也应有面积大了,人进去的多了,对读书学习是一种打扰的考虑。一个以耕种为业的农家,能在建筑上有此结构,可想对读书的重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家一年考取了俩个大学生,这当时在方圆相邻都是一件轰动的事。说实话,我们弟兄能同时考上大学,对父母来说既是高兴万分、又是心酸落泪的事,是父亲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还要付出艰辛的体力劳动,才实现的。父亲有一句话,虽相隔几十年,自今还清晰地记得:“我因家境所逼,一辈子没有文化,如果孩子上学,我要尽力供养,我绝不能让孩子在我身上抱屈后悔,你们上到什么时候,我供到什么时候。”父亲朴实坚定的话语,也更激发了我们的意志,我和哥同时考上大学,也算是对父亲的回报吧。我常想,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供养孩子上学的行为,也应是伟大的壮举吧。他艰难地付出,坚定不移地供学,既秉承了祖先读书的遗风,也为村里乡邻树立了榜样,其后的几年内,我们小小的村子,就考出去二十多名大学生、研究生,引得周边邻村羡慕不已。

民风之美

一个村子的风俗,那是在漫长的耕织文明进程中,渗透了无数血缘亲情、情爱关系、民土民情等诸多元素而慢慢形成的。我尤为怀念的,还是故乡村民间那种纯善、友爱、孝敬、诚实的民风,那种文化、剪纸、婚丧嫁娶、饮食的自然,足以在现代城市里写成文章、摄成影像,走出故乡,传播远方。那种民风之美,不是谁刻意作秀的,而是乡亲们相处过程中无言的处世原则和思想意识。

每逢那家嫁女或娶媳妇,窗子上都要贴双喜剪纸窗花,直到现在,也不用其他购买品代替。村子里的大姑娘巧媳妇,都可完成这一任务,当然谁的手巧,想像力丰富,剪得好自然是多劳了。那是不取报酬的,主人家如感谢,只需拿一碟馍(七个)或简单的礼物酬谢即可。我曾在市场上和展室里见过许多剪纸的卖品和展品,故乡乡亲信手剪出的东西与之比,那是毫不逊色的。我最想说的还是拜年的习俗,拜年,大概是传承了上千年的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不同的地方方式也不一样。最难忘是儿时的拜年,年三十晚饭后,好多小孩相约,挨门逐户看灯笼,灯笼是自己制作的,每家的大小、式样都不同,有的还用剪纸装饰,挺漂亮的。最激动是大年初一,天还没有亮,小孩们就早起了,穿上新衣服,挨家挨户去拜年,见了爷爷辈的,叩个头问声“强健”,他们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糖果、瓜子、醉枣招待我们,在困难年代,这是最吸引小孩的。等大人起床准备好饭,我们已把整个村子转遍了,好多小孩还会在一起比较看谁拜年得到的东西多、东西好,看谁的衣服漂亮。吃过早饭,小孩们又跟着大人,给户族的长辈和同辈逐门拜年,往往十几个一起,畅谈一年的收获、来年的打算,畅谈生活的感受,主人则用简单的菜肴和烟酒招待大家。

在陕北文化中,陕北民歌和闹秧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故乡的文化活动,主要体现在红(婚嫁)白(丧葬)事中,红事那没得说,即使使白事,只要是顺心老人(老人高龄,自然亡故),都的唱曲闹秧歌红火一场。故乡的村民,闹秧歌几乎人人都会,无须排练,一旦闹起来,那真是群情振奋,酣畅淋漓,即使是端盘子上饭,也要跳着舞蹈、吼着民歌,这也是办事中最红火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围观着,品评着表演者的水平.....故乡的这种文化,是自然的,粗犷豪放的,是由心而发的,虽没有殿堂文化的高雅和雕刻,但同样传播着醇久如诗的故乡风情之美和乡亲民风之纯。

神圣的宗教信仰

村子里原有一座不大的龙王庙,但在上世纪文革中,以反封建之名被拆除。直到改革开放后,村民在原址上,又重新修起了庙宇,并且规模要比原来大很多,还盖有戏楼,雕梁画栋,非常气派。庙里供奉有齐天大圣、观音菩萨和龙王之神位。每年农历五月初一,是庙会的日子,一般会事三天,唱戏演出是主要项目,常聘请关中、山西或近邻县城的戏剧团,演出三天,并伴有鼓乐、陕北说书等助兴。五月初一正日子,要举行几项庄严隆重的仪式。首先是迎供品,由村里心灵手巧的媳妇,做出各种花色的面食供品,然后由鼓乐引路,众人扭着秧歌,鞭炮齐鸣,迎至庙堂,待供品放好后,还要在庙院内扭上好一阵秧歌,祈福神灵保佑平安、消灾除害、村人幸福安康。其次是小孩过关。十二岁以下的小孩,穿上新衣服,腰系一根长草绳,爬过设置的关口,然后用铡刀铡去草绳尾段,还有会事人员搭弓射箭,喻为消病免灾除刹,保佑小孩健康成长。最后才是戏团演出,每天有白天、晚上俩场。庙会是村里最神圣和红火的时节,每逢此,村里居住及外出的村民、亲戚朋友,很多都回来,这既是对宗教神圣的信仰,又能借此家人朋友相聚,畅叙生活,感受家乡风情。

