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练习-总习题集
第一章 中医学导论
大纲要求
1.掌握中医学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内涵。
2.掌握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熟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条件。
4.熟悉辨证论治相关概念的含义。
5.熟悉《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6.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及发展概况。
7.了解中医学基本特点的主要内容。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是( D )
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
C.精气学说 D.整体观念
E.辨证论治
2.中医学的理论核心是( D )
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
C.精气学说
D.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
E.辨证论治
3.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 B )
A.治病求本
B.辨证论治
C.辨证求因
D.四诊八纲
E.以上都不是
4.下列哪一论著的作者是秦越人( D )
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中藏经》
D.《难经》
E.《针灸甲乙经》
5.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B )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千金要方》
D.《中藏经》E.《诸病源候论》
6.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 C )
A.《难经》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中藏经》
7.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医著是( B )
A.《针灸甲乙经》B.《伤寒杂病论》C.《小儿药证直诀》
D.《黄帝内经》E.《难经》
8.下列哪部著作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 D )
A.《伤寒论》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
D.《难经》E.《脾胃论》
9.确立六经辨证论治纲领的医家是( )E
A.张介宾B.华佗C.钱乙
D.陈无择E.张机
10.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 C )
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
C.《诸病源候论》
D.《神农本草经》E.《中藏经》
11.在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三因致病说”的医家是( D )
A.王清任B.华佗C.张介宾
D.陈无择E.巢元方
12.将诊脉方法加以推广的医家是( )E
A.巢元方B.陈无择C.张机
D.王清任E.王叔和
13.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医家是( )E
A.朱震亨B.张从正C.王清任
D.叶桂E.刘完素
14.被后人称为“滋阴派”的代表医家是( )A
A.朱震亨B.刘完素C.叶桂
D.吴塘 E.薛生白
15.被后人称为“补土派”的代表医家是( )B
A.李中梓B.李杲C.陈无择
D.叶桂 E.刘完素
16.被后人称为“攻邪派”的代表医家是( D )
A.王清任B.吴有性C.李杲
D.张从正E.朱震亨
17.重视命门学说的代表医家是( C )
A.朱震亨 B.李杲 C.张介宾
D.张机 E.吴瑭
18.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医家是( E )
A.吴瑭 B.薛生白 C.王孟英
D.吴有性 E.叶桂
19.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 B )
A.朱震亨 B.吴瑭 C.吴有性
D.刘完素 E.薛生白
20.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 A )
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
21.最早的药物加工专著是( B )
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
22.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药典的时代是( B )
A.隋朝B.唐朝C.宋朝
D.明朝E.清朝
23.首倡药物“归经”理论的医家是( D )
A.张机B.孙思邈C.刘完素
D.张元素E.李时诊
24.在国内外药学界影响最深远、成就最大的药学著作是( D )
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E.《本草图经》
25.《本草拾遗》的作者是( C )
A.张机B.李时珍 C.陈藏器
D.李中梓E.赵学敏
26.第一部由国家组织编著的大型方书是( C )
A.《千金要方》B.《千金翼方》C.《外台秘要》
D.《太平圣惠方》E.《普剂方》
27.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处方规范著作是(B )
A.《太平圣惠方》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普剂方》
D.《千金要方》E.《医方集解》
28.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的作者是( C )
A.张机 B.华佗 C.皇甫谧
D.王叔和 E.陶弘景
29.以“火热立论”的医家是( A )
A.刘完素 B.张从正C.李杲
D.朱震亨E.钱乙
30.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并主张用药以攻邪为主的医家是( B )
A.刘完素 B.张从正 C.李杲
D.朱震亨E.钱乙
31.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观点,治疗用药以补脾胃为主的医家是( C )
A.刘完素B.张从正 C.李杲
D.朱震亨E.陈无择
32.首倡相火理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的医家是( D )
A.刘完素B.张从正C.李杲
D.朱震亨E.陈无择
33.集汉以前药物学研究之大成的著作是( A )
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难经》
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
34.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中心是(A )
A.五脏B.六腑C.奇恒之府
D.形体官窍E.经络
35.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 E )
A.整体观念B.恒动观念C.同病异治
D.异病同治E.辨证论治
(二)B1型题:
A.汉代B.晋魏时期 C.唐代
D.宋代E.明清时期
1.现存最早的药典是由哪一朝代颁行的( C )
2.药物配伍禁忌的“十八反”、“十九畏”最早提出的时代是( D )
A.《新修本草》B.《本草拾遗》C.《食疗本草》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E.《海药本草》
3.开创世界药物著作图文对照方法先例的是( A )
4.唐慎微所著的是( D )
A.《神农本草经》B.《炮炙论》C.《本草纲目拾遗》
D.《本草图经》E.《新修本草》
5.清代医家赵学敏所撰的著作是( C )
6.由宋代政府组织编撰的是( )
A.《本草图经》B.《海药本草》C.《食疗本草》
D.《千金要方》E.《针灸大成》
7.唐代孟诜所著的是( )
8.李珣所撰的第一部泊来药物专著是( )
A.《医林改错》B.《医方集解》C.《成方切用》
D.《温病条辨》E.《普剂方》
9.清代汪昂所著的方书是( )
10.王清任对瘀血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代表作是( )
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食疗本草》
D.《新修本草》E.《本草纲目》
11.第一部食用药物专著是( )
12.最早运用自然分类法对所载药物进行分类的著作是( )
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
D.《中藏经》E.《千金要方》
13.最早提出“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论著是( )
14.被尊为“方书之祖”的著作是( )
A.张机B.秦越人C.皇甫谧
D.孙思邈E.王惟一
15.《千金要方》被称为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
16.率先铸造铜人模型的是( )
A.我国江南人体腠理多稀疏
B.“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C.“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
D.“旦慧、昼夜、夕加、夜甚”
E.“日西则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17.季节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可表现为( )
18.昼夜晨昏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多为( )
(三)X题型
1.确立中医学术体系的论著是( )
A.《黄帝内经》B.《难经》C.《五十二病方》
D.《伤寒杂病论》E.《神农本草经》
2.被尊称为“金元四大家”的是( )
A.刘完素B.张元素C.钱乙
D.李杲E.张从正
3.明清时期对温病学形成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家有( )
A.张介宾B.吴有性C.叶桂
D.赵献可E.吴瑭
4.力倡命门学说,为温补学派的创立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家是( )
A.张介宾B.吴有性C.叶桂
D.赵献可E.王清任
5.下列属于《中医学基础》主要内容的是( )
A.整体观念B.哲学基础C.诊法辨证
D.病因学说E.病机学说
6.对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影响最大的古代哲学思想有( )
A.整体观念B.阴阳学说C.五行学说
D.辨证论治E.精气学说
7.“证”从哪几方面揭示了病理变化的本质( )
A.疾病的原因B.病变的部位C.疾病的性质
D.邪正关系E.疾病的传变
8.中医学有诸多的特征,但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特点是( )
A.恒动观念B.辩证观念C.整体观念
D.思辨观念E.辨证论治
9.下列哪些观点能体现中医学的整体思想( )
A.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有机整体;
B.中医学是以“有诸内必形诸外”为理论依据进行察病的;
C.中医学诊治用药强调结合机体内外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D.中医养生原则之一是强调顺应自然;
E.中医学对局部病变的治疗,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10.在中药学发展中贡献突出的医家有( )
A.张机B.陶弘景C.苏敬
D.唐慎微E.李时珍
二、词语解释
中医学
中医理论体系
3.整体观念
4.辨证论治
5.证候
6.同病异治
7.异病同治
8.疾病
三、填空题
1.《黄帝内经》记载的食道与肠管长度的比值为( ),与现代解剖学的相关内容相近似。
2.东汉张机所著的()是第一部论述辨证论治的专书。
3.《神农本草经》收录药物()种,其中多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录。
4.晋代王叔和的《脉经》详述()种脉象诊法。
5.唐末昝殷所著的()是现存最早的妇科专书。
6.宋代()所撰的《小儿药证直诀》是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
7.明代杨继洲的()是研习针灸的重要文献。
8.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著是(),刊行于金代。
9.唐朝政府颁行的《新修本草》又名(),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10.《本草纲目》采用()法将收载的药物分为16部62类。
11.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是( )进行解决的法则。
12.中医治病注重()的异同,其次才是病的异同。
四、简答题
1.什么是中医理论体系?其形成的因素是什么?
2.中医基础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哲学理论各是什么?
3.何谓“金元四大家”?所代表的学术流派各是什么?
4.明清时期最突出的学术成就是什么?为此做出了贡献的著名医家是谁?
5.唐代药物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6.宋代药物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7.明清时期药物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8.《黄帝内经》在方剂学方面的成就是什么?
9.张机对方剂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0.何谓整体观念?体现在哪几方面?
11.如何理解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2.什么是辨证?辨证与论治的关系是什么?
五、论述题
1.试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2.简述“金元四大家”在中医基础医学发展中的学术贡献。
3.简述历代中药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4.简述历代方剂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5.试论历代针灸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6.试论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7.试论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8.举例说明辨证与辨病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D 答案分析:中医学是一个具有独特理论的医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都充分体现着整体认识的方法,因此说“整体观念”是其指导思想。
2.D 答案分析:在备选答案中,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又称气一元论或元气论)是中医学的哲学基础,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治的方法,只有“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才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
3.B 答案分析:“治病求本”仅指治疗疾病的总的思路;“辨证求因”是中医学认识病因的思维方法;“四诊八纲”属于中医学观察疾病和分析疾病的方法。“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所以才是中医学的“诊疗特点”。
4.D 答案分析:秦越人被尊称为“扁鹊”,由于他对医学的贡献突出,因此成书于两汉之际的《难经》便托名于他。而《金匮要略》和《伤寒论》合称为《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张机所著,《中藏经》托名三国时代华佗;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
5.B 答案分析:《黄帝内经》撷取了秦汉以前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哲学成就,在阴阳、精气、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总结了当时人类的医学成就,使长期积累的医药知识系统化、理论化,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因此该书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6.C 答案分析:《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该书系统论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预防,其他四部医书以及整个中医理论体系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说《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7.B 答案分析:东汉张机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一部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著。张机总结了汉及以前的临床经验,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辨证明确,立法严谨,组方精当,并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的思路。
8.D 答案分析:成书于两汉之际的《难经》从脉法、奇经八脉、五脏的解剖等方面补充和发展了《黄帝内经》,并与之共同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9.E 答案分析:东汉的著名医家张机在继承《黄帝内经》学术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他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了外感病的六经辨证论治纲领。
10.C 答案分析:隋朝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内、外、妇、儿、五官诸科病证的病源、症状及其形成机理的研究相当深刻,因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11.D 答案分析: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把复杂的致病因素归纳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类,首次提出了“三因致病说”,发展了《内经》和《金匮要略》的病因理论。
12.E 答案分析:晋代王叔和的《脉经》详论24脉法,使《内经》、《难经》确立的诊脉方法得到实施和推广。
13.E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刘完素(河间)强调火热病机,临床用药时以寒凉为主,因而后世尊其为“寒凉派”的代表。
14.A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朱震亨(丹溪)倡导“相火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是“滋阴派”的代表。
15.B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疗用药以补脾胃为主,故被尊为“补土派”的代表。
16.D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张从正(子和)认为病由邪生,邪去正安,治病用药以祛邪为主,故尊称为“攻邪派”的代表。
17.C 答案分析:明代张介宾(景岳)等对《难经》所倡的命门理论有所发挥,从而丰富了藏象学说的内容。
18.E 答案分析:清初叶桂(天士)在《温热论》中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创立了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19.B 答案分析:清代吴瑭(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了三焦辨证理论,使温病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20.A 答案分析:成书于东汉末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最早提出药物“四性五味”理论,奠定了中药学发展的基础。
21.B 答案分析:南北朝雷氏的《炮炙论》首次专论药物炮制加工方法,反映了此前药物加工的水平。
22.B 答案分析:李勣、苏敬等主编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早800多年。是显庆四年由唐朝政府颁行的。
23.D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的张元素(洁古)等人重视药物气味厚薄和升降浮沉的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倡导了药物“归经”、“引经”的观点。
24.D 答案分析: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图1100余幅,其成就最大,在国内外的影响最深远。
25.C 答案分析:《本草拾遗》是唐代陈藏器继《唐本草》之后所撰写的,详细地描述了药物品类的鉴别方法,补充了大量民间所用的药物。
26.C 答案分析:第一部由宋朝政府组织编撰并颁行的方书是《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首。
27.B 答案分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由宋朝政府“太医局熟药所”颁行的处方规范著作,虽然载方800首,但却是第一部成药典籍。
28.C 答案分析:晋代皇甫谧在继承《内经》、《难经》有关针灸学成就的基础上,撰写了《针灸甲乙经》,成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29.A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刘完素认为“六气皆能化火”、“五气过极皆能化火”、“气有余便是火”,他论述病机常以“火热立论”。
30.B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张从正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邪气所致,邪去则正安,所以用药以汗、吐、下攻邪之法为治。
31.C 答案分析:金元时代李杲强调脾胃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力倡“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的观点。
32.D 答案分析:朱震亨认为人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创造性地阐发了相火理论。
33.A 答案分析:《神农本草经》是集汉以前药物学研究之大成,其在研究每味药物的性能、主治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药物“四性五味”的药性理论。
34.A 答案分析: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是在心的主宰作用下,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联系作用而成为有机的整体。
35.E 答案分析:中医学对疾病的理性认识过程就是“辨证”,治疗疾病的过程就是“论治”,所以说“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
(二)B1型题
1.C 答案分析:由唐朝李勣和苏敬主持编写的药物专著是《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
2.D 答案分析:由于宋代应用的药物种类大幅度增加,人们对药物的药理作用研究更加深入,于是将药物配伍禁忌总结为“十八反”和“十九畏”,并首先记载于公元975年刊行的《开宝本草》之中。
3.A 答案分析:唐代李勣、苏敬主编的《新修本草》载药844种,附有药物图谱并加以文字说明,开创了世界药物史上图文对照的先例。
4.D 答案分析:宋代蜀中世医唐慎微在继承历代本草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广集民间验方和用药经验,收录古文、经史杂家、佛教道藏中记载的有关药物知识,著成规模空前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1558种,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5.C 答案分析:清代杰出医家赵学敏撰著《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很有研究价值的名著。
6.D 答案分析:北宋政府组织重修本草,先后刊行了《开宝本草》、《嘉祜补注本草》、《本草图经》。
7.C 答案分析:唐至五代时期,孟诜所著的《食疗本草》补充了食用药物。
8.B 答案分析:唐代李珣收集了海外泊来药物并加以研究,著成了第一部泊来药物专著《海药本草》,扩大了药物研究的范围。
9.B 答案分析:清代名医汪昂所著的《医方集解》,对每一方剂的证治机理和组方原则作了详细的阐发。
10.A 答案分析:清代王清任重视解剖,所著《医林改错》修正了前人某些错误认识,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11.C 答案分析:《食疗本草》是唐至五代的孟诜所著,是一部专载食用药物的专著。
12.E 答案分析:《本草纲目》首次运用自然分类法将所载的1892种药物分为16部62类。
13.A 答案分析:《黄帝内经》虽然载方13首,但却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为后世所遵循,奠定了方剂学发展的基础。
14.C 答案分析:按照辨证论治原则组方疗病者,当首推张机的《伤寒杂病论》,载方269首,按照《内经》提出的“君臣佐使”原则,组方严谨,为后世组方的典范,故尊其为“方书之祖”。
15.D 答案分析:唐代孙思邈所撰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可称为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16.E 答案分析:北宋王惟一于公元1026年铸造两具针灸铜人模型,并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17.B 答案分析:由于盛夏天气炎热,人体气血趋向于体表,皮肤松驰,汗孔开张出汗散热,所以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体现了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18.D 答案分析:由于人体气血有昼夜晨昏的变化,所以病理情况下的一般变化规律是“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三)X型题
1.A B D E 答案分析: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分别从基础理论、临床辨证、治疗原则以及处方用药方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2.A D E 答案分析: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三人和朱震亨被尊称为“金元四大家”。
3.B C E 答案分析:明代的吴有性著《温疫论》,为中医传染病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清代叶桂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吴瑭创立三焦辨证,他们为温病学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
4.A D 答案分析:明代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赵献可、张介宾等力倡命门学说,丰富了藏象学说内容。
5.B C D E 答案分析:《中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有哲学基础、人体结构与功能、病因、病机、诊法、辨证、养生、防治、康复。
6.B C E 答案分析:任何一门科学都必须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指导,中医学凭借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建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7.A B C D 答案分析:证候从疾病的原因、病变的部位、疾病的性质和邪正关系诸方面揭示特定阶段的病理本质。
8.C E 答案分析:中医理论体系有诸多特征,其中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
9.A B C D E 答案分析: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体现和贯穿于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诊法辨证、养生防治各方面的理性认识之中。
10.B C D E 答案分析:晋代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总结了魏晋时期药物学发展成就。唐李勣、苏敬等人所撰的《新修本草》为世界上最早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宋代唐慎微著有规模空前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
二、词语解释
1.中医学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所形成的,研究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养生康复的一门自然科学。
2.中医理论体系是指由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运用中医特有的逻辑思维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构成的医学体系。
3.所谓整体观念,是指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方法。
4.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辨证,是通过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为某种证候的识病过程。论治是指根据辨证的结果,采取相应治疗方法进行治病的过程。
5.证候简称为“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证候从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关系方面揭示该阶段的病理本质。
6.所谓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疾病,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病机(即不同的证候),于是就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7.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类型的疾病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即相同的证候),就可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8.疾病,简称为“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病传规律和转归的病理过程。
三、填空题
1.1:35
2.《伤寒杂病论》
3.365
4.24
5.《经效产宝》
6.钱乙
7.《针灸大成》
8.《洗冤录》
9.《唐本草》
10.自然分类
11.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
12.病机(或“证候”)
四、简答题
1.答:中医理论体系是由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运用中医特有的逻辑思维所推演的科学结论构成的医学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形成的因素主要有:①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②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③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④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
2.答:中医的基础医学,主要是研究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因而中医的基础医学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的理论为基础。其哲学理论主要是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3.答:“金元四大家”是指对刘完素(河间)、张从正(子和)、李杲(东垣)、朱震亨(丹溪)四位著名医家的尊称。他们分别是“寒凉派”、“攻下派”(也叫攻邪派)、“补土派”(也叫脾胃派)、“滋阴派”的代表。
4.答:明清时期在中医学理论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有命门学说和温病理论。其中赵献可、张介宾等人所倡立的命门学说,丰富了藏象学说内容。吴有性、叶桂、吴瑭等人为温病学理论的建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王清任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5.答:药物学在唐代有较大的发展,各地应用的药物达千种之多。其中最突出的是唐显庆四年,政府颁行了由李勣、苏敬主持编写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该书是世界上最早的由政府制订的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早800多年。该书收载药物844种,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世界药物学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唐代还有《本草拾遗》、《食疗本草》、《海药本草》等药物专著。
6.答:宋代应用的药物种类大幅度地增加,重视道地药材和质量规格,尤其是对生药鉴别及药物生长环境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将药物配伍禁忌总结为“十八反”、“十九畏”。北宋政府组织重修本草,并先后刊行了《开宝本草》、《嘉祜补注本草》、《本草图经》。这一时期又有唐慎微编撰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该书后经宋政府修订更名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1746种,成为当时最完备的本草专著,在中药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
7.答:明清时期有大量的本草著作涌现,其中成就最大、影响深远的莫过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绘图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并采用先进的自然分类方法将收载的药物分为16部62类。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是这一时期很有研究价值的药物学专著。
8.答:《黄帝内经》虽然载方仅13首,但其剂型却有汤、丸、酒、膏诸类,尤其是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和“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的组方原则,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9.答:张机(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共载方269首(除去重复者),总结了汉以前临床实践经验, 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辨证明确,君臣佐使配伍严谨,组方全面而精当,是后世乃至今日处方用药的圭臬,因而是书被尊为“方书之祖”,并以此形成了“经方学派”。
10.答:所谓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这一认识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中主要体现在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11.答: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就形体结构而言,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络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在生理活动方面,结构上的整体性和基本物质的同一性,决定了各种不同功能之间的密切相关性。相互协调,互相制约,共同完成人体的生命活动。在病理方面,认为任何一个局部的病变均可影响整体,因而在诊断上通过分析脉、舌等外在表现就可对内脏乃至整体的病理变化作出判断。治病也主张通过整体调治。可见中医理论在研究形体结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治方面均贯穿着整体思维。
12.答:所谓辨证,是通过分析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等资料,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及邪正关系,概括为某种证候的过程。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检验辨证是否正确的方法。
五、论述题
1.答: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有诸多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以古代解剖学知识为基础。《内经》、《难经》中就运用当时的解剖技术对人体脏腑、形体的形态认识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为藏象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形态学基础,如果没有人体的解剖知识,完全不了解内脏形态位置而试图确定内脏名称,研究其生理病理,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其二,长期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丰富而坚实的实践基础;其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各种文化学术流派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同时也广泛地吸纳了天文、历法、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方面的科学知识,并将其与医学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其四,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了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理论,使医疗实践经验升华到理性的医学理论。
2.答:“金元四大家”在中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刘完素以火热立论,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气有余便是火”,因而用药擅长于寒凉,因而被尊称为“寒凉派”的代表,他的学术思想对温病学派的创立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张从正认为疾病皆生于邪气,邪去则正安,故治病力主攻邪,对攻邪的汗、吐、下三法有所发挥,被称为“攻邪派”。李杲认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疗用药总以调补脾胃为务,对脾胃理论的形成有突出贡献,故称其为“补土派”。朱震亨首倡相火理论,用药以滋阴降火为主,故为“滋阴派”的代表。他们的学术立场虽然有别,但却从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
3.答:东汉成编的《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首次提出了“四性五味”的重要理论,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南北朝的《炮炙论》,反映了此前药物加工水平;唐代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颁行的药典,并开创药物研究图文对照方法。这一时期还产生了最早的食物药专著《食疗本草》和泊来药物专著《海药本草》。宋代总结了“十八反”“十九畏”等药物配伍禁忌,刊行了《开宝本草》、《嘉祜本草》、《本草图经》及《重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等有影响的专著。金元时期,由张元素、李杲等首倡了“归经”、“引经”观点。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的成就最大、影响最深远。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很有研究价值的名著。
4.答:方剂学是专门研究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应用的学科。《五十二病方》是最早的方书,载方280余首。《内经》虽然载方13首,但却提出了“君臣佐使”和“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的组方原则,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载方269首,但组方全面、严谨而精当,是后世处方用药的臬圭,为“方书之祖”。唐代的《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记载了唐以前方书内容。宋代有《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均为政府主持编撰的有影响的大型方书。明代有资料最丰富的《普剂方》。清代出版的《医方集解》和《成方切用》是代表了清代方剂学成就的专著。
5.答:《黄帝内经》以前就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等重要文献,反映了针灸学的古朴风貌。《内经》则论述了经络、腧穴、针法、灸法内容,对汉以前针灸学成就进行全面的总结,奠定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难经》完善和补充了“奇经八脉”及针法的内容。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第一部针灸学专著,确定了349个腧穴部位、主治和刺治方法。王惟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元代《十四经发挥》等对针灸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是研习针灸学的重要文献,吴谦的《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是第一部针灸学教材,对针灸学的发展和推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6.答:人不仅与自然环境有着物质的同一性,而且自然环境中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在生理方面,人体通过内在的调节机能,保持着与自然界的统一,如炎夏天气炎热,故汗孔开张而多汗;严冬天气寒冷而人体少汗,即属于人对自然的适应性生理变化。自然环境对疾病的发生和病理变化也有影响,如不同季节的多发病,不同地区的地方性疾病等。在治疗用药时也要结合自然气候及地域特点。人体也能积极主动地适应自然,有限地改造自然。以上诸方面均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7.答: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社会地位、经济状态的差异对人们身心机能可以产生诸多的影响。社会的进步、物质条件的改善,无疑给人们健康带来更多的益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日益剧烈的竞争,生态环境的破坏,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精神压力和新病种的产生,这就是中医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原因所在。
8.答:中医学在重视辨证论治的同时,也十分重视辨病。中医辨病治疗有更久的历史,早于《内经》的《五十二病方》即是如此。《伤寒杂病论》中用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肠痈,用甘麦大枣汤治疗脏躁。《内经》用兰草汤治疗脾瘅,用半夏术秫米汤治疗失眠等即是其例,均体现了专病专方的辨病治疗原则。由于病与证的关系十分复杂,为了正确处理病与证的关系,所以中医学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方法。当同一疾病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证候时,就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此即所谓“同病异治”,如水肿病,存在着虚、实不同的病理变化,病位有在肺、在脾、在肾的差异,因而就会有不同证候类型的水肿,治疗方法也就不同。对于不同的疾病,在其变化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证候时,就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此即所谓“异病同治”,如泄泻、水肿、哮喘等不同的疾病可出现肾阳虚的共同病理本质,因而都可采用温补肾阳之法治之。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阴阳学说
大纲要求
1.掌握阴阳基本概念的内涵。
2.掌握阴阳的相互关系。
3.熟悉阴阳各关系的内涵。
4.熟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 了解阴阳学说形成的文化背景及其特性。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阴阳的最初涵义是指( )
A.日月B.动静C.天地D.昼夜E.寒热
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体现了阴阳的什么特性( )
A.相关性B.普遍性C.可分性D.转化性E.规定性
3.《内经》认为“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 )
A.相关性B.普遍性C.可分性D.转化性E.规定性
4.“阴阳互藏”关系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 )
A.相关性B.普遍性C.可分性D.转化性E.规定性
5.中医学将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确定为阳,这一认识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 )
A.相对性B.普遍性C.可分性D.转化性E.规定性
6.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段是( )
A.上午B.前半夜C.下午
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
7.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段是( )
A.上午B.前半夜C.下午
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
8.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段是( )
A.下午B.后半夜C.前半夜
D.上午E.以上都不是
9.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段是( )
A.上午B.前半夜C.下午
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
10.“寒者热之”的治病方法是阴阳哪一关系的具体应用( )
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E.相互交感
11.“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的病机体现了阴阳的什么关系( )
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E.相互交感
1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
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消长平衡
D.相互交感E.相互转化
13.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阴阳互根的关系( )
A.阳在外,阴之使也 B.独阴不胜,孤阳不长 C.阴在内,阳之守也
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14.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是阴阳哪一关系在病理方面的体现( )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C.互相转化
D.消长平衡E.阴阳自和
15.“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
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E.阴阳交感
1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
A.相互交感B.对立制约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E.消长平衡
1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肾为( )
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
18.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 )
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
D.阴中之至阴E.阴中之阴
19.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肺为( )
A.阳中之阴B.阳中之阳C.阴中之阴
D.阴中之阳E.阴中之至阴
20.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心为( )
A.阳中之阴B.阳中之阳C.阴中之阴
D.阴中之至阴E.阴中之阳
21.脾的阴阳属性是( )
A.阳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
22.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阳( )
A.滋润B.抑制C.凝聚D.收敛E.推动
23.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阴( )
A.推动B.温煦C.滋润D.兴奋E.升散
24.根据阴阳学说,下列属阳的是( )
A.寒凉B.凝聚C.兴奋D.闭阖E.向下
25.下列属阳的事物是( )
A.青、白B.晦暗C.黄、赤
D.呼吸微弱E.声音低怯
26.下列属阴的事物是( )
A.黄、赤B.青、白C.鲜明
D.呼吸有力 E.声高气粗
27.脉之属阳者是( )
A.沉B.涩C.滑D.小E.细
28.脉之属阴者是( )
A.浮B.大C.洪D.涩E.滑
29.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补益正气B.补虚泻实C.清除邪气
D.泻阴损阳E.调理阴阳
30.《内经》中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旨在强调( )
A.阴阳与四时的关系 B.春夏重在保养阳气C.秋冬重在保养阴气
D.保养阴气的重要性 E.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
31.阳偏胜形成的证候是( )
A.实证B.里证C.实热证D.实寒证E.表证
32.阴偏胜形成的证候是( )
A.实寒证B.实热证C.虚寒证D.虚热证E.表证
33.“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 )
A.表证B.虚热证C.里证D.实热证E.实寒证
34.阴邪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其治疗方法是( )
A.实者泻之B.虚者补之C.寒者热之
D.热者寒之E.阴病治阳
35.“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 )
A.阳偏盛证B.阴偏盛证C.阴偏衰证
D.阳偏衰证E.阴阳俱衰证
36.“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 )
A.实热证B.虚寒证C.实寒证
D.虚热证E.阴阳两虚证
3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最适用于( )
A.阴盛则寒之证B.阳虚则寒之证C.阴盛伤阳之证
D.阴损及阳之证E.以上都不是
3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 )
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阳
D.阳中求阴E.补阴扶阳
39.在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药的方法,称为( )
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E.阴阳双补
40.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方法属于( )
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
D.阳病治阴E.平补阴阳
41.属于阴的味是( )
A.酸B.辛C.甘D.淡E.以上都不是
42.属于阳的味是( )
A.酸B.苦C.咸D.辛E.涩
(二)B1型题
A.阳中之阳B.阴中之阳C.阳中之阴
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
1.在不同时间段的阴阳属性划分中,前半夜属( )
2.以脏腑部位来划分其阴阳属性,则肝是( )
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
D.虚寒证E.真寒假热证
3.阴虚所致的证候是( )
4.阳盛所致的证候是( )
A.阴不足则阳相对亢盛B.阳有余以致阴液受损 C.阴消亡则阳无所依
D.阳不足则阴相对有余E.阴邪有余以致阳气受损
5.“阴盛则阳病”的含义为( )
6.“阳盛则阴病”的含义为( )
A.热极似寒、寒极似热 B.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
D.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7.可以用阴阳互根解释的是( )
8.可以用阴阳转化解释的是( )
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E.寒热错杂证
9.“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适应证是( )
10.“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适应证是( )
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E.补阴补阳
11.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即是( )
1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是( )
A.“壮水之主,以制阳光”B.“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C.“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D.“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E.阴阳双补
13.“阴病治阳”即( )
14.阴中求阳能使( )
(三)X型题
1.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 )
A.阳制约阴B.阴根于阳C.阴消则阳长
D.事物的无限可分性E.阴阳相互转化
2.下列各项属性为阴的有( )
A.发散B.抑制C.明亮D.晦暗E.温煦
3.下列各项属性为阳的有( )
A.温煦B.滋润C.抑制D.推动E.升腾
4.从夏至冬的气候变化是( )
A.阴长阳消B.热极生寒C.阳消阴长
D.由阴转阳E.寒极生热
5.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
A.补其不足B.实者泻之C.虚则补之
D.损者益之E.损其有余
6.根据阴阳互根原理确定的治法是( )
A.阳病治阴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
D.阴中求阳E.泻阳益阴
7.根据阴阳制约原理确定的治法是( )
A.热者寒之B.阴中求阳C.阴病治阳
D.寒者热之E.阳中求阴
8.在药物的五味中,属阴的是( )
A.甘B.咸C.酸D.苦E.辛
9.据五脏部位分阴阳,属阴的脏是( )
A.心B.肺C.肝D.脾E.肾
10.八纲中以阴阳为总纲,其余六纲中属阴的是( )
A.里B.表C.寒D.实E.虚
二、词语解释
1.阴阳
2.阴阳交感
3.阴阳互根
4.阴阳互用
5.阴阳自和
6.阴阳互藏
7.阳损及阴
8.阴损及阳
9.阳中求阴
10.阴中求阳
11.阳病治阴
12.阴病治阳
三、填空题
1.中医学理论形成,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有精气学说和( )。
2.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 )的概括。
3.阴阳的特定性质有相关性、( )和规定性。
4.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 )及随着划分属性的前提的改变而改变三个方面。
5.中医学将人体具有( )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
6.中医学将人体具有( )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阴。
7.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阴阳双方存在着( )的关系。
8.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 )的关系。
9.阴阳消长关系存在着( )和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四个方面的表现形式。
10.“阳胜则热”,是指机体在阳邪作用下,呈现出( )的病理状态。
11.“阴虚则热”是指阴液亏虚,而致阳( )的病理状态。
12.阴阳互损是以阴阳的( )为前提的。
13.阴阳互损包括( )两个方面。
14.唐朝王冰用( )方法治疗阳虚所致的虚寒证。
15.唐朝王冰用( )方法治疗阴虚所致的虚热证。
四、简答题
1.何谓阴阳?有何特性?
2.什么是阴阳的相对性?这一特性表现在哪几方面?
3.如何理解阴阳的规定性?
4.如何正确理解阴阳和矛盾的异同?
5.阴阳的相互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6.阴阳的互根互用包涵哪几方面的关系?
7.如何全面理解阴阳的消长平衡关系?
8.何谓阴阳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
9.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有哪几方面?
10.为什么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11.如何应用阴阳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12.用阴阳学说解释病理有哪些主要内容?
13.如何全面理解阴阳偏盛所致的病理变化?
14.何谓阴阳互损?其发生的前提是什么?结局如何?
15.如何理解“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16.如何对阴阳偏盛所致病证进行治疗?
17.如何对药物的性味进行阴阳属性划分?
