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寺:和你意外相逢
1
同窗之谊的珍贵在于纯粹,这份纯粹来自于纯真的记忆。纯真纯粹的同窗之情封存得越久,越浓烈。7月9日晚,在襄阳的牛首镇再次与汪黎明、李志强等20年前的同窗相逢。被李志强先生浓烈的诚意所动,7月10日,我们一行十余人探访了襄阳的鹿门寺。
据史料记载:襄阳侯习郁随光武帝刘秀巡游苏岭山,夜里都梦到了两只足踏祥云、口衔灵芝的神鹿,疑为山神的某种暗示。刘秀命习郁在苏岭山建神庙,刻两石鹿置于庙门前,当地人称之为鹿门寺。后来,山以寺名,名为鹿门山。
一缕梦的光芒照射进现实之中,就成了红墙灰瓦的鹿门寺;寺内缭绕的佛烟之中飘荡着梦的光芒。鹿门寺诗意的来历,定会与诗意结下不解之缘。
闲云以慵倦的姿态诠释着随心随性的散淡,葱郁的山林内不时传来声声青翠欲滴的鸟啼,清婉的花草遮掩着寂然的小径,古朴的亭台弥漫着闲逸的气韵。我恍然看到了一个伫立在烟树之下的背影,他粗布长袍,悠然长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不曾想我竟然闯进了孟浩然的故园,在这里和他意外相逢!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有多少往事在历史的风雨中凋落了?有多少幽梦在岁月的风雨中凋落了?又有多少心事在人生的风雨中凋落了?千年后,历史的风雨只是一行清瘦苍白的文字,岁月的风雨只是一首苍老的绝句,人生的风雨也只是一杯浑浊的淡酒。我在字里行间把往事唤醒,把幽梦唤醒,把心事唤醒。
2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诗带酒气、靴带菊香的孟浩然流连于山色之中,是一个仁者;诗酒乐此生的孟浩然忘情于水韵之间,是一个智者。鹿门山的山色和水韵哺育了孟浩然诗意的才思,孟浩然诗意的才思传扬了诗意的鹿门山。
孟浩然的一生有三分之二的时光是在襄阳度过的,襄阳的山水、襄阳的风物走进孟浩然的诗句,让孟浩然的名字千年传诵,他是襄阳的孟浩然。《全唐诗》收录了孟浩然248首诗歌,襄阳的山水在他的诗中出现了66次,襄阳因为孟浩然的诗句而声名远播,襄阳是孟浩然的襄阳。
3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据《新唐书》记载:公元728年,秋月新霁的诗会上,孟浩然以“微云澹河汉,疏雨滴梧桐”的清绝之句才压四座,博得盛誉。
王维将其邀入内署宴饮之际,玄宗突至,孟浩然惊避于床下。王维不敢欺君,道出实情,玄宗命孟浩然出来作诗。孟浩然吟诵了《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玄宗听到“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之句,心生不悦:“卿不求仕,而联未尝弃卿,奈何诬我?”下旨将孟浩然放归山野。孟浩然因诗句得到了盛誉,也因诗句断了仕途。
公元734年,荆州刺史韩朝宗与孟浩然相约一同进京,欲为孟浩然谋得一官半职。临行的前夜,孟浩然与故友宴饮,仆人提醒他说:“你与韩公有约定。”孟浩然斥责他说:“已经喝酒了,(哪有)空闲担心他啊(业已饮,惶恤他!)!”最终没有赴约。韩朝宗为孟浩然毁约怒而独往,孟浩然为失去荣名而不悔。公元737年,张九龄为荆州刺史,孟浩然被招致幕府,不久仍返故园。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失意的孟浩然,荡舟于汉江之上,用酒杯盛着月光,把月光幻化成清凉的才思;落寞的孟浩然醉心于鹿门山之中,用酒杯盛着雨声,把雨声幻化成不朽的诗章;闲逸的孟浩然,醉卧在流泉之旁,用酒杯盛着幽梦,把幽梦幻化成灿烂的歌咏。孟浩然畅游于书卷之中,求官名而不得;他隐于山水之中,却赢得了万世的诗名!悲也?幸也?
