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长沙窑瓷上的女性形象

长沙窑产品是以釉下多彩装饰作为主要特征的,其装饰手法除了模印贴花和雕塑工艺早在湘阴窑青瓷中已经出现之外,绘画和文字书法装饰则是中国陶瓷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根据对长沙窑各种装饰素材的统计,我们可以发现以动物类居多,比如在绘画方面就有大量的鸟纹、摩羯纹、龙凤纹、鹿纹、羊纹等;在诗词方面也发现有此类现象,比如有“罗网之鸟,悔不高飞”、“鸟飞平无近远”等,虽说有些诗词反映的不再是简单的动物形象,但它以动物为主题足见其受欢迎程度;在雕塑方面,这更是反映动物的主要载体,比如瓷鸟、瓷狮等。除了大量的动物类题材外,长沙窑装饰还采用了人物素材,在这其中运用女性形象装饰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主要通过诗词、绘画以及雕塑等方面来分析长沙窑瓷上的女性形象,并简要介绍了唐代文化中蕴含的女性色彩,希以此来探讨长沙窑瓷女性形象装饰的相关情况。

长沙窑瓷上的女性形象

长沙窑瓷器中,直接或间接表现女性色彩的装饰手法与动物等其他类别相似,主要也是绘画、诗词、模印贴花和雕塑。根据现有已发表的资料来看,反映女性色彩的长沙窑瓷有数件之多。

诗词方面,长沙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第一座广泛采用诗词做装饰的瓷窑,窑工们创造性的将诗词运用到瓷器装饰上,使得其深受欢迎。据统计,长沙窑瓷上的诗句共有123首,其中表现女性的就有十余首。

“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遣风吹却云,语向天边月。”本篇是妻子思念丈夫的诗句。古代歌谣中,女子往往以月或日比作自己的丈夫。前两句是妻子自己的表白,首句是说自己与丈夫分别后,独守空房,心不离方寸,思念之苦,没有人可以诉说,十个字概括了妻子对丈夫的专一,对丈夫的情,对丈夫的爱,以及许许多多只有夫妻间才能体味到的内涵,自然还包括相守的甜蜜、相离的痛苦和相别的期盼等。后两句,从字面理解,夜色濛濛,妻子在痛苦的等待中突发奇想,祈望晚风刮起来,将思绪发送到濛濛的夜空中去,吹却掩月的浮云,将满肚子按捺不住深藏在心的话语,尽情地向月亮倾吐,也就是向自己的丈夫倾吐,这是妻子忠贞的情愫。更深一层,诗中妻子的心,是通过送却风云,云开月见,使月亮露出美丽的容颜,夫妻见面重逢,表达妻子渴望急切见到丈夫的心理。

“自从君去后,常守旧时心。洛阳来路远,凡用几黄金。”此诗讲述的是妻子对丈夫的怀恋和规劝。诗的前两句写的是妻子与丈夫分别后,思念之心不变。后两句写妻子自己非常思念远方的丈夫,希望他不管路程多么遥远,不论返回要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回来,与自己团聚永不分开。根据此诗所描述的情况,女子所思念的丈夫不是守关战士,而应该是行商走贩,因为“凡用几黄金”句可以说明怀念对象的身份。在此诗中,妻子以情动人,希望丈夫不要把钱看得太重,为了夫妻团聚,即使花再多的钱也是应该的。

“君去远秦川,无心恋管弦。空房对明月,心在白云间。”此诗是写一位妇女,怀念远去秦川的丈夫。丈夫杳无信讯,不知具体位置,心情焦急、痛苦,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寄思念于白云之间。这首诗与“我有方寸心,无人堪共说。遣风吹却云,语向天边月。”以及“自从君去后,常守旧时心。洛阳来路远,凡用几黄金。”主题相类似,都描述的是与丈夫分离后,妻子对丈夫的无限思念。