五、论述题
1.试论古代哲学对中医理论体系建构的作用。
2.简述阴阳学说对中医理论形成的影响。
3.试论阴阳的特性。
4.举例说明阴阳的相对性及其意义。
5.举例说明阴阳规定性及其意义。
6.简述阴阳消长平衡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
7.简述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及其意义。
8.简述阴阳学说在解释人体病理变化方面的应用。
9.简述阴阳学说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0.简述阴阳学说在指导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题型
1.D 答案分析:阴阳的最初涵义是非常朴素的,最初人们将日出后的白昼称为阳,将日入后的黑夜称为阴。
2.B 答案分析:用阴阳对立统一运动规律可以广泛地用以认识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联系,所以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体现了阴阳的普遍性。
3.C 答案分析:阴阳的可分特性是指属阴或属阳的事物,还可再分为阴阳两个方面。所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就体现了这一特性。
4.C 答案分析:“阴阳互藏”是指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蕴涵有另一方,因此阴阳可分性可以体现“阴阳互藏”关系。
5.E 答案分析:中医学根据自身理论的需要,将人体具有温煦、兴奋、推动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规定为阳,这一认识体现了阴阳的规定特性。
6.B 答案分析:黑夜属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7.C 答案分析:白昼属阳,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
8.D 答案分析:白昼属阳,下午为阳中之阴,上午为阳中之阳。
9.D 答案分析:黑夜属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
10.A 答案分析:寒证属阴,热药属阳,“寒者热之”是指用热性药物治疗寒性病证的方法,所以体现了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
11.A 答案分析:“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是指阴或阳的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制约不足而致的病机,所以体现了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
12.B 答案分析:这段原文认为,在内的阴精是阳气的物质基础,阳气又能促进了阴精的化生。因而体现了阴阳互根互用关系。
13.D 答案分析:“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经文是对阴阳转化关系的概括,不属于阴阳互根关系之列。
14.B 答案分析:当阴阳的互根互用不足时,任何一方的减少都可造成另一方的不足。因此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是互根互用关系在病理中的体现。
15.C 答案分析:阴阳互为其根,互为其用。阴是阳的生化之源,阳是阴的生成之力,故“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体现了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
16.C 答案分析:寒属阴,热属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阴阳转化关系在气候变化方面的体现。
17.D 答案分析:肾位于属阴的膈下腹中,又为属阴的水脏,故肾为“阴中之阴”脏。
18.C 答案分析:肝位于属阴的膈下腹中,但其性喜条达而主升属阳,故为“阴中之阳”脏。
19.A 答案分析:肺位于属阳的上焦胸中,但肺气以清肃下降为主属阴,故为“阳中之阴”脏。
20.B 答案分析:心位于属阳的膈上胸中,主一身阳气,通于夏气属阳,故为阳中之阳。
21.E 答案分析:脾位于属阴的膈下腹中,通应于长夏之气,长夏属至阴,故谓脾为“阴中之至阴”。
22.E 答案分析: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推动等功能的属性为阳。
23.C 答案分析: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滋润等功能的属性为阴。
24.C 答案分析:阴阳学说认为,人体兴奋等功能的属性为阳。
25.C 答案分析:五色主病规律认为黄色、赤色主热证,故属阳。
26.B 答案分析:五色主病规律认为青色、白色均主寒证,故属阴。
27.C 答案分析:在对脉象的阴阳属性归类中,滑脉属阳。
28.D 答案分析:在对脉象的阴阳属性归类中,涩脉属阴。
29.E 答案分析: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动态平衡,是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30.E 答案分析:中医养生学认为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能调理人体的阴阳,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在强调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
31.C 答案分析:阳偏盛时机体的机能亢奋,产热过剩,故表现为实热证特点。
32.A 答案分析:阴偏盛时机体感受阴邪,机能障碍,产热功能受到抑制,故表现为实性寒证。
33.D 答案分析:“热者寒之”是指用寒凉药物治疗热性病证的方法,故其适应证为实热证。
34.C 答案分析:“寒者热之”是指用温热药物治疗寒性病证的方法。故阴邪盛所致的实寒证要用此法治之。
35.C 答案分析:据“阴虚则热”的病机原理,阴虚所致的证候属虚热证,当用“阳病治阴”的滋阴降火法治之,故此法适用于“阴偏衰证”。
36.B 答案分析:据“阳虚则寒”的病机原理,阳虚所致的证候属虚寒证,当用“阴病治阳”的温阳益火法治之,故此法适用于虚寒证。
37.B 答案分析:王冰的“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法是补阳的治法,故适应于“阳虚则寒”之证。
38.B 答案分析:王冰的“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法是通过滋阴壮水以制约偏盛之阳,此法也就是《内经》的“阳病治阴”之法。
39.A 答案分析:张介宾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40.B 答案分析:张介宾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
41.A 答案分析:在药物五味的属性划分时,酸味属阴。
42.D 答案分析:在药物五味的属性划分时,辛味属阳。
(二)B1型题
1.D 答案分析:黑夜属阴,故前半夜为阴中之阴。
2.B 答案分析:肝位于属阴的膈下腹中,但有喜条达,主升的属阳特性,故为“阴中之阳”脏。
3.C 答:虚热证的病机是“阴虚”,故曰“阴虚则热”。
4.A 答:实热证的病机是“阳盛”,故曰“阳盛则热”。
5.E 答案分析:“阴盛”指阴邪有余,“阳病”指阳气受损而不足。
6.B 答案分析:“阳盛”指阳邪偏盛,“阴病”指阴液受损而不足。
7.E 答案分析:阴和阳互为其根,因此在病理情况,阳损可以及阴而致阴虚,阴损可以及阳而致阳虚。所以“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可以用阴阳互根理论加以解释。
8.B 答案分析:阴和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各自相反的方面转化,所以属阳的热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反之亦然。所以“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可以用阴阳转化理论加以解释。
9.D 答案分析:王冰“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阳虚阳不制阴而致的虚寒证。
10.C 答案分析: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阴虚阴不制阳而致的虚热证。
11.B 答案分析:张介宾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所以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即是“阳中求阴”之法。
12.C 答案分析;“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治法的适应证为阴虚所致的虚热证,《内经》认为当用“阳病治阴”之法治之。
13.B 答案分析:阴病治阳之法即王冰的“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法,适应于阳虚所致的虚寒证。
14.C 答案分析:张介宾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三)X型题
1.D E 答案分析:阴阳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和相互转化两个方面。
2.B D 答案分析:根据事物的阴阳属性划分原则,抑制的、晦暗的属阴。
3.A D E 答案分析:中医学认为,凡是具有温煦、推动、升腾等作用的事物属性为阳。
4.A B C 答案分析:从夏至冬,气候由热转凉变寒,是阳消阴长,也即阴长阳消的过程,也是由夏之热极转化为寒凉的“热极生寒”转化过程。
5.A C D 答案分析:补其不足、损者益之、虚则补之都属不足之虚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故可用于阴阳偏衰所致病证的治疗。
6.B D 答案分析:阳中求阴和阴中求阳治法是张介宾根据阴阳互根理论制订的治疗方法。
7.A C D 答案分析: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阴病治阳方法都是在阴阳制约原理指导下制订的治法。
8.B C D 答案分析:根据五味的阴阳属性划分原则,酸、苦、咸(涩)之味均属阴。
9.C D E 答案分析:由于肝、脾、肾三脏位居属阴的膈下腹中,故均属阴。
10.A C E 答案分析:根据八纲的阴阳属性划分原则,里、虚、寒三纲属阴。
二、词语解释
1.所谓阴阳,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涵有对立统一的概念。。
2.所谓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并由此产生各种相应的变化和反应。
3.所谓阴阳互根,是指阴和阳互为根据,互为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4.所谓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在互根的基础上所产生的相互促进、互相资助的关系。
5.所谓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在运动变化中自动维持协调平衡的能力和趋势。
6.所谓阴阳互藏,是指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涵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7.所谓阳损及阴,是指阳虚到一定程度时,可使阴亦随之不足的病理过程。
8.所谓阴损及阳,是指阴虚到一定程度时,可使阳亦随之不足的病理过程。
9.阳中求阴是治疗阴虚证的方法。是在补阴的同时加用补阳药物,以增强补阴的效果。
10.阴中求阳是治疗阳虚证的方法。是指在补阳的同时加用滋阴药物,以增强补阳的效果。
11.阳病治阴是指用滋阴药物治疗阴虚阳亢所致虚热证的方法。又叫“滋阴降火”法。王冰称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2.阴病治阳是指用补阳药物治疗阳虚阴盛所致虚寒证的方法,又叫温阳法。王冰称为“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三、填空题
1.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2.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
3.普遍性、相对性
4.可分性、转化性
5.温煦、兴奋、推动
6.滋润、凝聚、抑制
7.相互斗争、约束、拮抗
8.相互资助、相互促进
9.此消彼长、此长彼消
10.机能亢奋,产热过剩
11.相对偏盛,机能相对亢奋,产热相对过剩
12.互根互用关系
13.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14.“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15.“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四、简答题
1.答:阴阳是指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涵有对立统一的概念。阴阳的特性主要表现在相关性、普遍性、相对性和规定性四个方面。
2.答:所谓阴阳的相对性,是指各种事物或现象以及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而是相对的。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可分特性、相互转化,以及随着划分属性的条件或前提改变时,阴阳属性也随之改变三个方面。
3.答:阴阳的规定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认为在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前提(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已确定的阴阳属性是不能改变的,如寒与热的属性是以温度的高低为划分条件的,寒被规定为阴,热被规定为阳。二是中医学根据自身理论的需要,将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归为阳,而将人体内具有滋润、凝聚、抑制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归为阴。
4.答:阴阳和矛盾都涉及事物对立统一规律,都属哲学范畴的基本概念,但二者有很大的区别,其区别点主要在于一般与特殊的不同。矛盾范畴对各对立面的性质除了指出其具有对立统一关系之外,不加任何限定,是物质世界中最普遍的规律,适用于一切领域,是各种事物相互关系中最抽象、最一般的概括。阴阳范畴不仅具有对立统一的规律,还具有另外一些特殊的规定,因此是一种有限的、具体的矛盾形式,存在着矛盾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内容。
5.答:阴阳的相互关系是阴阳学说的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具体言之,阴阳的相互关系表现在阴阳的相互交感、相互的对立制约、阴阳互藏、阴阳互根、阴阳互用、阴阳的相互消长、阴阳自和、阴阳相互转化等方面。
6.答:对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理解:一是阴阳互藏。所谓阴阳互藏是指阴阳双方,任何一方都包涵着另一方。具体言之,即阴中涵有阳,阳中涵有阴,阴阳之中还有阴阳;二是阴阳互根,是指阴和阳互为根据、互为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三是阴阳互用,指阴阳双方相互促进、相互资助,维持事物的发展。
7.答:阴阳的消长平衡指二者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一定限度内不断地彼此消长,保持着事物的动态平衡。这一过程包括了相互消长和协调平衡两个方面。就相互消长而言,又有对立制约关系中的消长,即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过程,也有互根互用关系中的消长,即此消彼消和此长彼长过程。事物的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运动中趋于协调平衡。
8.答:所谓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对立统一的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各自相反的方面转化,阳可以转化为阴,阴可转化为阳。例如四季气候,上半年由冬至春及夏,气候由寒转热;下半年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热转寒,就属“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阴阳转化过程。
9.答: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防治;用以归纳药物的性能等。
10.答:“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是《内经》对阴阳学说在说明人体组织结构方面应用的高度概括。根据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和阴阳可分特性,将人体结构划分为对立统一的若干部分,就大体结构而言,躯壳为阳,内脏为阴。上部、体表、皮毛、外侧为阳,下部、深层、骨肉、内侧属阴。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中的心、肺在膈上胸中为阳,肝、脾、肾在膈下腹腔为阴,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两个方面。因此《内经》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11.答:人体的生理活动可以广泛地运用阴阳学说加以说明。就寐寤而言,白昼人体的阳气旺盛,阳主兴奋,故醒寤兴奋;黑夜人的阴气旺盛,阴对阳的制约加强,故进入睡眠状态。就物质代谢而言,精微物质属阴,产生的相关功能为阳。由精微物质转换为机能的过程,是阳长阴消;脏腑机能又促进了精微物质的化生,此为阴长阳消的过程。
12.答:用阴阳学说解释病理主要有四方面内容:(1)阴阳偏盛:即“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2)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3)阴阳互损:有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4)阴阳转化:阳证转化为阴证,阴证转化为阳证。此外还有阴阳格拒和阴阳亡失的病理变化。
13.答:阴阳偏盛所致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阳胜则热:是指在阳邪的作用下,机体的阳气偏盛,机能亢奋,产热过剩的病理,临床表现为实热证。(2)阳胜则阴病:这种病机是“阳胜则热”病机的发展,此时阳胜特征仍然存在,并有阴液损伤的病理。(3)“阴胜则寒”:指在阴邪作用下,人体阴气偏盛,机能障碍,产热相对减弱的病理,临床表现为实寒证。(4)“阴胜则阳病”:这是“阴胜则寒”病机的发展,在原来病机特点的基础上又有阳气受损的病理。
14.答: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的任何一方,当其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涉及到另一方面的病理过程。阴阳互损是在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前提下发生。虽然有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两个方面,但其结局只有一个,即是阴阳两虚。
15.答:“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是《内经》对阴阳学说在指导诊断方面应用的高度概括。就四诊资料而言,凡色泽鲜明的,声音洪亮有力的,呼吸声高气粗的,脉象呈浮、大、洪、滑的都属阳。反之凡色泽晦暗的,声音低微无力的,呼吸微弱的,脉象呈沉、小、细、涩的皆属阴。就证候的阴阳属性而言,凡表证、热证、实证属阳,凡里证、寒证、虚证属阴。所以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16.答:对于阴阳偏盛所致的病证,就要运用损其有余,也叫实则泻之的原则指导治疗。阳偏盛所致的实热证,就要用属阴的寒凉药物抑制其偏亢之阳,才能消除其热,此即“热者寒之”。阴偏盛所致的实寒证,就要用属阳的温热药物抑制其偏盛之阴,才能消散其寒,此即“寒者热之”。
17.答:药物的性质有寒、热、温、凉,其中热性、温性属阳,寒性、凉性属阴。药味有酸、苦、甘、辛、咸、淡、涩,其中辛、甘、淡味属阳,酸、苦、咸、涩属阴。
五、论述题
1.答: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人们对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科学、人类科学、社会和思维科学)最一般规律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古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用以解释物质世界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知识基础。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必然地要接受一定哲学思想的支配。中医学在其理论建构过程中毫无例外地受到当时先进的具有唯物辩证思想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影响,把零散的、原始的、初级的医疗实践经验,通过归纳总结和分析研究,使之逐步地系统化,将感性的医疗知识升华到理性的医学理论,使之成为比较完整系统的医学理论体系。这些哲学思想被广泛地运用到中医理论的各个层面,并且与医学内容融为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些哲学思想的影响,就不可能构建目前所能认识的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2.答: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哲学理论。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广泛地运用阴阳的相互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关系,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防治及养生康复等,在各个层面,与医学内容紧密地融为一体。因此说,阴阳学说虽属哲学范畴,但却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答:阴阳的特定性质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相关性。相关性也称为关联性,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对象应当是同一范畴、同一层面或同一交叉点的事物。如上与下、冷与热是相关联的,就可用阴阳去归纳。而上与冷、下与热就是不相关联的,因而就不能用阴阳进行归纳。其二,普遍性。普遍性也称广泛性,是指阴阳被广泛地用以解释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故《内经》有“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之论,就充分体现了阴阳的普遍性。其三,相对性。是指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其相对性又体现在无限可分,相互转化,以及随着划分事物阴阳属性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其四,规定性。阴阳的规定性又体现在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性(即不可反称性),以及中医学根据自身理论的需要,对人体特定的物质及其功能进行阴和阳属性的规定。
4.答:阴阳的相对性,是指各事物及其内部双方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其相对性表现在三个层面:其一,阴阳的可分性。阴阳的可分性是指属阴或属阳的事物内部还可再分为阴阳两个方面。这一特性用以解释人体结构,即躯壳为阳,内脏为阴,而属阴的内脏中,六腑属阳,五脏属阴。属阴的五脏中心、肺为阳脏,肝、脾、肾为阴脏,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两个方面,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其二,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如人体气化活动中,物质属阴,脏腑机能属阳,二者可以转化。其三,当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前提改变时,事物的阴阳属性亦随之改变。例如肺在上焦属阳,肝居下焦属阴。如果以脏腑之气的升降运动规律来划分其阴阳属性,则肺气以降为主属阴,肝气上升主动则属阳。上述三方面均体现了阴阳的相对性。
5.答:阴阳的规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这是指在划分事物阴阳属性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所规定事物的阴阳属性是不变的。就中医理论而言,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前提有:①物质的温度,如冷热;②气象变化,如晴、阴;③时间段,如昼夜、冬夏;④方位空间,如上下、内外;⑤物体的性状,如有形、无形;⑥运动状态,如升降、出入。二是中医理论中严格规定的阴和阳。中医理论根据自身的需要,将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称为阳。将人体具有滋润、凝聚、抑制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称为阳。正因为有这种规定,中医理论中将相应物质及其功能不足称为“阳虚”,或“阴虚”,就用特定的药物通过“补阳”或“补阴”加以调治。因此中医理论中的阴虚、阳虚、补阴、补阳都具有在严格规定性之下的特定内涵。
6.答:所谓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双方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处于不断地消长运动,并保持动态的平衡。包括相互消长和协调平衡两个方面。在相互消长中又有两种情况:①存在着对立制约关系中的彼此消长。具体言之,有此长彼消,如“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者是。也有此消彼长,如春夏季节,阴寒之气减少的同时阳热之气增加,所以气候由寒转热者是。②阴阳互根互用中的彼此消长。具体言之有此长彼亦长,如进食后胃肠消化吸收了属阴的精微物质,同时也增加了属阳的体能,即属于阴长阳亦长。也有此消彼亦消,如饥饿状态下,属阴的精微物减少的同时,属阳的体能亦随之减退,即属于阴消阳亦消。在阴阳的协调平衡关系中,阴阳通过彼此消长的运动,稳定在一定限度内的和谐、匀平状态。这种状态又称为“阴阳自和”。
7.答:阴阳互根互用关系表现在三个层面:其一,阴阳互藏。所谓阴阳互藏是指对立的阴阳双方,任何一方都蕴涵有另一方,此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之义。其二,阴阳互根。指对立的阴阳双方,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此即“阴根于阳,阳根于阴”之义。其三,阴阳互用。指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互相促进,互相资助,共同发展变化的关系。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意义在于:①是确定事物阴阳属性的依据。阴阳互根关系决定了事物的关联性,事物只有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联性才能划分其阳阳属性。②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只有相互关联的事物之间才具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动力。不相关联的事物就不具备相互促进的条件。正因为如此,调理阴阳治则中的“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法就是以此为理论依据制订的。③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能够相互转化的事物必须以互根为基础,否则就不可能发生转化。
8.答:就发病机理而言,关系到正气与邪气两个方面。阴阳学说认为人体正气有阴精和阳气之分,病因有阴邪和阳邪之别。在病邪的作用下,机体的阴阳失调会产生偏盛、偏衰、互损、转化、格拒、亡失诸方面的病理变化。就阴阳偏盛而言,就会有“阳胜则热”(实热证的病机)、“阳胜则阴病”(热证伴有伤津的病机),“阴胜则寒”(实寒证的病机)、“阴胜则阳病”(寒证伴有伤阳的病机)等不同的病理状态。就“阴阳偏衰”而言,就有“阳虚则寒”(虚寒证的病机)、“阴虚则热”(虚热证的病机)的病理变化。就阴阳互损言之,由于阴阳互根互用,所以有“阳损及阴”、“阴损及阳”两种病理过程,二者均可发展为阴阳两虚证。就阴阳转化言之,在一定条件下,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此外还有阴阳亡失中的亡阴、亡阳,以及阴阳格拒中的“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的病机)和“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的病机)的不同病理。
9.答:阴阳学说在指导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阴阳的特性对四诊资料进行阴阳属性归类,如凡属色泽鲜明的、声音高亢洪亮有力的、呼吸音急促有力的、排出物色黄质稠的、口渴喜冷饮的、脉数有力、浮、大、洪、滑的均属阳,而色泽晦暗的、声音低微断续无力的、呼吸低微的、排出物色淡质稀的、不渴或渴喜热饮的、脉迟无力、沉、小、细、涩的均属阴。二是对所辨证候进行阴阳属性归类,如表证、实证、热证属阳证,里证、虚证、寒证属阴证等。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高度概括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10.答:用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主要表现在治则治法的确立和药物的选择方面。阴阳失调的病理虽然有多种,但以阴阳的偏盛和阴阳的偏衰为最基本的病理变化,对阴阳偏盛所致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损其有余”(也叫“实则泻之”),若阳偏盛所致的实热证,其具体治法为“热者寒之”;若阴偏盛所致的实寒证,其具体治法是“寒者热之”。对阴阳偏衰所致病证的治则是“补其不足”(也叫“虚则补之”),若“阳虚则寒”而致的虚寒证,当用“阴病治阳”之法;若“阴虚则热”而致的虚热证,当用“阳病治阴”之法。对阴阳偏衰之久病者,可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分别采用阳中求阴和阴中求阳之法治之。对药物的选择要据寒凉之性的药物属阴,温热之性药物为阳,以及辛、甘、淡味药属阳,酸、苦、咸、涩之味的药属阴的原则,针对不同病情选择不同阴阳属性的药物进行组方治疗。
第二节 五行学说
大纲要求
1.掌握五行的概念及五行的特性。
2.掌握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依据及方法。
3.熟悉五行在一般状态下的调节机制和特殊状态下的相互影响。
4.熟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 了解五行概念形成的时代、文化背景及事物五行属性归类表的内容。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是( )
A.炎上B.稼穑C.润下D.从革E.曲直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 )
A.六腑之大肠B.五体之皮毛C.五志之恐
D.五化之收E.五色之白
3.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 )
A.五脏之脾B.六腑之胃C.五志之悲
D.五官之口E.五气之湿
4.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水和火B.土和金C.金和木
D.木和土E.金和火
5.下列归属五行之“土”的是( )
A.目B.舌C.口D.鼻E.耳
6.下列归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
A.筋B.脉C.肉D.皮E.骨
7.下列归属于五行之“水”的是( )
A.恐B.脉C.肉D.皮E.怒
8.在五行学说中,“长夏”的五行属性是( )
A.木B.火C.土D.金E.水
9.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的( )
A.取象比类法B.推演络绎法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E.反证法
10.五官中的“目”属木,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的( )
A.比较B.演绎C.类比
D.试探E.反证
11.下列五行生克关系中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
A.木克土B.火生土C.火克水
D.金生水E.金克木
12.按五行生克的关系,肝为脾之( )
A.母B.子C.所胜D.所不胜E.以上都不是
13.按五行生克规律,木的所不胜之子是( )
A.木B.火C.土D.金E.水
14.下列不属五行相生关系传变的是( )
A.肝火犯肺B.肾病及肝C.心病及肝
D.脾病传肺E.肺病及肾
15.“肝火犯肺”属于( )
A.子病犯母B.相克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
16.脾病传肾属于( )
A.相克B.相侮C.母病及子D.相乘E.子病及母
17.按五行生克规律,肺的“所不胜”之脏是( )
A.脾B.心C.肾D.肝E.以上都不是
18.按五行生克规律,肾的“所不胜”之脏是( )
A.心B.肝C.脾D.肺E.膀胱
19.按五行生克规律,肝的“所胜”之脏是( )
A.心B.肺C.肾D.胆E.脾
20.在五行学说中,不属肝病诊断依据的是( )
A.面色青B.喜食酸味C.易怒D.目赤E.脉洪
21.在五行学说中,不属心病诊断依据的是( )
A.面色赤B.喜笑无常C.喜食酸味 D.舌赤E.脉洪
22.在五行学说中,不属脾病诊断依据的是( )
A.面色萎黄B.口泛甜味C.唇淡无华 D.多唾E.肌肉消瘦
23.在五行学说中,不属肾病诊断依据的是( )
A.面见黑色B.善恐C.易骨折D.流涎E.耳聋
24.在五行学说中,不属肺病诊断依据的是( )
A.面色白B.易悲C.爪甲枯槁 D.鼻塞E.流涕
25.属于五行相生规律传变的是( )
A.木旺乘土B.土虚木乘C.木火刑金
D.水不涵木E.土虚水侮
26.按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肾病及脾者属于( )
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E.相克
27.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
A.相乘B.反侮 C.母病及子D.相克 E.子病犯母
28.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肺病及肝的病理传变属于( )
A.相乘B.相侮C.母病及子D.子病及母E.相克
29.下列属于相侮传变规律的是( )
A.心病及脾B.脾病及肝C.脾病及心
D.脾病及肾 E.肾病及肺
30.下列属于“子病犯母”传变规律的是( )
A.脾病及肺B.脾病及肾C.肝病及肾
D.肝病及心E.肺病及心
31.下列属于“母病及子”传变规律的是( )
A.肺病及肾B.肝病及肾C.心病及肝
D.肺病及心E.脾病及肾
32.据五行相克理论确立的治法是( )
A.培土生金B.滋水涵木C.金水相生
D.佐金平木E.益火补土
33.据五行相生理论确定的治法是( )
A.佐金平木法B.扶土抑木法C.引火归元法
D.培土制水法E.金水相生法
34.泻南补北法适用于( )
A.肾阴虚而相火妄动B.心阴虚而心阳亢C.肾阴虚而心火旺
D.肾阴虚而肝阳上亢E.肾阳虚损而心火浮越
35.滋水涵木法适用于( )
A.肾阴不足而肝阳偏亢B.脾肾阳虚证C.心肾不交证
D.肺肾阴虚证E.心脾两虚证
36.佐金平木法的适用证是( )
A.肝旺脾虚证B.肝火犯肺证C.心脾两虚证
D.肝肾阴虚证E.肺肾阴虚证
37.扶土抑木法的适应证是( )
A.肝旺脾虚证B.肝火犯肺证C.心肝火热证
D.脾肾阳虚证E.心肾不交证
38.金水相生法的适应证是( )
A.肝脾不调证B.肺肾阴虚证C.肺脾气虚证
D.脾肾阳虚证E.肝肾阴虚证
(二)B1型题
A.酸B.苦C.甘D.辛E.咸
1.五味的五行归类中属于“金”的味是( )
2.五味的五行归类中属于“水”的味是( )
A.青B.赤C.黄D.白E.黑
3.根据五行归类属于“土”的颜色为( )
4.根据五行归类属于“火”的颜色为( )
A.思B.怒C.悲D.恐E.喜
5.在五志的五行归类中属于“火”的情志是( )
6.在五志的五行归类中属于“木”的情志是( )
A.肝B.心C.脾D.肺E.肾
7.面青、嗜食酸味、脉弦,病多在( )
8.面赤、口苦、脉数,病多在( )
A.肺病影响心B.肺病影响肝C.肺病影响肾
D.肺病传脾E.脾病传肾
9.属于母病及子的是( )
10.属于子病犯母的是( )
A.相乘B.相侮C.相克D.母病及子E.子病犯母
11.脾病及肾属于( )
12.肺病及心属于( )
A.滋水涵木法B.益火补土法C.培土生金法
D.金水相生法E.抑木扶土法
13.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是( )
14.用泻肝健脾法治疗肝旺脾虚证的方法又称( )
A.升发、条达B.温热、升腾C.清洁、肃降
D.生化、承载E.寒润、下行
15.火的特性,近代引申为( )
16.金的特性,近代引申为( )
A.取象比类法B.推演络绎法C.以表知里法
D.比较法E.试探法
17.日出东方,与木之升发特性相似,故东方归属于木。这种归类方法为( )
18.已知肾属水,由于肾合膀胱,主骨,故膀胱、骨的属性亦属于水。这种归类方法为( )
(三)X型题
1.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是( )
A.五行的生克乘侮B.五行的特性C.五行的生克规律
D.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E.五行的乘侮规律
2.“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 )
A.生化作用B.收敛作用C.滋润作用
D.受纳作用E.承载作用
3.“补母泻子”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
A.子病犯母B.母病及子C.肺病及肝
D.肾病及脾E.肾病及肝
4.具有“所胜、所不胜”关系的是( )
A.木和火B.水和金C.土和水D.水和火E.木和金
5.具有“生我”、“我生”关系的是( )
A.木和火B.火与土C.水和金D.金与木E.木与土
6.根据五行学说理论,下列哪些征象可作为肝病的诊断依据( )
A.面见青色B.头发稀疏C.喜食酸味
D.爪甲枯槁E.两目干涩
7.根据五行学说理论,下列哪些征象可作为心病的诊断依据( )
A.面见赤色B.急躁易怒C.口泛甜味
D.齿槁耳聋E.舌尖红赤
8.根据五行学说理论,下列哪些征象可作为肾病的诊断依据( )
A.面见黄色B.二便不利C.口味苦
D.牙齿枯槁E.耳鸣耳聋
9.下列属于“子盗母气”传变规律的是( )
A.心病及肝B.肺病及肾C.肝病及肾
D.肾病及肺E.脾病及肝
10.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属于“反向相克致病”的有( )
A.肝病及脾B.肝病及肺C.脾病及肾
D.肺病及肝E.心病及肾
11.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属于“相克太过致病”的有( )
A.肝病色青见缓脉B.肺病色白见弦脉
C.心病面赤见沉脉D.肾病色黑见洪脉
E.肝病色青见沉脉
12.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属于病传于“我生”之脏的有( )
A.肾病及肝B.脾病及心C.脾病及肺
D.肝病及心E.肺病及脾
二、词语解释
1.五行
2.木曰曲直
3.火曰炎上
4.土爰稼穑
5.金曰从革
6.水曰润下
7.五行相生
8.五行相克
9.五行制化
10.五行相乘
11.五行相侮
12.母病及子
13.子病犯母
14.虚则补其母
15.实则泻其子
16.取象类比
三、填空题
1.凡具有( )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属“木”。
2.凡具有( )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属“火”。
3.凡具有( )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属“土”。
4.凡具有( )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属“金”。
5.凡具有( )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属“水”。
6.五行学说是以( )为依据对事物进行属性归类的。
7.五行学说对事物进行属性归类主要有( )两种方法。
8.土的“所不胜”之子是( )。
9.火的“所胜”之母是( )
10.用五行相生规律解释的病理有( )两种类型。
11.用五行相克规律解释的病理有( )两种类型。
12.据五行相生理论制订的治疗原则是( )。
13.据五行相克理论制订的治疗原则是( )。
14.疾病从( )的传变称为“母病及子”。
15.疾病从( )的传变称为“子病犯母”。
16.疾病从( )的传变称为“相乘”。
17.疾病从( )的传变称为“相侮”。
四、 简答题
1.何谓五行?各自的特性是什么?
2.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依据是什么?主要方法是什么?
3.何谓五行相生?其顺序是什么?关系是什么?举例说明。
4.何谓五行相克?其顺序是什么?关系是什么?举例说明。
5.何谓五行相乘?产生相乘的条件是什么?
6.何谓五行相侮?产生相侮的条件是什么?
7.如何运用五行学说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
8.何谓五行相生?如何运用五行相生理论说明五脏间的病理联系?举例说明。
9.何谓五行相克?如何运用五行相克理论说明五脏间的病理联系?举例说明。
10.中医学从哪几方面运用五行学说指导五脏疾病的诊断?
11.用五行相生理论制订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常用治法及其适应证是什么?
12.用五行相克理论制订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常用治法及其适应证是什么?
13.如何应用五行学说指导脏腑用药?
五、论述题
1.简述五行学说对中医理论建构的影响。
2.举例说明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
3.简述五行的生克及制化关系。
4.试论五行学说在说明脏腑生理方面的应用。
5.试论五行学说在说明五脏病传方面的应用。
6.试论五行学说在指导五脏系统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7.试论五行相生理论在指导五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8.试论五行相克理论在指导五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9.试论五行学说在指导针刺选穴中的应用。
10.试论五行学说在指导脏腑用药中的应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题型
1.E 答案分析:《尚书·洪范》说:“木曰曲直。”
2.C 答案分析:怒的五行属性为“水”。
3.C 答案分析:悲的五行属性为“金”。
4.B 答案分析:土能生金,故土和金属母子关系。
5.C 答案分析:口为脾之“官窍”,脾属土,故“口”亦属土。
6.D 答案分析:在五体的五行属性归类中,“皮”属金。
7.A 答案分析:在五志的五行属性归类中,“恐”属于水。
8.C 答案分析:在季节的五行属性归类中,“长夏”属土。
9.A 答案分析:脾的五行属性为土是运用取象比类法进行归类的。因为脾胃像土能长养万物一样为全身提供所需的营养,故将其五行属性归于“土”。
10.B 答案分析:“目”的属性为木是运用间接的演绎法进行归类的,因为肝属木,故其所开窍的目亦属于木。
11.C 答案分析:“克”表示五行间的正常制约关系,“乘”“侮”用以表述五行间异常的制约关系,正常状态下是“水克火”,异常状态下当为“水乘火”或“火侮水”,故“火克水”的表述是错误的。
12.D 答案分析:肝与脾为相克关系,《内经》称相克为所不胜与所胜关系。肝木克脾土,故肝为脾的所不胜。
13.E 答案分析:木的所不胜为“金”,金能生水,水为金之子。
14.A 答案分析:肝火犯肺又称为“木火刑金”,是肝木太旺反侮肺金所致,是相克关系失常所致,而不属五行相生传变。
15.D 答案分析:“肝火犯肺”是反向相克为病,属“相侮”传变。
16.D 答案分析:脾病传肾是相克太过为病,属相乘传变。
17.B 答案分析:肺属金,心属火,火能克金,故心火为肺金的“所不胜”之脏。
18.C 答案分析:肾属水,脾属土,土能克水,故脾土为肾水的“所不胜”之脏。
19.E 答案分析: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故脾土为肝木的“所胜”之脏。
20.E 答案分析:洪脉的五行属性为火,主心病,故不属肝病的诊断依据。
21.C 答案分析:酸的五行属性为木,喜食酸味多主肝病,故不属心病的诊断依据。
22.D 答案分析:唾为肾之液,五行属性为“水”,故不属脾病的诊断依据。
23.D 答案分析:涎为脾之液,五行属性为“土”,故不属肾病的诊断依据。
24.C 答案分析:爪甲为肝的外华,五行属性为“木”,故不属肺病的诊断依据。
25.D 答案分析:水不涵木是指肾阴不足不能滋养肝阴,而致肝阳偏亢之证的病机。肾属水为母,肝属木为子,故属相生规律致病。
26.D 答案分析:脾属土,肾属水,土能克水。肾病及脾为反向相克为病,故为相侮。
27.B 答案分析:脾属土,肝属木,木能克土。脾病及肝为反向相克为病,故为“反侮”。
28.A 答案分析: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肺病及肝属相克太过为病,故为“相乘”。
29.B 答案分析: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故脾病及肝为“相侮”致病。
30.C 答案分析:水生木,肾属水为母,肝属木为子,故肝病及肾为“子病犯母”。
31.A 答案分析:金生水,肺属金为母,肾属水为子,故肺病及肾为“母病及子”。
32.D 答案分析:肺属金,肝属木,金能克木,故“佐金平木法”是据五行相克理论确定的治法。
33.E 答案分析:肺属金为母,肾属水为子,故“金水相生法”是据五行相生理论确定的治法。
34.C 答案分析:肾应北方水,心应南方火,故“泻南补北法”适应于肾阴虚而心火旺的心肾不交证。
35.A 答案分析:肾属水,肝属木,肝肾阴液互济,故滋水涵木法适应于肾阴不足而肝阳偏亢之证。
36.B 答案分析:肝属木,肺属金, 肝木太旺反侮肺金时,就当在抑强扶弱的原则指导下选用佐金平木之法治之。
37.A 答案分析:肝属木,脾属土,肝木太旺横犯脾土之肝旺脾虚证当用扶土抑木之法治之。
38.B 答案分析:肾属水,肺属金,肺肾的阴液相互调济,故金水相生法适用于肺肾阴虚之证。
(二)B1型题
1.D 答案分析:在五味的五行属性归类中,辛味属性为“金”。
2.E 答案分析:在五味的五行属性归类中,咸味属性为“水”。
3.C 答案分析:在五色的五行属性归类中,黄色属性为“土”。
4.B 答案分析:在五色的五行属性归类中,赤色属性为“火”。
5.E 答案分析:在五志的五行属性归类中,喜的属性为“火”。
6.B 答案分析:在五志的五行属归类中,怒的属性为“木”。
7.A 答案分析:肝脏、酸味、青色、弦脉的五行属性均为“木”,故其病位在肝。
8.B 答案分析:心脏、苦味、赤色、数脉的五行属性均为“火”,故其病位在心。
9.C 答案分析:肺属金为水之母,肾属水为金之子,故肺病影响肾属母病及子的病传规律。
10.D 答案分析:肺属金为土之子,脾属土为金之母,故肺病传脾属于子病犯母的传变规律。
11.A 答案分析:脾属土为肾之“所不胜”,肾属水为脾之“所胜”,故脾病及肾属相克太过为病的“相乘”。
12.B 答案分析:肺属金为火之“所胜”,心属火为金之“所不胜”,故肺病及心属反克为病的“相侮”。
13.B 答案分析:肾阳即命门之火,具有温运脾胃之阳的作用,故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叫“益火补土法”。
14.E 答案分析:抑木扶土法适应于肝旺脾虚之证,所以泻肝健脾法又称为“抑木扶土法”。
15.B 答案分析:将“火曰炎上”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归类为“火”。
16.C 答案分析:凡是具有清洁、肃降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五行属性归类为“金”。
17.A 答案分析:因为日出东方主阳气的升发,木之性升发,故用直接的取象比类方法将之属性归为“木”。
18.B 答案分析:根据已知的肾的五行属性来推知未知的与肾密切相关的膀胱和骨五行属性,这种认识方法为“推演络绎法”。
(三)X型题
1.A B C D E 答案分析:五行的特性、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五行的相乘、相侮规律都是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A D E 答案分析:“土爰稼穑”,引申为凡是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其属性均可归纳为“土”。
3.A B E 答案分析:“补母泻子”原则适用于母子关系失调所致的病证,无论是“母病及子”还是“子病犯母”,或者肾病及肝的具体证候,均在这一治则的应用范围之中。
4.C D E 答案分析:土和水、水和火、木和金都属相克关系,相克关系在《内经》中称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5.A B C 答案分析:木和火、火和土、水和金都为相生关系,相生关系在《内经》中又称为“生我”与“我生”的关系。
6.A C D E 答案分析:因为肝脏与青色、酸味、爪甲、双目的五行属性均属木,故此四者可作为肝病的定位诊断依据。
7.A E 答案分析:因为面部、赤色、舌与心脏的五行属性均为火,故此可作为心病的定位诊断依据。
8.B D E 答案分析:因为耳、齿与肾的五行属性为水,肾又开窍于二阴,故此三者均可作为肾病的定位诊断依据。
9.A C D 答案分析:因为在木与火的关系中心属火为子,肝属木为母;在木与水的关系中肝属木为子,肾属水为母;金与水关系中肾属水为子,肺属金为母,故此三种病理传变属“子盗母气”的传变规律。
10.B E 答案分析:因为金克木,肝属木为“所胜”,肺属金为“所不胜”;水克火,心属火为“所胜”,肾属水为“所不胜”,故此二者为反向相克致病的相侮。
11.A B D 答案分析:因为“相克太过致病”即是“相乘”,肝病色青见缓脉、肺病色白见弦脉、肾病色黑见洪脉,均为相乘而传。
12.A C D 答案分析:因为“我生”者为子,病传于“我生”之脏即是“母病及子”,肾、脾、肝分别是肝、肺、心的母脏,所以均属“母病及子”。
二、词语解释
1.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2.“木曰曲直”是指五行中的木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作用或特性。
