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头疼的“五腧穴”
我个人觉得五腧穴是特定穴中最难掌握的部分,它不仅涉及的穴位多,而且有些内容互相矛盾。但不能否认,它是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疗效显著的一组腧穴,我们平时常用的穴位中,五腧穴就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所以很有必要完全掌握它们。
在深刻理解五腧穴之前,我们很有必要掌握两组概念,一组是“根结”,另外一组是“标本”。这两组概念论述的都是四肢末端的腧穴和头面内脏腧穴的两向关系,提出四肢腧穴的重要性,其实也就是五腧穴的特殊价值。这对掌握五输穴的结构特点、经气运行和主治疾病都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古人总结的认识和理解五输穴的方法。
“根”指经脉远端的部位,也就是经脉的始发点,经气就从这个点产生。我的理解是肾中原气通过三焦渠道到达经脉的原穴,然后直接输入“根”这个点,和来自脏腑的营气共同发挥经脉的气化功能。《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所以“根”是阴阳之气交接转输的地方。
人体内脏吸收、输布的营养是营气的来源,它由内脏向外、向四肢末端输送;而阳气则是由四肢末端向内、向内脏输送,可见这两条运输路线完全相反。五腧穴的出为井、溜为荥、注为输、行为经、入为合,都是对肢体远端的腧穴所言,具有向心性的顺序,是依据阳气由四肢向内、向心、向脏腑的规律排列的。所以根穴多主治内脏疾病,而结穴则多主治临近部位的疾病。
《灵枢·卫气》说:“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充分强调了标本理论的重要性。“标本”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原意是树梢,引申为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是树根,引申为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灵枢·卫气》“经络在四肢者为本,在头面、躯干者为标”。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中说:“盖以经脉所起之处为本,所出之处为标”。这主要突出四肢腧穴对于头身内脏的远道主治作用。
五腧穴是每条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是针灸临床常用的有效穴。用井、荥、输、经、合来形容经气流注的大小、深浅及部位。从解剖学的角度讲,它们是割裂开的,井穴都在四肢末端,荥穴都在本节,输穴都在掌跖关节等;但从气血流注的角度讲,它们的经气是连续的,体现了经脉渐深、渐宽、由小到大的趋势。所以临床上井穴位置较浅,一般点刺放血,就算针刺也就1~2分,而合穴位置较深,深刺才能引到经气。
井穴,除了中冲和涌泉外,都在指甲角的侧线往下到甲根部,大概在指甲角下0.1分的位置。井穴是阴阳经交接转换的地方,脉气较浅。就是这样一个小而浅的穴位,它的治疗作用却不容忽视,不仅可以治疗脏腑和经络的实证、热证和火毒,像心下满、咽喉痛,甚至昏迷,还可以治疗虚证。
井穴最重要的用法就是放血,掌握了放血,也就掌握了井穴。根据临床实践发现,井穴放血量低于8滴,能引阳通络;8~15滴,能祛滞;15滴以上,能泻热。有时也很根据血色来确定放血量,血色清淡,说明血虚,就不要放血了;血色深,说明有瘀血,就应该放血,放血的量以血色变清变淡为准。
荥穴,在掌指或是跖趾关节前。它的主治作用非常简单,就是退热,所谓“荥主身热”,只不过它退的是虚热,而不是实热,这点和井穴放血退实热完全不同。所以临床上遇到低热、口干、舌红少苔的病人,就取相关经脉的荥穴即可。
输穴,在掌指或是跖趾关节后,它的作用主要是益气化湿。所谓“输主体重节痛”指的就是经气不足、湿邪留滞经脉引起的症状,临床上凡是遇到由于气虚水湿不化的肿胀、咳喘、倦怠、关节痛等,都可以选用输穴治疗。此外,阴经的输穴就是原穴,大多靠近动脉分支处,所以能对本经的经气调节起到重要作用。
经穴,大都在腕、踝以上的前臂和小腿处,这段位置比较笔直,所以气血运行到这个地方是很通畅的,几乎没有任何阻挡,就像水流在平坦的河道上流淌那样。经穴有温经通络、疏散风寒的很好功效,凡是由于风寒外邪侵袭经脉造成身寒、肢痛、咳嗽、发热等,都可以使用经穴治疗,所谓“经主喘咳寒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气血流动到这个位置就已经到达深部,进而会合于六腑。所以合穴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治疗六腑的疾病。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所以六腑病主要表现为传化失常、通降失调所导致的一些临床症状,比如胀满、逆气、泄泻等。“合主逆气而泄”,所以使用合穴对这类疾病大多都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