“日红衫子合罗裙,尽日看花不厌春。更向妆台重注口,无那萧郎悭煞人”此诗题于瓷枕之上,为怀春诗,描述的是一个妙龄女子的浪漫情怀。首句写她迎着朝霞,身着漂亮上衫和搭配得体面又颇为美丽的丝绸套裙,风采雅致。次句说她身着这样美丽的衣裳,整天沉浸在明媚的春光里,尽情地欣赏春天里的美景。在此情景下,这位赏花女郎越看越按捺不住春与花对其心绪的撩动,潜意识里已经是见物移情,托物思人。通过前两句诗,可以看到女郎极为专注的等待心上人的到来,即使等到太阳西沉也不会厌倦。第三句着重叙述的是女子多次来到化妆台前,涂脂抹粉,这不知道是因为女子自惭容貌不如春花还是因为怀疑化妆技术欠缺呢。最后一句中的“无那”属于唐代习惯用语,意思是无可奈何。“萧郎”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夫妇,指萧史善吹箫,能以箫作鸾凤之音,秦穆公女弄玉,也好吹箫,秦穆公就将其女嫁给萧史,并筑凤台给他们居住,数年后,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此句讲述了女子如此灼灼的爱和苦苦相思的等待换来的却是心愿落空。这首诗题于枕头也许是诗人有意为之,主要是想告诉男士要懂得女人的心,不要让其失望。

“君弄从君弄,拟弄恐君嗔。空房闲日久,政(正)要确悉(需)人。”此诗以非常直白的语气将妓女的心情刻画的淋漓尽致。诗文出现在瓷壶之上反映了当时社会饮宴盛行,唐代市井有歌场、剧场、道场等娱乐场所,军中有乐妓,民间更有青楼。长沙窑瓷上有此诗,更主要的是适应这些场所的气氛。

“住在绿池边,朝朝学采莲。水深偏责(侧)就,莲尽更移舡。”这是首与汉代民歌《江南可采莲》相类似的民歌,表现了江南少女从小就学采莲,朝朝暮暮。风里浪里,培养了她们的勤劳、坚韧和智慧。此诗通过荷花绿叶以及波光水影的描述,极大的赞美了少女心灵的纯洁和美丽。

“二八谁家女,临河洗旧妆。水流红粉尽,风送绮罗香。”这是一首写妙龄女子的诗。女子年方二八,情窦初开,凭借着清澈平静的水面,天天去梳妆打扮,天天去照映自己的芳容。一天,她突发奇想,不如让水流将她化妆的胭脂水粉洗尽,才能更加显现出她娇嫩的面容和绮罗飘香、美丽动人的风采。

“去去关山远,行行胡地深。早知今日苦,多与画师金。”这首诗讲述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诗中的“关山”一词,定位于建都于陕西的汉唐王朝而言,指的就是函谷关、潼关和终南山、骊山。“关山远”是远离家国的意思。“胡地”指的是古代中国北方和西方域外之地,在此诗中讲的便是和番而去的匈奴。“深”表示距离,意为已深入匈奴很远了。诗的下半部分讲的是愁怨之苦,昭君自己的美貌没有被帝王认识以及认识了又无法挽回的苦,这些都是刻骨铭心的苦。最后一句话作为总结,说的是正因为昭君当初没有给画师一些钱才造成今日终身的痛苦。此诗以昭君真善美的崇高形象,通过比较,使可憎可恶的画师假丑恶的嘴脸原形毕露。

“自入长信宫,每对孤灯泣。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这首诗在《补全唐诗》高适诗下附存,原因未详。敦煌写本亦将此诗列于高适名下,题为《闺情》中的一首。这首诗是反映宫廷妇女不幸命运的作品。以西汉成帝妃子班婕妤事为题材,唐人以此为题材者不下百首。长信,汉宫殿名,成帝妃班婕妤贤而有才,美而能文,开始很受宠信,后成帝偏爱赵飞燕姊妹,班婕妤恐怕受到迫害,故而自求到长信宫侍候太后,并作赋自伤冷落。诗的前两句,把悲戚的故事和痛切的形象表达出来。后面两句,“闺门”指的是长信宫内上圆下方的小门,此乃入班婕妤所居之内室。“镇不开”意即班婕妤入了长信宫就失去了一切自由。最后一句讲述的是班婕妤失去的不仅是题的自由、情感的自由,就连梦幻也被隔离禁锢了,可见此诗感情之悲伤,也是对宫廷剥夺女性自由的不满。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与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这首诗虽然看起来很普通,可是却给人无限的想象。对于此诗,学者们也有不一样的考证。有的学者考证,认为此诗与敦煌写本诗歌《庐山远公话》中的四句颇为相似,四句分别是“身生智未生,智生身已老。身恨智升迟,智恨身生早。”现知《庐山远公话》题记:“开宝五年(972年)张长继书记”的纪年铭文,而根据现在所掌握的长沙窑最晚烧造年代也仅仅只到五代初期,因此可以认定为敦煌写本将一首情诗经过“君”、“我”二字改为“身”、“智”二字变成弘扬佛教理义的诗句。除此之外,还有学者认为此诗与校书郎卢某妻崔氏的《述怀》诗一样。《述怀》诗写到“不怨卢郎年纪大,不怨卢郎官职卑。自恨妾生生较晚,不及卢郎年少时。”这首诗写卢郎与妻崔氏是老夫少妻,妻怨卢郎,却偏说“不怨”,反说自己出生晚了,没有赶上卢郎年少的时候。长沙窑瓷上的诗句没有《述怀》那样隐晦,直截了当的将“君”与“我”的恨讲出来,虽是如此但却显现出“君”和“我”之间如此坚实的感情。