3.“火曰炎上”是指五行中的火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的作用或特性。
4.“土爰稼穑”是指五行中的土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作用或特性。
5.“金曰从革”是指五行中的金具有肃杀、收敛、清洁的作用或特性。
6.“水曰润下”是指五行中的水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作用或特性。
7.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中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资助、协同的作用。
8.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中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约束、拮抗的作用。
9.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有资助、促进,又存在着制约、拮抗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维持事物间协调平衡的状态。
10.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的相克太过。
11.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之间的反向相克,又叫反克。
12.母病及子,是指疾病从母脏波及到子脏的过程。
13.子病犯母,是指疾病从子脏波及到母脏的过程。又称“子病累母”、“子盗母气”。
14.虚则补其母,指母子两脏关系失调的虚证,采用以补母脏为主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原则。
15.实则泻其子,指母子两脏关系失常的实证,采用以泻子脏为主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原则。
16.取象类比,又叫取象比类法,是一种通过观察事物外在形象、表征,经过分析比较而进行归类的一种认识方法。
三、填空题
1.生长、升发、舒畅、条达
2.温热、向上、升腾
3.生化、承载、受纳
4.肃杀、收敛、清洁
5.寒凉、滋润、向下运动
6.五行的特性
7.取象类比和推演络绎
8.火
9.土
10.母病及子、子病犯母
11.相乘、相侮
12.补母、泻子(或“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13.抑强扶弱
14.母脏传到子脏
15.子脏传到母脏
16.所不胜之脏波及到所胜之脏
17.所胜之脏波及到所不胜之脏
四、简答题
1.答: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其特性分别为:“木曰曲直”,引申为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火曰炎上”,引申为温热、升腾;“土爰稼穑”,引申为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引申为肃杀、收敛、清洁;“水曰润下”,引申为寒凉、滋润、向下运动。
2.答:事物五行属性归类的依据是五行的特性,即“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归类的主要方法有二:一是直接的取象比类法,二是间接的推演法。
3.答:所谓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中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资生、助长、资助的作用。其关系称为母子关系,也叫“生我”和“我生”的关系。如木生火,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
4.答:所谓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中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制约、拮抗的作用。其关系称为“克我”与“我克”关系,也叫做“所不胜”与“所胜”关系。例如水克火,水是火的“克我”(即“所不胜”),火是水的“我克”(即“所胜”)。
5.答:所谓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之间的相克太过。相乘的形成条件有三:一是“所不胜”(即“克我”)一方太过;二是“所胜”(即“我克”)一方不及;三是既有“所不胜”的太过,又有“所胜”的不足。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均可产生“五行相乘”。
6.答:所谓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之间的反向相克,故又叫反克或反侮。其形成条件有三:一是“所胜”(即“我克”)一方太过;二是“所不胜”(即“克我”)一方不足;三是既有“所胜”太过,又有“所不胜”不足。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均可产生五行相侮。
7.答:五行学说从四个方面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1)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将人体连接成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系统;(2)用五行的特性解释五脏的生理活动;(3)以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说明脏腑之间的有机联系;(4)用五行归类理论说明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8.答:所谓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中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资生、助长、协同的作用。用五行相生理论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有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的内容,如木能生火,所以肝病及心的过程即是“母病及子”,心病波及于肝的过程就是“子病犯母”。
9.答:所谓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中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约束、拮抗的作用。用五行相克理论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有相乘和相侮两方面内容,如木能克土,所以肝病及脾的过程就属相乘,反之脾病及肝的过程就为相侮。
10.答:中医学主要从三个方面运用五行学说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诊断。其一,指导五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如面见青色、口中泛酸、脉弦即为肝病;其二,判断五脏疾病的传变趋势,如面见赤色、其脉缓,为心病及脾的“母病及子”传变;其三,推测五脏系统疾病的预后转归。
11.答:用五行相生理论制订的治疗原则是补母泻子。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滋水涵木法,用以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证;益火补土法,用以治疗脾肾阳虚之证;金水相生法,用以治疗肺肾阴虚证;培土生金法,用以治疗肺脾气虚证。
12.答:用五行相克理论制订的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常用的治法有抑木扶土法,用以治疗肝旺脾虚证;培土制水法,用以治疗脾肾阳虚的水肿证;佐金平木法,用以治疗肝火犯肺证;泻南补北法,用以治疗心火旺肾阴虚的心肾不交证。
13.答:五行学说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将五脏、六腑、五体、五官和药物的五色、五味归属于五行,根据“同气相求”的理论原则,某种色、味的药物常与同一类的脏腑有“归走”关系,如色青、味酸的药物能归走于肝系统而治肝系统的疾病,色赤、味苦的药物能归走于心系统而治心系统的疾病,色黄味甘的药物能归走于脾系统而治脾系统的疾病等。
五、论述题
1.答:五行学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研究五行的概念、特性、归类方法,以及调节机制,并用以解释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联系的哲学理论。是中国古代的唯物辩证观和方法论,涵有古朴的系统论思想。中医学在理论建构时,应用五行归类的理论,将人体的组织结构分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脏系统之中,从而奠定了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运用五行的特性来解释和阐发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特性,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阐发五脏系统之间的复杂生理联系,用五行相乘相侮理论阐发五脏之间的病理传变,运用事物五行归类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疾病的诊断,其中包括脏腑定位诊断、病传规律的判断、预后转归的预测等。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人体五脏系统与自然界的四时气候之间的广泛联系。使中医学的整体观特点更具丰富的内涵。在中医临床医学中,处方用药、针刺取穴等各方面的理论建立,都体现着五行学说的具体应用。
2.答: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是五行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归类的依据是五行的特性。五行学说主要运用了取象比类法和推演法对事物属性进行归类。所谓取象比类法是通过观察而获得所要认知的事物的感性形象、外在表象和功能状态,与五行的特性进行分析比较,如果两者相同或者相似,于是就归纳于五行的同一类事物中。如东方为日出之地,充满生机,与木的升发、生长特性类似,故东方属木;南方气候炎热,植被茂盛,与火的温热、升腾特性相似,故南方属火;西方是日落之地,气候凉爽而干燥,万物凋落,与金的肃杀之性相似,故西方属金;北方气候寒冷,无霜期短,虫类蛰藏时间长,与水的寒凉、向下、静藏特性相似,故北方属水等。自然界的五气、五化、五色、五味等均采用这一方法进行归类。五行学说还应用推演法进行事物的五行属性归类。这一方法是根据已知事物的五行属性通过间接的方法推求未知事物的属性,对人体进行归类认识时就主要采用这一方法,如肝气升发向上,类似于木的特性,故肝属木。但肝又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在液为泪,在志为怒,所以与肝有关的筋、目、爪、泪、怒均可归类于五行属性中的“木”。心、脾、肺、肾系统均采用这一方法进行属性归类。
3.答:五行之间不是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资生和制约关系,从而维持着事物间的动态平衡。这一关系表现在相生、相克,以及制化三方面。五行相生关系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资助和协同的作用。其顺序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种相生关系称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木生火,木为火的“生我”(即母),火为木的“我生” (即子)。
五行相克关系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抑制、约束、拮抗作用。其顺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种关系又称为“克我”与“我克”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土克水,土为水之“克我”(即“所不胜”),水为土之“我克”(即“所胜”)。
所谓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有资助、促进关系,又有制约、拮抗的对立关系,这种相生与相克关系互相促进,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事物的动态平衡的关系,就叫五行制化或者“五行生克制化”。如木克土,土生金,金又克木,就体现着“克中有生”的制化关系。再如木生火,火生土,木又克土,就体现着“生中有克”的制化关系。
4.答:五行学说从四个方面说明脏腑的生理:其一,用五行归类理论,解释人体的组织结构,将人体组织结构分属于五脏系统。在说明人体结构方面,以五脏为中心,联系着六腑、五体、五华、五官,从而奠定了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其二,用五行特性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用木的特性类比肝喜条达,疏泄气机的生理;用火的特性类比心阳对人体的温煦作用,用土的特性类比脾胃消化吸收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功能,用金的特性类比肺和大肠、皮肤对人体有消除代谢产物、保持清洁的功能,用水的特性类比肾主水、藏精的功能等。其三,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如心肝之间的母子关系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循行和精神活动中的协同作用,脾肺之间的母子关系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中的配合作用,肺肝之间的相克关系表现在气机升降方面的相互制约等。其四,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如把人体的五脏分别与五方、五季、五气、五化、五色、五味等事物加以广泛联系,从而体现了人与外界环境之间广泛联系的整体思想。
5.答:五行学说在说明五脏疾病传变时主要运用了五行的相生理论和五行的相克理论。用五行相生理论说明病理变化时可以概括为“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所谓“母病及子”是指疾病从母脏传到子脏的过程,如脾肺为母子关系,若脾病及肺就属“母病及子”;所谓“子病犯母”是指疾病从子脏传到母脏的过程,如肺病波及于脾即是。
用相克理论说明疾病的病理传变时可概括为“相乘”和“相侮”两种类型。所谓“相乘”是指疾病从所不胜之脏传到所胜之脏的过程。所谓“相侮”是指疾病从所胜之脏传到所不胜之脏的过程。例如肺与肝为相克关系,若肺病波及于肝,即为“相乘”传;肝病及肺为“相侮”传。
6.答:五行学说在五脏系统的疾病诊断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应用。其一,根据五行归类的理论,对病人所表现的面色、脉象、口腔感觉等资料进行疾病的五脏定位诊断。如面见青色、口泛酸水或喜食酸味、脉见弦象时即可诊断为肝病等。其二,运用五行生克理论,判断疾病的传变趋势。如脾虚病人,面见青色,口泛酸水,又见弦脉者,即为肝气犯脾(土虚木乘)等。其三,运用五行生克与乘侮的理论,推测疾病的预后转归。这一应用主要是从病人的病色病脉之间的五行生克关系进行推测的,如肝病面见青色,又见弦脉,为色脉相符,病情单纯。如果不见弦脉而反见浮脉(属“金”),则为“相胜之脉”,即为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提示病重;若见沉脉(属“水”),则属“相生之脉”,即为“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提示病轻。
7.答:用五行相生理论指导五脏疾病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原则适应于母子两脏关系失常中的虚性病证,此时以补母脏之虚为主。“实则泻其子”的原则适用于母子两脏关系失常中的实性病证,此时以泻子脏之实为主。在此补母泻子原则指导下所制订的常用方法有:滋水涵木法,用以治疗肝肾阴虚证或肝阳上亢证;培土生金法,用以治疗肺脾气虚之证;金水相生法,用以治疗肺肾气虚证或者肺肾阴虚证。
8.答:用五行相克理论指导五脏疾病的治疗,主要针对五脏中属于相克的两脏关系失常所致的病证,无论相克关系失常所致的“相乘”或“相侮”,均有一方太过,或者一方虚弱不足,所以据相克理论,就要用“抑强扶弱”的原则指导治疗。在此原则指导下的常用方法如抑木扶土法,可用以治疗肝旺脾虚之肝脾不调证或肝气犯胃证;佐金平木法可治肝火犯肺证,泻南补北法用以治疗心火旺肾阴虚的心肾不交证。
9.答:运用五行学说理论指导针刺选穴时,一是要对“五腧穴”进行五行属性归类,二是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理论,据五行归类理论使“五腧穴”具有五行特性:其中五脏阴经为井穴(木)、荥穴(火)、输穴(土)、经穴(金)、合穴(水)。六腑阳经的井穴(金)、荥穴(水)、输穴(木)、原穴、经穴(火)、合穴(土)。根据“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又有同经的子母补泻和异经的子母补泻两法。所谓同经的子母补泻,如肺气虚证,就在手太阴肺经同一经上选穴,取其尺泽穴(合穴、属水)、太渊穴(输穴、属土)刺治。异经子母补泻,如脾气虚证,既可取足太阴脾经的大都(荥穴属火,为母)、商丘(经穴,属金),还可取手少阴心经(火)的少府(荥穴,属火)、神门(输穴,属土)刺治。
10.答:运用五行学说指导脏腑用药时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五行归类的理论和“同气相求”的理论。色青、味酸的药物可作用于肝,如白芍、山茱萸味酸能滋养肝之阴血;色赤、味苦的药物可作用于心,如朱砂色赤能安心神,黄连味苦能清心火;色黄、味甘的药物可作用于脾,如黄芪、白术、大枣味甘补脾益气;色白、味辛的药物作用于肺,如石膏清肺热;色黑、味咸的药物作用于肾,如玄参、黑芝麻、何首乌色黑可以补肾等。
第三章 人体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脏 腑
大纲要求
1.掌握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概念及其共同的生理特点。
2.掌握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3.熟悉奇恒之腑中脑、髓、骨、脉和女子胞的生理功能。
4.熟悉五脏与五体、五华、五窍、五液、五志的关系。
5. 了解五体、五华、五窍、五液、五志的涵义及主要功能。
6. 了解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的关系以及五脏与脑和女子胞的关系。
7. 了解心包络和命门、胰、精室的内容。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藏象”一词,始见于( )
A.《素问》B.《灵枢》C.《类经》
D.《难经》E.《伤寒杂病论》
2.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生理病理的中心是( )
A.精B.气血C.经络D.五脏E.六腑
3.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区别的主要依据是( )
A.解剖形态的差异B.经脉络属的有无C.生理功能的差异
D.所在部位的不同E.以上都不是
4.具有“藏而不泻”特点的是( )
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五体E.五液
5.具有“泻而不藏”特点的是( )
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五体E.五液
6.被称为“君主之官”的是( )
A.肝B.心C.脾D.肺E.肾
7.五脏六腑之大主是指( )
A.肾B.肝C.心D.脾E.肺
8.“血府”是指( )
A.脉B.心C.肝D.脾E.冲脉
9.与神志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
A.肝B.肺C.肾D.脾E.心
10.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 )
A.生血B.统血 C.行血D.防止出血E.调节血量
11.与心相表里的是( )
A.大肠B.小肠C.心包D.三焦E.胃
12.“心主神明”是指心主宰人体的( )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生理、心理活动
D.精神意识活动E.以上都不是
13.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之一的是( )
A.胆B.髓C.脉D.女子胞E.脑
14.下列哪项不属于“五华”( )
A.爪B.面C.毛D.口E.发
15.下列哪项不属于“五体”( )
A.筋B.脉C.髓D.肉E.皮
16.下列不属五液的是( )
A.尿B.涎C.涕D.泪E.唾
17.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舌为心之苗B.汗为心之液C.心为神之舍
D.心其华在面E.心为血之府
18.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与哪项关系较小( )
A.面色 B.舌色 C.脉象D.爪色E.心胸部感觉
19.“膻中”是指( )
A.心B.心包C.胸腔D.脑E.肺
20.有“华盖”之称的是( )
A.肾B.心C.肝D.脾E.肺
21.肺主气功能的核心是( )
A.主气的生成 B.主呼吸 C.调节气机
D.主宣发E.主肃降
22.肺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是( )
A.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B.肺主呼吸之气C.肺主管气的生成
D.肺主调节全身气机E.肺主治节
23.“肺朝百脉”是( )
A.指肺助心行血B.其功能与心主血脉一样C.百脉会聚于肺
D.肺助心行血功能的结构基础E.将血液输送至全身
24.肺“通调水道”主要依赖于( )
A.肺主一身之气B.肺朝百脉C.肺司呼吸
D.肺主肃降E.肺主宣发和肃降
25.“相傅之官”指( )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26.下列哪项不是肺气宣发运动的体现( )
A.排出体内浊气 B.将津液输布全身,外达皮毛
C.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达皮毛 D.宣散卫气于体表
E.使全身的血液会聚于肺
27.下列哪项不是肺气肃降运动的体现( )
A.吸入自然界的清气 B.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向下布散
C.排出体内浊气 D.清除肺和呼吸道异物 E.助大肠传导糟粕
28.“水之上源”指(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9.与肺相表里的是( )
A.心包 B.小肠 C.大肠 D.胃 E.三焦
30.皮肤感邪,常内传于( )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31.肺的门户是( )
A.喉 B.鼻 C.腠理 D.汗孔 E.皮毛
32.“娇脏”是指( )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33.“后天之本”指(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34.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 )
A.脾化生水谷精微 B.脾主升清 C.脾主统血
D.脾为后天之本 E.人以水谷为本
35.具有化湿而恶湿特点的内脏是( )
A.肺 B.脾 C.肾 D.肝 E.心
36.“生痰之源”是指( )
A.肺 B.心 C.肝 D.脾 E.肾
37.脾主运化是指脾能够( )
A.运化水液 B.运化水谷 C.化生血液
D.化生气血 E.运化水谷和水液
38.脾统血的机制主要是( )
A.脾阳的温煦作用 B.脾气的固提作用 C.脾的升清作用
D.脾气的升举作用 E.脾气的气化作用
39.五脏中主升清的脏是( )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40.维持人体内脏位置的相对恒定,主要是下列哪项的作用( )
A.肝气 B.脾气 C.肺气 D.肾气 E.心气
41.与脾相表里的是( )
A.大肠 B.小肠 C.胃 D.胆 E.膀胱
42.腠理是指( )
A.肌肉的纹理 B.皮肤的纹理 C.汗孔
D.肌肉和皮肤的纹理 E.皮肤
43.脾其华在( )
A.唇 B.口 C.面 D.爪 E.肉
44.脾的生理特性是( )
A.喜燥恶湿主升 B.喜燥恶湿主降 C.喜润恶燥主降
D.喜润恶燥主升 E.以上都不是
45.肉病日久可传入( )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46.“刚脏”是指( )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
47.协助脾胃升降的脏为(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48.《素问·五脏生成》认为“人静则血归于”( )
A.心 B.脾 C.肝 D.肺 E.肾
49.“罢极之本”是(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50.肝主疏泄生理功能的核心是( )
A.调畅情志 B.疏泄气机 C.促进脾胃运化
D.促进生殖 E.促进血行和津液代谢
51.“筋之余”是指( )
A.齿 B.发 C.骨 D.肝 E.爪
52.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主要取决于( )
A.胆贮藏胆汁 B.胆排泄胆汁 C.脾运化水谷
D.肝疏泄气机 E.以上都不是
53.“肝之外候”为( )
A.筋 B.泪 C.目 D.怒 E.血
54.对肝疏泄功能影响最大的情志活动是( )
A.喜 B.怒 C.恐 D.惊 E.思
55.肝在体合( )
A.爪 B.脉 C.肉 D.骨 E.筋
56.肝主疏泄和藏血的关系,常表述为( )
A.肝体阴而用阳 B.肝为刚脏 C.肝体常不足
D.肝用常有余 E.肝为将军之官
57.女子的月经和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是哪两脏作用配合的结果( )
A.肝脾 B.脾肾 C.心肺 D.肝肾 E.肝肺
58.情志抑郁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 )
A.心神失常 B.肺气虚弱 C.肝失疏泄
D.肾精不足 E.脾失健运
59.“先天之本”指(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60.肾脏所藏之精是( )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先后天之精
D.脏腑之精 E.生殖之精
61.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 )
A.心血是否充盈 B.肺气盛衰 C.脾之运化
D.肾气盛衰 E.脑髓充足与否
62.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衰老程度的客观标志是( )
A.齿、骨、发 B.筋、骨、脉 C.皮肤、肌肉
D.面、舌 E.呼吸、心率
63.促进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物质是( )
A.肾精 B.元气 C.肾气 D.肾阳 E.天癸
64.天癸的产生主要取决于( )
A.肝血的充足 B.肾中精气的充盈 C.脾气的健运
D.肾阴的滋润 E.肾阳的蒸化
65.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是(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66.“命门之火”实际上指( )
A.心阳 B.肾阳 C.肝阳 D.脾阳 E.心火
67.“命门之水”实际上指( )
A.肝阴 B.心阴 C.肺阴 D.肾阴 E.胃阴
68.维持呼吸的深度需哪脏的功能( )
A.肝 B.肺 C.肾 D.脾 E.心
69.肾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是( )
A.吸气 B.纳气 C.呼气 D.藏气 E.以上都不是
70.“骨之余”是指( )
A.齿 B.髓 C.发 D.爪 E.筋
71.“血之余”是指( )
A.髓 B.爪 C.筋 D.发 E.齿
72.肾在液为( )
A.涎 B.唾 C.泪 D.涕 E.尿
73.与肾相表里的是( )
A.胃 B.大肠 C.膀胱 D.三焦 E.小肠
74.后阴为何脏之窍( )
A.脾 B.心 C.肺 D.肝 E.肾
75.骨病日久则内传于( )
A.心 B.肾 C.肝 D.肺 E.脾
76.“户门”是指( )
A.唇 B.齿 C.胃上口 D.会厌 E.肛门
77.胃上口称为( )
A.吸门 B.幽门 C.阑门 D.贲门 E.飞门
78.下列哪项不是指胆( )
A.中精之府 B.中清之府 C.精明之府
D.清净之府 E.中正之官
79.居六腑之首,又属奇恒之腑的内脏是( )
A.胆 B.胃 C.膀胱 D.三焦 E.大肠
80.胃的生理特性是( )
A.喜燥恶湿主升 B.喜燥恶湿主降 C.喜润恶燥主降
D.喜润恶燥主升 E.以上都不是
81.“水谷气血之海”是指( )
A.冲脉 B.小肠 C.大肠 D.胃 E.膀胱
82.“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治法的依据是( )
A.脾主运化水液 B.小肠泌别清浊 C.肺主通调水道
D.膀胱贮尿排尿 E.肾主司二便
83.大肠的传导作用是何种功能的延续( )
A.胃气降浊 B.肺气肃降 C.小肠泌别清浊
D.脾之运化 E.以上都不是
84.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有赖于( )
A.膀胱的气化 B.膀胱的固摄 C.肾的气化固摄
D.三焦的气化 E.肺气的肃降
85.“孤府”是指( )
A.胃 B.心包 C.胆 D.三焦 E.膀胱
86.“决渎之官”是指( )
A.脾 B.肺 C.肾 D.膀胱 E.三焦
87.脑的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是( )
A.心肺肝 B.心肝脾 C.心脾肾 D.心肝肾 E.肺脾肾
88.下列哪项指的不是女子胞( )
A.胞宫 B.膻中 C.胞脏 D.子脏 E.子宫
89.“元神之府”指( )
A.心 B.头 C.脑 D.胆 E.目
90.“髓海”指的是( )
A.骨 B.髓 C.脑 D.肾 E.胃
91.两脏之间表现为气血关系的是( )
A.心与肺 B.肺与肝 C.脾与肾 D.肝与肾 E.肺与脾
92.“肝肾同源”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
A.同居下焦 B.藏泄互用 C.精血互化
D.阴液互补 E.阴阳承制
93.“金水相生”说明哪两脏的关系( )
A.心与肾 B.肝与肾 C.脾与肾 D.肺与肾 E.肝与肺
94.连结心肺两脏的主要环节为( )
A.肺气 B.元气 C.心气 D.营卫之气 E.宗气
95.“水火既济”说明哪两脏的关系( )
A.心与肺 B.脾与肾 C.心与肾 D.肺与肾 E.肝与脾
96.统藏失司的出血反映哪两脏病变( )
A.脾与肺 B.心与肝 C.脾与肾 D.脾与肝 E.心与脾
97.肺与脾的关系表现在( )
A.宗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 B.血的生成、运行 C.气机的调节
D.呼吸运动与消化吸收 E.阴液互资
98.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A.血行方面 B.血行和神志活动方面 C.气血生成方面
D.神志方面 E.血液的调节方面
99.气机升降的枢纽是( )
A.心肾 B.肝肺 C.脾胃 D.肺脾 E.肾肝
100.“胃之关”是指(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01.“命门”一词,首见于( )
A.《难经》 B.《内经》 C.《中藏经》 D.《类经》 E.《太素》
102.《内经》所言的“命门”指( )
A.右肾 B.两肾 C.两肾之间 D.目 E.肾间动气
103.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脑为髓海 B.胃为水谷之海 C.冲为血海
D.冲为十二经脉之海 E.肺为气海
(二)B1型题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气之本”是指( )
2.“罢极之本“是指(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3.在呼吸运动中,“气之主”是( )
4.在呼吸运动中,“气之根”是( )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5.神志活动的主宰是( )
6.调节神志活动的是( )
A.口 B.舌 C.鼻 D.耳 E.目
7.心之外候是( )
8.心寄窍于( )
A.筋 B.脉 C.肉 D.皮 E.骨
9.肝在体合( )
10.肺在体合( )
A.爪 B.口 C.唇 D.毛 E.发
11.脾其华在( )
12.肾其华在( )
A.尿 B.唾 C.汗 D.涎 E.泪
13.脾在液为( )
14.肾在液为( )
A.喜 B.怒 C.悲 D.思 E.恐
15.肺在志为( )
16.脾在志为(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7.“生痰之源”指( )
18.“贮痰之器”指( )
A.娇脏 B.刚脏 C.孤府 D.水脏 E.水府
19.肝为( )
20.膀胱为(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21.“生之本”指( )
22.“水火之宅”指( )
A.汗 B.尿 C.津 D.液 E.泪
23.大肠主( )
24.小肠主( )
A.眩晕 B.吐血 C.胃下垂 D.咳喘 E.腰痛
25.脾不升清可见( )
26.脾不升举可见( )
A.膀胱 B.三焦 C.大肠 D.小肠 E.胆
27.“受盛之官”是指( )
28.“传道之官“是指( )
A.精明之府 B.元神之府 C.髓之府 D.肾之府 E.血之府
29.头为( )
30.腰为( )
A.髓之府 B.精明之府 C.玄府 D.孤府 E.净府
31.汗孔为( )
32.骨为( )
A.飞门 B.贲门 C.吸门 D.魄门 E.户门
33.会厌被称为( )
34.大肠末端被称为( )
A.气门 B.幽门 C.户门 D.阑门 E.鬼门
35.胃之下口为( )
36.大小肠交会处为( )
A.阳中之太阳 B.阳中之少阴 C.阴中之至阴
D.阴中之少阳 E.阴中之太阴
37.肺为( )
38.肝为( )
A.心与肺 B.心与肝 C.肺与肾 D.肝与肺 E.脾与肺
39.与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关系密切的是( )
40.与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关系密切的是( )
A.白眼 B.黑眼 C.瞳神 D.眼睑 E.两眦
41.水轮指( )
42.风轮指( )
(三)X型题
1.藏与象的关系表现在( )
A.藏决定象 B.藏变象变 C.象决定藏
D.象变决定藏变 E.象变反映藏变
2.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是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它反映了( )
A. 人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B.物质与代谢的统一 C.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D.人体与环境的统一 E.形与神的统一
3.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是基于( )
A.古代对尸体解剖的粗略分析 B.精气学说的渗透
C.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 D.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
E.阴阳学说的影响
4.五脏与六腑的主要区别是( )
A.五脏藏神 B.功能不同 C.脏讲功能、腑论形态
D.形态有别 E.脏主腑从
5.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可观察( )
A.面色 B.舌色 C.意识 D.脉象 E.心胸部感觉
6.心主神明的功能正常与否,可观察( )
A.精神 B.意识 C.思维 D.感觉反应 E.睡眠
7.心脏的正常搏动依靠( )
A.心气的推动 B.心阳的温煦 C.心阴的滋润
D.心血的营养 E.心神的主宰
8.与心密切相关的是( )
A.血之主 B.脉之宗 C.气之主 D.神之居 E.魂之舍
9.肺气宣发,主要向上向外升发布散哪些物质( )
A.浊气 B.卫气 C.血液 D.津液 E.水谷精气
10.肺的肃降,主要向下向内布散哪些物质( )
A.浊气 B.清气 C.卫气 D.津液 E.水谷精气
11.肺失宣降可出现哪些病症( )
A.无汗 B.泄泻 C.胸闷 D.鼻塞 E.咳喘
12.肺主一身之气主要表现在( )
A.主呼吸之气 B.主通调水道 C.助心行血
D.主宗气的生成 E.调节全身气机
13.肺的宣发肃降能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的( )
A.生成 B.吸收 C.输布 D.排泄 E.运行
14.肺的各项生理功能主要取决于( )
A.肺气宣发 B.肺主呼吸 C.肺气肃降 D.肺朝百脉 E.肺主治节
15.肺在体合皮的生理基础是( )
A.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 B.肺与皮毛均与外界相通
C.皮毛汗孔宣通肺气助呼吸 D.肺与皮毛均属金行
E.邪犯皮毛, 肺气不宣
16.汗孔又称为( )
A.气门 B.玄府 C.毛窍 D.鬼门 E.幽门
17.肺生理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 )
A.肺气的推动 B.肺阴的滋润 C.肺血的营养
D.肺阳的温煦 E.肾阴的充养
18.具有喜润恶燥特性的内脏有( )
A.胆 B.肺 C.脾 D.胃 E.肾
19.脾运化水谷,主要指脾对饮食物具有那些作用( )
A.消化 B.排泄 C.传导 D.吸收其精微 E.转输其精微
20.脾运化水液主要指脾对水液的代谢具有哪些作用( )
A.生成 B.吸收 C.输布 D.排泄 E.运行
21.脾的升举作用失常可表现为( )
A.恶心呕吐B.腹部坠胀C.久泻脱肛
D.皮下出血E.内脏下垂
22.脾运化水液功能失调可见( )
A.水肿B.气喘C.痰D.饮E.湿
23.肝疏泄气机促进脾胃消化功能的生理基础是( )
A.协助脾升胃降B.调畅情志C.调理气血
D.分泌及排泄胆汁E.影响水液代谢
24.肝失疏泄,表现在精神情志方面可见( )
A.惊恐不安B.精神抑郁C.心神不定
D.急躁易怒E.悲伤忧愁
25.肝藏血功能表现在( )
A.贮藏血液B.调节血流量C.防止出血
D.固摄血液E.推动血行
26.下列指肝的有( )
A.主血海B.刚脏C.气海
D.罢极之本E.水谷气血之海
27.瞳神又称为( )
A.黑眼B.瞳子C.瞳仁D.白眼E.瞳孔
28.判断肾中精气盛衰的标志是( )
A.齿B.爪C.发D.骨E.二便
29.头发的濡养主要依靠( )
A.血B.津C.液D.气E.精
30.肾的封藏作用表现在( )
A.藏精 B.生髓 C.主骨 D.纳气 E.藏元阴、元阳
31.肾阳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有( )
A.温煦B.推动C.兴奋D.制约肾阴E.气化
32.肾阴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有( )
A.滋润B.气化C.宁静D.制约肾阳E.濡养
33.肾气不固可见哪些病症( )
A.遗精B.牙齿脱落 C.遗尿D.脱发 E.久泄滑脱
34.外肾是指( )
A.阴茎B.阴道C.睾丸D.阴囊E.尿道
35.前阴包括( )
A.阴茎B.阴道C.睾丸D.阴囊E.尿道
36.胆为六腑的依据为( )
A.胆藏胆汁B.肝胆相表里C.胆汁助消化
D.胆形态中空E.胆不直接传化饮食物
37.消化饮食物主要依赖于哪些腑( )
A.胃B.大肠C.胆D.膀胱E.小肠
38.吸收饮食精华主要依赖于哪些腑( )
A.胃B.大肠C.胆D.膀胱E.小肠
39.六腑之中哪些腑具有排泄功能( )
A.胃B.胆C.大肠D.三焦E.膀胱
40.影响大肠传导功能的内脏有( )
A.心B.肺C.胃D.脾E.肾
41.和女子胞功能关系密切的内脏有( )
A.心B.肺C.肝D.脾E.肾
42.三焦的生理功能有( )
A.通行元气B.运行水液C.主持诸气
D.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E.为血液运行的通道
43.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A.消化B.血液运行C.血液贮藏
D.血液生成E.神志活动
44.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A.津液代谢B.血液运行C.呼吸运动
D.气机调节E.阴液互资
45.肝与肾的关系可概括为( )
A.水火既济B.先后天互资C.藏泄互用
D.精血同源E.阴阳承制
46.脾与肾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A.先后天互资B.燥湿相济C.水液代谢
D.上下相应E.精血互生
47.脾与胃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A.阴阳交通B.纳运相得C.升降相因
D.气血互生E.燥湿相济
48.脏与脏在血液方面关系密切的有()
A.心与肝B.心与肾C.肝与脾D.心与脾E.脾与肺
49.下列哪些项不是表里关系()
A.心与心包络B.肝与胆C.肺与三焦
D.肾与大肠 E.脾与胃
50.“乙癸同源”是指( )
A.肝肾同源B.精血同源C.气血同源
D.肝胆同源E.津血同源
51.下列属于“五液”的有()
A.尿B.泪C.涕D.唾E.汗
二、词语解释
1.藏象
2.藏象学说
3.心主血脉
4.心藏神
5.肺宣发肃降
6.肺主一身之气
7.肺朝百脉
8.肺通调水道
9.肺为水之上源
10.肺助心行血
11.脾主运化
12.脾运化水谷
13.脾运化水液
14.脾主升清
15.脾主升举
16.脾统血
17.腠理
18.肝主疏泄
19.肝藏血
20.肝体阴用阳
21.肾主藏精
22.先天之精
23.后天之精
24.肾主水
25.肾主纳气
26.七冲门
27.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28.胃主通降
29.小肠受盛化物
30.小肠泌别清浊
31.小肠主液
32.大肠主津
33.水火既济
34.精血同源
35.水不涵木
36.天癸
37.肾阴
38.肾阳
39.肾主骨
40.胆主决断
三、填空题
1.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 ),体现了中医学从外知内,( )的思维方法。
2.按照脏腑不同的生理功能特点,将其分为( )、( )和奇恒之腑三大类。
3.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
4.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 )。
5.心主神明主要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一切( )和( )的功能。
6.心在体合( ),其华在( )。
7.《素问·五脏生成》说:“诸气者,皆属于( )”。
8.肺主一身之气包括( )、( )和调节全身气机三个方面。
9.肺主呼吸的功能是( )的生成和( )调节的根本条件。
10.肺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是( )。
11.肺助心行血的结构基础是( ),生理基础是( )。
12.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 )在水液代谢方面的体现。
13.肺在体合( ),( )为肺之门户。
14.脾气主升的运动特点表现为( )和( )两个方面。
15.脾统血的机制,主要是( )作用。
16.脾主运化体现在( )和( )两个方面。
17.脾为( )之本,( )之源。
18.脾的生理特性是( )。
19.脾气上升的运动特点,主要通过( )的生理功能得以体现。
20.《素问·五脏生成》说:“脾之合( )也,其荣( )也。”
21.肝的生理特性是( ),( ),故称之为刚脏。
22.《素问·五脏生成》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 ),人静则血( )。”
23.《素问·六节藏象论》称肝为( )之本。
24.( )为筋之余。
25.《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 )之府。”
26.肾的主要功能,一是主藏精,二是( ),三是( ),四是主管纳气。
27.肾藏精的功能体现在( )和( )两个方面。
28.( )为骨之余,( )血之余。
29.肾开窍于( )。
30.《类证治裁·喘证论治》说:“( )为气之主,( )气之根。”
31.五志归五脏,思为( )之志,恐为( )之志。
32.五脏主五液,( )为心之液,( )为肾之液。
33.五脏和官窍有特定的对应关系,( )为心之苗,脾开窍于( )。
34.六腑以( )为顺,以( )为用。
35.七冲门中,( )为飞门,太仓下口为( )。
36.胆为( ),又为( )之腑。
37.胆的主要功能是( ),( )。
38.《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胆者,( )之官,( )出焉。”
39.《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 )之官,( )出焉。”
40.《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 )之官,( )出焉。”
41.《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 )之官,津液藏焉,( )则能出矣。”
42.三焦的主要功能是( )、( )。
43.《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 )之官,( )出焉。”
44.《灵枢·营卫生会》说:“上焦如雾,中焦( ),下焦如( )”。
45.《灵枢·海论》说:“脑为( )之海”。
46.《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 )之府。”
47.脑的主要功能有:( )、( )和主管感觉运动。
48.髓的主要功能为:充养脑髓、( )和( )。
49.《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骨者,( )之府。”
50.脉的主要功能是:( )、( )。
51.女子胞是女子( )和( )的器官。
52.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的对立制约关系。
53.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和( )方面。
54.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 )和( )三个方面。
55.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 )及阴阳承制等方面。
56.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和( )方面。
57.脾与胃的关系在生理上主要表现在纳运相得、( )和( )三个方面。
58.《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 )之关也。”
59.六腑中,消化功能主要是胃、( )、( )的作用。
60.六腑中,吸收功能主要是( )、( )的作用。
四、简答题
1.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及精神实质是什么?
2.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具备了哪些条件?
3.人体内脏分为几类?各有哪些名称?
4.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和特点是什么?
5.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和特点是什么?
6.五脏与六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五脏与奇恒之腑有何异同?
8.六腑与奇恒之腑有何异同?
9.何谓脏腑学说?主要特点是什么?
10.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1.为什么说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12.何谓五体?其与五脏有何联系?
13.肺为什么被称为“娇脏”?
14.肺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5.为什么说肺为“相傅之官”?
16.何谓肺气的宣发?其表现在哪些方面?
17.何谓肺气的肃降?其表现在哪些方面?
18.肺主宣降的共同生理效应有哪些?
19.何谓“肺主一身之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20.肺助心行血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1.为什么说“肺为水之上源”?
22.何谓“五官”、“九窍”?其与五脏有何联系?
23.脾的主要功能有哪些?有何主要生理特性?
24.为什么说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25.为什么说脾为生痰之源?
26.脾主升清与胃主降浊的关系如何?
27.脾气的运动特点及其表现如何?
28.何为五液?其与五脏有何联系?
29.为什么称肝为刚脏?
30.何谓肝主疏泄?其生理效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1.肝藏血的生理效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2.肝主疏泄与肝藏血关系如何?
33.为什么称肝为“罢极之本”?
34.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
35.肾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36.肾藏精的生理效应表现在哪些方面?
37.何谓天癸?其与肾中精气有何关系?
38.为什么以齿、骨、发做为判断肾中精气盛衰的标志?
39.为什么称胆为“中精之府”?其主要功能有哪些?
40.胃的主要功能和生理特性各是什么?
41.小肠、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各是什么?
42.“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为什么?
43.为什么称三焦为“孤府”?
44.何谓“七冲门”?其具体部位如何?
45.脑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其与五脏的关系如何?
46.女子胞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47.连结心肺两脏功能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48.心与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易形成何种病理变化?
49.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0.肺与脾的生理联系是什么?举例说明。
51.肺与肾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
52.“肝肾同源”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53.六腑之间在生理上有何联系?
