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杂志记忆
杂志记忆
周天上午,从凉州植物园游览返回,路过东关什字,见有一爿小书店,便习惯性地往里面钻,在书架前细览,发现过去曾经琳琅满目且熟悉的各种杂志,所剩廖廖无几,踪影难觅,目之所及皆是中小学教辅书籍,难道杂志真的已经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吗?踱出门来,一路慢行,对杂志的往事情结不觉涌上心头。
一
记得对杂志的喜爱,最早缘于上小学时,隔壁邻居李家为小女培芳订阅的《儿童时代》,当那本充满着童趣文图的杂志一到,她总是拿给我和妹妹传阅,俨然是两家共用杂志。我的文学爱好也许缘之于这本图文并茂刊物的启蒙。这本上世纪70年代后期首批恢复出版的杂志地在上海,最早由中国福利会主席宋庆龄于1950年亲自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本综合少儿杂志。记忆最深的是著名画家张乐平创作的“三毛爱科学”系列漫画,对三毛这个形象喜爱之极,并产生浓厚兴趣,喜欢上了杂志。在那个文化贫脊的年代,这本《儿童时代》每期都能为我带来快乐,成为丰富的精神食粮。
上了初中以后,我发现在邮电局报刊柜台里开始出现了许多未曾见过的杂志。上海的《少年文艺》和《儿童文学》这两本少儿刊物进入我的视野,后来江苏南京也出版了一本《少年文艺》,刊名虽同,各具特色,为此我还征订过这本定价只有2角钱的杂志。还记得每天晚上做完作业后,我就坐在窗前,凑在台灯前看《少年文艺》,里面精彩的小说、散文、诗歌,还有童话故事,深深吸引着我的眼球,上面那精美的黑白插图常常引我感叹,那可真是我学生时代难得的悦读时光。
后来,因为喜欢读散文诗,一本由湖南益阳出版的小开本《散文诗》吸引了我,发现这本当时仅为季刊的小杂志后,我特意从编辑部邮购了套装的1984年全年刊,其新颖的设计、独特的开本、精美的诗作,让我爱不释手。几年后这本小杂志逐渐发展为双月刊,直到月刊,并衍生出校园版,变成了半月刊,刊物越来越厚重,版式越来越精美,诗意生活氤氲了多年的文学之路。
在那个小人书盛行的年代里,我还喜欢看《连环画报》,因为我高中最好的一个同学爱好绘画,聊聊几笔就能速写出人物头像来,对我影响很深,为此我也学会了速描头像,特别是伟人微笑的画像。而一些当时很畅销的小说,如《人到中年》《人生》《高山下的花环》等,都被改编成连环画上了这本杂志,使这些小说通过连环画刊形式广为流传,无形也提升了杂志的影响力,随后杭州就出版了一本《富春江画报》,形成了南北两大连环画主要刊物。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的书包里经常都塞着这本杂志。
不知何时起,邮局门囗、繁华什字及各主要路口一夜之间出现了一个个报刊零售亭,那绿色的亭子在我的眼里简直就构成一抹美丽的风景,吸引我经常前往去浏览翻阅报刊杂志。那个时候,我已参加了工作,并有了固定的月收入。小小的报刊亭,成了我购买文学期刊的主要地方,像《散文》《人民文学》《飞天》《十月》《当代》《收获》《小说选刊》《诗刊》等等,每次碰到都买,经年累月,我的小小书柜几乎被塞满。这些杂志陪伴着我的青葱岁月,一直向老。只可惜多年前的数次迁居,那些珍藏的杂志不幸遗失,至今想起仍有些许遗憾。
如今,随着社会城市的飞速发展,路边的报刊亭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在报刊亭浏览、购买杂志的那些往事也都成了永久的回忆,深深定格在了过去的岁月里。
二
除了散文诗,我还特别喜欢读电影文学剧本。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影百花盛开,《大众电影》一枝独秀,一些电影明星纷纷亮相杂志封面,赢得万人共仰、百姓众捧。我也将它作为每期必买杂志,珍藏在书柜里,而一些专门刊登影视文学作品的杂志,如隶属吉林长影的《电影文学》,北影的《电影创作》,上影的《电影新作》,四川峨影的《电影作品》等杂志,也都盛行一时,对这些喜欢的杂志,每个月估摸着出版上市了,等不到星期天就往邮电局跑,爬在期刊专柜或报刊亭前,浏览我心仪的电影期刊。在那些杂志中,我读到了最爱的电影文学剧本。不仅如此,一些大型文学刊物,也会开辟电影文学剧本专栏,时常刊发一些高水准的电影剧作。记得最清楚的是我曾在《芙蓉》杂志上读过剧作家梁信的《赤壁大战》。1981年上海《萌芽》杂志推出增刊《电视·电影·文学》,小说散文、影视剧本,各种文体,包罗其中,甚是诱人,从1983年连续征订多年。这本期刊除了发表国内影视剧本外,还每期推出一部优秀的国外电影剧本,都是一些非常经典获奖的影片剧本等。
受武打片《少林寺》电影的影响,武术类杂志曾风靡一时,杭州出版的《武林》杂志,一度成了热销杂志。尤其是通过连载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掀起了长达近十年的武侠热潮,我被里面刊登的各种介绍拳法的图谱吸引,偷偷地学着练过太极拳。《武林》也成了我喜欢的杂志。这本当之无愧的武术类第一品牌杂志,不仅让武侠小说和金庸的名字深入人心,并在客观上沿承了中断过数十年的中华武术文化传统,更直接影响并培育了无数热爱武术运动的青少年。