虽说釉下彩绘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是之后就不见踪影。时间过渡到晚唐,长沙窑工将釉下彩绘技术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中国第一座广泛使用釉下彩绘的窑址。长沙窑釉下彩绘画内容多样,从现今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具有女性形象的绘画只有两件,均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其一,窑址出土的一件残器上,绘有一丰腴的美女。此女卷发,颈戴项圈,颈下与肩部袒露,右手执物横于肩部,可惜残片保存的人体形象太小,但是却将美女面部表现的惟妙惟肖。其二,同样是出土于窑址,但仅仅只有一块残片,经过拼接器形应为瓷盘,在瓷盘内底绘有一男一女头脸依偎相亲的域外人物形象。在陶瓷上面表现男女形象的时代最早可以到汉代,因为汉代画像砖上多有表现男女形象,但是其与釉下彩绘技法截然不同,因此长沙窑瓷上的域外男女情侣画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第一。

模印贴花是长沙窑装饰艺术的一大特色,至今仍是此技艺的集大成者,不愧是大唐陶瓷装饰艺术的一朵奇葩。特别是长沙窑在创作题材上开放、包容、博大,涵盖了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异域民俗文化以及天人合一的绿色理念。在所有模印贴花素材中,能够蕴含女性色彩的为数不算太多,并且这些素材都是将文化附之于女性形象之上的。其一,胡旋舞贴花。据有关资料记载,跳胡旋舞的有男伎、女伎,最受欢迎的是“胡旋女”,在唐朝时,许多胡旋女都是作为礼物由当时的俱密国、史国、米国,特别是康国的统治者在唐玄宗在位时送到唐朝的。这些粟特女子穿锦缎做成的绯红袍、绿锦裤、红鹿皮靴,在舞台上随着球的滚动、腾跃、旋转。据考证,胡旋舞就是“舞台上放着一个大球,随着球的滚动,舞女在球的顶端腾跃、旋转。”《新唐书》卷二十一:“胡旋舞,舞者立毬上旋转如风。”唐《乐府杂录》记载“舞有骨鹿舞、胡旋舞,俱于一小圆毬子上舞,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毬子上,其妙于此也。”据此考证以及史料记载,都确定了在球上的舞蹈就是胡旋舞,而长沙窑所采用的此类模印贴花便是如此。其二,飞天纹贴花。飞天是佛教中的女神形象,在佛教石造像和绘画中均有所表现,莫高窟中飞天壁画的形象就是最好的例子。长沙窑模印贴花中也发现过飞天,纹饰为唐代美女形象,发束高髻,罗衫低胸,婀娜轻盈,肩臂披绕长长的飘带,左手反持一把圆扇,凌空飘飞于祥云之间。胡旋舞和飞天贴花的发现,说明长沙窑在瓷器装饰上吸收了多种文化,为其畅销国内外打下了基础。虽说这些并不是以反映女性形象为主题,但是却是以女性形象为载体,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长沙窑装饰上蕴含了一定的女性色彩。