54.肺主行水与肾主水液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五、论述题
1.试述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2.试述心主血脉的机理及生理意义。
3.试述“心主神明”的含义及其与“心主血脉”功能之间的关系。
4.试述“心其华在面”,“开窍于舌”的机理及意义。
5.试述“血汗同源”的理论依据和临床意义。
6.试述“肺主一身之气”的机理及其与肺主呼吸的关系。
7.以通调水道为例,简述肺宣发、肃降的关系。
8.试述肺合皮毛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
9.试述脾运化水谷的功能。
10.试论脾主统血的含义、机理以及临床意义。
11.试述肺、脾、肾三脏分别对水液代谢有何影响。
12.试述肝主疏泄对情志的影响。
13.试述肝主疏泄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
14.试论“肝体阴而用阳”。
15.试述肾对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功能的影响。
16.试论肾主管一身之阴阳的机理及意义。
17.试述肾在人体水液代谢中的作用。
18.试论肾主纳气。
19.试述肾与骨、髓、齿、脑的关系。
20.简述“发为血之余”的机理以及与肾的关系。
21.试述胆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的道理。
22.试述大肠主津与小肠主液的异同。
23.试述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
24.简述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各自的功能特点。
25.试述心主血脉与肺朝百脉的生理联系。
26.简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机理。
27.试述心与脾在生理、病理方面的联系。
28.试述肺与肾的关系。
29.试述肝与肾的关系。
30.以脾与胃关系为例,论述脾胃为后天之本的道理。
31.试述肺与大肠为表里的机理及其意义。
32.试述六腑之间的关系。
33.试述六腑在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的作用。
34.试述心、肝、脾三脏对女子胞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A 答案分析:“藏象”一词,始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2.D 答案分析: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虽然是藏象学说研究的主要内容,但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3.C 答案分析:人体的内脏,主要按照脏腑不同的生理功能,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大类。
4.A 答案分析: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精气是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不能过度地耗散或失泻,故称“藏而不泻”。
5.B 答案分析: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由于六腑不断地输泻水谷,故称“泻而不藏”。
6.B 答案分析:心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宰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7.C 答案分析:心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宰作用,故《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8.A 答案分析:人体的血液运行于血脉之中,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脉者,血之府也。”
9.E 答案分析: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心在脏腑中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宰作用,故与神志活动关系最为密切。
10.D 答案分析:心主血脉的功能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主血即心推动血液的运行,血液循环的动力在于心。
11.B 答案分析: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12.C 答案分析:心主神明的“神”包括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
13.C 答案分析:心在体合脉,脉又为奇恒之腑。
14.D 答案分析:口为脾之窍。
15.C 答案分析:髓为奇恒之腑之一,但不属“五体”。
16.A 答案分析:五液指汗、涎、涕、泪、唾。
17.E 答案分析:脉为血之府。
18.D 答案分析: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主要从面色、舌色、脉象和心胸部感觉等方面来观察。
19.B 答案分析:心包络简称“心包”,又称“膻中”。
20.E 答案分析:肺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覆盖于其他脏腑之上,故有“华盖”之称。
21.B 答案分析:肺主气的功能虽然表现在主呼吸、主管气的生成和调节全身气机三个方面,但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以肺主呼吸为其核心。
22.A 答案分析:肺气运动的特征是宣发和肃降,体现于肺的一切生理活动之中。
23.D 答案分析:肺助心行血功能的结构基础是“肺朝百脉”。
24.E 答案分析: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在水液代谢方面的体现。
25.B 答案分析:《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26.E 答案分析:肺气的宣发,是将会聚于肺经清浊交换后的血液布散至全身。
27.C 答案分析:体内浊气主要通过肺的宣发运动排出体外。
28.B 答案分析:肺位最高,通过宣发肃降运动调节水液代谢,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29.C 答案分析: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
30.B 答案分析:肺外合皮毛,故皮肤感邪,常内传于肺。
31.A 答案分析:肺主呼吸之气,喉为清气、浊气出入的门户。
32.D 答案分析:肺叶娇嫩,通过鼻直接与外界相通,且外合皮毛,易被外邪侵害,又不耐寒热,故称其为娇脏。
33.C 答案分析:由于人体出生后所需的营养物质均赖脾化生的水谷精微供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
34.A 答案分析:脾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
35.B 答案分析:脾为太阴湿土,与自然界湿气相通,同气相感,故外感湿邪易伤于脾。脾又主运化水液,无论外湿困脾,还是脾之气阳亏虚,水液代谢障碍,又易生内湿,故脾运化水湿而又恶湿。
36.D 答案分析:脾主运化水液,脾失健运则水液代谢障碍而生痰、生湿,故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
37.E 答案分析:脾主运化体现在脾能够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38.B 答案分析:脾统血主要是通过脾气的固摄作用实现的。
39.D 答案分析:脾气的运动特点是主升,表现为升清、升举两个方面。
40.B 答案分析:脾气升托内脏,维持内脏在相对恒定的位置而不游移或下垂。
41.C 答案分析: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42.D 答案分析:肌肉和皮肤的纹理合称为腠理。
43.A 答案分析: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44.A 答案分析:脾的生理特性是喜燥恶湿,脾气的运动特点是主升。
45.D 答案分析:脾主四肢肌肉,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充养四肢肌肉,而四肢肌肉运动又可促进脾的运化,故肉病日久可传之于脾。
46.C 答案分析:肝的特性是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称之为刚脏。
47.B 答案分析: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有助于脾胃之气升降,是保证脾胃运化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
48.C 答案分析:《素问·五脏生成》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
49.D 答案分析:《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
50.B 答案分析:肝对情志、气血、津液、脾胃、生殖等全身机能活动的调节是通过疏泄气机实现的。
51.E 答案分析:爪甲为筋延伸到体表的外露部分,故有“爪为筋之余”之说。
52.D 答案分析: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全赖肝之气机疏泄。
53.C 答案分析:由于目赖肝所藏之阴血濡养,肝病常反映于目,故谓“目为肝之外候”。
54.B 答案分析:怒以肝藏血为物质基础,与肝疏泄气机主升发之用密切相关。
55.E 答案分析:筋有赖肝之阴血的滋养才能发挥其连接和约束骨节,主持运动等功能,故言肝在体合筋。
56.A 答案分析:肝“体阴”主要指肝贮藏阴血之本体,“用阳”主要指肝的气机主升主动的功能及特性,故常用“体阴用阳”来概括肝主疏泄和藏血二者的关系。
57.D 答案分析:朱震亨《格致余论》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说明女子的月经和男子的精液闭藏在肾,排泄在肝。
58.C 答案分析:肝主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条畅,脏腑功能活动协调,表现为情志舒畅,肝疏泄不及,则肝气郁结,情志抑郁。
59.E 答案分析:肾藏有先天之精,为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是脏腑阴阳之根,故称其为“先天之本”。
60.C 答案分析: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61.D 答案分析: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62.A 答案分析:齿、骨、发的生长状态是反映肾中精气的外候,是判断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衰老程度的客观标志。
63.E 答案分析:天癸具有促进和维持生殖机能的作用。
64.B 答案分析:肾中精气充盛到一定的程度,便可产生一种促进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精微物质,即天癸。
65.E 答案分析:肾主宰和调节全身阴阳,是五脏六腑阴阳的根本。
66.B 答案分析:肾阳又称元阳、真阳、真火和命门之火。
67.D 答案分析:肾阴又称元阴、真阴、真水和命门之水。
68.C 答案分析: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防止呼吸表浅,协助肺完成呼吸的功能,故维持呼吸的深度需肾脏的参与。
69.B 答案分析:肾主摄纳肺吸入的清气。
70.A 答案分析:牙齿为骨骼的外露部分,故谓“齿为骨之余”。
71.D 答案分析:头发有赖于血液的营养,故称“发为血之余”。
72.B 答案分析:唾为肾精所化,故肾在液为唾。
73.C 答案分析: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
74.E 答案分析:肾开窍于前、后二阴。
75.B 答案分析:肾在体合骨,骨病日久则内传于肾。
76.B 答案分析:齿为户门,户指通向内部的门户,水谷进入口腔,牙齿咀嚼、消磨水谷,故为“户门”。
77.D 答案分析:胃的上口称为“贲门”,“贲” 同“奔”,即水谷进入食管,从此门奔流而下,汇聚于“太仓”。
78.C 答案分析:精明之府指头。
79.A 答案分析:胆居于六腑之首,又属奇恒之腑。
80.C 答案分析:胃的生理特性喜润而恶燥,其生理功能特点以畅通下降为主。
81.D 答案分析:胃受纳、汇聚水谷,水谷又为化生气血的基础,故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
82.B 答案分析: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清浊不分,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俱下于大肠,可见肠鸣泄泻,小便短少,故治疗泄泻常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分利方法。
83.A 答案分析: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是胃主通降的继续。
84.C 答案分析: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主要依赖肾的气化和固摄功能的控制。
85.D 答案分析:三焦是分布于胸腹腔的一个大腑,因其与五脏无表里配合关系,故有“孤府”之称。
86.E 答案分析:三焦具有运行水液的功能,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87.D 答案分析:脑的生理、病理总统于心而分属于五脏,其中与心、肝、肾关系尤为密切。
88.B 答案分析:“膻中”指心包络。
89.C 答案分析: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
90.C 答案分析:脑居颅内与脊髓相通,由髓汇聚而成,故称其为“髓海”。
91.A 答案分析: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气和血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根互用关系。
92.C 答案分析:肝血可滋养肾精,肾精可化生肝血,精血之间可相互滋生和转化,故言“肝肾同源”。
93.D 答案分析:肺与肾在五行中分别属金和属水,为母子相生关系。金能生水,肺阴充足,输精于肾,使肾阴充盛;水能润金,肾阴充盛,上润于肺,则使肺阴不虚。故言“金水相生”。
94.E 答案分析:宗气积于胸中,贯心脉行气血,走息道司呼吸,从而加强了血液循环和呼吸运动之间的关系,是连结心肺两脏的纽带。
95.C 答案分析:肾为水脏,心为火脏,心火下暖肾水,使肾水不寒;肾水上制心阳,使心火不亢;心肾阴阳还可相互资助,从而维持心肾两脏功能协调平衡,故说“水火既济”。
96.D 答案分析:脾主统血,肝主藏血,故统藏失司而见出血可反映脾与肝两脏的病变。
97.A 答案分析:肺主呼吸,脾主运化水谷,肺吸入的清气和脾化生的水谷精气是生成宗气的主要物质;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水湿为水之中州,密切配合,保证了水液正常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98.B 答案分析:心主血脉,肝主藏血,心有所主则肝有所藏,肝有所藏则心有所主,共同维持血液正常运行;心主神,肝调畅情志,共同维持正常的神志活动。
99.C 答案分析: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一升一降,相反相成,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100.E 答案分析:《素问·水热穴论》说:“肾者,胃之关也。”
101.B 答案分析:《灵枢·根结》说:“命门者,目也”,首先提出了“命门”一词。
102.D 答案分析:《灵枢·根结》说:“命门者,目也。”
103.E 答案分析:膻中为气海。
(二)B1型题
1.D 答案分析:肺主管呼吸之气和气的生成及全身气机的调节,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
2.B 答案分析:肝在体合筋,筋有连接和约束骨节,主持运动的功能,肝之阴血充足,则筋有所养,不易疲劳;肝之阴血不足,则筋失所养而易于疲劳,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
3.B 答案分析:肺是主管呼吸的器官,《类证治裁·喘证论治》说:“肺为气之主,……肺主出气。”
4.E 答案分析: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协助肺完成呼吸的功能,故《类证治裁·喘证论治》说:“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
5.A 答案分析:情志活动虽分属于五脏,但无不从心而发,受心神的主宰。
6.C 答案分析:情志活动的产生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而五脏的功能活动赖气机的调畅,肝主疏泄,故肝对情志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7.B 答案分析: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苗窍,能够反映心的活动情况,是心之外候。
8.D 答案分析:心血不足,心神失常等心的生理功能异常,常见到耳鸣等病症,故言心寄窍于耳。
9.A 答案分析:筋有赖于肝之阴血滋养,故肝在体合筋。
10.D 答案分析: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皮肤上的汗孔宣散肺气而助呼吸,因此肺在体合皮,肺与皮有着密切的关系。
11.C 答案分析:脾的功能状况常通过口唇的色泽形态变化反映出来。
12.E 答案分析:肾藏精,精化血,血养发,肾中精气的盛衰常显露于发。
13.D 答案分析: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脾精通过经脉上溢于口化为涎液。
14.B 答案分析:肾经挟舌根通舌下,肾精通过经脉上溢于口化为唾液。
15.C 答案分析:悲忧过度易伤肺气,肺气不足,易见悲伤低落的情绪变化,故肺在志为悲。
16.D 答案分析:思虑过度易致脾气结滞;脾气血不足,则不耐思虑,故脾在志为思。
17.C 答案分析: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脾气虚弱,水湿内停,聚而为痰为饮,故被称为“生痰之源。”
18.D 答案分析:脾气虚弱,水湿内停,生痰生湿,痰湿常上犯于肺,导致肺宣降失常,见咳嗽、痰多等症,故言“肺为贮痰之器”。
19.B 答案分析:肝主疏泄的功能失常,多见肝气郁结,肝气上逆或阳亢风动等实证或本虚标实之证,故有“肝为刚脏”之说。
20.E 答案分析:膀胱具有贮尿排尿的功能,故称其为“水府”。
21.A 答案分析:心主血脉,脉中气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心主神明,调节、控制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
22.E 答案分析:肾中精气可以产生肾阴、肾阳两种不同的生理效应。肾阴,又称真水、命门之水,肾阳又称真火,命门之火。肾阴、肾阳能够补充全身各脏腑阴阳的不足,是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故将肾喻为“水火之宅”、“阴阳之根”。
23.C 答案分析:大肠具有吸收食物残渣中部分水分的功能,故曰“大肠主津”。
24.D 答案分析:小肠吸收水谷精微,其中含有大量的水液,故曰“小肠主液”。
25.A 答案分析:脾之清气不升,头目清窍失养,故见眩晕。
26.C 答案分析:脾升举无力,不能升举固托内脏,故可见胃下垂。
27.D 答案分析:小肠接受胃的传输之物,并进一步消化吸收,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8.C 答案分析:大肠能够吸收饮食残渣中的水份和排泄糟粕,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29.A 答案分析:《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头者,精明之府。”
30.D 答案分析:《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
31.C 答案分析:汗孔在心神的调节下靠肺气宣发的卫气进行开合,从而排泄汗液,调节体温和水液代谢,并辅助肺呼吸,功能玄妙,故称为“玄府”。
32.A 答案分析:骨中有腔隙,内藏骨髓,髓是分布于骨骼腔内的精微物质,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骨者髓之府。”
33.C 答案分析:会厌位于咽喉部,食管与气管交会处,能随着呼吸和饮食纳入的需要交替关闭或打开,故称“吸门”。
34.D 答案分析:“魄”同“粕”,大肠终端即肛门是糟粕最终排出之处,故称“魄门”。
35.B 答案分析:饮食水谷通过胃下口进入小肠,小肠幽长迂曲呈叠积状,故称为“幽门”。
36.D 答案分析:小肠泌别清浊,清即精华部分被拦挡而吸收,浊即浅渣部分在进入大肠之前,再被拦挡而做相对时间的停留以进一步吸收,故将大小肠交会处称为阑门,“阑”同“拦”。
37.B 答案分析:肺居上焦,在五行中属金,为清肃喜润之脏,功能主清肃下降,通于秋气,故为“阳中之少阴”。
38.D 答案分析:肝居膈下右胁内,在五行中属木,功能主升主动,与春季相应,故为“阴中之少阳”。
39.C 答案分析:肺为水之上源,行水之脏,肾为主水之脏,共主水液代谢;肺主呼气,肾主纳气,共同完成呼吸运动。
40.E 答案分析:肺吸入自然之清气,脾运化水谷之精气,清气、水谷精气是气生成的主要物质;肺通调水道,脾运化水湿,相互协调维持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41.C 答案分析:瞳神属肾,称为水轮。
42.B 答案分析:黑眼属肝,称为风轮。
(三)X型题
1.A B E 答案分析:中医学认识内脏的方法是从外知内,以象测脏,因此藏与象的关系是:藏决定了象,藏变象变,象变反映了藏的变化。
2.A B C D E 答案分析:藏象学说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配合,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联系的通道,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形体官窍,构成了五个系统。这五个系统之间紧密联系,且受天地四时阴阳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使人体形与神、局部与整体、人体与环境、物质与代谢、结构与功能成为有机的统一体。
3.A C D 答案分析:藏象学说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三:对人体解剖的粗浅分析;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
4.A B D E 答案分析:五脏与六腑的区别主要有四:功能不同;形态有别;五脏藏神;脏主腑从。
5.A B D E 答案分析:心居于胸中,其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故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临床上常从面色、舌色、脉象、心胸部感觉来观察。
6.A B C D E 答案分析:心主管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临床常从精神、意识、思维、感觉、反应、睡眠等状况来观察其功能正常与否。
7.A B C D 答案分析:心脏的正常搏动是心脏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主要依靠心气、心阳的推动和温煦,以及心阴、心血的滋润和营养。
8.A B D 答案分析:心主血、主脉、藏神,因此称心为“血之主”、“脉之宗”、“神之居”。
9.A B C D E 答案分析:肺气的宣发主要表现在:宣发卫气;排出浊气;布散精气、津液和血液。
10.B D E 答案分析:肺的肃降作用主要表现在:吸入清气;布散水谷精气和津液。
11.A C D E 答案分析:肺失宣降,卫气不达肌表,汗孔开合失常,故见无汗;气机不利,气道不清,则胸闷鼻塞,咳喘。
12.A D E 答案分析:肺主一身之气包括主呼吸之气、主气的生成和调节全身气机。
13.C D E 答案分析:肺的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
14.A C 答案分析: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是肺进行一切生理活动的基础。
15.A C 答案分析:肺与皮毛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肺气宣发、输精于皮毛,皮毛上的汗孔宣通肺气助肺呼吸两个方面。
16.A B C D 答案分析:汗孔又称为气门、玄府、鬼门、毛窍。
17.A B D 答案分析:肺功能的发挥,主要依赖于肺气的推动、肺阴的滋润和肺阳的温煦。
18.B D 答案分析:肺为清肃之脏,胃主通降,均以阴液濡润为其功能正常发挥的前提条件。
19.A D E 答案分析:脾运化水谷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和转输的作用。
20.B C E 答案分析:脾运化水液,主要言脾对水液的吸收、输布和运行的作用。
21.B C E 答案分析:脾气升举无力,不能固托内脏,可见腹部坠胀、内脏下垂、久泄脱肛等病症。
22.A C D E 答案分析:脾不运化水液,水液弥漫体内则生湿,聚集体内则为痰为饮,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故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可见水、湿、痰、饮等病证。
23.A D 答案分析:肝疏泄气机一可协助脾升胃降,二可分泌及排泄胆汁,因此对脾胃的运化功能起到促进作用。
24.B D 答案分析:肝疏泄不及,则肝气郁结,常表现为精神抑郁;肝疏泄太过,则肝气上逆,常引起精神情志活动亢奋,表现为急躁易怒等。
25.A B C 答案分析:肝藏血功能主要表现在肝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和防止出血三个方面。
26.A B D 答案分析:肝主藏血,故有主“血海”之说;肝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刚脏”之称;肝主筋,筋约束骨骼,主管运动,不易疲劳,故称其为“罢极之本。”
27.B C E 答案分析:瞳神又称为瞳孔、瞳子、瞳仁。
28.A C D 答案分析: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精化血养发,发为血之余,故齿、骨、发是反映肾中精气盛衰的外候。
29.A E 答案分析:头发有赖于精血的营养,而肾精能化血,精血旺盛,则头发得养。
30.A D E 答案分析:《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封藏之本”,其封藏作用表现在:藏精、纳气、藏元阴元阳等方面。
31.A B C D E 答案分析:肾阳又称元阳,能补充全身各脏所需之阳,制约肾阴,对机体组织具有温煦、推动、气化、兴奋作用。
32.A C D E 答案分析:肾阴,又称元阴,能补充全身脏腑所需之阴,制约肾阳,并具有滋润、濡养、宁静的功能特点。
33.A C E 答案分析:气的固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体内液态物质的固护控制,故肾气不固可见遗精,遗尿,久泄滑脱等。
34.A C D 答案分析:男性的阴茎、阴囊、睾丸后世医家称之为“外肾”。
35.A B C D E 答案分析:男性前阴包括阴茎、阴囊、睾丸、尿道,女性前阴包括阴道与尿道。
36.B C D 答案分析:胆形态中空似腑,与肝相表里,贮藏胆汁助胃肠消化,故为六腑之一。
37.A C E 答案分析:胃受纳腐熟水谷,胆贮藏排泄胆汁助消化,小肠受盛化物,故六腑之中消化饮食物主要是胃、胆、小肠的功能。
38.B E 答案分析:小肠泌别清浊、吸收饮食精华,大肠进一步传导变化,吸收水份,故六腑之中吸收功能主要是大肠、小肠的作用。
39.C D E 答案分析:大肠排泄糟粕,膀胱排泄尿液,三焦为“决渎之官”,故六腑之中具有排泄功能的有大肠、膀胱和三焦。
40.B C D E 答案分析:肺气肃降、胃气降浊、脾主运化、肾阴肾阳的滋润温煦和肾气的封藏等功能均可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
41.A C D E 答案分析:女子胞的主要功能是主持月经、孕育胎儿,均依赖于精血,心主血、肝藏血、脾生血统血、肾藏精,故女子胞的功能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
42.A B C D 答案分析:三焦的生理功能有:通行元气,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是水液运行的道路。
43.B E 答案分析: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血液运行与神志活动方面的相互依存、协同关系。
44、A C E 答案分析: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和阴液互资三个方面。
45.C D E 答案分析: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阴阳承制三个方面。
46.A C 答案分析: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后天相互滋生和水液代谢方面。
47.B C E 答案分析:脾与胃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三个方面。
48.A C D 答案分析:心与肝共主血之运行,肝与脾及心与脾共主血液的生成和运行。
49.A C D 答案分析: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络与三焦相表里。
50.A B 答案分析:“乙癸同源”是指肝肾同源、精血同源。
51.B C D E 答案分析:“五液”指汗、泪、涕、唾、涎五者,尿不属“五液”。
二、词语解释
1.“藏”指隐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可从外部察知的现象。所谓“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和病理现象及相通应的自然界事物和现象。
2.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以及与外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
3.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指全身的血脉与心连通,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心与脉共同完成了血液循环的功能。
4.“心藏神”是指心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即心脏主宰人体脏腑组织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的心理活动。
5.所谓“宣发”是指肺气具有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所谓“肃降”是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清肃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宣发肃降即肺气具有向上、向外和向下、向内双向运动的特征。
6.肺主一身之气指人身之气均由肺主持,包括主呼吸之气、主管气的生成,以及对全身气机运行的调节三个方面。
7.“朝”,即聚会、朝向;“百脉”,泛指全身的血脉。“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血脉而聚会于肺,经过肺的吸清呼浊,气体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输送至全身,“肺朝百脉”是肺脏助心行血的结构基础。
8.“通”,即疏通;“调”,即调节。肺通调水道是指肺通过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9.肺居上焦,位最高,肺气的肃降作用不断地将上焦水液下输至肾和膀胱,以调节体内的水液代谢,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10.肺助心行血指由于肺内朝百脉,又有主呼吸之气和生成宗气的功能,从而能够协助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并参与心率、心律的调控。
11.“运”即转运、输送;“化”即消化、吸收。所谓“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消化饮食、吸收水谷精微并将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
12.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精微物质的功能。
13.脾运化水液是指脾在消化饮食物的基础上,对其中的水液吸收和输布的作用。
14.“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指脾气将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从中焦上输于心肺及头面五官,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为气血,营养全身。
15.脾主升举是指脾气上升,升举固托内脏,使之维持相对恒定的位置而不游移或下垂。
16.脾统血是指脾气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运行而不致逸出脉外的功能。
17.肌肉的纹理称为“肌腠”,理指纹理。皮肤和肌肉的纹理称为腠理。
18.“疏”即疏通,“泄”即宣泄、畅达。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生理功能。
19.肝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20.“体阴”主要是指肝贮藏阴血之本体,“用阳”主要指肝的气机主升主动之功能及特性,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故常以“体阴用阳”来概括肝主藏血和主疏泄气机的功能特点和二者之间的关系。
21.“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肾主藏精指肾具有封藏精气的功能,并通过精发挥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的生理效应。
22.先天之精指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的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具有遗传的特性,能够繁衍后代并促进后天之精的化生。
23.后天之精,指人出生后由脾胃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化生的精微物质,具有培补先天之精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功能。
24.肾主水即肾主管水液代谢,指肾中阳气具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平衡的功能。
25.肾主纳气是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防止呼吸表浅,协助肺完成呼吸的功能。
26.七冲门指饮食物在其受纳、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中,要通过的七个关键部位,即飞门(唇)、户门(齿)、吸门(会厌)、贲门(胃上口)、幽门(胃下口)、阑门(大肠小肠交接处)、魄门(肛门)七个部位。
27.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指胃具有容纳水谷,并将其初步消化成食糜的功能。
28.“通”即畅通,“降”即下降。胃主通降指胃将初步消化的食糜,向下通畅传送。
29.“受”即接受;“盛”即容盛;“化”者消化;“物”即水谷。小肠受盛化物指小肠具有接受胃下降的食糜,并将其进一步消化吸收的功能。
30.“泌”有过滤之义,“别”即分别。小肠泌别清浊指小肠具有将胃下降的食糜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分化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的功能。
31.小肠主液指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大量的水液,从而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
32.大肠主津指大肠具有进一步吸收食物残渣中水分的功能,从而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有关。
33.“水火既济”也叫“心肾相交”。心居上焦,属火;肾居下焦,属水。心火下暖于肾,可使肾水不寒;肾水上济心阴,可使心阳不亢;同时,心阴还可资助肾阴,肾阳还可温煦心阳。这种心肾阴阳互济互补,维持心肾两脏生理功能协调平衡的关系,被称为“水火既济”或“心肾相交”。
34.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言肾精的充盛赖肝血的滋养;肝血的充盈又赖肾精的化生,精与血可以相互滋生和转化。又称为“肝肾同源”、“乙癸同源”。
35.肾属水,肝属木。肝肾之阴相互滋生,肾阴可滋补肝阴,制约肝阳;肝阴又可促进肾阴充盛。反之肾阴不足,可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又可损及肾阴,最终导致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之证,称之为“水不涵木”。
36.天癸是肾中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人体所产生的一种促进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精微物质。
37.肾阴是指肾精所化的对人体脏腑组织具有滋润和濡养作用的物质,是人体诸阴之根,又称为元阴、真阴、真水和命门之水。
38.肾阳是指肾精所化的对人体脏腑组织具有温煦和推动作用的物质,是人体诸阳之根,又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和命门之火。
39.肾主骨指肾精具有促进骨髓的生长发育和修复的功能。
40.胆主决断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能力。
三、填空题
1.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以象测脏
2.五脏;六腑
3.化生和贮藏
4.受盛和传化
5.生理活动;心理活动
6.脉;面
7.肺
8.主呼吸之气;主管气的生成
9.气;全身气机
10.肺气的宣发肃降
11.肺朝百脉;肺司呼吸
12.肺气的宣发和肃降
13.皮;喉
14.升清;升举
15.脾气的固摄
16.运化水谷;运化水液
17.后天;气血化生
18.喜燥恶湿
19.脾主运化
20.肉;唇
21.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
22.运于诸经;归于肝脏
23.罢极
24.爪
25.肾
26.主管一身阴阳;主管水液代谢
27.主管生长发育;主管生殖繁衍
28.齿;发
29.耳及二阴
30.肺;肾
31.脾;肾
32.汗;唾
33.舌;口
34.降;通
35.唇;幽门
36.六腑;奇恒
37.贮藏和排泄胆汁;参与精神情志活动
38.中正;决断
39.受盛;化物
40.传道;变化
41.州都;气化
42.通行元气;运行水液
43.决渎;水道
44.沤;渎
45.髓
46.精明
47.主宰生命活动;主管精神思维
48.滋养骨骼;化生血液
49.髓
50.运行气血;传递信息
51.发生月经;孕育胎儿
52.气机升降调节
53.血液的生成、运行;消化功能
54.呼吸运动;阴液互资
55.精血同源;藏泄互用
56.先后天相互滋生;水液代谢
57.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58.胃
59.胆;小肠
60.小肠;大肠
四、简答题
1.答:藏象学说的基本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其实质上反映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物质与代谢、局部与整体、人体与环境的统一、以及中医学从外知内、以象测脏的思维方法。
2.答:藏象学说在形成过程中主要具备了三个条件:一是对尸体解剖的粗略分析;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对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
3.答:人体内脏主要根据其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三大类。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4.答: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其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5.答: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6、答:五脏与六腑的区别:一是功能不同;二是五脏藏神,而六腑除胆外,均与神志活动无关;三是形态有别;四是六腑从属于五脏。
7.答:五脏与奇恒之腑的共同之处在于其生理功能均是贮藏精气;区别在于五脏多为实体性器官,而奇恒之腑多为中空性器官;五脏统领奇恒之腑,奇恒之腑从属于五脏。
8.答:六腑与奇恒之腑相同之处均是形态中空的脏器,不同之处在于其功能,六腑的主要功能为受盛和传化水谷,奇恒之腑的功能为贮藏精气。
9.答: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各脏腑的部位和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其主要特点一定是脏腑中具有气、血、阴、阳等物质;二是注重研究脏腑器官的功能而略于对实体解剖的观察。
10.答:心的主要功能为主血脉及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
11.答:心主血脉,脉中运行的气血是各脏腑组织器官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心又主藏神,心主宰人体脏腑组织的一切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因此心在脏腑中居于主宰地位,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12.答:“五体”在中医学中特指筋、脉、肉、皮、骨五个层次的形体,五体分别与五脏有特定的对应关系,即心在体合脉,肺在体合皮,脾在体合肉,肝在体合筋,肾在体合骨。
13.答:肺主呼吸之气,通过口鼻息道与自然息息相通,且外合皮毛,在五脏中是唯一一个直接与外界相通的脏器,故易被外邪侵害;肺内朝百脉,五脏六腑功能失调之病理信息还可通过气血影响于肺;加之肺叶娇嫩,又不耐寒热,因此肺是一个最易受到外内之邪影响的器官,故有“娇脏”之称。
14.答:肺的主要功能:一为主一身之气,二是助心行血,三是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15.答:肺位高近君,在主司呼吸的生理功能作用下,一可主管气的生成及全身气机的调节,二可协助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并参与调控心率及心律。肺脏还可通过其宣发肃降的运动,调整体内的水液代谢,从而对整个机体的气血津液进行着综合的治理调节,犹一国之宰辅,故《素问·灵兰秘典论》将肺的生理功能形象地比喻为“相傅之官”。
16.答:肺气的宣发指肺气具有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排出体内的浊气;其二将脾转输之水谷精微和津液布散到全身皮毛;其三宣散卫气;其四将会聚于肺的经过清浊交换后的富含清气的血液布散至全身。
17.答:肺气的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向内、清肃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二是将脾转输来的水谷精微和津液向下向内布散全身;三是将代谢后的水液下输至肾和膀胱;四是清除肺和呼吸道的异物;五是通过向内的运动,将周身含有浊气的血液会聚于肺,并进行清浊交换使其洁净;六是助大肠传导糟粕。
18.答:肺主宣降的共同生理效应有五:维持正常的呼吸运动;助心推动血行;输布水谷精微于全身;布散卫气于肌表;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
19.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主管对一身之气的生成、运行和调节。包括主呼吸之气、主气的生成和调节全身气机三个方面。
20.答:肺助心行血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全身之血通过百脉会聚于肺;二是全身之血在肺中进行清浊交换;三是肺主生成宗气,宗气贯心脉而助心行血。
21.答: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不断地将脾转输于肺的水液输布于全身皮毛,发挥其滋润作用,并将代谢后的水液通过宣发作用从皮毛和呼吸道排出一部分,同时通过肃降作用下输至肾和膀胱,从而对人体内的水液代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肺位最高,故有“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22.答:“五官”,即目、舌、口、鼻、耳。“九窍”指头面的目、舌、口、鼻、耳七窍和下窍二阴。“五官九窍”与五脏有着特定的对应关系,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23.答:脾的主要功能为主运化和统摄血液,脾的生理特性是喜燥恶湿。
24.答:脾有运化功能,脾化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气血的主要物质,人出生后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气血精津等营养物质,全赖脾胃功能的健全才能不断地化生,故称“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25.答:脾有运化水液的功能,脾对饮食物中的水液一方面可吸收输布至全身发挥其滋润作用,另一方面将利用后的水液上腾于肺、下达于肾,经肺、肾的气化,从汗、尿排出,从而对水液的生成、输布起着调节作用。脾失健运,则水液的吸收、输布障碍,而生湿生痰,故有“脾为生痰之源”之说。
26.答:脾主升清将饮食水谷中的精微物质吸收并上输于心肺,胃才能继续受纳腐熟和通降;胃主降浊,将初步消化的食糜向下传送于小肠,则可促进脾气之升运。升降相因,保证了脾胃纳运功能井然有序。
27.答:脾气的运动特点是以上升为主,表现为升清与升举两个方面。
28.答:五液指汗、泪、涎、涕、唾五者,为体表孔窍所分泌的正常液体,乃五脏精气所化,与五脏有特定的对应关系,即心在液为汗,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肺在液为涕,肾在液为唾。
29.答:肝的生理特性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内寄相火,刚强躁急,故称之为刚脏。
30.答: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调畅全身气机的功能,其疏泄气机的生理效应主要表现在:调畅精神情志,维持气血运行,促进脾胃消化、吸收与输布,协助水液代谢和调节生殖机能五个方面。
31.答:肝藏血功能的生理效应主要体现在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和防止出血三个方面。
32.答:肝所藏之血是疏泄气机的物质基础,疏泄气机是藏血的功能表现。肝藏血功能正常、肝体柔和,就能正常地疏泄;肝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能正常地藏血。二者相互促进,共同维持肝的正常生理功能。
33.答:“罢”有免除之意,“极”者“劳困”也。肝在体合筋,筋约束骨节,主持肢体运动。肝之阴血充足,筋脉得养,则肢体关节运动灵活,强健有力而不易疲劳;肝之阴血不足,筋脉失养,则肢体关节运动失灵,易于疲劳。故《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肝者,罢极之本。”
34.答:肾藏有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是构成人体胚胎的原始物质,是形成新生命的基本物质,也是人出生后生命活动的活力根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35.答:肾的主要功能有:主藏精、主管一身阴阳、主管水液代谢和主管纳气。
36.答:肾藏精的生理效应表现在主管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
37.答:天癸是随着肾中精气的不断充盛所产生的一种促进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精微物质。它是精中精气充盛到一定阶段时的产物,故与肾中精气呈正相关性,即肾中精气盛则天癸至,肾中精气在中年以后,由盛渐衰,天癸的生成也随之减少,以至枯竭。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天癸的多少。
38.答:肾藏精,精化髓,髓充养于骨,齿为骨之余;肾精还可以化血,血养发,“发为血之余”,头发的生机根源于肾。故齿、骨、发均为肾之外候,常做为判断肾中精气盛衰的客观标志。
39.答:胆内贮藏的胆汁是肝之精气所化的一种精纯、清净的精汁,是胆参与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因而胆做为六腑之一,与其它的腑从功能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是六腑中唯一一个贮藏精汁,参与神志活动的腑,故而称其为“中精之府”。
40.答: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容纳和消化饮食,即受纳腐熟水谷,功能特点是主通降,以降为和,具有“喜润而恶燥”的生理特性。
41.答:小肠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糜、吸收精微和传输糟粕,即受盛化物,泌别清浊;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饮食残渣中的水分和排泄糟粕。
42.答:小肠具有泌别清浊的功能,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失常,清浊不分,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便会俱下于大肠,出现肠鸣泄泻、小便短少等病症,可见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与粪便的性状和小便量的多少密切相关,临床治疗常用“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分利方法即基于此。