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重大的冲击和震荡。曾经创造辉煌成绩的《大众电影》《电影文学》《电影世界》等老牌电影期刊纷纷陷入困境,市场占有率越来越低,杂志受众群体开始找寻新的兴趣点。如四川峨影的《电影作品》,关注市场变化及时做出反应,1999年开始“变脸”为《看电影》,内容上迎合、满足DVD碟友的需求,刊物内容改革成了以国外最新的碟片资讯介绍、鲜艳清晰的海报和剧照为主,逐渐弱化了电影文学剧本的份量,极大满足了观众新的审美趣味,一时间风靡全国。在《看电影》的引领下,老牌电影期刊纷纷改版。这些电影文学杂志减少了剧本的份量,也就慢慢地退出了我的视野。
直到近几年,我又被《中国作家》杂志系列刊物《中国作家·影视版》吸引,开始关注杂志新刊动向,如发现有好影视作品的杂志,就通过刊物微店网购,这样我又在2020年1、2期上读到了著名剧作家王朝柱写的电视连续剧《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部35集的长篇剧作以晋察冀部队征战解放战争为背景,奏响了一首气壮山河的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昭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至理名言。同时,我还读到了甘肃武威籍作家写的反映古浪县土门镇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让沙漠变绿洲的《八步沙》等主旋律影视文学作品。
读的电影文学剧本多了,就跃跃欲试学着写电影剧本。记得从学生时期写的第一个剧本是武打片,主要是受到当时一些武侠片的影响太深,剧情套用了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那种武打故事模式,只可惜写了一半没有写完。后来先后创作了影视剧本《小探险探神秘岛》《党员登记表》《撞车的启示》《本色》《洛城棒杀记》等,我想这与读这些电影文学剧本也有一定关系吧!
三
今年5月,适逢《读者》(原《读者文摘》)创刊40周年。1981年,当《读者文摘》在黄河流经的兰州市诞生后,迅速引领文摘期刊潮流,40年来经久不衰。较之纯文学原创刊物,随后一大批文摘类刊物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
除《读者》外,人民出版社的《新华文摘》和中国青年出版社的《青年文摘》影响力也十分广泛。我也曾长期征订过。《新华文摘》是大型理论性、综合性、资料性文摘类权威期刊,选登的文学作品篇幅不多,但都是精品,非常精彩。而《青年文摘》和《读者》一样,里面充满生活情趣的散文和小故事,不但教给我很多人生哲理和感悟,还培育了我最早的人文精神,堪称我的人文启蒙导师!早期的《读者》《青年文摘》,封面设计没有固定版式,每期一种样式,经过多年的摸索才形成了现在的统一风格,且对其他杂志封面设计影响较大。一些文摘刊物,譬如《青年博览》《意林》《格言》《感悟》《才智》和《哲理》等也得到较快发展,都得到过我的关注和亲睐。
对这些杂志,我不仅是阅读者,还曾在一段时间内作过业余荐稿人。每天早早起床打开电脑,在网络世界的报刊杂志、图书中搜寻着精彩的美文,然后发往各个杂志编辑部。而每每看到推荐的稿件被这些文摘刊物采用,一种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捧着散发着书香的杂志样刊,深感收获了知识,收获了乐趣,亦收获了快乐。
作为《读者》的忠实粉丝,其实我经常为其推荐稿件,偶尔会有优秀文章被采用。我的第一篇稿件《对动物的侧隐之心》,推荐自《所罗门王的指环》一书,能上稿《读者》仍然记忆犹新。较之于现在的网络投稿,回想早期的荐稿,很是费工费时。推荐稿件全部是手工操作,凡在报刊杂志、图书上看到好文章,便先拿去复印,然后装上信封邮寄出去,这要讲究一个时效,因为有很多荐友都在荐稿,若是同一篇好文章,被采用的则是第一位荐稿人,感觉荐稿很是认真。之后是漫长的等待,盼望着每一期新的杂志出版后,急忙打开目录找寻,看是否有我推荐的稿件。
其实荐稿也十分不易,首先得认真研究各类刊物的办刊风格,斟酌杂志栏目,细品刊物志趣,分析用稿类别,然后再认真寻找稿源。说白了你得具备一名编辑的眼光和水平。丰硕的果实来自于辛勤耕耘。经过不懈努力,后来我推荐的文章先后被《读者》《读者大字版》《读者乡土人文版》《青年文摘》《启迪》《格言》《感悟》《读者俱乐部》《才智》和《哲理》等杂志采用,每年平均都有十多篇荐稿被采用。令我欣慰的是有一次,在2009年第5期《读者大字版》共上了四篇稿件,成为荐稿以来上稿成绩最好的一次。
曾经,当网友们都沉迷于斗地主、打麻将等网络游戏时,上网荐稿却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并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当把荐稿变成工作之余的休闲,才能感觉到发起稿子来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荐稿能上杂志固然好,即使上不了欣赏学习一篇美文对自己也是一种提高。可以说荐稿不仅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而且使我的文化生活更加充实,更富意义。
