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记事之七】色达,那个灵魂的所在

想去色达很久了,起初对它的了解,仅仅只是那一片片的红房子。

后来才知道,红房子在五明佛学院,是学习佛法的僧侣们的住所,而五明佛学院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之一,在这里常住的僧人有四万多人,他们远离城市,在海拔4000米的五明佛学院净心学习,认真生活,不求物质条件的丰满,不虚荣不贪婪,与大多数平常人不同,他们外表生活贫苦,内心却很充实幸福。

我虽说对佛教文化没有很多研究,但在拉萨、在西藏感受过太多的信仰力量,内心深处一直非常敬佩那些一辈子修佛的人。

于是,那片遥远的红色幻想,一直存在于我的心灵深处。

第一次走进色达的时候,我被布满山间的红色所震撼,那种直入眼帘、低矮、破败的房子,竟然是那样不可思议地进入了我的脑海,以致让我在很长的时间里,无法消除。

我知道,那些密密麻麻的红房子,不知有多少沉寂的故事,排山倒海大片的红色让人窒息,让人梦幻,让人感想,让人感动。

不知道,于心何想的信仰,一下就根植在我的心中,虽然我不是一个纯粹意义上的佛教徒。

无论是青藏还是云川,西藏我也算去过很多次了,也见过许许多多藏式寺庙和民居,但真正能够让我震撼的,也只有布达拉宫和色达。

如果说布宫是以她雄伟的姿态和历史的底蕴让人震撼,那色达就是以她铺天盖地的气势和汹涌澎拜的兴起让人震撼。

在色达,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人们虔诚地转坛城。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群,用同样的方式、不同的思想感受,绕着坛城转了一圈又一圈,许愿,虔心祈祷。

色达难得大雨的那天,我坐在坛城边的走道上,看着芸芸众生转经的男女,就在那个异常平静的雨日,我遇见了一个童年的喇嘛。说是喇嘛,或许是一个孩子更真实一些。

在聊天过程中我知道,这是一个一出生被送到五明佛学院的孩子,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不知道人间冷暖。在他心中,只有坛城、只有色达、只有佛教,只是每天清晨他都会来转坛城,每次都是恭恭敬敬地转108圈,无论风雨,无论年月,从不间断。

他说,他问过八塔寺的活佛,活佛告诉我,转坛城的最低功德是108圈,他不知道自己的前世,不想自己的来生,他没有自己的梦想,只有佛陀,只知道灵魂,他就日日来转,天天祈福,为自己也为纯真的信仰。

好长的时间里面,我脑海中一直在浮想着那个孩子,一直想用文字记录这件事情,但每每想起那张天真无邪的脸和清澈的眼眸,我情感的内心,就禁不住泪流满面。但愿他在佛法的世界里无灾无难,再也没有疼痛。

那天,他和我聊天,和我说他在色达快乐和幸福的事情,没有一丝掩藏,没有半点隐私,甚至还问我下午去不去看天葬。我说不是下雨取消了,然后他非常肯定地说:现在大雨,中午小雨,下午二点天葬时肯定没雨......

果然那天下午,二点前还是大雨纷纷扬扬,但天葬开始时居然出现了晴天,然后结束时大雨又下来了。

那一刻,我真的不知道灵魂是不是因为信仰而崇高。

在色达那一间一间的红色木屋里,住着最简单的修行人,他们不求物欲横流的奢华,却在寻求着心中的桃花源。过着与世隔绝的人生,到底是俗世的争,还是色达的静,属于自己的内心的呼唤,随从了心愿吧。

人性是可以修善行的,在色达的修行中,是封闭了杂乱的出口,安得一间能容俗身的红色圣地,在这里,呼吸,放弃,接收,从新。

但我知道,有些记忆会随着岁月的消失,而越来越淡,有些记忆却随着岁月的流转,从此雕刻成一道痕迹,深深的刻在脑海里。

偶尔泛起,便由不得自己的一种想起。咀嚼着,回味着,一遍又一遍关于它的模样,关于它的故事,关于它的风采,关于它的蕴藏在历史的经典。

也许色达就是这样的一种情感纠结。

走过太多美丽的地方,真正能与心灵相互呼应的,实在不多。只有三江汇流的黎明、心灵想念的色达,还有恒河边瓦拉纳西和雪山下的尼泊尔。

这是我此生生命过程中,能够留在骨髓里的深深的至爱和灵魂。一个人究其一生,也许出于灵魂和信仰的只语片段,也就是那么三两个真正意义上的抹泪深情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