43.答:三焦做为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单位,是分布于胸腹腔内的一个大腹,与五脏无表里配合关系,故称之为“孤府”。
44.答:七冲门指六腑在其饮食物的消化排泄过程中,要通过的七个关键的部位。具体部位: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上口为贲门,胃下口为幽门,大小肠交接处为阑门,肛门(下极)为魄门。
45.答:脑的主要功能:一是主宰生命活动,二是主管精神思维,三是主持感觉运动。脑的生理病理总统于心而分属于五脏,其中与心、肝、肾三脏关系尤为密切,因此大脑病变多从五脏论治。
46.答:女子胞的主要功能是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女子胞功能的发挥,是一个由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主要影响因素有:肾中精气及天癸的作用、冲任二脉的作用、心肝脾三脏的作用。
47.答:连结心肺两脏功能的主要环节是宗气,因为宗气积于胸中,其功能一可贯心脉行气血,二可走息道而司呼吸,从而做为连结心肺之间的纽带,加强了心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血液循环和呼吸运动之间的协调运行。
48.答:心与脾在生理上对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具有协同关系,病理情况下,脾气虚弱或运化失职,或统血失司,均可导致心血不足;心血不足,脾失荣养,又可导致脾失健运;劳神思虑太过,不仅暗耗心血,还会影响脾之运化,最终形成心脾两虚之病理变化。
49.答: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心肾阴阳水火的互制互济,二是心肾精血互化,精神互用。
50.答:肺与脾在生理上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气和津液方面。其一,肺脾共主气的生成和输布。肺主呼吸,吸入自然界之清气,脾主运化,化生水谷精气,清气和谷气在肺中气化生成宗气,同时肺的活动赖水谷精微的物质充养,水谷精微又赖肺宣降而输布全身。其二,肺脾共同调节水液代谢。脾运化水液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肺通调水道促进了脾运化水液的功能。
51.答: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和阴液互资三个方面。
52.答:“肝肾同源”的生理基础是精血互化。肝血的充盈,赖肾精的化生,肾精的充盛,又赖肝血的滋养,精血之间可相互滋生转化,故说精血同源,肝肾同源。
53.答:六腑在结构上通过七冲门相连通,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其传化水谷的特点是虚实更替,接纳排空,以通为用,以降为和,从而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对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呼吸和排泄。其中消化功能主要靠胆、胃、小肠的作用;吸收功能是小肠、大肠的作用,排泄功能主要是大肠和膀胱的作用。
54.答:肺位最高,主宣发肃降,不断地将水液下输于肾和膀胱;肾位最低,靠肾阳、肾气的蒸腾气化,使水中之清重新被人体利用,水中之浊下注于膀胱。肺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可助肾的主水功能,同时又赖肾阳的蒸腾气化,二者密切配合,共同维持水液的正常输布与排泄。
五、论述题
1.答: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以及与外环境相互联系的理论。因此其基本内容包括脏腑、经络、体质、精气血津液及生命活动的整体联系。藏象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精华,是临床各科辨证论治的基础,对于认识人体的生理阐释疾病的病理变化,指导临床诊治和养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正如王清任《医林改错》所说:“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
2.答:心主血脉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心主血即心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心主脉指血脉与心连通,心脏具有保持血脉通利,与脉共同完成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心主血脉的机理,从结构而言,心、血、脉三者以心为主导,共同构成了循行全身的密闭系统,其中心与脉构成闭合通路,血充养于脉,脉约束血行,心气是血行的动力。心主血脉的功能主要依赖于心气、心阳的推动和温煦,心脏的正常搏动,是心气、心阳与心血、心阴矛盾运动的体现。血液的正常循行,必须以心气充足、主血充盈、脉道通利为前提条件。心与脉二者配合,共同完成推动血液循行的功能。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光泽,舌色红活荣润,脉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胸部感觉舒畅。
3.答:心主神明指心具有主宰人体脏腑组织的一切生理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心主神明的生理基础是心主血脉的功能,血脉中运行的气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神实质是全身气血盛衰状况表现于外的征象,气血是生命活动最宝贵的物质,因此心主宰着人的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的功能密切相关。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心血充足,则心神有活动的物质基础。心神正常,调节灵活,则能主宰人体脏腑组织的功能和血的正常循行。病理情况下两者常相互影响,如心血不足,血不养神,则见心悸、失眠、烦躁、多梦等心神失常的病症;劳神过度,营血暗耗,则常见面色不华、心悸等心血不足之症。可见心主血脉与心藏神的功能相互住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4.答:心其华在面,一是因为面部血脉丰富,且易于观察,而心主血脉,全身气血经血脉皆上注于面部;二是因为面部表情是心主神明状况的反映。因此心的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以显露在面部的色泽和表情变化上。心的功能正常,则面色红润光泽,表情自然。
心开窍于舌的机理,从经脉的联系上,手少阴心经及别络联系于舌。从功能而言,心主血脉,舌不但血脉丰富,且表面无表皮覆盖,最能敏感地反映心主血脉的状况。心又主神志,舌具有主司味觉、主言语和运动的功能,均属神的活动。因此,舌主管反映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状况,心的功能正常,则表现为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清晰流利。
5.答:“血汗同源”的理论依据为“津血同源”,津液和血均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津液入于脉中成为血液的组成成份,血液出于脉外则为津液,故而血与津液同源而相互化生,相互交会。汗为津液所化,汗出过多则耗津,津液耗伤则血少。临床上大汗的患者,其血必虚,大出血的患者,其津液必少,不可再行发汗或使用破血逐瘀的峻剂,故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和“亡血家”、“衄家”、“疮家”不可发汗之诫。
6.答: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均归属于肺,由肺所主。首先是因为肺是呼吸的器官,主管呼吸之气,是体内外清浊之气交换的场所;其二是因为肺主管一身之气的生成。气的生成源于先天精气,自然界清气和水谷精气,肺司呼吸吸入的清气是人体之气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肺在主呼吸之气的基础上,将吸入的自然之清气与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气气化生成了宗气,宗气贯注心肺之脉,又进一步促进了气血的运行和肺的呼吸功能;其三是因为肺可调节全身气机。肺气通过宣发肃降,有节律地呼吸运动,推动着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从而维持和调节着全身气机的调畅。
从上可知,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均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肺主呼吸是肺主一身之气的核心和前提条件。肺的呼吸功能正常,气的生成就充足,全身气机就能够调畅,而气的生成充足,气机调畅又可促进肺的呼吸功能。
7.答: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肺的宣发肃降作用在水液代谢方面的体现。肺气的宣发,可将津液布散于全身,外达于皮毛,发挥其滋润濡养作用;肺气的宣发呼出体内的浊气,可排出部分水液;肺通过宣发卫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肺气的肃降将津液向下、向内输送,同时也将代谢后的水液不断下输,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经肾与膀胱的气化,生成尿液,排出体外。可见肺气的宣发与肃降通过向上、向外和向下、向内的矛盾运动,推动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肺的肃降作用可防止肺气宣发太过,宣发作用又可防止肃降太过,宣发与肃降相互制约,互为前提,相互配合,共同维持着水液代谢的平衡。
8.答:皮肤为一身之表,是人体防御外邪侵袭的第一道屏障。肺与皮毛相合的理论依据,一是肺主宣发,可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及津液输布于皮毛,从而营养润泽皮毛;二是肺宣散卫气,卫气可温养皮毛,固表卫外,助皮肤抗御外邪,并控制调节汗孔的开合,调节汗液排泄和体温的恒定。而皮肤上汗孔的开合有辅助肺呼吸的作用。因此只有肺的生理功能正常,才能使毫毛润泽,皮肤致密,汗孔开合正常,有较强的抵御外邪的能力。若肺之气阴不足,皮毛失养,则皮肤枯燥,毫毛憔悴;肺气虚弱,无力宣散卫气,则卫表不固,腠理疏松,常自汗出,易感外邪。而当外邪侵犯皮毛时,则可因卫气郁滞而影响肺的宣发,导致肺气不宣;外邪还可直接通过口鼻呼吸道侵入于肺,致肺气不宣,进而引起卫气郁滞,腠理闭塞。
9.答:脾运化水谷是指脾具有促进胃肠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功能。饮食物的消化主要赖胃与小肠的作用,但必须依靠脾气的推动;食糜中精微物质的吸收,主要是胃、小肠、大肠的作用,也必须靠脾气的推动;水谷精微被吸收后的转输,必须依赖脾的运化才能输布至全身,脾一方面将水谷精微直接布散至脏腑组织发挥其营养作用,另一方面将精微物质上输于心肺,经心肺的气化作用,生成气血,营养全身。因此脾主运化的功能正常,即脾气健运,则饮食水谷才能在体内不断地被消化,精气血津液的化生才能充足,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才能得养。脾失健运,则饮食水谷不能消化,精微物质化生不足,常见食少、腹胀、便溏、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黄消瘦等虚弱之症。
10.答:脾主统血是指脾气具有控制血液在血脉内循行而不致逸出脉外的功能。脾统血的实质,是脾气的固摄作用。脾气的充足与否,取决于脾的运化功能,脾气健运,气血化源充足,则气血生化旺盛,脾气的固摄作用能够正常发挥,血液统摄有力。脾气虚则统摄失职,可见多种出血病症,称之为脾不统血,脾不统血常见月经过多、崩漏、便血、尿血等下部出血,治疗常采用补脾摄血之法。
11.答: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液,肾为主水之脏,主管水液代谢,三者在水液代谢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肺、脾、肾所居的部位不同,功能特点有别,对水液代谢又有着不同的影响。肺居于上焦,为水之上源,肺气通过宣发肃降的矛盾运动,将水液输布至全身,并可通过皮毛汗孔排出一部分水液;还通过肃降作用将代谢后的水液下输于肾,进一步生成尿液,排出体外;此外还通过助大肠传导,将一部分水液从粪便中排出。可见肺主要影响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脾居于中焦、为水之中州,主运化水液,其对饮食物中的水液具有吸收和输布作用,主要影响水液的生成和输布。肾居下焦,肾中阳气对水液代谢的作用,一是温煦、推动肺、脾、三焦、膀胱等内脏,从而促进诸脏对水液的代谢功能;二是肾阳升清降浊,水中之清可重新被利用,水中之浊下输膀胱尿府;三是肾气控制膀胱的开合,可见,肾可影响水液生成、输布和排泄的全过程。
12.答:肝主疏通调畅气机的功能,可调畅精神情志活动。因为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血为物质基础的,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机调畅,则脏腑功能协调,气血生化充足,表现为精神愉快,情志舒畅。肝失疏泄,疏泄不及则肝气郁结,常见精神抑郁,善太息,多愁善感,甚则沉默呆滞,表情淡漠,悲伤欲哭;疏泄太过,则肝气上逆,常表现为烦躁易怒,失眠多梦,亢奋激动,甚则狂言失志,喧闹不宁,骂詈叫号,登高逾垣。
13.答:肝主疏泄是脾胃运化功能正常的重要条件,“土得木而达”,肝疏泄气机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主要在于,其一,协助脾升胃降,肝主升发,脾主升清,从而推动胃降浊于小肠,只有脾升胃降,脾胃对饮食物的运化才能正常;其二,肝主疏泄,分泌和排泄胆汁,也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只有肝疏泄正常,气机调畅,脾胃运化功能才能正常。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则木不疏土,见胸胁胀痛、食少、腹胀、便溏等病症;肝气亢盛,则肝木乘犯脾土,见肠鸣矢气、腹痛欲泄、泻后痛减;肝气犯胃,则胃失和降,见呕恶、嗳气、呃逆、嘈杂、吞酸、厌食、胃脘胀痛等病症;肝失疏泄还可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见食欲不振,厌油腻、腹胀、砂石,或口苦、黄疸、呕吐黄绿水等病症。
14.答:肝“体”是指肝脏之本体,肝“用”言肝脏之活动。肝属五脏之一,脏为阴,肝主藏血,血属阴,故言“体阴”。肝之功能主疏泄,以气为用,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主升主动,内寄相火,故言“用阳”。“体阴”与“用阳”之间即相互为用,又相互影响。生理上,肝藏血养肝,肝体柔和则肝气疏泄、升发得宜;肝疏泄正常、气机调畅,则气血调达而归藏于肝,肝体得以柔和。病理情况下,肝之病证以阴血不足,气阳偏亢为多见,故有“肝体常不足,肝用常有余”之说。
15.答:肾具有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肾中精气的生理效应是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肾中精气的盛衰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状况呈正相关性,与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自然规律密切相关。人从幼年开始,肾中精气逐渐充盛,齿更发长;肾中精气充盛到一定的阶段,即青年期,机体便产生了一种促进和维持生殖机能的物质,即天癸,此时便有了生殖能力;进入青壮年期,肾中精气进一步充盛,真牙生长,筋骨健壮;随着人体逐渐地进入衰老期,肾中精气逐渐衰减,则发堕齿槁,身体沉重,天癸渐竭,生殖机能也渐衰。可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肾中精气不足,则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障碍。
16.答:肾主藏精,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能够产生两种不同的生理效应,中医学分别用肾阴和肾阳来概括。凡是具有温煦、推动、兴奋、蒸化作用,能够制约肾阴,补充全身各脏腑之阳者称之为肾阳;凡是具有滋润、濡养作用,能够制约肾阳,补充全身各脏腑之阴者称之为肾阴。肾阳为全身诸阳之根,肾阴为全身诸阴之根,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对立互根,协调平衡,共同推动和调节着脏腑的气化。病理情况下,肾的阴阳失调,必然影响其他各脏阴阳的协调,而其他脏腑的阴阳失调也常累及于肾,致肾之阴阳失调。可见,肾具有主宰和调节全身阴阳,以维持机体阴阳动态平衡的功能。
17.答: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具有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平衡的功能。其一,肾阴、肾阳对于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具有促进和调节作用,肺、脾、三焦、膀胱、肝等脏器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均是以肾中精气为原动力,尤其是肾阳,对津液的气化、布散、排泄具有促进作用;其二,肾阳蒸腾气化,升清降浊,将水中之清,吸收输布重新利用,将水中之浊气化为尿液下输膀胱;其三,肾司膀胱开合,控制尿液的排泄。因此肾主宰对水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有“水脏”之称,《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
18.答:肾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防止呼吸表浅、协助肺完成呼吸功能的作用。机体的呼吸功能虽为肺所主,但其中呼气是依靠肺的宣发作用,吸气是依赖肺的肃降作用,而吸气的降纳,还必须依赖肾气为之摄纳,如此才能保持呼吸的深度,使呼吸有根。肾主纳气的功能首先以经络的联系为基础,《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灵枢·本输》说:“肾上连肺。”通过经络的联系,肺吸入的清气,靠肺气的肃降,肾气的摄纳,由上而下归于肾。其二,肾主纳气也是肾的封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体现。肾主纳气的功能,对维持人体呼吸运动的通畅、调匀有重要意义,肾中精气充足,摄纳有力,则肺吸入之清气才能下归于肾,表现为呼吸均匀平稳,和调通畅,有一定的深度。若肾中精气不足,摄纳无权,肺吸入之清气不能归纳于肾,就会出现呼吸表浅,喘息气短,呼多吸少,气不接续等症,临床上称之为“肾不纳气”。
19.答:肾藏精,精化髓,髓居于骨腔中,以滋养骨骼,牙齿为骨骼的外露部分,齿为骨之余。脑居颅内与脊髓相通,由髓汇集而成,有“髓海”之称。因此肾与骨、齿、髓、脑有着密切的关系。肾中精气充足,髓海化生有源,骨有所充,脑有所养,则骨骼健壮,齿坚固有力,耳目聪明,思维敏捷,感觉灵敏,语言流畅,肢体运动灵活,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意识清晰,睡眠正常,生命力旺盛。肾中精气不足,髓液化生无源,骨失充,脑失养,则骨软无力,骨脆易折,牙齿松动早脱,头晕耳鸣,精神萎顿,健忘呆滞,感觉迟钝,失眠,多梦,语言和运动障碍。
20.答:头发的生长依赖于精血的充养,故说“发为血之余”。肾藏精,精可以化血,血可以养精,精血互化;肾精化肾气,还可促进须发的生长。因此肾精充足,精血旺盛,则毛发润泽光亮。肾精不足,精血亏虚,则毛发失养,可见头发生长迟缓,稀疏枯黄,或早白、早脱等;可见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21.答:胆的主要功能是贮藏和排泄胆汁,参与精神情志活动。胆属六腑,是由于胆的解剖形态中空,生理功能上可助腑消化水谷且与肝的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配合关系,与腑相似。胆属奇恒之腑是由于胆为中精之府,内藏精汁,本身无传化水谷的功能,并参与精神情志活动,与脏相似,而与一般六腑不同。
22.答:大肠主津和小肠主液主要是由于津与液在性状上的不同,津质地清稀,液质地稠厚。小肠在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过程中,将饮食物中的大量的水液吸收,其吸收的水液为富含营养的水谷精微,质地稠厚,故云:“小肠主液”。大肠在传化糟粕的过程中,同时也吸收了饮食残渣中多余的水液,但多为清稀的水分,故称“大肠主津”。虽然津与液有别,但说明大肠、小肠在功能上都具有吸收水液的功能,二者都与水液生成有一定的关系。
23、答:小肠泌别清浊指小肠将胃下降的食糜在进一步消化的同时,分化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其一方面将水谷精微和水液吸收,再经脾输布至全身,另一方面将食物残渣向大肠传送。小肠的这些功能实际上是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功能的具体体现,在饮食物的消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24.答:上焦指头面至横膈之间,主要包括心肺两脏,心肺主气的升发宣发并输布气血于全身,因此将上焦心肺的生理功能特点形象地概括为“上焦如雾”。中焦指横膈至脐之间,主要包括脾胃,脾胃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气血,因此将中焦脾胃的生理功能特点形象地概括为“中焦如沤”。下焦指脐以下至耻骨之间,主要包括小肠、大肠、膀胱和肾,其主要功能是排泄糟粕和尿液,因此将下焦的生理功能特点形象地概括为“下焦如渎”。
25.答:心主血脉而肺朝心脉,全身之血脉都与肺相连通,血液在心气的推动下,周流全身,回流于肺,在肺中进行清浊之气的交换,对于肺的呼吸功能起着促进作用。肺朝百脉,全身之血通过百脉会聚于肺,在肺中进行气体交换,而血液通过肺气贯通百脉,对于心主血脉的功能又起到协助作用。
26.答:脾有运化水液的功能,脾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津液不能输布,则聚而生湿生痰,故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主通调水道,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对于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起到疏通调节作用,肺失宣降则津液停聚为痰。而肺是痰液易停滞的部位,不但肺失宣降所生之痰停于肺,脾不运化所生之痰还会上犯于肺,进而导致肺失宣降,故说“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说明了痰与脾肺及脾与肺之间的关系,临床治疗痰证,常从脾肺入手治疗。
27.答心与脾在生理上的联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两个方面。在血液的生成方面,心与脾相互依存,脾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为血之化源,保证心血充盈;心主血脉,心血滋养脾土,血液环流转输运化生成的精微物质,化赤为血,促进和维持脾胃的运化。在血液运行方面,心行血,脾统血,共同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在病理情况下,心脾两脏常相互影响,如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气血化生乏源,或脾不统血,血液外逸,均可致心血不足;若思虑过度,既暗耗心血,又影响脾之运化。最终常导致心脾两虚之证,即心血虚、脾气虚,可见心悸、失眠、多梦、眩晕、面色无华、腹胀、食少、便溏等病症。
28.答: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液互资三个方面。
水液代谢方面:肺主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主管水液代谢的全过程。肺通调水道有赖肾阳的蒸腾气化,肾的主水功能需肺的宣发肃降。病理上,肺失宣降,水道不利,必累及于肾;肾阳不足,水液内停,也可致水气上泛于肺,从而导致肺肾同病,见咳喘、倚息不得平卧,尿少水肿等症。
呼吸方面:肺主呼吸,肾主纳气。病变情况下肺失宣降日久必累及于肾导致肾不纳气;肾中精气不足,摄纳无权,又可导致肺气上逆,终致肺肾气虚之证。
阴液互资方面:肾阴充盛,上润于肺;肺阴充足,下归于肾。水能润金,金能生水。病理上肺阴虚日久可致肾阴虚,肾阴虚也可致肺阴虚损,常见肺肾阴虚之证。
29.答: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和阴阳承制三个方面。
精血同源方面: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均以水谷精气为物质基础,肾精赖肝血的充养才能充盛,肝血赖肾精的气化才能化生。病理情况下常相互影响,形成肝肾精血两虚之证。
藏泄互用方面: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藏与泄相反相成,共同调节女子的月经、排卵及男子泄精的功能。藏泄关系失调,可致女子月经不调、崩漏、闭经、不孕,或男子遗精、滑精、不育等病症。
阴阳承制方面:肝肾的阴阳可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称之为“水能涵木”。病理上肝阴不足与肾阴不足常互损而成肝肾阴虚之证。
30.答:脾与胃同居中焦,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同司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精微物质的转输,但性能上各有不同。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与胃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精微物质的转输,维持着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因而同称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
脾与胃生理上密切联系,病理上常相互影响,脾虚失运,影响胃的纳降;胃失和降,影响脾之升清,则见食少、脘痞腹胀、便溏、泄泻、嗳气、呕吐等纳运失调之病证;脾虚气陷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脾不升举,可见脘腹坠胀、头晕目眩、久泄滑脱、内脏下垂等升降失常之病证;脾湿太过则胃气不降,胃燥阴伤则脾阴不足,常见纳呆、嗳气、呕恶、胃脘胀满疼痛,或不思饮食、食入不化、消瘦、口渴、便秘、腹胀等燥湿失济之病证。
31.答:肺与大肠在经脉上相互络属,生理上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糟粕,大肠的正常传导则有利于肺气肃降和主司呼吸。病理上,肺失宣降,津液不下,或肺热壅盛,可见肠燥便秘;肺气虚弱,推动无力则大便艰涩难行,可见气虚便秘;大肠实热,腑气不通,浊气上犯,还可致肺失清肃,见咳喘、胸闷、便秘等病症。因此临床上肺气壅滞于上、痰涎壅盛于肺的病变,常用通腑利肠之法以泻肺实;大肠传导不利的便秘,常用清肃肺气之法以通腑;气虚便秘或泄泻,则常治以补肺益气之法。
32.答:六腑在结构上通过七冲门相通,功能上接纳排空,虚空更替,以通为用,以降为和,分工有序,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对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和排泄,病理上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胃有实热,耗伤津液,则大肠传导不利,而见便秘;大肠热结,也可浊气上犯,导致胃气上逆,而见恶心,呕吐之症;胆失疏泄常可犯胃,而致胆胃同病。
33.答: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共同定成了对饮食物的消化,精微物质的吸收和糟粕的排泄。但由于各自的结构特征不同,生理功能特点有别,作用上又有所不同,其中,胆、胃、小肠主要是完成了对饮食物的消化;大肠、小肠侧重于对精微物质的吸收;而排泄功能主要是大肠、膀胱的作用;三焦贯通上下,主要参与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34.答:心、肝、脾三脏与女子胞的功能密切相关。女子胞的功能是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而月经的产生和胎儿的孕育均依赖于血液,心、肝、脾三脏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中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心主血脉,心主藏神,胞脉通于心,心血可充养胞宫,心神可调节胞宫的功能。肝主藏血可调节冲任二脉及胞宫的血流量;肝主疏泄可调畅气血,通行月经,促进排卵。脾运化水谷,化生气血以养胞宫;脾气还可固摄胞宫的血液。因此,心、肝、脾三脏的功能失调,均可导致月经和胎产病变。临床治疗女子胞的病变常从心、肝、脾等脏入手。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大纲要求
1.掌握精的概念、生成和主要功能。
2.掌握气的概念、生成、功能及分类。
3.掌握血的概念、生成及主要功能。
4.掌握津液的概念及其主要功能。
5.熟悉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6.熟悉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的过程及其与相关内脏的关系。
7.了解气运动的形式及与内脏的关系。
8.了解影响血液运行的主要因素。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机能活动的气是( )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
2.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 )
A.肝 B.心 C.肺 D. 脾 E.肾
3.出现畏寒喜暖,是气的哪一项功能失常( )
A.防御作用 B.温煦作用 C.气化作用 D.推动作用 E.固摄作用
4.下列哪项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 )
A.汗 B.尿 C.呼气 D.呕吐物 E.粪
5.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 )
A.心气 B.肾气 C.卫气 D.宗气 E.肺气
6.充养脑髓,滑利骨节的主要物质是( )
A.气 B.血 C.津 D.液 E.精
7.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为气的何种功能减退( )
A.防御作用 B.固摄作用 C.温煦作用 D.推动作用 E.气化作用
8.治疗血瘀证时,常配补气、行气药物的理论依据是( )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9.气的哪项功能减退易于引起感冒(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化作用 E.固摄作用
10.布散于肌肤、孔窍,主要起滋润作用的是( )
A.精 B.血 C.津 D.液 E.气
1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循行没有直接关系( )
A.心 B.肺 C.肾 D.脾 E.肝
12.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液的灌注部位( )
A.脏腑 B.孔窍 C.骨节 D.脑 E.髓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津液的范畴( )
A.胃液 B.肠液 C.涕液 D.血液 E.泪液
14.下列哪一种气上走息道而下注气街( )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肺气
15.血液生成的最基本物质是( )
A.水谷精微 B.津液 C.精 D.营气 E.宗气
16.因失血过多而出现下列症状,可用“津血同源”的理论加以说明的是( )
A.面白 B.疲乏 C.口渴 D.舌淡 E.头晕
17. “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是( )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8.下列哪一种气主要由肾精所化生( )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E.后天精气
19.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是( )
A.先天精气 B.后天精气 C.水谷精气 D.自然清气 E.营气
20.营气和卫气的共同特点是( )
A.来源相同 B.性质相同 C.特点相同 D.分布相同 E.功能相同
21.心神的物质基础是( )
A.血 B.气 C.精 D.津 E.营气
22.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 )
A.心 B.肺 C.肝 D.肾 E.脾
23.对血液主要有固摄作用的脏是( )
A.肺B.脾C.肾D.肝 E.心
24.津液变成汗、尿是气的何种功能(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化作用 E.固摄作用
25.下列不属于 “五液” 的是( )
A.尿 B.涎 C.涕 D.泪 E.汗
26.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 )
A.经络 B.腠理 C.尿道 D.三焦 E.肾
27.气的运行受阻, 运行不利, 称为 ( )
A.气滞 B.气结 C.气闭 D.气机不畅 E.气机失调
28.与人的睡眠有密切关系的气是( )
A.宗气 B.元气 C.卫气 D.营气 E.脾气
29.机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过程有赖于气的( )
A. 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气化作用 E.防御作用
30.下列哪一项是人体正常水液的总称( )
A.体液 B.阴液 C.津液 D.津 E.液
31.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主要依赖于什么作用( )
A.心主血脉 B.肺主宣发 C.肾主气化 D.肝主疏泄 E.脾主统摄
32.下列除哪一项外均是血液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条件( )
A.血液充盈 B.脉道通畅 C.肺脾肾功能正常 D.心气充沛 E.三焦通利
33.气能生津的机理是( )
A.气为生津的物质基础 B.气为生津的动力 C.气为生津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D.气能化生精气 E.气能生血,血能化津
34.血和津液生成的共同物质来源是( )
A.水谷精微 B.宗气 C.精 D.元气 E.营气
35.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气是( )
A.营气 B.卫气 C.元气 D.宗气 E.肾气
36.“夺血者无汗”的生理基础是( )
A.肝肾同源 B.乙癸同源 C.津血同源 D.精血同源 E.以上均不是
(二)B1型题
A.肺脾肾 B.心脾肝肾 C.心肺脾肝 D.脾肺肾肝 E.肺脾肾心
1.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2.与血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A.脾胃 B.心 C.肝 D.肺 E. 肾
3.一身气机的枢纽是( )
4.可以直接调节和影响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是( )
A.元气 B.宗气 C.卫气 D.营气 E.脏腑经络之气
5.贯心肺而上息道下气街的气是( )
6.沿十四经脉循行的气是( )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7.能助心行血而调节血运行的是( )
8.固摄血液在脉中运行的是( )
A.气脱 B.气滞 C.气虚 D.气逆 E.气结
9.大失血可导致( )
10.血虚可导致( )
A.脾胃 B.肝 C.肺 D.心 E.肾
11.津液的生成与何项有关( )
12.对津液的输布起主宰作用的是( )
(三)X形题
1.与宗气分布密切相关的脏是( )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血液的组成成分是( )
A.精 B.营气 C.津液 D.元气 E.宗气
3.下列哪几项是剧烈吐下可引起的病理变化( )
A.气脱 B.液脱 C.血脉空虚 D.精亏 E.气闭
4.津液的功能有( )
A.滋润濡养 B.化生血液 C.调节阴阳 D.排泄废物 E.调理气机
5.气的物质来源主要包括( )
A.先天之精气 B.脏腑之气 C.自然界之清气 D.水谷之精气 E.宗气
6.血的生成主要依赖气的( )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气化作用 E.固摄作用
7.津液的代谢过程与哪些脏腑密切相关( )
A.肺 B.脾 C .肾 D.肝 E.心
8.卫气不足时可见( )
A.寐寤异常 B.体温偏低 C.易患感冒 D.病后难愈 E.乏力
9.人体之气生成的基本条件是( )
A.脏腑功能正常 B.物质来源充足 C.精气充足 D.血液充足 E.津液不足
10.属于“气化”过程的有( )
A.津液代谢 B.精化为气 C.气化为形 D.升降出入 E.血液生成
11.汗出过多,则可损耗( )
A.气 B.血 C.精 D.津液 E.宗气
12.气虚致血虚者最适宜的调理方法是( )
A.补气为主 B.养血为主 C.佐以养血 D.佐以补气 E.佐以祛邪
二、词语解释
1.先天之精
2.气(中医学之气)
3.宗气
4.气化
5.气机失调
6.血虚
7.离经之血
8.津液
9.血为气之母
10.精血同源
11.汗血同源
12.气随津脱
三、填空题
1.人体气生成的基本条件是( )。
2.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时,称为( )。
3.一般说来, 津主要布散于皮肤( )等部位。
4.血对气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 )两方面。
5.气陷的病理变化, 主要表现在( )两方面。
6.气对津液的关系, 表现为气能生津( )。
7.( )的协调平衡维持着血液的正常运行。
8.引起气虚的原因主要有( )两方面。
9.血液以( )为主要物质基础。
10.营气通过( )而循行于全身。
11.气机升降出入的场所,是指( )。
12.津液,是( )的总称。
13.津液对气的作用主要是指( )。
14.广义之精,泛指( )。
15.津液代谢的维持以( )三脏的生理功能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
16.血液的运行与( )四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17.人体的体温,需要气的( )来维持。
18.宗气积聚之处,称为( )。
四、简答题
1.人体之气是怎样生成的?
2.何谓气机?气的运动形式及其与脏腑关系如何?
3.何谓元气?其生成、分布与功能如何?
4.宗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如何?
5.营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如何?
6.卫气的生成、分布和功能如何?
7.气的固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8.直接影响血生成的因素是什么?
9.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10.津液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11.气与血的关系是什么?
12.调理气血关系的原则方法是什么?
13.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对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的影响是什么?
14.气不摄津可导致哪些病证?
15.为什么说“津血同源”?在临床上有何指导意义?
16.津与液的主要异同有哪些?
17.临床治疗出血运用补气法的机理是什么?
18.治疗水肿时,为什么要采用益气利水法或行气利水法?
五、论述题
1.试述气的生理功能。
2.试述气的气化作用。
3.试述气运动的形式及其在生理方面的体现。
4.试述营气与卫气的异同。
5.试述血的生理功能。
6.试述血的运行与脏腑的关系。
7.试述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与脏腑的关系。
8.试述“汗为心之液”的机理。
9.简述气和津液的关系。
10.试述脾与气、血、津液在生理上的联系。
11.试述肺与气、血、津液在生理上的联系。
12.试述“津血同源”和“汗血同源”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A 答案分析:元气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D 答案分析: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3.B 答案分析:人体的体温,需要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畏寒喜暖为气不足,温煦作用减弱的表现。
4.D 答案分析:津液的排泄主要依赖于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通过汗、呼吸,尿,粪途径排泄。
5.D 答案分析:宗气贯注于心肺,具有推动肺的呼吸、助心推动血液循行的作用。
6.D 答案分析:液质地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
7.B 答案分析:气对体内的液态物质如血液、汗液、尿液、精液等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不使其无故丢失的作用。
8.B 答案分析: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循行的动力。气充则推动有力,血得畅行。以补气、行气药治疗血瘀证,即是气能行血作用的体现。
9.C 答案分析:气有卫护肌肤,抗御邪气的作用。气的防御功能减弱时,机体抵御邪气的能力下降,故易病。
10.C 答案分析:津质地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起滋润作用。
11.C 答案分析:血液的循行与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12.B 答案分析:液质地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濡养作用。
13.D 答案分析:津液是机体内除血液之外其他所有正常水液的总称。
14.B 答案分析:宗气积聚于胸中,其向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向下注于丹田,并注于足阳明之气街而下行于足。
15.A 答案分析: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质。
16.C 答案分析:失血过多时,脉外之津液,渗入脉中以补充血容量的不足,因之而导致脉外的津液不足,出现口渴、尿少等表现。
17.D 答案分析:津液是气的载体之一,若因汗、吐、下,使津液大量丢失,则气随之而外脱,形成“气随液脱”之危候。
18.C 答案分析:元气根于肾,由肾精化生。
19.A 答案分析: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20.A 答案分析:营气和卫气均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
21.A 答案分析:血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22.C 答案分析:肝具有根据人体动静的不同情况,调节脉管中的血液流量的功能,当人体静卧时,血液主要归藏于肝。
23.B 答案分析: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的统摄。
24.D 答案分析: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津液等的新陈代谢即是气化作用的体现。
25.A 答案分析:“五液”是指汗、泪、涎、涕、唾。
26.D 答案分析:三焦为“决渎之官”,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
27.D 答案分析:气机不畅为气机失调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指气的运动受阻,运动不利。
28.C 答案分析:卫气循行与人的睡眠有密切关系,当卫气行于体内时,人便入睡;当卫气自睛明出于体表时,人便醒寤。
29.D 答案分析:气化过程是新陈代谢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
30.C 答案分析: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31.B 答案分析:肺气宣发,将津液输布到体表皮毛,被阳气蒸腾而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体外。
32.E 答案分析:血液正常循行的必备条件是:血液充盈;脉管系统完整和通畅;全身各脏腑生理功能正常。
33.C 答案分析:津液来源于水谷精微,其生成离不开气的推动和激发作用。
34.A 答案分析:津液和血液同源于水谷精微。
35.B 答案分析: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36.C 答案分析:由于“津血同源”,而汗为津液所化,汗出过多则耗津,津耗则血少,故对多汗夺津或津液大量丢失者,不可再用放血的方法治疗。
(二)B1型题
1.A 答案分析:人体之气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三者结合而成,有赖全身各脏腑组织的综合作用,其中与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的关系尤为密切。
2.B 答案分析:血液的生成是以脾胃为主,在心、肝、肾等脏腑的密切配合下共同完成的。
3.A 答案分析:脾胃居中央而属土,脾以阴土而升于阳,胃以阳土而降于阴,为一身气机的枢纽。
4.D 答案分析:肺主治节,肺的呼吸,即肺气的升降出入可以直接调节和影响全身气机的升降出入。
5.B 答案分析:宗气贯心肺,向上出于肺,循喉咙而走息道;向下注于丹田,并注入足阳明之气街。
6.D 答案分析:营气通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而循行于全身,贯五脏而络六腑。
7.B 答案分析:肺主一身之气而司呼吸,调节着全身的气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
8.D 答案分析:脾主统血,具有统摄血液、不使其逸出脉外的作用。
9.A 答案分析:血能载气,故大失血时可形成气随血脱之危候。
10.C 答案分析:气存于血中,血不断地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水谷精微,故血虚则气少。
11.A 答案分析: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是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吸收饮食水谷中的水分和营养而成。
12.E 答案分析:津液的正常输布离不开肾中精气的蒸腾气化作用,故肾对津液的输布起着主宰作用。
(三)X型题
1.A D 答案分析:宗气贯注于心肺。
2.B C 答案分析:血液是以水谷精微中的营气和津液为物质基础而生成。
3.A B C 答案分析:津液是气的载体之一;又因津血同源,故剧烈吐下后可导致气脱、液脱、血脉空虚。
4.A B C D 答案分析:津液具有滋润和濡养、化生血液、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排泄代谢产物的功能。
5.A C D 答案分析:人体之气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三者结合而成。
6.A D 答案分析:气的推动作用和气化作用是血液生成的动力。
7.A B C 答案分析:津液的代谢过程,需要多个脏腑的综合调节,其中尤以肺、脾、肾三脏为要。
8.B C D 答案分析:卫气具有温煦作用及防御作用,当卫气不足时,温煦、防御作用减弱,则易被外邪侵袭,且病后难愈,体温低下。
9.A B 答案分析:人体气生成的基本条件是:①物质来源充足,即先天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供应充足;②脏腑功能正常,即肺、脾胃、肾等脏腑生理功能正常。
10.A B C E 答案分析:气化过程包括了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生成、转化、利用和排泄过程。
11.A B D 答案分析:因气附于津液、津血同源、血汗同源,故汗出过多,不仅损伤津液,而且耗气、耗血。
12.A C 答案分析:气为化生血液的原料,且气化是血液生成的动力,此即气能生血之理,故对气虚致血虚者,治当补气为先(补气以生血),佐以养血。
二、词语解释
1.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在出生前已经形成。
2.中医学的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不断运动、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
3.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化生的水谷之精气结合而成、聚于胸中之气。
4.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各种变化的过程。
5.气机失调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是指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失去平衡协调的病理变化。
6.血虚指血液虚损不足, 营养功能减退, 脏腑组织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
7.离经之血是指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又称为出血。
8.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的内在体液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其中清稀者为津,稠厚者为液。
9.血为气之母是指气在生成和运行中始终离不开血,其理由①血能生气;②血能载气。
10.肝藏血,肾藏精,肝血的化生有赖于肾中精气的气化,肾精的充盛,亦有赖于血液的滋养,精血互生互化;血、精都是以水谷精微为物质基础,二者的密切关系,称为精血同源。
11.汗为津液所化,而津液与血同源于水谷精微且相互化生,津血同源,汗血同源。汗出过多则伤津,津伤则血虚,故曰“汗血同源”。
12.津液是气的载体之一,当大吐、大泻、大汗等津液大量流失时,气易随之外脱,即称为气随津脱。
三、填空题
1.物质来源充足,脏腑功能正常
2.出血
3.肌肉、孔窍
