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口月贝凡
古语有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漫漫五千年历史文化长河,可查可悟可鉴不可胜数。作为世界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其一笔一画,各式结构亦早已融入先辈们多年智慧,其中,“赢”字可谓是有大智慧。
重在参与固然重要,赢之则甚好。故而“赢”向来为人所拥趸,于投资者亦然。“赢”即为“亡口月贝凡”,掌握其内核并将其应用之,方能了然如何实现“赢”。
亡,即危机意识,孟子曾言“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却总有人于安乐中迷失。在投资中,最易迷失其中的安乐则为超越概率的期待。
瑞典统计学家彼德·欧佛森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在你的面前放有两个信封,其中一个信封里的钱是另一个信封里钱数的两倍。随机选择一个信封并且打开它,发现里面有100元。现在你有一次机会决定留下手中的这个信封还是换另外一个信封,大家不妨先做一个选择。
接下来我们简单看一下,因为是随机选择的,所以另一个信封里的钱50%的概率是50元,50%的概率是200元,即换一个信封的结果是损失50元或者是多得100元,于是乎预期收入为25元。这样看下来换信封是有利的,因为通俗一点来看,假设第一个信封里面的钱是X元(X>0),那么你换一个信封的预期收入就会是(-X)/2*50%+2X*50%=X/4(>0)。
但是结果果真如此吗?
这里面存在一个逻辑混乱:如果换信封的预期收入是大于0的,为何要选择第一个信封呢?你只需要随便拿起一个然后立即换到另外一个就行了!但是,问题是这样操作的结果是另一个信封成为了第一个打开的信封,结果你又要换一个信封了吗?但是这样换过来的信封不就是你一开始随便拿起的信封吗…… 所以实际存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错误。
回顾一下,我们把不同的钱放在了两个信封里面,然后随机选择一个打开再换到另一个信封,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两个信封对应两份钱,于你而言却存在三个可能的数字:X/2、X、2X。你打开第一个信封看到了X,但是你并不知道另外一个信封里究竟是X/2或者是X,这里需要纠正的错误是“或者”并不意味着等概率,这里的“或者”意味着0或1,但是你并不知道谁是0谁是1。于是这个信封的问题可以简化为:在你的面前的两个信封里,一个是X元,另一个是2X元,若随机选择打开之后就换信封,你收入X元和失去X元的概率是相等的。
回到投资,典型的现象就是“低买高卖”的假象,我曾读过一篇文章叫做《“低买高卖”的假象》。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建立了4个不同的场景模型来模拟投资者试图通过“低买高卖”的操作来避免下跌以获得超额收益的过程,结果在文中模拟的所有市场环境中,以低买高卖为指引建立的模型的模拟回报都远远小于实际的回报。
那加上市场分析又如何呢,其实就回到了我们刚刚提到的信封的故事,投资者能或者不能精准的找到市场的顶部和底部呢?此处的“或者”由于每位投资者的学识经历使得对应的概率不是简单的0或1,但也不是简单的等概率,即无法保证每次的选择都于你有利。
正确的做法是,价格始终围绕价值波动,价格时有高估时有低估,但只要看清企业内在的价值,保持危机意识不为一时的股价低估或高估所诱惑,一定可以在日积月累中收获丰厚的回报。
口,即沟通理解能力,具体可延伸为对研究资料的筛选判断、消化吸收和运用能力。于投资中,难于做到的点在于研究资料数量的庞杂以及解读的多样。
活节奏的加快伴随着时间的碎片化,研究资料来源渠道的多元化伴随而来的就是资料的碎片化。于是大家获取研究资料越来越方便,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获取到的研究资料也越来越多。如何筑成投资中“口”的基础,需要对于研究资料的有效利用。
首先,万千研究资料中,有用和无用的研究资料混杂,第一步需要做到的是于众多研究资料中筛选出有用的资料,如此方能为有效的判断奠定基石。而如何能筛选出有用的研究资料,就需要投资者对于企业发展逻辑的深刻理解和持续密切的跟踪。
筛选出有用的研究资料之后,第二步需要做到的是透彻理解筛选出的研究资料。可即便筛选出同样的研究资料,解读起来出现万千哈姆雷特也是寻常可见的现象。
对于研究资料处理的最后一步就是需要进行消化吸收并加以运用。我们的资本市场上,好的企业有很多,但能够深刻理解其背后价值并坚定持有这些日后被时间证明是好公司的投资者却是非常难得。
