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江区:扬帆驶向“八百里皖江第一区”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
回望第七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鸠江区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心无旁骛干事业,闯出了一条富有鸠江特点的奋进崛起之路。看经济,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看改变,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江北新区建设开启新篇;看民生,财政投入持续增长,民生福祉节节攀升……
时代的华章,将在新的奋斗里书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之际,鸠江区以“四个一号工程”为引领,大力实施“七大行动”,全区上下蓄势勃发、干劲十足,向着争创“八百里皖江第一区”的目标砥砺前行。
五年成就振奋人心
走进安徽酷哇机器人有限公司厂房,几台自动驾驶清扫保洁机器人正在接受发货前最后的“检阅”。去年7月,酷哇携手中联环境发布全球首台具备全路况清扫、智能路径规划的自动驾驶清扫保洁机器人,并在长沙、成都和芜湖落地试运营。自2016年落户芜湖以来,酷哇一步一个脚印,从默默无闻成长为芜湖服务类机器人行业的一张名片。
这是鸠江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道缩影。五年来,鸠江区大力推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发展,目前园区已集聚机器人企业140家,形成了以研发、投融资、应用推广、人才支撑、产业链协同的全产业链发展生态。鸠江区连续两年在全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考核中综合成绩位居第一。
企业欣欣向荣,产业蓬勃发展,五年间,鸠江区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数据显示,该区地区生产总值从“十二五”末的262.9亿元攀升至2020年的505.1亿元,年均增长8.2%,排名从全省第18位跃升至全省第12位;招商引资累计新引进项目700多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15个,5亿元以上项目63个,10亿元以上项目36个,一大批优质项目的建成投产,为鸠江发展输入绵绵不绝的新鲜动力。同时,累计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12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3家,占全市近20%;净增各类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5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77家;累计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54个,总数达62个。鸠江区民营经济考核连续四年位居全省一类县(区)前列,鸠江经济开发区连续三年获评安徽省省级以上开发区30强。这一系列成就,极大增强了鸠江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城区越来越精致繁华,乡村越来越整洁靓丽——走在鸠江区的大街小巷、田园阡陌,人们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五年来,鸠江区城乡建设大提速,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在江南城区,累计实施30多处绿化、美化、亮化项目,一批城市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在江北乡村,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广阔乡村焕发活力生机;在江北新区,商合杭高铁芜湖北站、芜湖长江三桥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使用,皖江学院、弋矶山医院北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北湾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沈巷工业园等一批重大平台加紧谋划,新区前景可待、未来可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五年,亦是鸠江区开展生态系统大治理、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的五年。鸠江区境内共有长江岸线112公里,一泓碧水,两岸青翠,寄托着人们对于长江母亲河的美好期待。鸠江区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政治担当,深入开展“三大一强”专项行动,累计拆除修造船点14个、砂站码头96处,造林复绿面积5083.3亩,长江185户持证渔民全部退捕,894艘“三无”船舶全部拆解,十年禁捕退捕进入常态化管护,为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贡献出一份鸠江力量。与此同时,中央及省市环保督察交办问题全面整改,362家“散乱污”企业全面整治,PM2.5指数全面下降,黑鱼支沟等35条黑臭水体、城东19条道路污水管网整治全面完成,生态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健全。
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和保障民生。五年来,鸠江区造福民生亮点纷呈: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2.15亿元,全面完成民生工程各项任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区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1%以内,全区确认的困难群众已全部退出,实现动态“清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聚焦“一小一老”,新增公办幼儿园15所、民办幼儿园21所,认定普惠性幼儿园33所,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50.02%;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区医院医养结合试点启动实施,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加快推进,鸠江区获批省级智慧养老产品用品产学研基地;区文化馆、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鸠江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五年来,我们不仅在实践中创造了丰硕的物质成果,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鸠江区委主要负责同志指出,五年实践启示我们,必须扛牢党建主责任、坚持创新主战略、尊重人民主地位、高扬团结主旋律,这笔精神财富,鸠江区将时刻牢记、长期坚守。
接续奋斗谱写新篇
今天的成就,是未来历史的序幕。回首过去,五年砥砺奋进,成就令人振奋;展望未来,鸠江人新的奋斗豪情已经激发。
站在新起点上,鸠江区未来五年的目标已经锚定:到2025年末,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皖江地区市辖区处于领先位次,民营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各县(市、区)处于领先位次,奋力打造经济引领区、创新先行区、核心功能区、生态宜居区、民生示范区,争创“八百里皖江第一区”。
蓝图实现靠实干。未来五年,鸠江区将坚持以“四个一号工程”为引领,坚定不移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把江北新区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一号工程,把白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号工程,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一号工程,通过“四个一号工程”的带动促进,大力实施项目攻坚、转型升级、产业赋能、江北开发、乡村振兴、环境提升、发展惠民等“七大行动”,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步一个脚印走,把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随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等重大战略叠加实施,江北新区、自贸试验区、全域孵化区等三区建设加快推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大数据、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四大主导产业蓬勃兴起,鸠江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产业优势愈发凸显。以此为依托,鸠江区旗帜鲜明确立“双招双引”作为高质量发展一号工程的战略定位,聚焦主导优势产业,围绕打造产业集群,全面实施产业链招商,持续补链固链强链。
“将积极创新招商模式,建立完善区级招商顾问聘用机制,大力发展政府投资基金,加快打造基金丛林,支持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鸠江区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到2025年末,该区新招引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250个,产业项目累计实现固投不少于1000亿元。同时,认真落实市人才工作“紫云英”计划,全方位培养、引进和用好各类人才,着力打造人才高地,到2025年末,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40个以上,总数达到100个以上。
江北新区,为鸠江区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空间。记者采访中获悉,未来五年,鸠江区将把江北新区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推动工作重心、人员力量、资金资源向江北倾斜和集聚,形成“挺进大江北,建设新鸠江”的强大声势。在服务保障方面,聚焦江北大规模拆迁这个头等大事,打响新一轮江北征收攻坚战,确保江北新区各重大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加快江北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建设,形成产业集聚度高、行业带动力强、就业市场大的新经济增长极,推进产城一体融合发展;在园区建设方面,精心谋划建设北湾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提升沈巷工业园区形象层次,培育形成鸠江产业发展新载体、新平台。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鸠江区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把白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一号工程”,成立白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指挥部,设立产业园管委会,加快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新招引一批大而强的三产融合企业入驻园区,力争2025年底前争创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时,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高质量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和“三大行动”,不断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力争5年内建设15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
发展是“纲”,党建为“领”,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党的建设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党建强则事业强,党建兴则事业性,只有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鸠江区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今后五年,将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为目标,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为鸠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干部队伍建设,是鸠江区未来五年党建工作的“一号工程”。据介绍,该区将树立凭实绩使用干部的鲜明导向,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持续关心关爱基层一线干部,在农村地区积极推行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两长”交叉任职,激活农村基层党支部“神经末梢”;建强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全面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建立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机制,激励社区党组织书记带头履职尽责;大力选拔培养年轻干部,拓宽干部实践锻炼渠道,建立机关、企业双向挂职机制,完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着力锻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年轻干部队伍。在此过程中,始终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健全“能上能下、容错纠错、鼓励激励”三位一体干部管理制度体系,切实保护干部奋发进取的勇气、锐气和正气。
梦想在前方,征程在脚下。立足新起点、聚焦新目标、奋进新征程,鸠江区全区上下将在接续奋斗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