4.血能生气,血能载气
5.上气不足 ,中气下陷
6.气能行津,气能摄津
7.推动力和固摄力
8.气的化生不足,消耗太多
9.营气、津液
10.十二经脉,任督二脉
11.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
12.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
13.津液载气,津液化气
14.一切精微物质
15.肺、脾、肾
16.心、肺、肝、脾
17.温煦作用
18.上气海(膻中)
四、简答题
1.答:人体之气,是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精气、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和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肾、脾胃、肺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将三者有机结合而生成。
2.答: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其在脏腑功能的活动中得以体现,其中心肺在上宜降,肝肾在下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的枢纽。
3.答:元气是人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由肾精化生,并得脾胃之资助;通过三焦布达周身;具有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推动脏腑等的功能活动的作用。
4.答:宗气主要由水谷精微和自然界的清气所组成;宗气积聚于胸中,贯注于心肺;主要功能是:①走息道而司呼吸;②贯心脉而行气血;③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机能相关。
5.答:营气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循脉上下,营运于全身;主要功能是营养全身、化生血液。
6.答:卫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分布于脉外,运行于皮肤、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主要功能一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防御);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三是调节腠理的开合、控制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7.答:气的固摄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固摄血液,防止血液溢出脉外,保证血液在脉内正常运行;②固摄汗液,尿液等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③固摄精液,防止妄泄。
8.答:血液生成的基本条件是物质基础充足,脏腑功能活动正常。因此,直接影响血液生成的因素一是物质基础方面,血液化生的主要物质基础是营气和津液,它们均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故饮食营养的优劣与脾胃运化功能的强弱均直接影响着血液的化生。二是相关脏腑的功能状态,血液的化生以脾胃功能为主,还与心、肺、肝、肾的功能密不可分。
9.答:血的濡养和滋润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①面色红润,②肌肉的丰满壮实,③皮肤和毛发的润泽有华,④感觉和运动的灵活自如。
10.答:津液的生理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滋润和营养周身,内而脏腑、骨节、脑髓,外而皮肤、肌肉、孔窍。二是进入脉中,化生血液,为血液的组成部分。三是运输体内的代谢废物至有关的排泄器官、并排出体外。
11.答:气与血的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包含三方面的意义: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包含两方面的意义:血能生气,血能载气。
12.答:调理气血的方法如下:①气病及血的调理:应以调气为主,或先调气后理血,或气血双调。②血病及气的调理:应以理血为主,佐以调气。③当大失血时宜先益气固脱止血,后进养血之剂。调理气血常与调理脏腑结合运用。
13.答: 气的固摄作用和推动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 气推动着血液的运行和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 气又固摄着体内液态物质, 防止其无故流失。气的这两方面的作用相互协调、控制和调节着体内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分布和排泄, 这是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循行和津液代谢的重要环节。
14.答:气不摄津可导致多汗、自汗、漏汗、多尿、尿失禁、流涎、泛吐清水、泄泻滑脱等病症。
15.答:津液与血液同由水谷精微所化,均赖脾胃功能而生成,因此说“津血同源”。临床上大失血的病人不可再用汗法;多汗夺津或津液大量丢失者不可复用放血等损伤血液的疗法。
16.答:津和液,同属体内的正常水液,均来源于饮食,依靠脾胃的纳运功能而生成,故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常同时并称。区别点:一般来说,性质较清稀,流动性较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之中,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之中,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17.答:运用补气法治疗出血的机理:①气能摄血,通过补气可达止血的目的;②气能生血,补气可促进血液的生成;③血载气而行,出血量多,易致气伤,甚则气脱,此时补气恰病情所需。
18.答:气能行津,气的运动变化是津液输布和排泄的动力。因此,气之失常,不能行水,可致水湿停滞而为水肿。治疗时若为气虚推动无力者,采用益气利水法;若为气滞水停者,当用行气利水法。
五、论述题
1.答:气的生理功能有以下六个方面:①推动作用,指气的激发和推动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二是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三是推动血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②温煦作用,指阳气温煦机体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二是温养脏腑;三是温通血脉及津液。③防御作用,指气有保卫机体、抗御外邪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邪入侵;二是驱邪外出。④固摄作用,指气有固护控制体内液态物质,使其不无故丢失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固摄血液;二是固摄汗、尿、唾液等;三是固摄精液。⑤气化作用,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和相互转化。⑥营养作用,指气能营养全身及构成形体的作用。
2.答: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主要包括: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中,气自身发生的变化。将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如精和血之间的互生互化等。将多种物质合成为一种物质,如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自然界清气结合生成为人体之气等。将一种物质化生为多种物质,如水谷精微化生成营气、卫气、宗气及血等。总之,体内物质之间的转化及其新陈代谢过程,均可统称为气化。
3.答: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为升、降、出、入四种。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故气的升降出入只有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体现。如肺的呼吸功能和宣发肃降,脾气升清、胃气降浊,肾气的蒸腾气化、升清降浊等都是升降出入的具体体现。
4.答:相同点:营气与卫气均以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的物质来源,皆出入脏腑,流布经络。不同点:营气,其性精专柔和,属阴,行于脉中,具有营养周身、化生血液之功;卫气,其性慓疾滑利,属阳,行于脉外,具有温养脏腑,护卫肌表之功。
5.答:血的生理功能有二:①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血沿脉管循行于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提供营养。全身各部分无一不是在血的濡养作用下发挥其生理功能的。②为精神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液与神志活动有密切关系,《黄帝内经》说:“血者,神气也”;“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6.答: 血的正常运行与心、肝、肺、脾四脏关系密切。心主血脉,心气充沛则心搏正常,能有效地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于全身上下,以发挥血液的濡养作用。肝主疏泄气机,气机调畅则气血运行畅达有序;肝主藏血,能调节全身血液的分配比例,并防止出血。肺朝百脉,肺宣发肃降,使血会聚于肺,在肺中进行气体交换后又输全身,肺气充足,则能助心行血。脾能生血而统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又能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而防止血液溢出脉外,脾气足则血化生有源,并使血液循经脉而周流全身。
7.答: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小肠和大肠吸收饮食水谷的水分和营养而生成。具体过程是:脾胃运化、小肠主液、大肠主津。津液的输布主要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完成。脾气散精:①将津液“上输于肺”;②直接将津液布散全身,“灌溉四旁”。肺主行水:①通过宣发作用将津液输布向上和体表;②通过肃降作用将津液输布至肾和膀胱以及人体下部。肾主津液:①推动脾、肺、肝、小肠和三焦等脏腑津液代谢的生理功能;②将由肺下输于肾的津液中之“清”者重新吸收,经三焦上输于肺而布散全身,“浊”者生成尿液下注膀胱。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三焦决渎:是津液在体内流注、输布的通道。津液的排泄通过尿、汗、呼气和粪便的途径排出体外,主要依赖肺、脾、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而完成。
8.答:人体出汗有两种情况:一是散热性出汗;二是精神性出汗。精神性出汗是指人在精神紧张时,或受惊时出汗,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人体的精神情志活动,因精神情志而引起的出汗皆与心直接相关,故称汗为心之液。
9.答: 气和津液的关系表现在:①气能生津,指气的气化作用是津液化生的动力。②气能行津,指气的运动是津液输布和排泄的动力。③气能摄津,指气的固摄作用可以控制津液的排泄量。津能载气,指气必须依附于津液之中才能存于体内。此外,津液在元阳的蒸腾下,可化为气。
10.答:脾与气、血、津液在生理上的联系主要表现在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等方面。①气的生成来源有三个方面,其中脾胃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是生成人体之气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另外脾胃属于中焦,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②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最基本物质,所以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同时,脾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维持正常的血行。③津液是脾、胃、小肠、大肠等综合作用而生成,其中脾起主导作用。生成后,又经脾的“散精”作用,或上输至肺而布于全身,或直接向四周布散,以灌溉四旁。
11.答: ①肺与气。肺主气,司呼吸,为气体交换的场所,并对气的生成、敷布及气机条畅均有重要的作用。肺吸入清气,呼出浊气,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②肺与血。血液的生成和运行,都与肺有密切关系,血液虽然主要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所化生,但离不开心肺的气化作用。肺主气而朝百脉,肺气能助心行血,与血液的循行密切相关。③肺与津液。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能将津液布散全身,将汗液排出体外,并能使水液下行,有助于津液的排泄。故有“肺主行水”之说。
12.答:津液与血液都来源于水谷精微,且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故曰;“津血同源”。汗为津液所化,汗多则伤津,津伤则血虚,故曰“血汗同源”。临床上病人失血过多时,可见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津液不足之症。因此对于失血和血虚的病人,不宜用汗法。故《黄帝内经》有“夺血者无汗”,《伤寒论》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之诫。若津液大量耗损时,不仅渗入脉内的津液不足,甚至脉内的津液亦可渗出于脉外,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和津亏血瘀等病变。因此,对于多汗夺津或津液大亏的患者,不可轻易地使用破血、逐血之剂。故《黄帝内经》有“夺汗者无血”的告诫。
第三节 经 络
大纲要求
1.掌握经络及经络学说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
2.掌握十二正经的走向交接规律、表里关系。
3.掌握经络的生理功能。
4.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及冲、任、督、带脉的循行分布。
5.了解十二正经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及流注次序。
6.了解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的概念。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是( )
A 《十四经发挥》 B 《难经》 C 《扁鹊心书》 D 《吴医汇讲》 E 《内经》
2.正经是指( )
A 督脉 B 冲脉 C 十二经别 D 十二经脉 E 任脉
3.循经取穴的理论依据是( )
A 阴阳学说 B 卫气营血理论 C 脏腑学说 D 经络学说
E 五行学说
4.十二经脉命名的主要依据是( )
A 阴阳 五行 脏腑 B 内外 脏腑 五行
C 手足 五行 阴阳 D 手足 阴阳 脏腑
E 手足 五行 脏腑
5.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错误的( )
A 手太阴肺经 B 足少阳胆经 C 足太阴肾经
D 足太阴脾经 E 手少阴心经
6.下列经脉循行流注次序错误的是( )
A 肺经,大肠经,胃经 B 肾经,心包经,三焦经
C 心经,小肠经,膀胱经 D 心经,膀胱经,肾经
E 三焦经,胆经,肝经
7.经脉的分支是( )
A 奇经八脉 B 经筋 C 皮部 D 络脉 E 气街
8.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躯干的经脉是( )
A 阴经 B 带脉 C 奇经 D 阴维脉 E 阳经
9.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 )
A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E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10.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
A 头面 B 手足 C 胸腹 D 上肢 E 下肢
11.手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 )
A 食指端 B 小指端 C 鼻翼旁 D 目内眦 E 目外眦
12.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
A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B 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C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D 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E 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13.足太阳膀胱经所络的内脏是( )
A 心 B 三焦 C 肾 D 肝 E 小肠
14.具有“主胞胎”功能的奇经是( )
A 冲脉 B 任脉 C 督脉 D 带脉 E 阴维脉
15.除下列哪项外,均属十二经表里相合关系( )
A 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 B 足阳明经与足太阴经 C 足太阳经与足少阴经
D 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 E 手厥阴经与手太阳经
16.奇经八脉中,起于季胁,环行腰间一周的是( )
A 冲脉 B 任脉 C 督脉 D 带脉 E 阳维脉
17.关于奇经八脉的名称,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
A 督有统率、总管之意 B 任有总任、担任及妊养之意 C 跷有轻健矫捷之意
D 维有维系、连接之意 E 带指妇女白带
18.绕阴器,至小腹的经脉是( )
A 任脉 B 肝经 C 阴维脉 D 脾经 E 肾经
19.行于背部正中线的经脉是( )
A 任脉 B 督脉 C 肾经 D 膀胱经 E 冲脉
20.脾之大络分出部位的穴位是( )
A 丰隆 B 内关 C 大包 D 公孙 E 列缺
21.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
A 足太阴脾经 B 足阳明胃经 C.足厥阴肝经 D 足少阳胆经 E 足少阴肾经
22.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 )
A 直线贯注 B 循环贯注 C 手足贯注 D 左右贯注 E 上下贯注
23.下列各组经脉中,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的是( )
A 胃、大肠、胆经 B 心、脾、胆经 C.小肠、三焦、胃经
D 大肠、小肠、三焦经 E.胆、大肠、三焦经
24.奇经八脉中与脑、髓、肾关系密切的是( )
A 带脉 B 冲脉 C 任脉 D 督脉 E 阴跷脉
25.与月经关系最密切的奇经是( )
A 冲脉、任脉 B 冲脉、督脉 C 任脉、带脉
D 阴维脉、阳维脉 E 阴跷脉、阳跷脉
26.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 )
A 经别 B 别络 C 奇经 D 督脉 E 浮络
27.头痛的部位在前额者,病变多在( )
A 少阳经 B 阳明经 C 太阳经 D 厥阴经 E 督脉
28.在头面部,行于头侧部的经脉是( )
A 少阳经 B 少阴经 C 阳明经 D 太阳经 E 厥阴经
29.行于腹面正中线的经脉是( )
A 手少阴心经 B 任脉 C 足阳明胃经 D 足太阴脾经 E 督脉
30.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 )
A 手太阳小肠经 B 手阳明大肠经 C 足阳明胃经
D 手少阳三焦经 E 足少阳胆经
(二)B1型题
A 足厥阴肝经 B 足太阴脾经 C 足少阴肾经
D 足少阳胆经 E 手少阴心经
1.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的经脉是( )
2.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的经脉是( )
A 足少阴肾经 B 足厥阴肝经 C 手太阳小肠经
D 督脉 E 足阳明胃经
3.出于额,上达巅顶的经脉是( )
4.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的经脉是( )
A 冲脉 B 任脉 C 督脉 D 阴跷脉 E 阴维脉
5.称为“血海”的经脉是( )
6.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经脉是( )
A 能约束纵行诸脉 B 加强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
C 抗御外邪、感应和传递相关信息 D 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
E 参与女性的特殊生理活动
7.经筋的主要功能是( )
8.皮部的主要功能是( )
A 足太阳经 B 足少阳经 C 足阳明经 D 手太阳经 E 手少阳经
9.起于目内眦的经脉是( )
10.起于目外眦的经脉是( )
(三)X型题
1.经络学说的产生与哪些医疗实践的关系最密切( )
A 熨法 B 针灸 C 气功 D 推拿 E 敷药
2.经络能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主要表现在( )
A 内脏之间的联系 B 内脏与五体之间的联系
C 经脉之间的联系 D 内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
E 气血与津液之间的联系
3.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
A 足厥阴经 B 足太阴经 C 足少阴经
D 足太阳经 E 足阳明经
4.环绕口唇后到两目眶下的经脉是( )
A 督脉 B 任脉 C 冲脉 D 带脉 E 阴维脉
5.循行于人体背部的经脉是( )
A 肾经 B 膀胱经 C 任脉 D 督脉 E 胃经
6.下列有别络分出的经脉有( )
A 任脉 B 督脉 C 胃经 D 冲脉 E 脾经
7.络脉主要包括有( )
A 十五别络 B 十二经筋 C 孙络 D 十二皮部 E 浮络
8.以经络学说指导临床诊疗,主要用于( )
A 局部用药 B 药物归经 C 按摩 D 针灸 E 推拿
9.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概括起来为( )
A 离 B 散 C 入 D 出 E 合
10.在目内眦(睛明穴)相交会的经脉有( )
A 手太阳小肠经 B 足太阳膀胱经 C 足阳明胃经 D 阴跷脉 E 阳跷脉
二、词语解释
1.经络
2.经络学说
3.奇经
4.六合
5.诸阳之会
6.十二皮部
7.足三阳经
8.任主胞胎
9.十五别络
10.一源三歧
三、填空题
1.( )能总督一身之阳气,称为阳脉之海。
2.分布于人体浅表部位的络脉称为( )。
3.根据经络的循行路线和联系范围来取穴,称为( )。
4.依次络于上、中、下焦的经脉是( )。
5.《灵枢·逆顺肥瘦》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
6.同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
7.( )就是指某些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所,起着“向导”作用的药物。
8.手太阴肺经联系到的脏腑有( )。
9.既循行于目内眦又循行于目外眦的经脉是( )。
10.十二经别就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循行于( )的重要支脉。
11.督、任二脉不仅同起于胞中,而且在( )部位相连接,形成二脉之间的紧密联系。
12.阴经与阴经相交,是在( )部位。
13.脾之大络分布在( )。
14.( )对全身无数细小的络脉起着主导作用。
15.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然后浅出体表而上头面的是( )。
16.任脉能总督一身之阴气,称为( )。
17.经络系统中,( )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
18.( )的气血充盛有余时,则渗注于奇经。
19.足少阳胆经的起止点分别是( )。
20.其经脉循行左右成对,起于内外踝下,汇合于目内眦的是( )。
四、简答题
1.根据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次序,十二经脉的名称依次是什么?
2.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如何?
3.经络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4.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5.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6.经络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7.经别的功能特点是什么?
8.十五别络的功能特点是什么?
9.正经与奇经有何区别?
10.督脉与任脉的起止点和循行有何不同?
11.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如何?
12.十二经脉与脏腑间是如何络属的?
五、论述题
1.简述十二经脉的特点。
2.简述奇经八脉的含义及其功能特点。
3.试述冲、任、督、带各自的生理功能。
4.试述奇经八脉各脉名称的含义。
5.简述经筋的含义、命名方法、分布特点及主要功能。
6.试述手三阳经各自的起止、交接和主要循行分布部位。
7.试述十二经别的概念与循行。
8.试述经络学说在阐释疾病传变时的应用。
参考答案
选择题
(一)A1型题
1.E 答案分析:经络学说在《灵枢》中有较详细的记载,并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2.D 答案分析: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奇经八脉,十二经脉又被称为“正经”。
3.D 答案分析:循经取穴是按照经络学说进行辨证,判断疾病属于何经,然后根据经络的循行路线和联系范围来选取穴位进行治疗的方法。
4.D 答案分析:十二经脉的名称各不相同。每一经脉的名称,都是由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组成。
5.C 答案分析:足太阴配脾经,足少阴配肾经。
6.D 答案分析:起于小指端的手少阴心经流注于手太阳小肠经,再流至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阴肾经。
7.D 答案分析: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部分,络脉是经脉小的分支。
8.E 答案分析: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分布于四肢的外侧面。在躯干部手三阳经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足少阳经分布在腋、胁侧,即手足阳经分布在躯干的前、侧、后部。
9.A 答案分析:手三阴经分布在上肢的内侧面,其中手太阴经在前缘,手厥阴经在中线,手少阴经在后缘。
10.B 答案分析: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规律可以概括为:“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上胸,交手三阴经,”故阴经与阳经的交接是在手足部位。
11.C 答案分析:阳经与阳经的交接,是在头面部,其中手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鼻翼旁。
12.A 答案分析:手足三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面,其中阳明经在前缘,少阳经在中线,太阳经在后缘。
13.C 答案分析:手足三阳经与脏腑的联系规律是属腑络脏,故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
14.B 答案分析: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经、胎、产的关系密切,故“任脉通而月事以时下”,并有“任主胞胎”之说。
15.E 答案分析:手厥阴心包经应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16.D 答案分析:带脉起于季胁,斜向下行到带脉穴,绕身一周,环行于腰腹部。
17.E 答案分析:带脉的带有腰带、束带之意。
18.B 答案分析: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经小腿内侧,过膝,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属肝络胆。
19.B 答案分析:督脉在背部的走行是沿脊柱里面上行,故行于背部正中线的经脉是督脉。
20.C 答案分析:十五别络的名称以其别出处的穴位而命名,脾之大络分出部位的穴位是大包。
21.C 答案分析:足三阴经循行于下肢的内侧面,在内踝上八寸处以下,足厥阴经在前缘,足太阴经在中线,足少阴经在后缘。
22.B 答案分析:十二经脉分布于全身的内外上下,其中的气血阴阳是流动不息,循环贯注的。
23.D 答案分析: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的经脉是手三阳经,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24.D 答案分析: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在下连属于肾,故其功能除与脑髓有关外,主要参与了肾的生殖功能。
25.A 答案分析: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其中“冲为血海”“任脉通而月事以时下”,二脉均与月经有密切关系。
26.C 答案分析:奇经八脉错综贯穿在十二经脉之间,起着调节其气血阴阳的作用。当正经中的气血阴阳充盛时,则流入奇经而贮蓄之。
27.B 答案分析:阳明经循行于面额部,故头痛在前额者,病变多在阳明经。
28.A 答案分析: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其中手足少阳经分布在耳颞部。
29.B 答案分析: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再经下颌,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30.C 答案分析:手足阳明经循行过齿中,其中足阳明胃经入上齿中,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
(二)B1型题
1.A 答案分析:足三阴经起于足部,其中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
2.C 答案分析:足三阴经起于足部,其中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
3.B 答案分析:足厥阴肝经在头部的循行是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于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
4.D 答案分析:督脉在头部的走行是从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5.A 答案分析:冲脉能容纳十二经脉之血,是调节血液运行的要道,故又称为“血海”。
6.A 答案分析:冲脉能容纳十二经脉之血,是调节血液运行的要道,故又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7.D 答案分析:经筋的主要功能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
8.C 答案分析:皮部的主要功能为抗御外邪、感应和传递相关信息。
9.A 答案分析: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
10.B 答案分析: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
(三)X型题
1.B C D 答案分析:经络学说的形成是古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尤其是针灸、推拿、气功等各方面知识的积累,并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逐步上升为理论。
2.A B D 答案分析:人体是由内脏、五体、五官九窍等组织器官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种组织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有机配合,主要依靠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而实现,具体体现在内脏之间的联系、内脏与五体之间的联系、内脏与五官九窍之间的联系。
3.A B 答案分析:足三阴经分布于下肢内侧面。在内踝上八寸处以下,足太阴经在中线,八寸处以上,足厥阴经在中线。
4.B C 答案分析:奇经八脉中,任脉与冲脉在面部的走行是环绕口唇后,至目眶下。
5.B D 答案分析:督脉与膀胱经均循行于人体背部。
6.A B C E 答案分析: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各有一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
7.A C E 答案分析:络脉主要包括十五别络、浮络和孙络。
8.B C D E 答案分析:经络学说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特别是在针刺、艾灸、推拿、按摩和药物治疗中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9.A C D E 答案分析: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
10.A B D E 答案分析:手足太阳经、阴阳跷脉在目内眦(睛明穴)相交会。
二、词语解释
1.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人体功能的特殊网络系统。
2.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内容、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的理论。
3.奇经即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带脉、冲脉、阳跷脉、阴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有别于十二正经,故名奇经。
4.六合即十二经脉表里相合关系。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合成六对,称为六合。
5.诸阳之会指人体的头部。因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6.皮部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的分布部位分区。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的络脉,在体表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与之相应,全身的皮肤也就划分为十二个部分,称为十二皮部。
7.足三阳经指十二经中的三条经脉,即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它们的循行方向均由头面部经过躯干部、下肢外侧止于足部。
8.任脉起于胞中,与女子经、胎、产的关系密切,故“任脉通而月事以时下”,并有“任主胞胎”之说。
9.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各有一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
10.督、任、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别道而行,分布于腰背胸腹等处,所以称此三脉为“一源三歧”。
三、填空题
1.督脉
2.浮络
3.循经取穴
4.手厥阴心包经
5.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6.冲脉、任脉、督脉
7.引经报使药
8.肺、大肠、胃
9.手太阳小肠经
10.胸、腹及头部
11.口唇
12.胸腹
13.胸胁部
14.别络
15.经别
16.阴脉之海
17.十二经脉
18.十二经脉
19.目外眦与足大趾
20.阴阳跷脉
四、问答题
1.答:按照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次序,十二经脉的名称依次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2.答: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上胸,交手三阴经。
3.答:经络系统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以及从十二经脉分出的十二经别和经筋、皮部。
4.答: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特点是: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项、枕项部。十二经脉在头面部的分布可以概括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5.答: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后),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腹部(侧)。
6.答:经络的生理功能表现在:联络组织器官,沟通表里上下;通行气血阴阳;感应与传递信息及调节机能活动等方面。
7.答:经别的功能特点是:加强了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在体内的联系;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加强了体表与体内、四肢与躯干的向心性联系;加强了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的联系。
8.答:十五别络的功能特点是:加强了十二经脉表里两经间在肢体的联系,加强十四经脉与躯体组织之间的联系。
9.答:奇经是不同于正经的另一类经脉,它们的分布不似十二经脉那样规律,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彼此之间也无表里配合关系,都无经别、经筋和皮部,故称之为“奇经”。
10.答:督脉起于胞中,止于上唇系带处,行于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任脉起于胞中,止于两目眶下,循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
11.答: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足太阳与足少阴为表里,足少阳与足厥阴为表里,足阳明与足太阴为表里,手太阳与手少阴为表里,手少阳与手厥阴为表里,手阳明与手太阴为表里。
12.答:手太阴经属肺络大肠,手厥阴经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阴经属心络小肠,手阳明经属大肠络肺,手少阳经属三焦络心包,手太阳经属小肠络心,足太阴经属脾络胃,足厥阴经属肝络胆,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足阳明经属胃络脾,足少阳经属胆络肝,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
五、论述题
1.答:十二经脉的特点主要有:(1)十二经脉的循行,有一定的走向和交接规律。(2)阴经与阳经的配合,形成了表里之间的联系,即每一条阳经,配合一条阴经,阳经主表,阴经主里。(3)十二经脉分布于全身的内外上下,其中的气血阴阳是流动不息,循环贯注的,其流注的次序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由此复传至手太阴肺经。如此首尾相贯,如环无端,构成一个传注气血的循环通路。(4)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有一定的区域。阴经循行于肢体的内侧及胸胁部,阳经循行于肢体的外侧及背部。(5)十二经脉与内在脏腑之间有直接的络属关系。诸阳经皆属腑而络脏,诸阴经皆属脏而络腑,且在经脉的命名上都冠以脏腑、手足的名称。
2.答: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和阳维脉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奇经八脉错综贯穿在十二经脉之间,并与某些内脏器官相联系,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特点:(1)加强十二经脉的联络与沟通。(2)调节十二经脉中的气血与阴阳。(3)参与女性的特殊生理活动。
3.答:冲脉能容纳十二经脉之血,是调节血液运行的要道,故称为“血海” 、“十二经脉之海”。又因其起于胞中,为血海,与月经和生殖功能有关。任脉能总任一身之阴气,故为“阴脉之海” 。又因其起于胞中,与女子经、胎、产的关系密切,故“任脉通而月事以时下”,并有“任主胞胎”之说。督脉能总督一身之阳气,称为“阳脉之海”。又因其起于胞中,上行入脑,在下连属于肾,故其功能除与脑髓有关外,主要参与了肾的生殖功能(包括男性)。带脉绕腰一周,能约束纵行诸脉,故可固护胎儿和主司带下。
4.答:奇经八脉的名称,不像十二经脉那样有手足、阴阳、脏腑的共同规律而各具涵义,其名称多反映了各自的特点。督,有统帅,总管之意;任有总任,担任以及妊养之意;冲有要冲、要道之意;带有腰带、束带之意;跷有轻健矫捷之意;维有维系、连接之意。阴阳跷脉与阴阳维脉之阴阳,均表示经脉循行于下肢的内侧和外侧。
5.答: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体系,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所以也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主要功能是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
6.答:手三阳经即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行于上肢伸侧前缘,上肩,向前下行入锁骨上窝(缺盆),进入胸腔络肺,向下通过膈肌下行,属大肠;上行支在鼻旁交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起于小指外侧端(少泽穴),沿手背、上肢外侧后缘,过肘部,到肩关节后面,前行入缺盆,深入体腔,络心,属小肠;上行支至目内眦,交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尺侧端(关冲穴),向上沿无名指尺侧至手腕背面,上行至肩,向前行入缺盆,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依次属上、中、下三焦;上行支到目外眦,交足少阳胆经。
7.答:十二经别,即别行的正经,就是从十二经脉别行分出,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循行于四肢的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所以十二经别的循行特点,可用“离、合、出、入”来概括。
8.答:经络具有沟通表里上下、感应传导等生理功能,在人体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信息的通路。(1)经络是外邪内传脏腑的途径,对于侵袭人体的病邪有传递作用,而外邪多有由表入里的特点,所以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就可以通过经络而传入内脏。(2)由于经络在内脏之间有多种联络关系,所以可成为内脏疾病相互传变的途径。(3)各脏腑的经络在体表都有一定的分布部位,同时脏腑又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五官九窍发生联系,所以脏腑疾病通过经络的传导,可以在体表某些部位或有关孔窍反映出症状和体征,从而说明经络是内脏病变反映到形体官窍的途径。
第四节 体 质
大纲要求
1.掌握体质的概念及体质的特点。
2.熟悉正常体质的分类及其特征。
3.了解体质的构成及理想体质的标志。
4.了解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5.了解影响体质的因素。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重、胸围、肩宽、骨
盆宽度和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情况可判断( )
A.体表形态 B.体格 C.体型 D.体姿 E.性征
2.体型中最有代表性的差异是( )
A.皮肤之厚薄 B.肤色 C.腠理之坚松 D.形体之肥瘦 E.身高
3.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是( )
A.体型 B.体重 C.体姿 D.身高 E.性征
4.体质是指人体的( )
A.身体素质 B.心理素质 C.身心特性 D.遗传特质
E.形态结构
5.奠定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的古代医籍为( )
A.《伤寒杂病论》 B.《妇人良方》 C.《景岳全书》 D.《内经》
E.《千金要方》
6.先天禀赋决定着体质的相对( )
A.可变性 B.连续性 C.复杂性 D.普遍性 E.稳定性
7.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 )
A.可变性 B.稳定性 C.全面性 D.普遍性 E.复杂性
8.健康之人应为( )
A.偏阳质 B.偏阴质 C.阴阳平和质 D.肥胖质 E.瘦小质
9.嗜食肥甘厚味,易形成( )
A.火旺体质 B.痰湿体质 C.心气虚体质
D.脾气虚体质 E.肝郁体质
10.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征的体质为( )
A.阴阳平和质 B.偏阴质 C.偏阳质 D.肝郁质 E.阳虚质
11.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征的体质为( )
A.阴阳平和质 B.偏阴质 C.偏阳质 D.阴虚质 E.气虚质
12.以下除哪项外,都是小儿的体质特点( )
A.脏腑娇嫩B.形气未充C.易虚易实
D.易寒易热E.代谢缓慢
13.以下除哪项外,都是老人的体质特点( )
A.精气神渐衰B.脏腑功能减退C.代谢旺盛
D.气血郁滞E.阴阳失调
14.气虚湿盛体质,受邪后多从( )
A.寒化 B.热化 C.燥化 D.湿化 E.火化
15.素体津亏血耗者,易致邪从( )
A.寒化 B.实化 C.虚化 D.湿化 E.燥化
16.某人身体强壮、胖瘦适中,饮食无偏嗜,二便通调,面色红润,性格开朗随和,精力充沛,举动灵活,睡眠良好。属于( )
A.偏阳质 B.偏阴质 C.阴阳平和质 D.阳亢质 E.痰湿质
17.某人形体偏瘦,面色红润,食欲旺盛,喜饮冷水,易出汗,性格外向,喜动好强,自制力较差。属于( )
A.偏阳质 B.偏阴质 C.阴阳平和质 D.气郁质 E.阳虚质
18.某人形体偏胖,面色萎黄,食量较小,喜饮热水,性格内向,动作迟缓,容易疲劳。属于( )
A.偏阳质 B.偏阴质 C.阴阳平和质 D.阴虚质 E.气郁质
(二)B1型题
A.体格 B.体型 C.体重 D.体姿 E.性征
1.反映体质的体表形态标志是( )
2.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为( )
A.甘寒凉润 B.补气培元 C.健脾芳化 D.清热利湿 E.温补益火
3.体质偏阴者治宜( )
4.体质偏阳者治宜( )
A.寒化 B.热化 C.燥化 D.湿化 E.传化
5.素体阴虚阳亢者,受邪后多从( )
6.素体阳虚阴盛者,受邪后多从( )
(三)X型题
1.体质的构成包括( )
A.形态结构的差异性 B.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C.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D.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 E.发病的倾向性
2.体格反映了人体的( )
A.生长发育水平 B.营养状况 C.锻炼程度 D.体姿 E.性征
3.偏阳质者( )
A.易感风、暑、热邪 B.易感寒湿之邪 C.耐寒
D. 耐热 E.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
4.偏阴质者( )
A.易感风、暑、热邪 B.易感寒湿之邪 C.耐寒
D.耐热 E.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
5.偏阳质的人易发展演化成的病理体质是( )
A.阳亢 B.阴虚 C.痰湿 D.痰火 E.阳虚
6.偏阴质的人易发展演化成的病理体质是( )
A.阳虚 B.阴虚 C.阳亢 D.痰湿 E.水饮
二、词语解释
1.体质
2.体质学说
3.体格
4.体型
5.偏阳质
6.偏阴质
三、填空题
1.体质是通过人体( )的差异性表现出来的。
2.体质是人群在生理共性的基础上,不同个体所具有的( )。
3.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 )的形态特征。
4.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 )等的差异。
5.理想体质的标志也反映了( )的标志。
6.中医体质理论渊源于( )。
7.( )是形成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8.研究体质,实质上就是从差异性方面研究( )。
9.理想的体质应是( )之质。
四、简答题
1.体质由哪几方面的差异性构成?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在体质的构成中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如何?
3.体质具有哪些特点?
4.父母素质强壮,其子女体质也一定强壮吗?为什么?
5.饮食因素对体质的形成有何影响?
6.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对体质的影响有何不同?
7.情志因素是怎样影响体质的?
8.地理因素是如何影响体质的?
9.疾病对体质有何影响?