雕塑也是长沙窑特色产品之一,种类繁多,做工精细。在所发现的雕塑产品中,有少量的女伎,这些女伎或双手合在一起,手握笛子;或双手抱果。所有女伎多为高发髻,体形丰润优雅,姿态优美,着实反映了唐代大众对美的欣赏要求。通过这些女伎形象,我们也可以了解到长沙窑瓷是一个多元的瓷场,在其雕塑作品中,除了反映大唐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之外,也将女性形象纳入其中,这也许就是长沙窑广受大众喜爱的原因之一吧。(上)(《中国文物报》2012年3月14日7版)

(0)

相关推荐

  • 唐代的釉下彩以及花瓷和绞胎的发展

    唐代的陶瓷生产布局虽有'南青北白'之说,但这是对唐代发展整体情况而言.唐代瓷器生产除了青瓷与白瓷以外,还有'釉下彩瓷'与'花瓷'等新品种.唐代是中国釉下彩陶瓷始创并得到初步发展的时代.其最著名的釉下彩 ...

  • 长沙窑瓷的装饰艺术

    长沙窑是兴起于中晚唐的一个商业性瓷窑,窑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中国史书上虽未见长沙窑的记载,在唐诗中却能觅其芳踪.唐代诗人李群玉(808-862)有诗<石渚>云:" ...

  • 长沙窑瓷器上绘制的为何是阿拉伯人和《古兰经》?

    1998年9月,阿拉伯古沉船"黑石号"被打捞上岸,船上满载的中国瓷器引起了中国专家的关注.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在唐代出口国外的瓷器都出自一个"小众"窑口--长沙窑 ...

  • 唐宋陶瓷赏珍-----长沙窑(上)

    长沙窑,位于湖南省长沙县铜官镇一带,又名铜官窑,是唐代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创烧年代可上溯到初唐,晚唐时期达到鼎盛,五代末期由于洪水泛滥而衰落,烧造时间持续300多年. 长沙窑对中国陶瓷史最大的 ...

  • 学者专家论瓷:开片粼粼说哥窑(上)

    哥窑,中国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定.钧窑齐名.由于迄今为止未曾发现其确切的窑址,也不见于宋皇室陵寝的随葬品中,故而存在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究竟何谓哥窑?典型传世哥窑瓷器产于何处,烧造于何时?哥窑是宫 ...

  • 如何鉴定清三代瓷器的真假 ? 史上最全清三代官窑瓷收藏指南!

    中华陶瓷,天下闻名.四海内外,相尽收藏.陶瓷收藏,首推清三代.有清一代,康雍乾朝,中国古陶瓷事业达至鼎峰,臧郎年唐,赫赫御窑,各种陶事,各类瓷种,莫不精通.彩瓷之冠洋彩瓷,彩瓷皇后珐琅彩,东方艺术珍宝 ...

  • 二十件唐长沙窑彩绘瓷文物:唐人绘画极罕见,每一件都值得炫耀

    瓷器鉴定真知堂:我与瓷器结缘,还是从长沙窑开始的.上世纪八十年代,长沙破获了一起盗掘长沙窑的文物大案,公安部门从窑址拉回了整整三卡车长沙窑文物,后来都捐献给了湖南省博物馆.那时候我家就住在旁边,再加上 ...

  • 90后瓷上烧出星空,不是所有窑变都变出结晶釉丨藏拍好物

    原创<收藏·拍卖>杂志2019-08-27 22:14:13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历代陶瓷珍品中,有一类釉色可谓独树一帜,就是窑变釉.在五彩缤纷的颜色釉中,窑变釉瓷器显得十分独特和奇妙.近年来 ...

  • 瓷耀华章,千年传承——我国陶瓷发展之唐长沙窑

    长沙窑白釉绿彩枕 唐代长沙窑器物以日用瓷为主,除满足国内需要外,还大量外销.其造型简洁朴素,讲究细微之处的变化,以各种形式的罐和罐最多见.早期装饰上的用彩多在模印贴花的人物.狮.葡萄上涂褐色或绿色大彩 ...

  • “瓷上水墨”扒村窑

    [日期:2020-03-17]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张冬云 耿亚伟[字体:大 中 小]扒村窑,一个在中国陶瓷史上大名鼎鼎的古窑址.2019年临近年底,我来到禹州市浅井镇扒村东部,一片平旷原野上,建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