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行业,真凶险。

【图】Meredith Marsone

今天,是你陪着老周的第545天
这段时间,朋友圈的鲁迅一下子多了许多。
昨天,有人在朋友圈发了一张鲁迅的PS图片,文字写着:鲁迅先生是对的,学医救不了中国人,要用文字。
睁眼说瞎话。现在防疫一线救治中国人的,不都是学医的?
鲁迅很了不起,可惜,他被误解的最多。那些动辄就暗示自己是鲁迅化身的“文人”,张口就扣帽子,而且一扣就是整个国民性,从见识到人品,都差鲁迅先生太远,画虎不成,类猫尚不足。
如果真的以鲁迅先生为标杆,要学就要学他的全套,以免断章取义,本末倒置,走火入魔。
鲁迅说过这么一句话,“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他所说的美术家,是泛指艺术家。
在我看来,文学艺术这个行业,是非常凶险的。因为从事这个领域的大多数人,结局只有两个:要么穷,要么装。别说拯救国人的精神了,自己的精神就先出了问题。而鲁迅却不是,他很真诚,他很富裕。要学习鲁迅,至少得先学他勤奋工作,有体面的收入,能把家人照顾好。许多人却是反过来做的,先自诩为鲁迅,然后需要别人照顾他。这不是爱鲁迅,而是爱鲁迅的光环,爱的只是特权。
文学艺术,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你固执的认为自己写的好,别人也拿你没办法。每个人都说你水平差,你会说没人懂你,只能交给后人来欣赏。水平越差的人,从事了文艺工作,就会越偏执,如若有了相关的证书(如,文联作协的证书),那一辈子就没得救了,往后余生,满脸凝重,忧国忧民,不再说人话,有重大热点,不是“中国人没救了”,就是“中国人的劣根性”。这,就是鲁迅说的“空头文学家”。
从事好坏标准清晰、客观的行业,我觉得才是正道。就拿医生来说,好不好自己说了不算,同行和病人说了才算。这个标准清晰的工作就比文学艺术类的工作好。还有许多工作,可能在性质上没有那么高大上,但同样是在创造价值。一个做面条的,可能水平只有50分,不那么美味,但终归还是一碗面条,有热量,有营养,不会毒死顾客。可如果文学艺术类的水平只有50分,那就比病毒还让人生厌,看完心态扭曲,精神被阉割,难以启齿的痛苦。
经济发达的地区,是中国的能量和希望所在。如果你观察过,你会发现:那些区域的人,说空话的人少,做实事的人多,他们把每一件“小事情”做好,繁荣才会接踵而来。能做好每一件小事情,还真不是鲁迅说的“倘无才能”,反而是真才能。我们目前的市场经济,分工越来越细,做的都是小事情,做得不好,明天就会被市场淘汰,通过这样竞争出来的人,每一个都实实在在,踏踏实实,精神强大,坚实可靠。
市场经济,是一所永久的大学,除了创造财富,更能创造人才。经历过市场洗礼的人才,能吃苦,有耐心,会思考,善改良,不停进化,因为好不好是由市场和客户决定,所以只有更客观,更理性,才会有活路。
我喜欢文字,也喜欢美丽的艺术,但我从不以文人自居,而且我最怕和文人艺士打交道,因为不靠谱的太多了。及时纠错,准时有序,合规合法,优化流程,合理合法,这些本该做的事,但对于他们来说是繁琐无趣的,甚至比登天还难。所以扮演鲁迅更适合他们,而且轻松有趣的多。
还是听听鲁迅先生的话吧,把小事情做好,这比任何事都重要,如果你还想成长的话。
这一周很重要,写下你本周原本看不上,但现在想去做的“小事情”。证明你是一个不放空炮,只干实事的人。
与你,共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