毕竟知易行难,更何况筛选出有用研究资料并透彻理解已不易,运用起来更难。本质在于投资中总会有各种扰动和诱惑,而研究资料的有效性是需要长时间加以验证,但人性总是驱使我们寻求及时反馈,于是为波动所诱导而选择短期趋利似乎也是情理之中,但投资是反人性的,研究资料的验证是需要时间的,正确的做法是保持耐性和努力,知行合一,给时间以时间来进行验证。
月,即时间积累。于投资中,最常见的就是复利的积累,难于做到的亦是长期坚定的持有。
现在假设有一张足够大的纸,可以无限次的对折,以80g胶版纸为例,标准厚度是0.0766毫米,非常不起眼的厚度,多次对折会发生什么呢?当我们对折到第5次的时候,还是只有微小的2.45毫米;但是当我们对折到22次的时候,厚度达到了321.28米,已经超过了312米高的埃菲尔铁塔;当我们对折到27次的时候,厚度达到了10281.08米,甚至超过了8848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当我们对折到100次的时候,厚度约为103亿光年,什么概念呢,银河系的直径是10万光年,而现代科学家探测到的宇宙极限半径约是150亿光年。这就是复利的伟大,爱因斯坦也曾感叹“复利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投资中,对折次数对应的就是投资时间。100万的资产,即使年化收益率只有5%,投资30年,也会达到432.19万元的财富积累。坚持长期持有的投资者,也就为通往“赢”之路打下了又一基石。
贝,即财富。财富积累简单用公式来表示则是:资金*(1+收益率)^时间=财富积累延伸到投资领域中,即为:配置在某类资产上的资金*(1+收益率)^时间=投资后的资产积累,于是最终的投资收益就是投资者于各类资产投资中所获得的收益总和。
这里面有三个要素:时间、资金和收益率。前文我们已经领略了长时间维度下复利的魅力,那么资金和收益率又如何呢?我在之前曾经做过一个小的研究,时间回溯到1900年,我们现在有1美元的现金,开始投资于各类资产,经过了118年的长期投资,时间到了2017年,剔除中间可能出现的所有短期扰动,配置在现金上,资产将会从1美元下跌到0.12美元;配置在黄金上,1美元将变为10.25美元;配置在债券上,1美元变为41.13美元;配置在权益类资产上,1美元则会上涨为13597.38美元,权益类投资的收益较其他类资产实现了量级的质变。由此可见,权益类投资带给我们的会是长期的巨额积累。
然而,有时间和收益率为底,要完成世间最稳固的结构三角形,还需要资金的匹配。1美元实现13597.38美元的质变,需要保证的是这1美元的投资在这118年间均无需动用,即权益类投资需要的是长期属性的资金。究其本质在于,权益类投资实际上是通过持有企业的部分权益,通过企业的成长提升权益的价值。但是企业的成长往往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实现,而是需要在时间推移中通过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来兑现更有价值的成长。
凡,即平常心。大凡宇宙万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投资亦如是,权益类投资在帮助我们实现长期巨额积累的结果中,需要以平常心忍受的就是短期的波动。
如同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存在使得永动机无法成为合理存在一样,源源不断涌入市场的研究资料、众多投资者不同的解读和博弈、企业价值兑现过程中短期的不确定性… 都使得资本市场的短期波动不可避免。
有了亡口月贝的奠基,凡的构建可以说简单而又困难。
简单在于,当我们摒弃超越概率的期待,开始正确选择和理解研究资料,并将资金投资于有价值的企业并长期持有之后,获得负收益的概率会越来越低。以上证指数为例,选取1990年12月-2019年12月为周期,持续投资1年获得负收益的概率是45%,但是持续投资10年获得负收益的概率就降为了5%。
困难在于,一夜暴富、一步登天的欲望还存在于很多投资者的潜意识中,用最短的时间追逐最快速的财富积累的诱惑也使得投资者的心态难免动摇。芒格曾经表示:“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所以应对之道就在于,深谙权益投资的本质,做到知己知彼,方能从容面对,知行合一。方能为赢筑牢稳固的三角结构。
“赢”之所以为“赢”,是因为实现它的过程充满诱惑与挑战,才使得其具备稀缺属性。但漫漫历史长河给予了我们太多的经验智慧,汲取之并推广之,通往赢之路会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