4
文人相轻,文人也相惜。孟浩然与王昌龄曾数年共用一个笔砚,是真真正正的老朋友。
公元740年,王昌龄来到襄阳探访孟浩然,这既是孟浩然的幸事,也是襄阳的幸事,更是诗坛的幸事。孟浩然买来了鲜美的鲤鱼、龙虾、河蟹,采摘了肥美的时令果蔬,烹制成一席鲜美的诚意;打开封存了多年的酒坛,酒香中弥漫着醇厚的盛情。
孟浩然给王昌龄倒满一碗酒,王昌龄闻到了乡野的清新,闻到了散淡闲逸的气息,闻到了色相俱空的气息,满怀激动地一饮而尽。
王昌龄给孟浩然倒满一碗酒,孟浩然闻到了塞外的苍茫,闻到了沉郁雄浑的气息,闻到了壮阔豪迈的气息,心怀欣喜地一饮而尽。
他们不谈荣辱,不论成败,不聊沉浮,任由两种诗意的气息交汇融合,在欢情的激荡中王昌龄醉了,孟浩然也醉了。
王昌龄带着诗意的酒香,带着诗意的盛情,带着对孟浩然的钦慕离开了襄阳。
孟浩然因食用了太多的河鲜,背上的毒疮复发离开了人世,留下了不尽的慨叹,留下了清逸的背影,留下了绝世的清响。
孟浩然写了一辈子五言绝句,以五言绝句的方式离开了人世。
5
文人之间的交际,大多起源于两人之间的倾慕。孟浩然生于公元689年,李白生于公元701年,孟浩然比李白大了十二岁。豪放烂漫的李白对孟浩然的诗名早有耳闻,公元725年途经襄阳时,特地拜访了隐居于鹿门山的孟浩然。孟浩然留李白在襄阳住了十多天,两人成了挚友。
公元730年3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写下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白云悠悠,江水悠悠,白云和江水记取了一段诗坛佳话,记取了一首传唱千古的歌谣。
公元740年,“散发弄扁舟”的李白与孟浩然第二次见面,狂傲不羁的李白写了《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辑清芬!”很多事往往是求之而不得,比如敬重和仰慕;很多事往往是不求而得之,比如钦慕和仰视。倘若孟浩然像汪伦一样,仰仗李白的诗句传名于世的话,李白就不会为他写出这样的诗来。清朗高洁的孟浩然得到了李白的钦慕,邈然超世的孟浩然得到李白的仰视,使“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为诗坛增添了一首绝唱。
6
诸葛亮为不隐而隐,为历史增添了亮色。庞德公为隐而隐,为鹿门山增添了神秘。
庞德公,字尚长,襄阳人,汉末名士。以耕种为生,以弹琴读书为乐。他与隐居于襄阳一带的名土亲密无间,交往颇多。曾与司马徽、庞统等人的屋宇隔水相望,常常欢聚,荡舟或涉水相访,自得安闲。刘表慕名而请其为官,坚辞不就,以采药为名,携妻带子,隐入鹿门山,高卧于岩扉之上,老死于林泉之间。
五百年后,也许是受到了庞德公的召唤,怅然失意的孟浩然来到鹿门山,来到了可以抚慰灵魂的幽居之境。孟浩然在山野之中找到了鱼米之香,他醉于飞瀑之侧,醉于云烟之中,醉于晓月之下。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幽人”为何人?谁在寂寥的松径之中徘徊?是庞德公穿越了历史的风烟飘然而来?是孟浩然在庞德公的栖隐之处彷徨?
是也不是,不是也是。对于隐逸之人来说,又何须分你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7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提一壶酒,独坐于浩然亭中,再次看到了那个粗布长袍的背影,再次听到了他的悠然长吟——“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就是他!就是 “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的孟浩然!我跌跌撞撞地走上前去,想抱着他欣然而泣。他的背影倏然而逝,再次飘散于林泉之中!
天空中,一朵闲逸的白云舒卷自如。
作者影像:
作者简介:
郭成志,男,生于1977年,河南省镇平县人,任教于镇平县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抚梦而歌》。
微信号码:15225639708
电子信箱:1097630105@qq.com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ochengzhi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