五、论述题
1.试论人体生理功能的差异性。
2.试述人体心理特征的差异性的形成。
3.试述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4.简述男、女、老、幼的体质特征。
5.试述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6.试述体质与证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B 答案分析:体格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一般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和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情况来判断。
2.D 答案分析:中医观察体型,主要观察形体之肥瘦长短,皮肉之厚薄坚松,肤色之黑白苍嫩的差异等。其中尤以肥瘦最有代表性。
3.A 答案分析: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是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
4.C 答案分析:体质反映着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活动中的基本特征,体现了内在脏腑气血阴阳之偏倾和机能活动之差异,是对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
5.D 答案分析:《内经》较系统地论述了个体及不同群体的体质特征、差异规律、体质形成与变异规律,体质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体质的分类方法,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体质与疾病的诊断,辨证和治法用药规律,体质与预防、养生的关系等,奠定了中医体质理论的基础。
6.E 答案分析:体质禀承于先天,先天禀赋决定着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特异性。
7.A 答案分析:体质得养于后天,后天各种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年龄变化、疾病损害、针药治疗等均可对体质形成影响,使体质具有可变性。
8.C 答案分析:中医学常常将理想体质的标志融于健康的标志之中,阴阳平和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故健康之人应为阴阳平和之质。
9.B 答案分析:嗜食肥甘厚味可助湿生痰,故易形成痰湿体质。
10.C 答案分析:偏阳质指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征的体质类型。
11.B 答案分析:偏阴质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征的体质类型。
12.E 答案分析:小儿由于未发育成熟,故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等体质特点,但生机旺盛,蓬勃生长,故代谢并不缓慢。
13.C 答案分析:老年人由于内脏机能活动的生理性衰退,体质常表现为精气神渐衰、阴阳失调、脏脏功能减退、代谢缓慢、气血郁滞等特点。
14.D 答案分析:气虚湿盛体质,受邪后邪多依附于质势而湿化。
15.E 答案分析:素体津亏血耗者,受邪后邪多从体质而燥化。
16.C 答案分析:阴阳平和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其体质特征为:身体强壮、胖瘦适度,面色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开朗随和,食量适中,二便通调,脉象缓匀有神,夜眠安和,精力充沛,反应灵活,自身调节和适应能力强。
17.A 答案分析:偏阳质是指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类型。其体质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瘦,面色多略偏红,性格外向,喜动好强,易急躁,自制力较差,食量较大,大便易干燥,小便易黄赤,平时畏热喜冷,动则易出汗,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灵敏。
18.B 答案分析:偏阴质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类型,其体质特征为:形体适中或偏胖,但较弱,容易疲劳,面色偏白或欠华,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食量较小,平时畏寒喜热,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
(二)B1型题
1.A 答案分析:体表形态包括体格、体型、体重、体姿、性征等,体格反映了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是反映体质的标志。
2.B 答案分析:体型是体格的主要内容,故是衡量体格的重要指标。
3.E 答案分析:体质偏阴者,阳气偏弱,长期发展,易致阳气虚弱,脏腑功能偏衰,水湿内生,故治宜温补益火,忌苦寒泻火。
4.A 答案分析:体质偏阳者,阳气偏亢,多动少静,日久必有耗阴之势,故治宜甘寒、酸寒、咸寒、凉润之品,忌辛热温散伤阴之品。
5.B 答案分析:素体阴虚阳亢者,机能活动相对亢奋,故受邪后多从热化。
6.A 答案分析:素体阳虚阴盛者,机能活动相对不足,故受邪后多从寒化。
(三)X型题
1.A B C 答案分析: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2.A B C 答案分析: 体格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
3.A C E 答案分析:偏阳质者对风、暑、热等阳邪的易感性较强而耐寒,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
4.B D E 答案分析:偏阴质者对寒、湿等阴邪的易感性较强而耐热,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寒证、虚证。
5.A B D 答案分析:偏阳质者,阳气偏亢,并易化燥伤阴,易发展演化为临床常见的阳亢、阴虚、痰火等病理性体质。
6.A D E 答案分析:偏阴质者,阳气偏弱,易致阳气虚弱,脏腑机能偏衰,水湿内生,故易发展演化为临床常见的阳虚、痰湿、水饮等病理性体质。
二、词语解释
1.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性。
2.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正常人体体质的概念、形成、特征、类型、差异规律,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影响,并以此指导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的理论知识。
3.体格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
4.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又称身体类型。
5.偏阳质是指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
6.偏阴质是指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
三、填空题
1.形态、机能和心理活动
2.生理特殊性
3.大小比例
4.人格、气质、性格
5.健康
6.《内经》
7.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
8.藏象
9.阴阳平和
四、简答题
1.答: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方面的差异性构成,形态结构的差异性主要通过身体外形体现出来,以躯体形态为基础,与内部脏器结构密切相关,首先表现为体表形态、体格、体型等方面的差异;生理功能的差异性反映了脏腑功能的盛衰偏颇,表现为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的强弱差异;心理特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人格、气质、性格等的差异。
2.答:形态结构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外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内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内在基础,也是产生生理功能的基础。不同的形态结构特点决定着机体生理功能及对刺激反应的差异,而机体生理功能的差异,又会影响其形态结构,引起一系列相应的改变。一定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又是产生心理特征的基础,特定的形态结构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心理倾向,不同脏腑的机能活动,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而心理活动在长期的显现中,又影响着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并表现出相应的行为特征。
3.答:体质的特点有四:①体质是人体身心特性的概括;②体质具有普通性、全面性和复杂性;③体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④体质具有连续和可预测性。
4.答:不一定。因为人体体质的形成,不仅受先天因素的影响,还受后天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既使先天因素,除父母的素质外,父母血缘关系的远近、父母生育的年龄、母亲在妊娠期的养胎情况和疾病因素等均会对体质形成影响。
5.答:饮食物各有不同的成份或性味特点,长期的饮食习惯和固定的膳食品种质量,日久可因体内某些成份的增减等变化而影响体质。如果饮食品种多样,搭配合理,定时定量,五味调和,再加上脾胃健运,则水谷精气充足,脏腑组织得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质。如果长期饮食不节,则必然给体质带来不利的影响,如饮食量少,精气血津液化生不足,则会导致体质虚弱;嗜食肥甘厚味,助湿生痰,易形成痰湿体质;嗜食辛辣则易化火灼津,形成阴虚火旺体质;过食咸则胜血伤心,易形成心气虚体质;饮食无度,日久损伤脾胃,易形成形盛气虚体质。
6.答:体力劳动主要动用筋骨,适度的劳作或体育锻炼,可使筋骨强壮,关节通利,能促进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加强内脏的功能活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质;脑力劳动主要动用心神,若同时适当参加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但过度的劳作,则易于损伤筋骨,消耗气血,致脏腑精气不足,形成虚性体质;长期端坐伏案,脑力劳动过度,则易致气血不畅,并暗耗营血,使心脾两虚,也易形成虚性体质。
7.答:情志活动的产生、维持有赖于内在脏腑的机能活动,以脏腑精气阴阳为物质基础,故七情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脏腑精气的盛衰变化,而影响人体的体质。情志和调则气血通畅,脏腑功能协调,体质强壮;情志过激,或持久不解,往往导致内脏气血阴阳的耗损或紊乱,进而给体质造成不良的影响。
8.答:不同地区或地域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包括地壳的物理性状,土壤的化学成份、水土性质、物产及气候条件等特征。这些均影响着不同地域人群的饮食结构、居住条件、生活方式、社会民俗等,从而制约着不同地域生存的不同人群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行为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不同地域人群的体质差异和特征。如西北方人形体多壮实,腠理致密;东南方人多体型瘦弱,腠理疏松等。
9.答:疾病对体质的影响多是不利的,如大病、久病之后,常使体质虚弱;某些慢性病迁延日久,也易表现出相应的体质特异性,如慢性肝炎,易形成瘀血体质和阴虚体质;慢性肾炎易形成肾阳虚、肾阴虚体质;慢性肺痨,则易形成肺肾阴虚体质。但感染某些病邪,患某些疾病,如麻疹、痄腮等,还会使机体具有相应的免疫力,使患者终生不再罹患此病。
五、论述题
1.答:人体生理功能的差异,反映了脏腑功能的盛衰偏颇,涉及到人体消化、呼吸、血液循环、水液代谢、生长发育、生殖、感觉运动、精神意识思维等各方面功能的强弱差异。诸如心率、心律、面色、唇色、脉象、舌象、呼吸状况语言的高低、食欲、口味、体温、对寒热的喜恶、二便情况、性机能、生殖机能、女子月经情况、形体的动态及活动能力、睡眠状况、视听觉、触嗅觉、耐痛的程度、皮肤肌肉的弹性、须发的多少和光泽等,均是脏腑生理功能的反映。
2.答:心理活动的产生是以人体的形态结构、脏腑机能活动为基础产生的,某种特定的形态结构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心理倾向,不同脏腑的机能活动,总是表现为某种特定的情感、情绪反应与认知活动。同时,个体的生活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对心理活动产生着明显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个体心理特征的差异性。
3.答: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的联络、功能的配合与隶属关系,以五脏为中心构成了五大生理系统,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五脏系统的功能活动,调节着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决定着个体的体质差异。人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脏腑,脏腑的形态和功能特点是构成并决定差异的最根本因素,在个体先后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同个体常表现出某一脏象系统的相对优势或劣势化的倾向,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体质。经络是联系沟通、协调各脏腑机能活动的结构基础,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既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又通过经络的转输作用,输布于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脏腑精气的盛衰,经络气血的多少,决定着体质的强弱,并影响着体质类型。故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是体质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4.答:男子以肾为先天,以精气为本,性多刚悍,体魄健壮魁梧,能胜任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性格多外向、粗犷,心胸开阔。由于男子多用气,故气常不足,病多耗精伤气。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本,性多柔弱,体形小巧苗条,性格多内向、文静、细腻,多愁善感。由于女子多用血,故血常不足,病多伤血,并因经带产乳的特殊生理,而有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的体质改变。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是精气神渐衰,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减退、代谢缓慢、气血郁滞,动作迟缓,劳动、生活能力渐退。小儿生机旺盛,体质渐强,其体质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筋骨未坚,肌肤柔嫩,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5.答:体质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①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耐受性和发病倾向性。②阐释发病原理:体质反映了正气的盛衰偏颇,体质强壮者,正气旺盛,抗病力强,不易发病;体质偏弱者,正气不足,或调节能力差,抗病力弱,易发病。③解释病理变化,主要解释病机的从化和疾病的传变。④指导辨证,体质决定证候类型,证候特征中包含着体质的特征。⑤指导治疗:“因人制宜”的核心应是区别体质而治疗,故治疗时一要区别体质特征而施治,二要根据体质特征注意用药宜忌,三要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⑥指导养生:调摄时形神共养,在饮食情志、起居、劳逸、运动等各方面都需兼顾体质特征。
6.答:体质是在非疾病状态下就已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证候是对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变本质的分析和概括;体质是证候产生的基础,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基础是体质,由于体质的差异,感受相同的病因或患同一种疾病,可表现出不同的证候;而不同的病因或疾病,体质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时,证候随体质而化,常又可表现为相同或类似的病机变化和证候类型。故判别体质状况是辨证的前提和主要依据。
第四章 病 因
外感病因
大纲要求
1.掌握六淫的概念及其致病特点。
2.熟悉疫气概念、致病特点及引起流行的因素。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六淫”是指( )
A. 六气 B. 六气的太过和不及 C. 六种毒气
D. 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E. 风寒暑湿燥火
2.下列哪项不是六淫致病的特点( )
A. 季节性 B. 地区性 C. 传染性 D. 转化性 E. 外感性
3.常为外感病致病先导的邪气是( )
A. 热邪 B. 风邪 C. 寒邪 D. 暑邪 E. 燥邪
4.六淫中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暑邪
5.六淫中,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6.六淫中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7.在六淫中,最易伤肺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8.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 )
A. 津液 B. 气 C. 血 D.精 E. 神
9.在六淫中,易扰心神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火邪 D. 湿邪 E. 燥邪
10.下列哪项属于风性善行的致病特点( )
A. 手足震颤 B. 四肢抽搐 C. 四肢游走性疼痛 D. 角弓反张
E. 四肢麻木
11.下列哪项属于湿邪的性质( )
A. 凝滞 B. 粘滞 C. 涩滞 D. 瘀滞 E. 动血
12.可致小便浑浊涩滞不畅等症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3.寒性收引可导致( )
A. 阻滞气机 B. 损伤阳气 C. 耗气伤津 D. 气机收敛 E. 凝滞经脉
14.称为“百病之始”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15.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腠理闭塞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瘀血 E. 暑邪
16.在六淫中独见于夏季的邪气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火邪
17.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 )
A. 寒 B. 燥 C. 湿 D. 暑 E. 火
18.导致行痹发生的主要邪气是( )
A. 寒邪 B. 湿邪 C. 热邪 D. 风邪 E. 火邪
19.导致着痹发生的主要邪气是( )
A. 寒邪 B. 湿邪 C. 热邪 D. 风邪 E. 火邪
20.具有升散而又挟湿特性的邪气是( )
A. 湿邪 B. 燥邪 C. 热邪 D. 暑邪 E. 寒
21.寒邪的致病特点是易致( )
A. 气消 B. 气耗 C. 气泄 D. 气乱 E. 气收
22.炎夏之日,症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是由于( )
A暑热炽盛 B. 扰及心神 C. 耗气伤津 D. 暑湿夹杂 E. 热极生风
23.临床上症见头痛如裂,目赤肿痛,其病机为( )
A. 心火上炎 B. 肝火上炎 C. 胃火炽盛 D. 肺火炽盛 E. 阴火炽盛
24.寒邪、湿邪的共同致病特点是( )
A. 损伤阳气 B. 阻遏气机 C. 粘腻重浊 D. 凝滞收引 E. 病程缠绵
25.在一定条件下,“五志”和“五气”皆可化( )
A. 风 B. 寒 C. 湿 D. 火 E. 燥
26.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
A. 上炎 B. 耗气 C. 伤津 D. 动血 E. 扰神
27.六淫之中,唯一可直中少阴为病者,应属( )
A. 燥邪 B. 寒邪 C. 暑邪 D. 火邪 E. 湿邪
28.不属于疫气性质及致病特点的是( )
A. 传染性强 B. 特异性强 C. 症状相似 D. 气候反常 E. 发病急骤
29.下列哪项不属于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 )
A. 社会因素 B. 气候因素 C. 隔离因素 D.环境因素 E.体质因素
30.明确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
A. 张仲景 B. 刘完素 C. 陈无择 D. 陶弘景 E. 巢元方
(二)A2型题
1.某人素体虚弱,感受寒邪而发病,自诉恶寒,手足冷,腹痛腹泻,便下清稀。
望诊:精神萎靡,嗜卧,舌淡胖嫩。脉诊:脉微细。此为( )
A. 寒中阳明 B.寒中少阳 C.寒中厥阴 D.寒中少阴 E.寒中太阴
2.某小儿突然发病,头面一身悉肿,尿少,舌苔薄白,脉浮。其病因为(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3.某人四肢关节疼痛,酸楚沉重,肌肤不仁,阴雨天加重。其病因主要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暑邪 D. 湿邪 E. 燥邪
4.时值秋季,某人干咳少痰,痰粘难于咯出,咳甚胸痛,口鼻干燥。此为( )
A. 伤及肺气 B. 伤及肺阴 C. 伤及肺津 D. 伤及卫气 E. 伤津耗气
5.某女月经过多,血色鲜红,舌红,脉数。其病机为( )
A. 寒凝血瘀 B. 热迫血行 C. 瘀血阻滞 D. 脾不统血 E. 肝不藏血
(三)B1型题
A. 寒邪伤于脏腑 B. 寒邪伤于肌表 C. 寒邪伤于筋脉 D. 寒邪入于血分
E. 寒邪伤于关节
1.“伤寒”是指( )
2.“中寒”是指( )
A. 风邪 B. 湿邪 C. 火邪 D. 燥邪 E. 暑邪
3.六淫中最易导致肿疡的是( )
4.六淫中最易导致出血的是( )
A. 开泄 B. 收引 C. 涩滞 D. 生风 E. 重浊
5.燥邪的性质是( )
6.湿邪的性质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
7.导致四肢抽搐的病因是( )
8.导致胸闷苔腻的病因是( )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
9.易于阻气的邪气是( )
10.易于耗气的邪气是( )
(四)X型题
1.六淫致病若表证不除,其传变途径是( )
A. 由表及里 B. 由腑至脏 C. 由寒转热 D. 由浅入深 E. 由实致虚
2.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有( )
A. 六淫 B. 七情 C. 疠气 D. 药邪 E. 医过
3.风性主动常表现为( )
A. 眩晕 B. 震颤 C. 四肢抽搐 D. 角弓反张 E. 狂躁妄动
4.伤暑的临床表现有( )
A. 发热面赤 B. 心烦不宁 C. 胸闷呕恶 D. 气短乏力 E. 大便溏泻
5.寒邪的基本特性是( )
A. 收引 B. 属阴 C. 凝滞 D. 寒凉 E. 粘滞
6.下列哪项症状是“湿性趋下”特点的表现( )
A. 带下 B. 小便浑浊 C. 泄泻 D. 下痢 E. 崩漏
7.湿性粘滞,所见症状有( )
A. 大便粘腻不爽 B. 舌苔粘腻 C. 带下粘浊 D. 缠绵难愈 E. 反复发作
8.火邪致病的特点是( )
A. 其性炎上 B. 善行数变 C. 耗气伤津 D. 阻遏气机 E. 生风动血
9.易于耗气伤津的邪气有( )
A. 风邪 B. 暑邪 C. 湿邪 D. 燥邪 E. 火邪
10.属性为阴的邪气有( )
A. 风邪 B. 暑邪 C. 湿邪 D. 燥邪 E. 寒邪
二、词语解释
1.病因
2.辨证求因
3.六气
4.六淫
5.疠气
6.风胜则动
7.寒则气收
8.湿胜则阳微
9.壮火食气
10.阴暑
三、填空题
1.中医临床探求病因的方法有两种:一是( ),二是( )。
2.外感病因从( ),或从( )等体表部位侵入人体,引起外感病。
3.风邪以轻扬开泄、( )、( )、多兼他邪为基本特性。
4.寒邪以寒凉、( )、( )为基本特性。
5.暑邪以炎热、( )、( )为基本特性。
6.燥邪以( )、( )为基本特性。
7.湿邪以( )、( )、趋下为基本特性。
8.火邪以燔灼、( )、( )为基本特性。
9.风性善行,故致病有( ),( )的特点。
10.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 );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 )。
11.暑月受热,即为( );暑月感寒,即为( )。
12.风邪易于侵袭( )位;湿邪易于侵袭( )位。
13.寒邪阻滞气血,多见( );火热之邪动血,可引起( )病证。
14.疫气有别于其他病邪的最显著特征,是具有强烈的( )和( )。
15.疫气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染,多从( )、皮肤侵入人体;也可随饮食、蚊叮虫咬、血液、或( )等途径侵入人体而发病。
四、简答题
1.中医学的病因包括哪些内容?
2.中医探求病因的方法是什么?
3.六淫致病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4.为什么说“风为百病之长”?
5.如何理解“风性善行而数变”?
6.寒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7.为什么寒邪容易导致疼痛?
8.湿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9.如何理解湿性粘滞?
10.温燥和凉燥有何区别?
11.为什么说“燥易伤肺”?
12.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13.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什么?
14.如何理解“壮火食气”?
15.疠气的发生和流行与哪些因素有关?
五、论述题
1.简述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2.简述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3.以寒邪、湿邪伤及阳气为例,说明“阴胜则阳病”的原理。
4.试述暑邪、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异同。
5.试述六淫与疠气致病特点的区别。
6.试述根据不同病位的病证探求外感病因的方法。
7.试述导致疼痛发生的病因和病机。
8.试述外湿与内湿的区别和联系。
9.试述外寒与内寒的区别和联系。
10.试述疫气的概念、传播途径、致病特点及流行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D 答案分析: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2.C 答案分析:传染性是疠气最显著的致病特点。
3.B 答案分析:风邪常为外感病致病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
4.A 答案分析: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容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
5.B 答案分析:寒性凝滞,寒邪侵入人体,阳气受损,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则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
6.D 答案分析:湿邪侵及人体,由于其粘腻停滞的特性,故湿邪最易阻滞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常的病理变化。湿为阴邪,湿胜即阴胜,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
7.E 答案分析:燥为秋令主气,与肺相应。肺为娇脏,喜清肃滋润而恶燥。肺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燥邪最易伤肺。
8.A 答案分析:燥性干涩,侵犯人体,最易损伤人体的津液。
9.C 答案分析: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之性躁动,与心相应,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
10.C 答案分析:“善行”是指风邪具有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的特征。风邪偏盛所致痹证为“行痹”,其特点是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
11.B 答案分析:湿性粘滞。寒邪凝滞,燥邪涩滞,热(火)邪易动血。凝滞、涩滞、瘀滞等都是干扰答案。
12.D 答案分析:湿性重浊粘滞,故湿邪为患,易于出现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粘腻不爽的症状。
13.D 答案分析:寒性收引,“寒则气收”,故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
14.A 答案分析:寒、湿、燥、热等邪气,多是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致病。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故又有“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之称。
15.B 答案分析:寒性收缩牵引,具有收引拘急之特性,故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腠理闭塞的症状。
16.C 答案分析:暑为夏季主气,暑邪为夏令的火热之邪。暑邪独见夏令,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
17.D 答案分析:暑邪纯属外邪,只有外感而无内生,故无“内暑”之说。
18.D 答案分析:风邪偏盛所致痹证为“行痹”,其特点是四肢关节游走性疼痛。体现了风邪善行数变的特性。
19.B 答案分析:湿邪偏盛所致痹证为“着痹”,其特点是四肢关节酸重疼痛,体现了湿性重浊的特点。
20.D 答案分析:暑性升散,易于伤津耗气;暑多挟湿,故暑邪为病,常见暑湿夹杂证候。
21.E 答案分析:《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
22.C 答案分析:炎热夏季容易感受暑邪,暑邪易于伤津耗气,症见气短乏力,甚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23.B 答案分析:肝开窍于目,火性炎上,故肝火上炎,而见头痛如裂,目赤肿痛。
24.A 答案分析:寒邪和湿邪都是阴邪,易损伤阳气。
25.D 答案分析:“五志”和“五气”皆可化火。
26.C 答案分析:热(火)邪侵犯人体,因其燔灼蒸腾而消灼煎熬阴津;燥性干涩,侵犯人体,最易损伤人体的津液;暑邪侵犯人体多直入气分,使腠理开泄、津液发散于体表,而致大汗出,从而耗伤津液。
27.B 答案分析:心肾阳虚,寒邪可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
28.D 答案分析:气候反常是疫气的发生和流行因素,而不是疫气的致病特点。
29.E 答案分析:A、B、C、D都是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而E不是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
30.C 答案分析:宋代陈无择明确提出“三因学说”。
(二)A2型题
1.D 答案分析:本题要求确定病位。寒属阴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所以首先排除A和B。综合分析病人的主诉和医生的望诊和脉诊,病因病机为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
2.A 答案分析:本病具有风邪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变化无常;且病发于上,以头面一身悉肿为主;属于小儿风水病,故其病因为风邪所致。
3.D 答案分析:肢体困重,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阴雨天加重,体现了湿邪重浊的致病特点,故其病因为湿邪所致。
4. C 答案分析:本病的临床特点:①有季节性因素:秋季易感燥邪;②有伤肺症状;③口鼻干燥,干咳少痰,痰粘难于咯出等。燥邪主要伤及肺津。
5.B 答案分析:本患者月经过多,血色鲜红而没有血块,故不是血瘀证,排除A和C。非虚性出血,其血色淡,排除D和E。病人表现出一派火热症象,舌脉主热象,体现了火热之邪可加速血行的致病特点。
(三)B1型题
1.B 答案分析:外寒致病根据寒邪侵犯部位的深浅有伤寒、中寒之别。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
2.A 答案分析: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
3.C 答案分析: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形成阳性疮疡痈肿。
4.C 答案分析:火热之邪侵犯血脉,可扩张血脉,加速血行,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的病证。
5.C 答案分析:燥性干燥涩滞。
6.E 答案分析:湿性重浊。
7.A 答案分析: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具有肢体动摇不定的特点,可见四肢抽搐等症状。
8.C 答案分析:湿性粘腻停滞,故湿邪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常的病理变化。湿阻胸膈,气机不畅则胸闷。湿性粘腻,故苔腻。
9.C 答案分析:湿邪具有粘腻停滞的特性,其致病最易阻滞气机,导致气机升降失常的病理变化。
10.E 答案分析:壮火食气。火热阳邪过盛,机能亢奋,易于消蚀人体正气;同时,火热之邪迫津外泄,也会导致气随津泄,则更加耗气。
(四)X型题
1.A D 答案分析:六淫致病表证不除,其传变途径是由表及里和由浅入深。
2.A B C D E 答案分析:病因即致病因素,泛指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的原因,包括六淫、疫气、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痰饮、瘀血、结石、外伤、寄生虫以及先天因素、医过、药邪等。
3.A B C D 答案分析:风邪具有使物体摇动的特性,故其致病临床常见到肢体异常运动, 如破伤风之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但狂躁妄动多有火热之邪扰及心神所致,非风邪引起。
4.A B D 答案分析:暑邪伤人多表现出阳热之象、耗气伤津,如出现壮热,心烦,面赤,烦躁,气短乏力等症状。暑邪挟湿,称为暑湿,方有胸闷呕恶,大便溏泻等症状。
5.A C D 答案分析:寒邪的基本特性包括寒凉、凝滞、收引。用排除法:E是湿邪的性质,B是寒邪的阴阳属性。要注意区别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6.A B C D 答案分析:湿邪有趋下之性,致病具有易于伤及人体下部的特点。例如水湿所致小便浑浊,泄泻,下痢,妇女带下等,多由湿邪下注所致。崩漏虽见于下,但并非为湿邪所致。
7.A B C 答案分析:湿性粘腻,故湿邪为患,易于出现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粘腻不爽的症状。例如面垢,眵多;大便溏泄粘腻不爽,下痢脓血粘液;小便浑浊涩滞不畅,妇女黄白带下过多。缠绵难愈、反复发作是湿邪的致病特点,而非所见症状。
8.C E 答案分析:火热之邪的致病特点包括耗气伤津和生风动血。注意区别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不同的,不能混淆。
9.B E 答案分析:暑性升散,暑邪为害,易于导致伤津耗气;火邪燔灼蒸腾而消灼煎熬阴津,又逼迫汗液外泄,从而耗伤人体的津液,同时火热阳邪过盛,机能亢奋,易于消蚀人体正气。此外暑邪和火热之邪迫津外泄,还会导致气随津泄,则更加耗气。
10.C E 答案分析:寒邪、湿邪属于阴邪。
二、词语解释
1.病因即致病因素,又称为病原(古作“病源”)、病邪等,泛指能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的原因。
2.辨证求因即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析来推求致病因素,这种方法又叫做“审证求因”。
3.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
4.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5.疠气泛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又称为“疫气”、“疫疠之气”、“戾气”、“异气”、“杂气”、“乖戾之气”等。
6.风胜则动言风善动不居,其性动摇不定,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其致病特点为肢体异常运动,如破伤风之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
7.寒则气收即寒性收缩牵引,具有收引拘急之特性。故《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寒邪侵袭人体,可使气机收敛,腠理闭塞,经脉收缩而挛急。
8.湿胜则阳微是因为湿为阴邪,湿胜即阴胜,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故有“湿胜则阳微”之说。
9.壮火即病理之火。火热阳邪过盛,机能亢奋,易于消蚀人体正气;加之火热之邪迫津外泄,气随津泄,使气更加耗伤,故曰“壮火食气”。
10.暑月感寒,即为阴暑。
三、填空题
1.详细询问发病经过及有关情况;辨证求因
2.皮毛肌腠;口鼻
3.善行数变;动摇不定
4.凝滞;收引
5.升散;挟湿
6.干燥;涩滞
7.重浊;粘滞
8.炎上;急迫
9.病位游移;行无定处
10.伤寒;中寒
11.阳暑;阴暑
12.阳;阴
13.疼痛;出血
14.传染性;流行性
15.口鼻;性传播
四、简答题
1.答:目前的医学家综合了历代医家对病因分类的认识,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和其他病因四类,即将六淫、疫气归属于外感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归属于内伤病因,痰饮、瘀血、结石归属于病理产物性病因,外伤、寄生虫以及先天因素、医源因素、药邪因素归属于其他因素。
2.答:中医临床探求病因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询问发病原因,例如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感受外邪、有无情志因素、外伤、有无接触传染因素等。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实际应用时常受到较多因素的限制或干扰。二是辨证求因,即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对疾病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分析来推求致病因素,这种方法又叫做“审证求因”。
3.答: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有:①外感性:六淫之邪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②季节性: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变化密切相关。③环境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工作的地区和环境有关。④相兼性:六淫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又可两种以上邪气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⑤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的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
4.答:指风邪致病极为广泛,且常挟带其他病邪共同侵犯人体。风邪是外感病因中主要的致病因素,寒、湿、燥、热等邪气,多是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致病。例如风与寒合为风寒,与热合为风热,与湿合为风湿,与燥合为风燥,与火合为风火等,可见,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故又有“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之称。
5.答:“善行”是指风邪具有善动不居、易行而无定处的特征。风邪致病,病位游移、行无定处。如痹证中的“行痹”,四肢关节疼痛,游移不定,属于风邪偏盛的表现。“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如荨麻疹的皮疹,皮肤瘙痒,发无定处,此起彼伏,反映了风性数变的特点。
6.答:寒邪的致病特点为:①易伤阳气,表现寒象。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③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急。
7.答:气血津液的运行,有赖阳气的温煦推动。寒性凝滞,寒邪侵入人体,阳气受损,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则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
8.答:湿邪的致病特点:①易于损伤阳气。②易于阻遏气机。③易于侵袭阴位,致病具有易于伤及人体下部的特点。④病程缠绵难愈:湿性粘滞,胶着难解,故起病缓慢隐袭,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⑤多见头身肢体困重。⑥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粘滞不爽。
9.答:湿乃水液弥散浸渍的状态,多粘腻不爽,易于停滞留积,故湿性粘滞。湿性粘滞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湿邪为患,易于出现排泄物粘腻不爽的症状。例如湿滞大肠,则大便溏泄粘腻不爽,下痢脓血粘液;湿浊下注,则小便浑浊涩滞不畅。二是指病程较长,缠绵难愈。湿疹、着痹等,亦因其为湿邪所侵而常反复发作,不易痊愈。
10.答:燥邪为病,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久晴无雨,秋阳以曝,则燥与热相结合而侵犯人体,故病温燥。深秋近冬之凉气,西风肃杀,则燥与寒相结合而侵犯人体,故病凉燥。
11.答:燥为秋令主气,与肺相应。肺为娇脏,喜清肃滋润而恶燥。肺主气而司呼吸,开窍于鼻,直接与自然界的大气相通,外合皮毛,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燥邪最易伤肺。燥邪犯肺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症。
12.答:暑邪具有炎热、升散、挟湿的基本特性。暑邪的致病特点:①表现阳热之象。②上犯头目,扰及心神。③易于伤津耗气。④多见暑湿夹杂。
13.答:火邪为阳邪,具有燔灼、炎上、急迫的基本特性。火邪的致病特点:①表现阳热之象。②易于伤津耗气。③主要侵犯人体上部。④易致生风动血。⑤易扰心神。⑥易致阳性疮痈。
14.答:壮火即病理之火。火热阳邪过盛,机能亢奋,易于消蚀人体正气;加之火热之邪迫津外泄,气随津泄,使气更加耗伤。
15.答:导致疫气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有:①气候反常。②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③预防隔离工作不严格。④社会因素影响。
五、论述题
1.答:风邪以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多兼邪为基本特性。风性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故为阳邪。风邪具有轻扬、上浮、外越和发散、疏通、透泄的特性,故其性轻扬开泄。又来去迅速、易行而无定处、变幻无常,故风性善行数变。风善动不居,其性动摇不定,故“风胜则动。”六淫之邪中,以风邪最为突出,多与其它邪气相结合,具有相兼性的特点,故称之为多兼邪。
风邪的致病特点:①易于侵袭阳位:风为阳邪,阳邪易袭阳位,风邪致病常易侵袭人体的头面、咽喉、肌肤、腰背等属于阳的部位。例如,风邪循经上扰头面,则头项强痛、口眼歪斜;风邪犯肺,则鼻塞流涕、咽痒咳嗽。②病位游移不定:风性善行,故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如风疹、荨麻疹发无定处,此起彼伏。③发病急骤,变化无常:风邪致病具有变化无常和发病急骤,症状时隐时现的特点。例如,小儿风水病短时间会发生头面一身悉肿,均反映了风性数变的特点。④肢体异常运动: 风性主动,风邪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点。如因受外伤再感风邪,出现的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直视上吊等症状的“破伤风”等。⑤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六淫之中,风邪居于首位,它致病极为广泛,而且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例如,风与寒合为风寒,与热合为风热,与湿合为风湿,与暑合为暑风,与燥合为风燥,与火合为风火等,故又有“风为百病之长”、“风为百病之始”之称。
2.答:热(火)邪具有燔灼、炎上、急迫的基本特性。热(火)邪之性炎热燔灼,温度升高,蒸腾向上,其动也来势紧急,其变则迅速猛烈,故热(火)邪为阳邪。
热(火)邪的致病特点:①表现阳热之象:热(火)为阳邪,其性燔灼,故火热之邪侵犯人体表现为一派阳热之象,可见壮热,面赤,烦躁,舌红,脉洪数等症状。②易于伤津耗气:热(火)邪侵犯人体,因其燔灼蒸腾而消灼煎熬阴津,又逼迫汗液外泄,从而耗伤人体的津液,故火(热)邪致病临床表现除热象显著外,往往伴有大汗出,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津液不足的症状。火热阳邪过盛,机能亢奋,易于消蚀人体正气,故有“壮火食气”之说;同时,火热之邪迫津外泄,也会导致气随津泄,则更加耗气,因此临床上还可见倦怠乏力、少气懒言等气虚的症状。③主要侵犯人体上部:热(火)邪具有上炎的特点,其致病主要表现在人体上部。例如,风热上扰可见头痛,耳鸣,咽喉红肿疼痛;阳明火盛可见牙痛,齿龈红肿等症状。④易致生风动血: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易于引起肝风内动和血液妄行的病证。火热之邪伤人,可燔灼肝经,劫耗阴液,使筋脉失养,运动失常,而致肝风内动,称为“热极生风”。临床表现为高热、四肢抽搐、两目上视,角弓反张等。血得寒则凝,得温则行。火热之邪侵犯血脉,可扩张血脉,加速血行,甚则灼伤脉络,迫血妄行,引起各种出血的病证。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⑤易扰心神: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之性躁动,与心相应。故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尤易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神昏谵语等症。⑥易致阳性疮痈:火热之邪入于血分,可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形成阳性疮疡痈肿。故曰:“痈疽原是火毒生”。可见,火热之邪是引起阳性疮疡的主要病因,其临床表现以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特征。
3.答:①寒属阴邪,故寒邪偏盛则阴邪偏盛,“阴盛则阳病”,阴寒偏盛,最易损伤人体阳气。感受寒邪,阳气受损,失于温煦,故全身或局部可出现明显的寒象。寒邪侵袭肌表,郁遏卫阳,则恶寒;寒邪直中于里,损伤脾阳,则运化升降失常,以致脘腹冷痛,吐泻清稀;若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踡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②湿为阴邪,湿胜即阴胜,阴胜则阳病,故湿邪为害,易伤阳气,而有“湿胜则阳微”之说。湿邪侵袭人体,常先困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小便短少等症。③“阴盛则阳病”即阴邪偏盛,损伤阳气,而致阳气绝对或相对不足。寒、湿均为阴邪,易伤阳气。人体阳气不仅不足以祛除寒、湿之邪,反而被阴邪所伤,造成阴盛阳虚,故称“阴盛则阳病”,这是阴阳消长原理在病因病机理论中的体现。
4.答:暑邪、火邪的相同点:①皆为外感病邪,具有季节性以及其它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②皆为阳邪,都具有炎热、升散的基本特性。③皆有以下致病特点:a. 表现出一系列阳热征象。b. 上犯头目,扰及心神。c. 易于伤津耗气。
暑邪、火邪的不同点:①暑为夏季主气,暑邪为夏令的火热之邪。暑邪独见夏令,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火热之邪常见于夏季,但四时皆可发生。②暑邪纯属外邪,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热多属外感,而火邪常自内生,多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如心火上炎、肝火炽盛之类病变。③暑邪有挟湿的基本特性,致病多见暑湿夹杂证。火邪还具有以下致病特点:a. 易致生风动血。b. 易致阳性疮痈。
5.答: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包括:①外感性:六淫之邪来源于自然界,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而发病,故六淫致病多为外感病。②季节性: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变化密切相关。③环境性:六淫致病常与生活、工作的地区和环境有关。④相兼性:六淫既可单独侵袭人体发病,又可两种以上邪气相兼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⑤转化性:六淫致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其证候的病理性质可发生转化。
疫疠之气的致病特点:①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疫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这是疫疠之气有别于其他病邪的最显著特征。②特异性强,症状相似:疫气具有很强的特异性,体现在致病因素的特异性,一种疫气只能导致一种疫病发生,所谓“一气一病”;疫气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种特异的亲和力,即具有特异性定位的特点;因此,每一种疫气所致之疫病,均有较为相似的临床特征和传变规律。③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疫气多属热毒之邪,其性疾速迅猛,故其致病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险恶的特点,发病过程中常出现热盛、伤津、扰神、动血、生风等临床表现。某些疫病预后不良,死亡率高,甚至“缓者朝发夕死,重者顷刻而亡”。
故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①疫疠之气有别于六淫,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所以既可散在发生,又可造成大面积流行。②疫疠之气致病其发病比六淫更为急骤,且来势凶猛,病情危笃。③一种疫疠之气致病,可造成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与六淫不同。④疫疠之气和六淫致病皆与气候反常有关,但疫疠之气的发生和流行又与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预防工作不好、社会因素等有密切的关系。
6.答:①按人体属阴、属阳的病位来区分病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于侵袭阳位,例如病位在上,出现头痛,咽痒,面目浮肿;病位在表,腠理开张发泄,出现发热,汗出,恶风等症状。湿性类水,水性就下,质重下沉,故湿邪有下行趋低之势,易于侵袭阴位,致病具有易于伤及人体下部的特点。例如,水湿所致浮肿以下肢水肿较为多见,小便浑浊,泄泻,下痢,妇女带下等,多由湿邪下注所致。故有“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之说。②以太阴、少阴病位来区分病因:脾属太阴,寒、湿俱为阴邪,皆可损伤脾阳。寒伤脾阳,则运化升降失常,以致脘腹冷痛,吐泻清稀;湿困脾阳,导致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泄泻,水肿,小便短少等症。寒邪与湿邪又有不同:寒邪侵袭肌表,郁遏卫阳,导致伤寒;若心肾阳虚,寒邪可直中少阴,则可见恶寒踡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③燥邪最易伤肺:燥为秋令主气,与肺相应。肺为娇脏,喜清肃滋润而恶燥。肺主气而司呼吸,开窍于鼻,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又外合皮毛,而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故燥邪最易伤肺。燥邪犯肺,使肺津受损,清肃失职,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粘难咯,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④暑邪、火热之邪皆可上犯头目,扰及心神。伤于暑邪,上犯头目,则头昏目眩;暑热之邪,扰动心神,可引起心烦闷乱而不宁。火热之邪入于营血,影响心神,轻者心神不宁而心烦失眠,重者可扰乱心神,出现狂躁不安,神昏谵语等症。
7.答:六淫中的寒邪、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中的瘀血、结石和其它病因中的外伤都可以导致疼痛。①寒邪侵入人体,阳气受损,经脉气血失于阳气温煦,则凝结阻滞,涩滞不通,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感受寒邪所致疼痛的特点,多为局部冷痛,得温则减,遇寒加重。寒邪阻滞气血多见疼痛。②瘀血阻于经脉之中,可致血运不畅,或血行停蓄,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受阻部位得不到血液的濡养,局部可出现疼痛。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为:多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③结石停留体内,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通。结石引起的疼痛,性质一般为局部胀痛、钝痛、痠痛、隐痛,甚则导致通道梗阻、结石嵌顿,则出现剧烈的绞痛,绞痛时疼痛难忍,常伴有冷汗淋漓,恶心呕吐;部位常固定不移,或放射至邻近部位,亦可随结石的移动而有所变化;以阵发性、间歇性为多,发作时剧痛难忍,而缓解时一如常人。④其他:外伤中的各种因素,如跌打损伤、持重努伤、枪弹伤、利器损伤、意外事故,以及化学伤、电击伤、烧烫伤、冻伤、虫兽咬伤等,皆可导致疼痛。寄生虫病的血吸虫病可致肝区疼痛,蛔虫病可致右胁下剧烈疼痛等。
8.答:①区别:主要为病因、病机的不同。外湿指病因而言,多由气候潮湿,居处潮湿,以水为事,或涉水淋雨等外界湿邪所致;内湿指病机而言,由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变化。②联系:外湿入侵每易伤脾,湿邪困脾伤阳,则易脾失健运,滋生内湿;脾虚运化无力,内湿素盛者,又每易招致外湿入侵而致病。
9.答:①区别:外寒指病因而言,寒邪外袭,多见于冬季,但也可见于其他季节;贪凉露宿,饮食过于寒凉,空调致冷等,均为感受外寒的途径。内寒指病机而言,是机体阳气不足,温煦气化功能减退,阳不制阴,虚寒内生的病理变化,其形成多与脾、肾的阳气虚衰有关。主要区别为病因与病理变化的不同:外寒是损伤人体阳气的致病因素,内寒则是因机体阳气虚损而表现出寒象的病理变化。外寒是以寒为主,属实寒;内寒是以虚为主,属虚寒。②联系:外寒不解,必然会损伤阳气,病变发展可导致阳虚内寒;而阳虚之体,抗邪无力,又易感外寒而致病。
10.答:疫气,泛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邪。在中医文献中,疫气又称为“疠气”、“疫疠之气”、“戾气”、“异气”、“杂气”、“乖戾之气”等。
疫气的传播途径:疫气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染,多从口鼻侵入人体,或随饮食入里,或蚊叮虫咬,或通过血液途径,或由性传播而致病。
疫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①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疫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这是疫气有别于其他病邪的最显著特征。处在疫气流行的地区的人群,无论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只要接触疫气的,都可能发生疫病。②特异性强,症状相似:一种疫气只能导致一种疫病发生,所谓“一气一病”;疫气对机体作用部位具有一种特异的亲和力,即具有特异性定位的特点;因此,每一种疫气所致之疫病,均有较为相似的临床特征和传变规律。③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疫气多属热毒之邪,其性疾速迅猛,故其致病具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险恶的特点,发病过程中常出现热盛、伤津、扰神、动血、生风等临床表现。
疫气发生和疫病流行的原因:①气候反常。②环境污染和饮食不洁。③预防隔离工作不严格。④社会因素。
第二节 内伤病因
大纲要求
1.掌握七情的基本概念及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2.熟悉饮食劳倦所伤的基本概念。
3.了解饮食劳倦所伤的致病特点。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惊则易于导致( )
A. 气上 B. 气乱 C. 气结 D. 气消 E. 气下
2.过怒主要影响( )
A. 肺的呼吸功能 B. 肝的疏泄功能 C. 肝的藏血功能
D. 肾的纳气功能 E. 脾的运化功能
3.七情太过,首先伤及( )
A. 肝气 B. 脾阳 C. 肾精 D. 心神 E 肺气
4.过度悲哀,则易损伤( )
A. 肝气 B. 心气 C. 肾气 D. 脾气 E肺气
5.思虑过度,易导致( )
A. 肝失疏泄 B. 心气紊乱 C. 肾气虚弱 D. 脾气郁结 E 肺失宣肃
6.过食肥甘厚味,易于( )
A. 阻滞气机 B. 损伤胃肠 C. 化热生痰 D. 营养失调 E 寒湿内生
7.过饱主要损伤( )
A. 心肾 B. 肝肾 C. 脾胃 D. 心脾 E. 心肺
8.味过于咸则易致( )
A. 肝盛而乘脾 B. 肾盛而乘心 C. 脾盛而乘肾 D. 心盛而乘肺
E. 肺盛而乘肝
9.劳力过度主要伤及( )
A. 精 B. 气 C.血 D. 津液 E. 神
10.劳神过度主要伤及( )
A. 肝脾 B. 肺脾 C. 脾肾 D. 心脾 E. 心肾
11.过劳则易致( )
A. 气上 B. 气乱 C. 气结 D. 气耗 E. 气下
12.长期形体少动,先是导致( )
A. 气血运行不畅 B. 脏腑功能减退 C. 脾胃运化呆滞
D. 心肺之气不足 E. 形体消瘦痿废
(二)A2型题
1.某人有七情内伤病因,症状表现脘腹痞塞,腹胀便溏,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应考虑为( )
A. 怒则气上 B. 喜则气缓 C. 悲则气消 D. 思则气结 E. 恐则气下
2.某人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泄泻,应考虑为( )
A. 饮食停滞 B. 饮酒过度 C. 饮食偏嗜 D. 食物中毒 E. 饮食不洁
(三)B1型题
A. 气 B. 血 C. 肉 D. 骨 E. 筋
1.久行伤( )
2.久立伤( )
A. 肝 B. 心 C. 脾 D. 肺 E. 肾
3.恐伤( )
4.忧伤( )
(四)X型题
1.情志所伤的病证,多见于( )
A. 心 B. 肝 C. 肺 D. 脾 E. 肾
2.七情内伤的形成因素有( )
A. 社会因素 B. 疾病因素 C. 环境因素 D. 体质因素 E. 气候因素
3.饮食失宜包括( )
A. 饥饱无常 B. 饮食无时 C. 五味偏嗜 D. 饮酒过度 E. 食物中毒
4.情志内伤的症状表现有( )
A. 头胀头痛 B. 失神狂乱 C. 恶寒无汗 D. 二便失禁 E. 呼吸不畅
二、词语解释
1.七情内伤
2.饮食失宜
3.食复
4.过劳
三、填空题
1.内伤病因包括( )、饮食失宜、( )等。
2.饮食不洁会导致( )、( )、食物中毒等。
3.过劳包括劳力过度、( )和( )。
4.过逸指因病或生活过于安闲,很少参加( )和( )。
5.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包括( )、( )和情志波动,影响病情。
6.喜则气( ),悲则气( )。
四、简答题
1.如何理解“七情皆从心而发”?
2.七情内伤是怎样影响脏腑气机的?
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4.饮食失宜的病因有哪些?
5.偏嗜饮酒会有哪些损害?
6.劳逸与健康的关系如何?
