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觉者】有关生命、有关科学的思维碰撞——尹烨访谈有感

最近对尹烨的关注还是比较多,从从《生命·成长》中第一次知道他、知道了华大基因,到后面开始去听他的科普类节目《天方烨谈》,内心逐渐对这个人有了一个初步的画像。这两个节目中他所谈到的内容,都是偏科普性质的,所有都用尽可能简单、浅显的语言在解释技术的发展、生命的意义,特别是在《生命·成长》中,还谈到了一些像关于教育的内容,更是与生命相贴近,觉得特别能理解和感同身受。

而这部《生命·觉者》,确是一直迟迟不敢打开、细看。因为其中所讨论的深度、高度,我觉得未必是我这个小白能够跟得上得,怕自己消化不了被噎着。总想着积累多一些他所科普的内容,让自己有一个基本的科学生命观后,再细看。原以为准备得差不多了,可还是被冲击到,观点新颖,论据真实而又深刻,所处格局又高,看得实在畅快,确也烧脑,得冷静好一阵子了。最合适的一句话不过:“当一个理科大佬,懂文学,高格局,心向善,便是一个非常深刻的人,是可以以之为学习对象的。”

整个访谈让我觉得最最成功的地方,是在于再结局最后,将科学和人文结合到了一起,两者互为支撑,无法分割,并且限定了这一切发展的方向,为善。其原话为“在向自然科学顶峰攀登的过程中,是一定需要人文光辉去浇灌的。今天所有的技术,不管是对是错,或者今天对明天错,关键是用者之心必须是善的。

以下整理了部分的访谈实录及明晰的观点,但绝不如看视频来得畅快。文末附上观看链接,供各位自行感受。

部分实录

第一期:科学技术、生命伦理

  • 我们开始有语言、有文字,有自己的觉知,其实都是要站在万年的尺度上来看的。所以从一万年的角度,如果我们来否定之前的所有的演化史,然后给我们自己赋予灵性,可以说是我们一个认知的局限,或者是偏见。

  • 对待科学思辨的态度:让子弹飞一会儿、让百家争鸣的时间长一点;不要简单地去否定或者肯定;

  • 转基因:应该称之为遗传工程;

  • 技术:在过去,异想天开;在今天,勉为其难;在未来,习以为常;

  • 第一代试管婴儿:1978年出生,随后大家攻击其未恶魔,干预了人类自然繁衍的规律;但当2010年,第一位的试管婴儿成了人父人母后,获得了诺贝尔奖。瞬间从恶魔变成了送子观音。

  • 技术本身的发展,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这个技术的初衷是好还是坏。

  • 绝大部分的新兴技术,我们称之为两用技术,一念成佛,一年成魔;

  • 转基因,是我们这个物种,为了适应当前的一些发展,所提出的一些阶段性的做法。例如降低使用农药等;但是从大层面的平衡,不是一两个人能看明白的,只能靠着慢慢摸索,慢慢调整,需要时间,同样也需要谨慎。因为有时候科技发展太快,要调整回来的难度和代价都和比较高,例如原子弹。

  • 类似转基因、克隆、基因编辑,都是生命的语言,然而一旦你会读了,就必然要去写,就像孩子一样,从读到写。

  • 个体的伦理、群体的伦理,应该都是会一个永恒的课题。

第二期:意识与DNA的关系

  • 意识是有物质基础的;

  • 我们所谓的这些意识,在遗传的密码和物质上会有一些映射在里面;有些东西是通过DNA来记住的,才会产生一些无意识、潜意识的东西,例如害怕、悲哀、抑郁等。

  • 印记基因:物种有过相同的感受,就会被刻在DNA里,不断遗传、演变下去,在某个时刻是会被激发的;例如一个从来没见过猫的老鼠,第一次见到猫会害怕一样,这种东西就是刻在DNA中的。

  • 外界刺激的传递过程举例:视觉信号-->传递给感光的视网膜-->传递给大脑-->大脑通过神经元的方式-->脑电波-->影响到神经递质-->产生各种激素、荷尔蒙-->身体开始有对应的反应及动作;

  • 所有这些都是有外部刺激的,如果没有外部刺激,但也因为有类似的映射,大脑会调动这些映射。

  • 意识:是一系列物质的结合;

  • 通过冥想等,是能够改变基因表达的,从而调节自己的身体;

  • 一个人真实的感受,比真实发生的事情,其实更真实。

第三期 睡眠

  • 睡多睡少,这个和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 深度睡眠会分泌一些清醒或浅睡眠时没有的东西,类似瘦素。

  • 人要睡好觉,规律很重要,生物钟非常重要。

第四期 细菌、微生物

  • 微生物才是地球之王;

  • 学习最大的用处是:不害怕未知;

  • 宗教或者是哲学的产生:大家到一定程度下都想不通了,只能升维,哪怕只能升起一点点,我就能清楚地看到我地边界在哪儿。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明白,原来科学和人文就是走在一起的,越往上爬他们越接近。往上爬了,也就看清了自己的边界和局限,也就不惑了。

  • 在向自然科学顶峰攀登的过程中,是一定需要人文光辉去浇灌的。今天所有的技术,不管是对是错,或者今天对明天错,关键是用者之心必须是善的。

视频链接

《生命·觉者》-尹烨完整篇(四集全)_哔哩哔哩_bilibili

记录于2021年6月18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