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有一句话可以这么说,了解了新市的南宋历史,就知道了新市历史文化有多厚重。本篇需要着重介绍曾在新市西栅买屋筑园住下来养老的一位南宋高级官员——刘光祖,他是当年朝廷三品官,生平历事宋孝宗、光宗、宁宗三朝,政治生涯非常活跃。在他如日中天的事业成长期,却选择在新市安家,可见当年的新市必有吸引他的精神文化内涵。川刘府。在西成桥东,府后为之“西园”。园内旧有“马迹山”。这话是说,刘光祖是四川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庄园,人们称它为“川刘府”,它的位置在新市西栅西成桥的东面。西成桥是东西向跨河,这是一条由蔡界漾之水,北往西潭之间的河流。“川刘府”的后面即为“西园”,是刘光祖的私人花园,走过一座吊桥,就可以抵达花园内部,看到一座由花石垒起的“马迹山”,豪华气派。
《宋史》中专门有一篇《刘光祖传》,写到了刘光祖的生平简历:刘光祖,字德修,号后溪,四川简州阳安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后来登科进士,一直做官,至晚年升至显谟阁直学士,光宗嘉定十五年去世,进华文阁学士,谥号为“文节”。可见这位人物官衔不小,是目前部长以上的职位,能进《宋史》人物列传,不容易。说起这位大人物来新市安家,关于时间的确认,据其个人生平年谱推测应该是在淳熙年间,正是受赵汝愚举荐而得到皇帝召见的时期,赵长于刘两岁,相见恨晚。资料查证,应该有几个方面促成了他的这项人生计划实施的理由:
一是他是当年担任过南宋丞相赵汝愚的幕僚,是赵亲自培养的智囊团重要人员。刘通过赵,认识了当年红极一时的理学大家朱熹,从此朱刘两人长期往来,交谊深厚,互有帮携。赵汝愚是桐乡洲泉人,离新市仅十多里地。据宋诗考证,赵汝愚在新市建有“赵侍郎园”,所以刘光祖作为赵的亲信,当年朝廷在杭州,他在新市建别园,把家安置到这里住,自然合乎情理。二是这里朋友多,有他喜欢的理学社交圈,可以说,新市聚集了宋宁宗时期“庆元党案”一同受贬弹劾的诸多同仁,也是受到当年权相韩侂胄打压排斥的这些官员。例如,有住在新市“赵侍郎园”里的南宋高官赵汝愚,有南宋名相吴潜的父亲吴柔胜就生活居住在新市岳庙祠,吴柔胜是赵汝愚的得意门生,由赵直接指派从安徽来浙江的。有当年理学杰出代表人物朱熹的儿子朱埜,淳熙年间在新市担过犒赏酒库差监官,刘与朱熹私交关系非常好。还有刘的密友游仲鸿的儿子、一直随刘光祖先生游学的游似(后来担任过南宋丞相)也来新市的“假山头”筑园居住。等等。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经常举觞雅集,高谈阔论,内心充满欢愉。三是这里景色优美,交通方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风古淳,商业繁华,是一处养身修性的好地方。另外刘是四川人,回老家非常不便,所以这里选择第二故乡,把家属接过来住下,不失为一项生涯良策。
据新市镇志史料记载,刘在新市影响很大,不仅筑园成景,成为“仙潭十景”之一,更是在民俗文化上积极引入新的元素。他不仅自己携了家眷住下来,更是广邀天下贤士来新市旅游、筑宅居住,如此为新市招贤纳士,推进新市建设发展。提升古镇知名度,贡献巨大,功不可没。刘光祖在新市筑“西园”,造桥建亭,叠石垒山。他在自己的庄园里,造了一座山,命名为“马迹山”。关于川刘府庄园景色,明朝的陈霆在设计“仙潭十景”时,专门列为一景,称“马迹秋芜”,其名寓有无限想象的诗意美。
关于此“马迹山”起名的考证,目前仍是一个谜。明代陈霆在《仙潭志》载:马迹山,亦古石叠成者。在今西园上,西城桥之西。旧咏有《马迹秋芜》者,谓此。然岁月滋久,踪迹荒落。询之故老,皆莫知创废之由,垄断之徒存其遗址而已。或曰“川刘府”中旧物也。这段文字说明了刘光祖西园的“马迹山”是叠石而成的假山。最近看到上几年由已故徐传忠先生编印的《仙潭古迹图初考》一书中,居然说“马迹山是新市唯一的自然山体。”,是“天目山延伸至处的余脉” “此山是新市唯一的一座真山”,这应该是有误的。关于刘光祖先生的“马迹山”之名,有人说是形其马迹,故名以此。但据笔者认为,有学者考证刘光祖先祖原籍为“润州句容”人,即现今江苏镇江一带,此地就有“马迹山”,位于镇江黄墟,是一座石头山,据说是因为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曾经在山上骑马留下了马迹而得名。所以,根据此内容,刘光祖在新市庄园里筑“马迹山”,也是寓意对先祖的纪念,还蕴含了对大宋开国先皇的敬仰之心。刘光祖的西园内,还有一座特别的桥,即“白虎桥”,是“川刘府”通往“西园”的必经通道。陈霆考证为一座吊桥,据传已湮灭于明代以前。这是新市历代古桥史上,唯一的一座吊桥。
由于刘光祖先生的新市入驻,后来的南宋丞相游似也入驻新市。这位游丞相对老师刘光祖先生推崇备至,一生追随刘光祖先生的理学思想。他买下新市南栅假山头地块,将其改造为一座庄园,起名为“果山头”,果山是游似四川原籍的果州山名,如此起名则是表达了一种乡念,这一点与刘光祖先生对“西园”内假山冠以“马迹山”之名,有异曲同工之妙。游似在新市期间,还引进了“舞龙灯”,填补江南民俗活动娱乐方式“灯舞”空白。明代乡贤陈霆对刘光祖有很高的评价,称其为“庆元名臣”,他有很高的名望与德行,称其为“高风袭人,生气凛若”,可见刘光祖一生业绩高风亮节,内心坦荡,令人敬畏。为了更好地传颂先贤的品德与精神,陈霆策划与实施建设了“三贤祠”,并亲自写下《新市镇创建三贤祠记》一文,碑立于“三贤祠”中。
关于“三贤祠”建造经过,记载于嘉庆《新市镇续志》中:三贤祠在果山之阳。明正德间,知县谢九仪因陈霆言,欲建祠其地,祀刘公光祖、吴公潜、游公似,会擢台职去事,遂寝,后十年,复来司皋始檄,县令冯焕成之陈霆为作碑记,后仅陋室数楹,墙阶顿辟。乾隆年间,三贤后裔拓基重茸,桃源洞遂栏入墙内。这里说了“三贤祠”建在“果山头”南面。是明代正德年间,由陈霆发出倡仪,后由德清县令谢九仪批准。所谓“三贤”是指南宋显谟阁学士刘光祖、右丞相游似、左丞相吴潜三位贤士。明代董思张编的《吴兴艺文补》一书,收录有刘光祖写下的一首“鹊桥仙”词,题目是“留别”,据说这首诗是刘光祖写于新市“西园”,写得伤感别致,读出了旅外游子之情,可以成为本篇文字的结尾,也是笔者此刻追怀刘光祖先贤的一种难以名状的愁绪: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