四
记忆中的那些杂志曾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到现在,仍然有一本杂志深深融入我的日常生活,它就是我唯一一直坚持订阅的《读者》杂志。作为见证了《读者》逐步壮大发展的我,不仅成了《读者》的一名铁粉,而且它陪伴我度过了40年的岁月。
我第一次看到《读者》(那时还叫《读者文摘》),还在读初中。因为爱书的缘故,当我看到父亲带回家时,就被它的书名吸引住了。“读者文摘”四个大字出自赵朴初先生之手,清新素雅的摄影封面、精美插图的封二封三,还有中间的插画都是我喜欢的,它所设置的“卷首语”“文苑”“人生之旅”“社会之窗”“历史之页”“意林”“漫画与幽默”等栏目,版面都很新颖,每一篇文章都清新隽永,富含哲理,虽然不长,但都能让人有所领悟,都能让人心生感动,堪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特别是每一期封面都是一幅美丽的摄影佳作,无论人物造型,还是山水风景,都是那么清新淡雅,那么清澈明亮,这本养眼且雅致的杂志,有一种让你迫不急待地想一读为快的感觉,一下让我爱不释手了,渐渐地《读者文摘》成了我的生活之友,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等《读者文摘》创刊五周年推出合订本后,我又购齐了包括创刊缺期杂志的合订本,拥有了自创刊号以来的所有杂志,理所当然永远是我心中的一股清流。
创刊以后的《读者文摘》,为了扩大影响力和幅射面,曾经举办过四、五届“读者有奖阅读奖”活动,我都积极参加,并获得三等奖、纪念奖等奖项。当《读者文摘》第一次推出阅读奖活动后,我立即到报刊亭买了五本杂志,把答题卡剪下来,给家人每人发一张,动员他们共同参加,然后找来已出刊杂志,照题寻找答案,答完以后,分装信封,邮寄到杂志社,这样做是为了提高中奖率。等到公布活动结果时,保证至少有一人能获得奖项,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读者文摘》精华合订本的奖品。
《读者文摘》一路走来,从最初的母体发展衍生出许多子刊,步子越迈越大,视野先后拓展到美学艺术、乡土人文、作品原创、海外专版,后来遇重大纪念活动还出版增刊,年度高考增刊已连续出版了近十年。这些子刊创刊发行后,我都留意购买,并完整收藏。《读者欣赏》着力打造视觉艺术文本,《读者·乡土人文版》(后改为乡村版)力求突出乡村风韵,《读者·原创版》以青春宣言为阵地,《读者·海外版》面向台港澳受众,这些子刊多元化地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出的人文情怀,赢得了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
1993年,《读者文摘》受到了一次更名冲击。由于与M国刊物同名,十年前就已开始的版权之争再度升级,为化解与M国发生的版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示,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无奈中我也参与了新刊名征集,从1993年第七期起,《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进入2000年,《读者》正式改成半月刊,每月推出A、B版,A版保持原有特色,以传统的白色风格图案为封面。B版封面以黑色为基调,以反映现代观念为主要内容。两者演绎发展成为今天的“白、蓝版”。
随着新媒体在近年来的蓬勃发展,纸媒的衰微也使得订阅杂志越来越走小众,《读者》无一例外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读者·乡村版》几经改版后无奈市场萎缩停刊,《读者欣赏》和《读者·原创版》虽步入稳定发展时期,但也退出了我的订阅计划,仍然陪伴我的则是那本依然隽永温馨的《读者》。但无论怎么变化,我对《读者》杂志的那份钟爱之情,已持续四十年,它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的生活中,犹如清晨温暖的朝阳伴随着我的每一天。
杂志,既是一个时代文化繁荣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见证。它们带着深刻的历史烙印,记录着时代的思想脉络,镌刻着一代又一代人沉甸旬的文化记忆。于我而言则始终充满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无穷回味,也构成了阅读记忆中的美好篇章。如今每每想起依旧让人兴奋、让人感慨,让人依恋那份爱好阅读藏书的珍贵情缘。
2021.6.12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赵春辉,笔名、网名春回大地,甘肃武威人,曾经的文学爱好者,有文学作品散见于省内外报刊杂志、微刊平台。现为“冬歌文苑”主编。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