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我国保密种植,中老年人都吃过但极少人见过,如今已经灭绝了
导读:曾在我国保密种植,中老年人都吃过但很少人见过,如今已经灭绝了
近些年经常有新闻报道,说有些多年不见的动物又出现了,还有报道会发现一些新的物种,或者是已经灭绝的植物又重新被发现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的环境也在逐渐变得好转,这才为一些稀有的动植物生长创造了条件,所以它们才得以回归。

在这些年,确实消失了太多的动植物了,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一种在35年前就在我国消失的植物,但是在当时它却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是一度保密种植的,并且在我国中老年人基本都有吃过它,可是见过它的人却极少。
蛔蒿的介绍
对于这种植物,估计绝大多数的人都没有听说过。这也不足为奇了,因为在我国这种植物早已经绝种30多年了,就算是之前我国曾经大量种植,见过它的人也很少。不过,吃过它的人却很多,基本上现在的60后70后和部分的80后这些中老年人都有吃过它,因为它是制作“宝塔糖”的主要原料之一。
宝塔糖其实并不是糖果,而是一种驱虫的药物。因为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时代,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和城市里,大人和小孩子都会因为吃野菜、生食物,以及不注重个人卫生,喝脏水等原因,导致肚子里长蛔虫。后来不得不求助于前苏联,然后恰巧前苏联在研制以蛔蒿为主要原料的驱虫药,于是就给我过赠送了20克的蛔蒿种子,可见它的珍贵程度。

蛔蒿是一种非常耐寒的植物,它原产自北极圈一带,其中俄罗斯就有不少分布。这种植物是菊科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得也和艾草是非常相似的,高约50CM,全株被丝状绵毛,根为褐色,茎部直立,基部包有残留的前年老叶柄。但是却具有非常强的耐寒性。在寒冷的冬季,只要稍微用土覆盖一下,也能安全过冬。
因为在蛔蒿里面含有一种叫做α-山道年的成分,而它是蛔虫的克星,能帮助祛除体内的蛔虫。因此在引进我国之后,虽然才20克,却分成了4份送到四个农场种植,但仅有潍坊试种成功了。
蛔蒿的种植,艰难而曲折
因为寄希望于它能解决当前我国所面临的蛔虫这个难题,在当时种植蛔蒿是非常的重视的,在山东潍坊的一个农场种植虽然成功了,可是在当时是一直是保密种植的,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

而在种植蛔蒿的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一来是这种植物非常耐寒冷,一旦离开北极圈了就很难存活。二来是它还喜欢潮湿,但是却要种植在干旱的环境中,当土壤过于潮湿了,就会烂根,然后死亡。在当时最多的时候种植面积多达15000多亩了。
通过先进的设备,从蛔蒿中提取出叫α-山道年的成分,然后把它加入蔗糖,并且做成了宝塔的形状,就是为了方便小孩子服用,而这个就是之前红遍我国的宝塔糖。基本上在我国无论城市里还是农村的中来年人都有吃过,可是见过它真容的却少之又少。

因为当时全国都需要宝塔糖,需求量大,就大量种植,可是却一下子超产了,造成了部分原材料的积累。后来就逐渐减产了,但是在后面却遭遇了长达半个多月的阴雨天气,导致当年的蛔蒿直接绝收了。虽然当时有些农民把蛔蒿的种子装在玻璃瓶里面,然后深藏在地下,可是依然因为时间长,从而失去了活性。也是从那以后,蛔蒿在我国就绝种了。
为何不继续种植?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么重要的植物,当初还保密种植,为何绝种以后不再继续尝试种植呢?
这主要是因为用它制作的宝塔糖虽然能驱虫,但却不能杀死蛔虫,可见弊端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这种植物的种植很麻烦,它离开了北极圈很难成活,而且种植和提炼的技术都很高,用它来驱虫成本较高。

在后来我国也研发了一些其他的驱虫药物,并且在效果和成本反面比它更好,比如现在常见到的肠虫清、驱钩蛔、驱蛔灵等,都是安全高效的药物。而且自从蛔蒿在我国灭绝了以后,1982年卫生部就宣布要淘汰宝塔糖这类驱虫产品。
结束语
何况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度过了那一段艰难的苦日子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也逐渐好转了,而大家也很注重个人卫生了,不像过去那样大面积感染蛔虫了。自然对这类产品的需求量少了,因此也就没有继续种植蛔蒿的必要性了。
各位朋友们,你们还记得自己吃宝塔糖的经历吗?你对这种植物有印象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