豪放的酒文化

故乡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干旱和半干旱气候特征形成了乡亲们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酒是人世间文化中所共有的文化元素,但不同的地域,呈现的状态不一样。故乡的酒文化是一种粗犷的、豪放的和农民气质的,也养成了酒量较大的特性。只要家中有大事,烟酒是较大的一项开支。办事前约客,实则是请办事人员喝酒,事后酬客,也主要是喝酒,酒喝好了,主人的心就安了。喝好的状态,必须是有几个人喝醉、喝倒为止。谁家的红事和顺心白事(老人高龄,自然亡故),没有几个醉汉,就意味着事没有办圆满。那种酒场上的气氛,没有低声细语,而是高声吆喝、猜拳喧哗,有时还有酒曲的激昂,你酒曲唱的好,被劝的人无法推脱,所敬之酒,一气喝完。有时家中来了亲戚朋友,知你酒量好,便邀请几个近邻朋友,菜不论好坏,一两个即可,酒必须备足,酒风一样,直要喝的醉话连连,豪气冲天……这就是乡亲们的待客之道,体现了以酒为乐、以酒为快、以酒交友、以酒处事的酒文化。你酒量大,酒喝的好,别人就由衷敬佩你,就会真心交你,所以一场酒下来,即使是以前未曾谋面的人,也可以成为知心朋友,莫逆之交。有一句俗语:酒品看人品,大概是故乡人最真实的写照。

老窑湾,生我养我的地方,我魂牵梦绕的故乡。童年时,故乡家中那袅袅升起的炊烟,就是一声声的呼唤,将外面嬉闹玩耍的我唤回,故乡的家中曾有过母亲哼唱的歌谣、有过父亲坚实的臂弯,虽然清贫却洋溢过多少快乐,使我每每想起就禁不住泪盈眼眶。我感谢故乡,感谢它赐予我童年的快乐、青年的成长,我内心深处有一种渴望,渴望有一个地方,能在漫长的岁月里,在我灵魂无处托付的时候,无怨地、静默地接纳我、守候我,这个地方就是我遥远而美丽老窑湾。

【作者简介】朱序仁,男,出生于1962年。现就职于陕西省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担任生物学高级讲师,曾发表过《怀念恩师》、《回家过年》、《故乡的早春》、《观赏音乐歌剧三十里铺〉、《西湖之美》、《下雪的记忆》等数十篇散文随笔。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

第二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征稿启事

在人们的心目中,文学始终有着生机勃勃的力量,教育历来有着沉甸甸的分量。长期以来,全国涌现出一大批扎根生活、个性独特、充满灵气的教师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为提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文学素养,推动文学教育乃至语文教育的发展,培植全国教师文学的中坚力量,当代文学精选(原天下文摘精选)微信公众号决定举办第二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具体事宜如下:

一、征稿对象:全国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中的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

二、征稿题材:不限(亲情、爱情、友情、美景、哲思等都可以,正能量就行)。

三、征稿要求:每位作者散文限投一篇,5000字以内,散文诗限投两章,每章1000字以内,诗歌(含古体诗词)限投5首,每首50行以内,或单首200行以内。所有作品只要不是在其他微信公众号推送过的都可以参赛,在其他微信公众号推送过和不愿意授权本公众号独家发布的作品请勿投稿参赛

四、投稿须知:来稿须注明“教师作品征文”字样,附带100字左右作者简介、生活照片二张和详细通联。

五、参赛要求:参赛者须关注“当代文学精选”微信公众号,并跟踪大赛进展情况,才能参赛。

六、征稿推送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731日。

七、投稿邮箱:sczgz2018@163.com

八、评奖方式:在作品质量符合推送条件的前提下,依据阅读量、赞赏量开展评选。自作品推送之日起,一个月内阅读量达到500后,每超过100记1分;赞赏量达到10笔(每笔5元以上有效)后,每超过1笔记5分。按得分多少评定获奖等级。作品自推送之日起一个月后增加的阅读量和赞赏不再计入总分。

声明:不认同者勿扰。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奖金600元+荣誉证书;

二等奖3名,奖金各300元+荣誉证书;

三等奖6名,奖金各100元+荣誉证书;

优秀奖20名,荣誉证书。

第二届全国教师文学作品大奖赛组委会

当代文学精选微信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