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牙龈肿痛、牙周炎、口臭、三叉神经痛、痤疮等效方-------清胃散
导读:清胃散,出自《脾胃论》。具有清脏腑热,清胃凉血之功效。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临床常用于治疗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痤疮等属胃火上攻者。
方歌 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组成 生地黄、当归各三分(各6g), 牡丹皮半钱(9g) ,黄连六分(6g),夏月倍之,升麻一钱(9g)。
用法 上药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 清胃凉血
主治 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
本方证是由胃有积热,循经上攻所致。足阳明胃经循鼻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上项贯颊人下齿,胃中热盛,循经上攻,故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唇舌腮颊肿痛;胃热上冲则口气热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则伤及血络,则见牙宜出血,甚则牙龈溃烂;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俱为胃热津伤之候。治宜清胃凉血。
方用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臣以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及血分,耗伤阴血,故以生地黄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当归养血活血,与生地黄合则滋阴养血,与丹皮合则消肿止痛,共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热得除,于是循经外发诸症,皆可因热毒内彻而解。
《医方集解》载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强。
加减用药
若大便干结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火下行;若牙龈出血明显者,加藕节,棕榈,以收敛止血;若口渴明显者,加石膏,知母,以清热生津;若胃痛明显者,加赤芍,元胡,以凉血活血止痛;若有气虚者,加人参,白术,以健脾益气等。
禁忌 风寒及肾虚火炎者不宜使用。
类方比较
泻黄散(藿香、栀子、石膏、甘草、防风)与清胃散同有清热作用,泻黄散泻脾胃伏火,主治脾热弄舌,口疮口臭等;清胃散清胃凉血,主治胃热牙痛,或牙宣出血,颊腮肿痛者。前者是清泻与升发并用,兼顾脾胃;后者是以清胃凉血为主,兼以升散解毒,此为两方同中之异。
方论选录
金元四大家李东垣《兰室秘藏》云:“清胃散,治因服补胃热药,致使上下牙痛疼不可忍,牵引头脑、满面发热,大痛。”方用黄连为君,苦寒直折;升麻为臣,其意有三:①其性轻清,意在火郁发之。②清热解毒。③载药上行,直达病所。生地黄、丹皮,凉血活血,生地黄又可养阴生津;当归活血止痛,同为佐药;生石膏辛寒入胃经,清泻胃火。
《医方集解》所载清胃散方中含生石膏,连翘,怀牛膝,在本方中堪称点睛之笔,连翘泻火解毒,能消痈散结,前人称为疮家圣药,正如《药性歌括四百味》云:“连翘苦寒,能消痈毒。气聚血凝,温热堪逐。”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云:“其治口疮齿痛者何也?盖此等证,皆因其气血随火热上升所致,重用牛膝引其气血下行,并能引其浮越之火下行,是以能愈也。”方用川牛膝,而不用怀牛膝,其意还有活血止痛之意。综上,诸药并用,共奏清泻胃火、解毒消肿之功,故取得良效。
《素问·奇病论》云:“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人中满。”《灵枢·经脉篇》云:“胃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故而胃中火热循经上攻,气血壅滞,不通则痛,故出现牙痛;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每致血分亦热,热壅血瘀,故牙龈红肿;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俱为胃热津伤之候。
元代医家罗天益云:若醇饮肥厚炙煿过用,以致湿热壅于胃腑,逆于经络,而为是病,此伤血分,治宜清胃。
医案精选
痤疮
患者,男,22岁,2011年8月就诊。自诉15岁起出现痤疮,时轻时重,多药罔效。
刻诊:面部密集脓丘疹,下巴处为显著,有囊肿、结节伴疤痕及褐色沉着,压之有疼痛感。患者平素多食快餐食品,喜食煎炸烧烤食物,常有胃脘灼热嘈杂,口干喜冷饮,大便黏腻臭秽,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诊断:痤疮;证属脾胃湿热蕴结,局部气血瘀滞。治当清利湿热、凉血散瘀,方选清胃散合四妙散加减。
处方:黄连3g,当归 10g,牡丹皮6 g,升麻5 g,生地黄10 g,浙贝母10 g,夏枯草15 g,川牛膝 10 g,苍术10 g,炒薏苡仁15 g,黄柏6 g,桑白皮15 g,地骨皮15 g,六一散(包煎)10 g。每日 1剂,水煎服。
另取部分药液熏洗颜面皮肤、清水过净。嘱其停用洗面奶等碱性洗浴用品,清淡饮食,调整作息时间。
二诊:药用 7 剂后患者面部脓点消失,丘疹明显减少,囊肿、结节较前明显缩小,质软,无压痛,胃脘灼热嘈杂基本消失,二便亦近正常,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湿去大半,而热易伤阴,故原方去苍术,加凌霄花 10 g,再予 14 剂,用法同前。
后加减调理半月,观察3 月,病情未见反复。
按:痤疮是内在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反映,与外感风热、饮食不节、情志不调等密切相关。本案患者病发于青春期,加之饮食起居失当,致损伤脾胃、酿生湿热;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故见胃脘灼热嘈杂;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中焦湿热循经上攻颜面,热结血瘀,气血不畅,聚结于面部肌肤,成痈化脓;热盛津伤,故见口干喜冷饮;湿性重浊,故见大便黏腻臭秽,小便色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交结之象。治疗以清胃散清热泻火、凉血散瘀;四妙散清热利湿、导热下行;另加桑白皮、地骨皮入肺经、走皮毛,清泻肌肤之热;浙贝母、夏枯草清热散结,消除痤疮的丘疹、囊肿、结节;六一散可增强清热利湿之功。结合局部熏洗的治疗方法,能使药力直达病所、标本兼治,同时需要指导患者饮食起居,才能完全杜绝病情复发。
口臭
患者,女,59岁,2009年5月 就诊。有糖尿病病史 4 年余,一直口服降糖药,常觉口干口苦,易饥多食,尿色黄赤,近数月来口臭严重,影响与他人正常交往,令其痛苦莫名。患者形体偏胖,舌质红,苔黄燥,脉象数。
拟诊为:口臭;证属胃热炽盛。治拟清胃泻火,方选清胃散合泻黄散加减。
处方:黄连6g,当归 10g,牡丹皮 10 g,升麻5 g,生地黄 10g,石膏(先煎)20 g,栀子10 g,知母 10 g,地骨皮15 g,凤尾草15 g,山萸肉10 g,藿香12 g,防风10 g。每日 1剂,水煎服。
二诊:服上方7 剂后,口干苦症状消失,口臭亦较前减轻。热邪易伤阴津,故考虑配以顾护胃阴之品,上方去栀子、地骨皮,加南沙参15 g、麦冬 10 g,再服14剂。后加减调理2个月,口臭消失。
注 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