五、论述题
1.试述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以及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2.试述七情内伤的概念及其形成因素。
3.试述饥饱失常的病理表现。
4.试述过劳致病的机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B 答案分析:惊则气乱。
2.B 答案分析:怒伤肝,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
3.D 答案分析:心主神明。七情致病,皆可损伤心神。
4.E 答案分析:悲伤肺,悲则气消,损伤肺气。
5.D 答案分析:思伤脾,思则气结,导致脾气郁结。
6.C 答案分析:过食肥甘厚味,“肥则令人内热,甘则令人中满”,易于导致化热生痰。
7.C 答案分析:饮食过饱,主要损伤脾胃。
8.B 答案分析:五味太过,则损伤五脏。味过于咸,导致肾盛而乘心。
9.B 答案分析:劳力过度主要伤气。
10.D 答案分析:劳神过度,主要损伤心脾,暗耗心血,损伤脾气。
11.D 答案分析:劳力过度主要伤气,如《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
12.A 答案分析:长期形体少动,始则气血运行不畅,继则脏腑功能减退,脾胃呆滞,心肺气虚等,并可导致其他疾病。
(二)A2型题
1.D 答案分析:情志致病因素是思虑过度,伤及心脾。思则气结,脾气郁结,失于健运,则脘腹痞塞,腹胀便溏;暗耗心血,心神失养,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2.A 答案分析:食量过多,饮食停滞,则损伤脾胃,导致腐熟运化功能障碍,则出现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泄泻等症状。
(三)B1型题
1.E 答案分析:站立、行走等时间过长,亦可损伤筋骨肌肉而成疾患。此即“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2.D 答案分析:久立伤骨。
3.E 答案分析:恐伤肾。
4.D 答案分析:忧伤肺。
(四)X型题
1.A B D 答案分析:七情太过可影响相应脏腑。情志所伤病证,以心、肝、脾三脏为多见。
2.A B C D 答案分析:七情内伤的形成有社会、疾病、体质、环境等因素。
3.A B C D E 答案分析:饥饱无常、饮食无时、五味偏嗜、饮酒过度、食物中毒各项都属于饮食失宜。
4.A B D E 答案分析:情志内伤的症状表现:怒则气上,肝气上逆,可见头痛头胀;喜则气缓,心气涣散,可见失神狂乱;悲则气消,肺气耗伤,可见呼吸不畅;恐则气下,肾气不固,可见二便失禁。而恶寒无汗是外感病的症状。
二、词语解释
1.七情内伤是由于突然、剧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的生理调节范围,引起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异常变化,使气机紊乱,脏腑损伤,阴阳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饮食失宜即不合理的膳食,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
3.在疾病过程中,饮食不节还可能使病情复发或迁延,称之为“食复”。
4.过劳,指过度劳累,又称劳伤、劳倦,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
三、填空题
1.七情内伤;劳逸过度
2.胃肠道疾病;寄生虫病
3.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4.劳动;运动锻炼
5.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
6.缓;消
四、简答题
1.答:①心脏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包括主宰人的情志活动。②人的七情都是外界刺激通过人的感官内传于心,由心所作出的反映,所以说七情皆由心而发。③七情内伤可直接伤及相关内脏,但皆与损伤心神有关。
2.答:七情内伤,可使脏腑气机紊乱,血行失常,阴阳失调。不同的情志变化,其气机失调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
怒则气上:暴怒伤肝,肝气上逆,并可致气迫血升,甚则气厥。
喜则气缓:暴喜伤心,心气涣散,神不守舍。
悲则气消:悲哀太过,耗伤肺气。
思则气结:思虑太过,气结于中,脾气郁结,中焦气滞,水谷不化。
恐则气下:过于恐惧,则肾气不固,气陷于下。
惊则气乱:突然受惊,心气紊乱,气血失调。
3.答: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①直接伤及脏腑:七情过激可影响脏腑之活动而产生病理变化。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即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悲伤肺,惊、恐伤肾。其中以心、肝、脾三脏失调为多见。②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③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异常情志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4.答:饮食失宜即不合理的膳食,包括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等。①饮食不节:是指饮食质量或时间没有节制,没有规律,如饥饱失常,或不能按时饮食等致病因素。包括a. 饥饱失常:食量过少、过多均可导致疾病。b.饮食无时。②饮食不洁:是指饮食不清洁卫生,或进食腐败变质有毒食物,或误食毒物等致病因素。③饮食偏嗜:是饮食偏于个人嗜好,膳食结构失宜,如饮食过寒过热,或五味有所偏颇,或过度饮酒,导致阴阳失调,或某些营养缺乏的致病因素。
5.答:饮酒适量,可宣通血脉,舒筋活络;但偏嗜饮酒,长期、过量饮酒,可损伤肝脾,导致疾病。酒性既热且湿,偏嗜饮酒,易于内生湿热,临床可见脘腹胀满,胃纳减退,口苦口腻,舌苔厚腻等症状,甚至引起酒精中毒,危及生命。
6.答:正常的劳动和体育锻炼,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对健康有益,不会使人致病。劳逸过度,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比较长时间的过度劳累,或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或房劳过度;过度安逸,完全不劳动不运动,可损害健康,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发病。
五、论述题
1.答: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七情属于中医学“神”的范畴。神总属于心、脑而分属五脏。心藏神,即主宰五脏六腑的生命活动、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脑为元神之府”,脑是管理精神活动的内脏。因此,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变化正常与否,皆与心、脑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五脏藏神,即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精神情志活动以脏腑所化生和贮藏的精气血为物质基础。脏腑的精气血充盈,生理功能正常,则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刺激才能做出各种不同的反应,例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正常情志变化。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是脏腑生理功能正常,精气血充盈的外在表现。脏腑、气血等生理活动异常,也可表现为不同的情志异常反应。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主要为:①直接伤及脏腑:七情过激可影响脏腑之活动而产生病理变化。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即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悲伤肺,惊、恐伤肾。其中,以心、肝、脾三脏失调为多见。②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暴怒伤肝,肝气上逆,并可致气迫血升,甚则气厥。喜则气缓:暴喜伤心,心气涣散,神不守舍。悲则气消:悲哀太过,耗伤肺气。思则气结:思虑太过,气结于中,脾气郁结,中焦气滞,水谷不化。恐则气下:过于恐惧,则肾气不固,气陷于下。惊则气乱:突然受惊,心气紊乱,气血失调。③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异常情志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2.答:七情内伤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异常变化,由于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的生理活动范围,使气机紊乱,脏腑损伤,阴阳失调,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七情直接影响有关脏腑而发病,病由内生,因而又称之为“内伤七情”。
形成因素: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常常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心身健康。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变动,例如,战争,社会角色、地位变化,人际关系不和谐,工作不顺利,婚姻、家庭破裂,生活遭遇等,都是导致七情内伤的常见因素。②病因素:急性发病,或长期患病,导致脏腑功能失常,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不足,则精神情志活动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情志内伤。不良的情志刺激可影响脏腑、气血的正常生理活动;脏腑、气血等生理活动异常,也可表现为不同的情志异常反应。不能正确对待疾病,也可表现为情绪低沉、忧郁寡欢、悲观失望等。③体质因素:人体情志活动由于禀赋因素、后天修养、正气盛衰等有所区别,心理适应能力范围差异很大,因此对不同强度的情志刺激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精神豁达,思想开朗,风格高尚,正气充沛的人,情志活动较少有大起大落。年龄的差异与七情内伤亦有一定关系。例如,青少年、老年阶段是人体结构、机能、代谢变化较大的时期,情志变化相对较大。此外,环境因素,如噪音、空气、水源污染等,亦可影响情志活动而导致疾病发生。
3.答:饥饱失常,即指饮食明显低于或超过本人平时的饮食量。前者称为过饥,后者称为过饱。食量过少、过多均可导致疾病。①食量过少,则人体处于饥饿状态。由于长期摄入不足,导致营养不良,气血衰少。人体正气虚弱,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形体消瘦,易于出现其他病证。②食量过多,饮食停滞,则损伤脾胃,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出现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呕吐泄泻等症状。故有“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之说。经常饮食过饱,饮食停滞胃肠,不仅可致消化不良,亦可影响气血运行,经脉郁滞,出现下痢、便血、痔疮等。若过食肥甘厚味,“肥则令人内热,甘则令人中满”,易于导致化热生痰,甚至引起消渴,出现痈疽疮毒等病症。③小儿多为饥饱失常所伤。饮食过少,营养缺乏,可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饮食过量,乳食无度,食滞日久,可郁而化热;若伤于过食肥甘生冷,又可聚湿生痰。婴幼儿内伤乳食不节,影响脾胃功能,乳食停聚不化,经久不愈,日渐羸弱,则成“疳积”,出现手足心热,心烦易哭,脘腹胀满,面黄肌瘦等症状。
4.答:过劳,指过度劳累,又称劳伤、劳倦,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三个方面。①劳力过度 劳力过度,指体力劳动负担过重的致病因素。多因长时间的持续劳作,使身体始终处于疲劳状态,以致积劳成疾;或承受力不能及的持重、受压及超大强度的运动等,都可作为病因,导致疾病发生。劳力过度主要伤气,如《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劳力过度则喘息、汗出,导致气从内出,从外而越,因而损耗人体的精气。形体劳倦日久,亦可损伤脏腑,以脾病为多见,甚至导致虚劳病。常见症状如形体消瘦,精神疲惫,四肢倦怠,声低息微等。此外,站立、行走、端坐等时间过长,亦可损伤筋骨肌肉而成疾患。此即所谓“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②劳神过度 劳神过度,指脑力劳动负担过重的致病因素。劳神过度,主要损伤心脾。暗耗心血,损伤脾气则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倦怠,纳呆,腹胀,便溏等症。亦可影响肝疏泄气机的功能,可见头昏目眩,急躁易怒等症状。③房劳过度 房劳过度,指性生活过于频繁,失于节制的致病因素。正常的性生活,一般不会损伤身体。房事过度,耗伤肾中精气,可致腰膝痠软,眩晕耳鸣,精神萎靡,性功能减退等肾虚症状,男子可见遗精滑泄,甚则阳痿。
第三节 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
大纲要求
1.掌握痰饮、瘀血、结石的基本概念。
2.熟悉痰饮、瘀血、结石的致病特点。
3.了解痰饮、瘀血、结石的形成因素。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与痰饮形成关系较小的内脏是( )
A. 脾 B. 心 C. 肺 D. 肾 E. 膀胱
2.痰与饮的主要区别是( )
A. 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B.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受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C. 粘稠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D. 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
E. 痰量多者为痰,少者为饮
3.神昏、痴呆、癫证是由于( )
A. 痰浊上蒙清窍 B. 痰迷心窍 C. 痰火扰心 D. 饮逆于上 E. 痰浊内动
4.下列哪一项属于痰饮的致病特点( )
A. 症状复杂,变幻多端 B. 生风动血,易致疮痈 C. 善动数变,百病之长
D. 耗气伤津,易扰心神 E. 气血凝滞,筋脉挛急
5.具有随气流行,机体内外无处不至特征的致病因素为( )
A. 痰饮 B. 瘀血 C. 结石 D. 疠气 E. 风邪
6.下列哪项是饮邪为害( )
A. 癫狂 B. 眩晕 C. 流注 D. 水肿 E. 瘰疬
7.梅核气为痰气结于( )
A. 心 B. 咽喉 C. 肠胃 D. 肺 E. 皮肤
8.瘀血引起的出血特点是( )
A. 血色鲜红 B. 伴有血块 C. 色淡质清稀 D. 出血量多 E. 出血量少
9.下列哪项是瘀血致病的特征( )
A. 腹痛,泻后痛减 B.形成肿胀,时聚时减
C. 胁痛且胀,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D.胸闷咳嗽,不能平卧
E. 疼痛如针刺,位置不移。
10.下列哪项不是瘀血的别名( )
A. 恶血 B. 败血 C. 蓄血 D. 衃血 E. 离经之血
11.下列哪一项不是瘀血的病因( )
A. 气虚 B. 气滞 C. 血寒 D. 外伤 E. 过劳
12.下列哪项不是结石的多发部位( )
A. 大肠 B. 胃 C. 胆 D. 膀胱 E. 肾
13.下列哪项不属于结石的致病特点( )
A.多发于六腑 B.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C.在体内形成癥块
D.病程较长,症状不固定 E.可发生绞痛
14.下列那项不是瘀血致病的症状特征( )
A.刺痛 B. 胀痛 C.痛处不移 D.压痛 E.疼痛夜间加重
15.下列哪项不属于水湿痰饮、瘀血、结石的共同致病特点( )
A.与气滞有关 B.致病广泛 C. 病程较长 D.导致疼痛
E.为有形之病理产物
16.少腹疼痛,痛经闭经,经血紫色成块,或见崩漏,为瘀血阻于( )
A. 肝 B. 三焦 C.胃肠 D. 冲任 E.胞宫
17.空腹进食大量未成熟的柿子或黑枣,易形成( )
A. 肝结石 B. 肾结石 C.胃石 D. 膀胱结石 E. 胆结石
18.下列哪项不是结石形成的原因( )
A. 嗜食辛辣 B. 嗜酒过度 C. 恣食生冷
D. 服药不当 E. 生活习惯
(二)A2型题
1.某人经常情志抑郁,且嗜酒,时有右胁隐痛,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应考虑为( )
A. 肝胆结石 B. 肾结石 C.胃石 D. 膀胱结石 E. 其他结石
2.某人患癫痫,发作时喉中有声,口角流涎,舌苔白腻,脉象弦滑。应考虑病因为( )
A. 情志因素 B. 痰浊因素 C. 饮食因素 D. 瘀血因素
E. 过劳因素
3.某人胸部憋闷疼痛,牵引左臂内侧,气短,舌有瘀斑,脉结代。此为瘀血阻于( )
A. 肺 B. 心 C. 肝 D. 心包 E. 上焦
(三)B1型题
A. 喘咳咯痰 B.胸闷心悸 C.恶心呕吐 D.瘰疬痰核 E.眩晕昏冒
1.痰浊上扰可见( )
2.痰阻经络可见( )
A.面颈胸臂血痣朱纹 B.痛经崩漏 C.心痛心悸 D.胁痛痞块
E.大便色黑如漆
3.瘀阻脉络可见( )
4.瘀阻胞宫可见( )
A.溢饮 B.支饮 C.悬饮 D. 痰饮 E.留饮
5.饮在肠间,则肠鸣沥沥有声者称为( )
6.水饮停留胸膈,则胸闷、咳喘而不能卧者称为( )
(四)X型题
1.形成痰饮的原因有( )
A.外感六淫 B.内伤七情 C.疫疠之气 D. 瘀血停滞 E.劳逸过度
2.痰饮致病特点有( )
A. 症状复杂 B. 病势缠绵 C. 变化多端 D. 损伤内脏
E. 易扰心神
3.瘀血是指( )
A.溢出于体外的血液 B.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 C.阻滞于血脉中的血液
D.脏腑内运行不畅的血液 E.贮藏于肝内的血液
4.除瘀血临床表现特点外,以下哪项有助于瘀血的诊断( )
A.外伤史 B.出血史 C.分娩史 D. 过度劳累史 E.病程较久
5.结石停留于脏腑多影响( )
A.气血运行 B.水谷运化 C.水液代谢 D.精血互化 E.神志活动
6.结石的形成原因有( )
A. 饮食失宜 B. 情志内伤 C. 寄生虫感染 D. 服药不当
E. 生活习惯
二、词语解释
1.痰饮
2.瘀血
3.结石
4.无形之痰
5.怪病多痰
6.久病在血
三、填空题
1.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包括瘀血、( )和( )。
2.痰饮在不同的部位临床表现各异,但大体可归纳为咳、喘、悸、( )、呕、满、( )、痛八大症状。
3.痰饮包括痰饮、悬饮、( )、和( )。
4.形成痰饮的中心环节是( )及( )主司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失常。
5.初病在( ),久病在( )。
6.形成瘀血的病理基础是( ),形成瘀血的中心环节是( )。
7.结石引起疼痛,一般为局部胀痛、钝痛、( )、胀痛,甚则( )。
8.常见的结石有胃结石、( )和 ( )等。
9.结石是指体内( )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的( )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
四、简答题
1.水湿痰饮四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2.痰饮是如何形成的?
3.何谓“有形之痰”?何谓“无形之痰”?
4.瘀血的形成机制是什么?
5.瘀血和血瘀有何不同?
6.瘀血致病的症状特征有哪些?
7.结石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8.结石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9.结石为什么会引起疼痛?其特点是什么?
五、论述题
1.试述“百病多由痰作祟”和“怪病多痰”的道理。
2.试述痰饮的形成原因及其致病特点。
3.试述瘀血的概念、形成及其病机特征。
4.试述气滞和瘀血的区别和联系。
5.试述结石的概念、形成及其致病特点。
6.试述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的内容及其区别和联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B 答案分析: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故凡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都与痰饮生成有关。其中尤以肺、脾、肾、肝及膀胱对水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故选B。
2.C 答案分析:痰与饮的区别主要在形质上,一般以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3.B 答案分析:痰迷心窍,扰乱神明,可见神昏,痴呆,癫证等症状。
4.A 答案分析:痰饮致病特点之一是症状复杂,变化多端。其他项分别是燥、风、热(火)、寒邪的致病特点。
5.A 答案分析:从发病部位而言,饮多见于胸腹四肢,而痰则随气流行,全身各处均可出现,无处不到。
6.D 答案分析:水液积聚为饮,水饮泛溢于肌肤而发水肿。
7.B 答案分析: 痰气结于咽喉,则发为梅核气。
8.B 答案分析: 瘀血引起出血时必然伴有血块。
9.E 答案分析:瘀血所致症状之一是疼痛如针刺,位置不移。其它不是瘀血致病的症状。
10.E 答案分析:恶血、败血、蓄血和衃血都是瘀血的别称。
11.E 答案分析:气虚、气滞、血寒和外伤都能导致瘀血,过劳一般不会导致瘀血。
12.A 答案分析:胃、胆、膀胱和肾都是结石的多发部位。
13.C 答案分析:在体内形成癥块的病因是瘀血,而不是结石。
14.B 答案分析:胀痛是气滞致病的症状特征。
15.D 答案分析:瘀血和结石能导致疼痛,但水湿痰饮一般很少引起疼痛。
16.E 答案分析:胞宫主月经,故见月经不调,痛经或闭经属瘀血者,即可确定病机是瘀阻胞宫。
17.C 答案分析:空腹进食大量的柿子或黑枣等,特别是未成熟、或未去皮的新鲜柿子,其中的某些成分与胃酸作用后,凝结形成团块,而为胃石。
18.C 答案分析:结石与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密切相关,恣食生冷一般不导致结石。
(二)A2型题
1.A 答案分析:区别结石的部位。因为有情志因素,且嗜酒,右胁隐痛,所以判定病位在肝胆。
2.B 答案分析:癫痫,发作时喉中痰鸣,口角流涎,舌苔白腻,脉象弦滑,都提示痰浊因素。
3.B 答案分析:心血瘀阻,可见心悸气短,心胸憋闷,心前区隐痛或绞痛阵作,或引左臂内侧而痛,甚则唇舌青紫,汗出肢冷。
(三)B1型题
1.E 答案分析:痰浊上扰,清阳不升,故眩晕昏冒。
2.D 答案分析:痰阻经络,结于局部,则形成瘰疬痰核。
3.A 答案分析:瘀阻脉络,则见腹部脉络怒张,面色青黑,面颈胸臂有血痣朱纹。
4.B 答案分析:瘀阻胞宫,可见小腹疼痛拒按,或有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经色紫暗有块,或崩漏下血。
5.D 答案分析:饮停肠间者,则肠鸣沥沥有声,为痰饮。
6.B 答案分析:饮停胸膈者,则胸闷,咳喘而不能卧,为支饮。
(四)X型题
1.A B C D E 答案分析:各项均可以导致痰饮。
2.A B C E 答案分析:痰饮共同的致病特点包括:易于阻滞气机,壅塞经络气血;易于内扰心神;症状复杂,变化多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
3.B C D 答案分析:瘀血包括积于体内的离经之血、阻滞于血脉中的血液和脏腑内运行不畅的血液等。
4.A B C E 答案分析:过度劳累史,不能有助于瘀血的诊断。
5.A B C 答案分析:结石为有形实邪,停留体内,势必阻滞气机,可影响气血运行、水谷运化和水液代谢。
6.A B C D E 答案分析:各项都能导致结石。
二、词语解释
1. 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一般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属于继发性病因。
2. 瘀血是血液运行障碍,血液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体内,以及阻滞于脏腑经络内的运行不畅的血液。
3. 结石是指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
4. 无形之痰是指由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而言,如梅核气等,虽然无形质可见,但却有证可察,临床上主要通过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来分析,从而被确定为因痰所致,采用祛痰的方法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5. 痰之为病,无所不至,其病理变化多种多样,临床表现非常复杂,故有“怪病多痰”之说。
6.久病在血是指各种病证久治不愈,疾病失治、治疗不当,或久病入络,由浅入深,势必影响血液运行,而致瘀血。
三、填空题
1. 痰饮;结石
2. 眩 ;肿
3. 溢饮;支饮
4. 肺脾肾;三焦
5. 气;血
6. 气血运行失调;脏腑主司血液运行功能失常
7. 痠痛;绞痛
8. 肝胆结石;肾结石
9. 湿热浊邪;砂石样
四、简答题
1. 答:痰饮与水湿,皆为水液代谢失常所致,异名而同类。四者皆为阴邪,性质有所不同: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湿则呈弥散状态;又有密切联系: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因此有时水湿痰饮不予严格区分,例如水湿、水饮、痰湿、痰饮等,又可相提并论。
2. 答: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所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津停滞而成痰饮。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痰饮的初始病因;肺、脾、肾及三焦主司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失常,是形成痰饮的中心环节;水液代谢障碍是形成痰饮的病理基础。
3. 答:所谓有形之痰,系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的有形质的痰液而言,如咳出可见之痰液,喉间可闻之痰鸣,体表可触之瘰疬痰核等。所谓无形之痰,系指由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而言,如梅核气等,虽然无形质可见,但却有证可察,临床上主要通过其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来分析,从而被确定为因痰所致,采用祛痰的方法治疗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4. 答: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内伤因素,导致气血功能失调而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各种外伤或内出血等外伤因素,直接形成瘀血。外伤、六淫之邪、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瘀血的初始病因;气血运行失调是形成瘀血的病理基础;脏腑主司血液运行功能失常,是形成瘀血的中心环节。
5. 答:瘀血具有病理产物与致病因素的双重性,因病致瘀,因瘀导致新病。一般而论,侧重讨论病理产物和病因时,称为“瘀血”;侧重讨论病机时,称为“血瘀”。
6. 答:瘀血致病的症状特点为:① 疼痛:一般多刺痛,固定不移,且多有昼轻夜重的特征,病程较长。②肿块: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色青紫或青黄,在体内为癥积,较硬或有压痛。③出血:血色紫暗或夹有瘀块。④紫绀:面部、口唇、爪甲青紫。⑤舌质紫暗:(或瘀点瘀斑)是瘀血最常见的也是最敏感的指征。⑥脉细涩沉弦或结代。此外,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肤紫癜、精神神经症状(善忘、狂躁、昏迷)等也较为多见。
7. 答:结石致病,主要与其所在部位、形状大小、是否梗阻因素等密切相关。结石较小,表面光滑,所在部位腔隙较大,无梗阻嵌顿,有时不出现任何症状;若结石较大,形状不规则,所在部位腔隙较小,出现梗阻嵌顿,则症状典型,导致疾病发生。结石的主要致病特点:①多发于肝胆、胃、肾和膀胱等脏腑;②易阻气机,损伤脉络;③梗阻通道,导致疼痛;④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8. 答:结石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常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饮食失宜;②情志内伤;③寄生虫感染;④服药不当。另外,结石的发生还与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有关,也可因受其他疾病的影响而致。
9. 答:结石停留体内,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结石引起的疼痛,性质一般为局部胀痛、钝痛、痠痛、隐痛,甚则导致通道梗阻、结石嵌顿,则出现剧烈的痠痛,绞痛时疼痛难忍,常伴有冷汗淋漓,恶心呕吐;部位常固定不移,或放射至邻近部位,亦可随结石的移动而有所变化;以阵发性、间歇性为多,发作时剧痛难忍,而缓解时一如常人。
五、论述题
1. 答:痰导致的病证病位广泛,上达于头,下至于足,内而脏腑,外而肌肤,无所不至,故说“百病皆由痰作祟”。痰之为病,不仅无所不至,而且病理变化多种多样,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又可时伏时作,故有“怪病多痰”之说。例如,痰饮在肺,肺失宣降,出现咳嗽喘息,胸部满闷,甚则不能平卧;痰结咽喉,气机不利,则见咽中梗阻,如有异物,吐之不出,吞之不入;痰流注肢体,则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则半身不遂;痰结于经络筋骨,则可致痰核瘰疠、阴疽流注等;饮停肠胃,气机升降失常,则见恶心呕吐,腹胀肠鸣;饮停胸胁,气机阻滞,则见胸胁胀满,咳唾引痛等症状。痰浊上蒙清窍,可见头昏目眩、精神不振等症状;痰迷心窍,扰乱神明,可见神昏,痴呆,癫证等;或痰郁化火,痰火扰心,可见神昏谵语,甚则发狂等病证。
2. 答: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这种病理产物一经形成,就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
外感六淫、或饮食及七情所伤等,使肺、脾、肾及三焦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障碍,导致水津停滞而成。外感六淫、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瘀血、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痰饮的初始病因。肺、脾、肾及三焦主司水液代谢的生理功能失常,是形成痰饮的中心环节。水液代谢障碍是形成痰饮的病理基础。
痰饮的致病特点主要有:①阻碍经脉气血运行:痰饮随气流行,机体内外无所不至。若痰饮流注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半身不遂等。若结聚于局部,则形成瘰疬、痰核,或形成阴疽、流注等。②阻滞气机升降出入: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于阻遏气机,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如痰饮停肺,使肺失宣肃,可出现胸闷、咳嗽等。③影响水液代谢: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其一旦形成之后,便作为一种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的水液代谢功能。④易于蒙蔽神明:痰浊上扰,蒙蔽清阳,则会出现头昏目眩、精神不振等症。⑤症状复杂,变幻多端:饮多见于胸腹四肢,与脾胃关系较为密切。痰之为病,则全身各处均可出现,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痰饮在不同的部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变化多端,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咳、喘、悸、眩、呕、满、肿、痛八大症。
3. 答:瘀血是血液运行障碍,血液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体内,以及阻滞于脏腑经络内的运行不畅的血液,又称“蓄血”、“恶血”、“败血”、“衃血”等。
瘀血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内伤因素,导致气血功能失调而形成瘀血;二是由于各种外伤或内出血等外伤因素,直接形成瘀血。外伤、六淫之邪、疫疠之气、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痰饮、结石等致病因素是形成瘀血的初始病因;气血运行失调是形成瘀血的病理基础,包括气虚致瘀、气滞致瘀、血寒致瘀、血热致瘀和津亏致瘀病机;脏腑主司血液运行功能失常,是形成瘀血的中心环节。此外,疾病失治、治疗不当,或久病入络,亦可形成瘀血。
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①阻滞气机:气能行血,血能载气。瘀血停滞脏腑经络,或血行不畅,易于阻滞气机,导致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因此,瘀血常与气滞并见,而气滞又可加重瘀血,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引发更为错综复杂的疾病。②瘀塞经脉:瘀血阻于经脉之中,可致血运不畅,或血行停蓄,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受阻部位得不到血液的濡养,局部可出现疼痛,癥积肿块,甚则坏死;经脉瘀塞不通,血液不得归经,血逸脉外,则可见出血等病变。③伤及脏腑:瘀血停滞脏腑,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出现各种症状。例如,脑部瘀血,则可致灵机混乱,神志失养,发为癫狂;心血瘀阻,可见心悸气短,心胸憋闷,心前区隐痛或绞痛阵作,或引左臂内侧而痛,甚则唇舌青紫,汗出肢冷;肺部瘀血,可见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气喘咳嗽,咳血,或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瘀血留着肝脏,结于胁下,渐成癥块,可见胁胁刺痛,腹胀纳呆等等。
此外,瘀血不去,影响血液运行,脏腑生理功能异常,可致新血不生,出现脏腑组织失于濡养作用的临床症状。
4. 气滞和瘀血的区别:(1) 两者概念上不同:①气滞是指气运行不畅而停滞。属于气的失常病机。②瘀血是血液运行障碍,血液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体内,以及阻滞于脏腑经络内的运行不畅的血液。(2) 两者的病理表现特征不同:①气滞于局部,则发为闷胀和胀满,或胀痛。②瘀血所致疼痛的特点为:多为刺痛,痛处固定,拒按,夜间加重。(3)两者的病理程度不同:初病在气,久病入血。气分病易治,而血分病难治。
气滞和瘀血的联系:(1) 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滞常可导致瘀血。外邪阻气,情志郁结,痰饮壅塞,结石梗阻等,皆可致气机阻滞,影响血液正常运行,血液迟滞不畅,而致瘀血。(2) 瘀血阻气:瘀血停滞脏腑经络,或血行不畅,易于阻滞气机,导致气的升降出入失常。因此,瘀血常与气滞并见,而气滞又可加重瘀血,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引发更为错综复杂的疾病。
5. 答:结石,是指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
结石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常与以下因素有关:①饮食失宜;②情志内伤 ;③寄生虫感染;④服药不当。另外结石的发生还与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有关,也可因受其他疾病的影响而致。
结石致病,主要与其所在部位、形状大小、是否梗阻因素等密切相关。结石较小,表面光滑,所在部位腔隙较大,无梗阻嵌顿,有时不出现任何症状;若结石较大,形状不规则,所在部位腔隙较小,出现梗阻嵌顿,则症状典型,导致疾病发生。结石的主要致病特点如下:①多发于肝胆、胃、肾和膀胱等脏腑;②易阻气机,损伤脉络; ③梗阻通道,导致疼痛;④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6. 答: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具有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双重特点,包括痰饮、瘀血、结石等。三者的区别是:①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致病特点:a. 阻碍经脉气血运行。b. 阻滞气机升降出入。c. 影响水液代谢。d.易于蒙蔽神明。e.症状复杂,变幻多端。②瘀血是血液运行障碍,血液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其致病特点:a.阻滞气机。b.瘀塞经脉。c.伤及脏腑。d.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脏腑组织失于濡养作用。③结石是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久经煎熬,形成的砂石样病理产物,其致病特点:a.多发于肝胆、胃、肾和膀胱等脏腑;b.易阻气机,损伤脉络; c.梗阻通道,导致疼痛;d.病程较长,轻重不一。
三者的联系是:①三者皆属病理产物、继发性病因,形成初始病因相似,形成过程中均与气滞有关,气滞则水停、血瘀,也可气化不利而致湿热蕴结,生成结石。②三者之间又可相互影响。痰饮内停,阻滞气机,可形成瘀血、结石;而瘀血、结石内阻亦可影响津液代谢而形成痰饮。
其他病因
大纲要求
1.了解药邪、医源性因素及先天因素的概念。
2.了解不同寄生虫的致病特点。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下列哪项不属于烧烫伤( )
A. 沸水烫伤 B. 雷电击伤 C. 高温灼伤 D. 蒸汽损伤 E. 烈火烧伤
2.毒蛇咬伤,伤口表现以麻木为主,无明显红肿热痛,属于( )
A. 风毒 B. 火毒 C. 风火毒 D. 血循毒 E. 混合毒
3.化学伤不包括( )
A. 化学药品 B. 农药 C. 有毒气体 D. 高温液体 E. 生活煤气
4.绦虫病的形成多因( )
A. 饮食不洁 B. 手足皮肤直接接触了粪土 C.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猪牛肉
D. 脾胃虚弱 E. 饮食不节
(二)A2型题
1.某人患寄生虫病,以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应考虑( )
A. 蛔虫病 B. 绦虫病 C. 钩虫病 D. 蛲虫病 E. 囊虫病
(三)B1型题
A. 上腹疼痛 B. 肛门奇痒 C. 脐周疼痛 D. 皮下结节 E. 腹大如箕
1.血吸虫病临床多见( )
2.蛲虫病临床多见( )
(四)X型题
1.药邪为害包括( )
A. 用药过量 B. 炮制不当 C. 配伍不当 D. 用法不当 E. 滥用补药
2.通过母体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胎传因素包括( )
A. 精神刺激 B. 用药不当 C. 起居不慎 D. 饮食所伤 E. 遗传疾病
二、词语解释
1.药邪
2.先天因素
三、填空题
1.中医将药物配伍禁忌概括为( )、( )。
2.医源性因素是指由于医生的过失而导致( )或( )的一类致病因素。
四、简答题
1.何谓药邪?其致病特点是什么?
2.何谓先天性致病因素?其内涵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B 答案分析:雷电击伤不属于烧烫伤。
2.A 答案分析:风毒(神经毒):多见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局部症状轻微,有时仅有局部麻木感,齿痕小,无渗液,无明显红肿热痛。火毒(血液循环毒):多见蝰蛇、尖吻蝮蛇、青竹蛇和烙铁头蛇咬伤。伤口红肿灼热严重,疼痛剧烈,似刀割、火燎、针刺样,可发生水泡、血泡和组织坏死,引起淋巴结炎、淋巴管炎,伤口不易愈合。风火毒(混合毒):多见眼镜蛇、眼镜王蛇咬伤。临床表现有风毒和火毒的症状。
3.D 答案分析: 高温液体属于烧烫伤,不属于化学伤。
4. C 答案分析: 进食生肉或未煮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肉、牛肉,使其发育为成虫寄生于肠道,导致绦虫病。
(二)A2型题
1.C 答案分析: 钩虫成虫致病以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重者可致发育障碍及心功能不全。
(三)B1型题
1.E 答案分析:血吸虫致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期可见发热,咳嗽,肝肿大和肝区疼痛,腹痛腹泻,便血等;慢性期可见腹泻,肝脾肿大;晚期有肝硬化,腹水等,儿童反复感染,可严重影响生长发育,形成“侏儒症”。脑型血吸虫病表现为癫痫等。
B 答案分析: 蛲虫致病以肛门周围、会阴部夜间瘙痒为主要症状。
(四)X型题
1.A B C D E 答案分析:各项都属于药邪为害。
2.A B C D 答案分析: 遗传因素由父母亲的遗传信息传递而形成,导致遗传性疾病,不属于胎传因素。
二、词语解释
1.药邪是指用药不当而导致疾病的致病因素。
2.先天因素指人未出生前因父母体质或胎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胎传因素。
三、填空题
1. 十八反;十九畏
2. 贻误病情;致生他疾
四、简答题
1. 答:药邪是指用药不当而导致疾病的致病因素。药邪的致病特点多表现为:①药物中毒:中毒症状的轻重与毒性药物的成分、剂量有关。中毒后,轻者头晕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麻等;重者嗜睡,或烦躁,黄疸,紫绀,出血,昏迷乃至死亡。②药物过敏:药物过敏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但发病仍然取决于药邪,轻则出现荨麻疹,湿疹,哮喘,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重则可见厥脱。③发病或急或缓,轻重不一:轻症一般停药后即可缓解,重症则病势危笃。急性发病需及时抢救,否则有死亡之虞。④加重病情,导致新病。
2. 答:先天因素指人未出生前因父母体质或胎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胎传因素。遗传因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通过遗传信息传递所形成的致病因素。胎传因素,是指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因素通过母体作用于胎儿所形成的致病因素。遗传因素和胎传因素,都会导致胎儿或出生后机体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
第五章 病 机
大纲要求
1. 掌握发病的基本概念。
2.掌握邪气、正气的概念。
3. 熟悉发病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发病的因素。
4.熟悉邪正盛衰病机的概念及其与虚实变化和疾病转归的关系。
5.熟悉阴阳偏盛、偏衰与疾病寒热变化的基本病机。
6.熟悉精气血津液失常所产生的各种基本病机的含义与机理。
7.了解发病的途经及发病形式。
8.了解“内生五邪”的概念及所产生的具体病机。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机体感受病邪,病邪潜伏一段时间之后发病者,属(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2.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称为(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3.外感湿邪致病,其发病多为(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4.肝病胁痛、黄疸,若久治不愈,渐成“癥积”者,应属于(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5.外感六淫邪气致病,其发病多为( )
A.徐发 B.继发 C.复发 D.伏而后发 E.感而即发
6.血随气逆的病机是因为( )
A.气能行血 B.气能摄血 C.气能生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化气
7.津伤化燥病机多见于(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8.与内湿病理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9.内寒病理的形成,除肾外,密切相关的脏还有(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0.与风气内动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1.血不足病变多见于( )
A.心肺 B.心脾 C.心肾 D.心肝 E.肝肾
12.与气不足病变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
A.心脾肾 B.肝脾肺 C.心肺肾 D.脾肾肺 E.肺肝肾
13.与气陷病变密切相关的脏是(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4.气逆病变多见于( )
A.肝脾肾 B.肺脾肾 C.脾胃肾 D.肺肝胃 E.肺肝肾
15.急、重病后期,邪已驱除,但正气耗伤,有待恢复的病机为( )
A.正胜邪退 B.邪胜正复 C.正虚邪恋 D.邪正相持 E.邪去正虚
16.“卒发”一般不见于下列哪项( )
A.中毒 B.暴怒 C.新感外邪 D.思虑过度 E.外伤
17.下列哪种因素致病多为徐发( )
A.疠气致病 B.六淫致病 C.思虑过度 D.暴怒 E.大悲
18.阴阳互损病机多与哪一脏虚损有关(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9.下列动风病变中,属虚实错杂性质的是( )
A.热极生风 B.阴虚风动 C.血虚生风 D.血燥生风 E.肝阳化风
20.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导致( )
A.阴阳偏衰 B.阴阳亡失 C.阴阳两虚 D.阴损及阳 E.阳损及阴
21.阳气亏损,气化不利的水肿病,若出现日渐消瘦,烦躁不安等,其病机是( )
A.阳气亏损,水停血瘀,新血不生 B.阳气亏损,阴盛逼阳,阳气浮越
C.阳气亏损,水气凌心,心神不宁 D.阳气亏损,失于温养,经脉不利
E.阳气亏损,阴无以生,阳损及阴
22.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气血运行关系失常的病理( )
A.气血两虚 B.气滞血瘀 C.气虚血瘀 D.气不摄血 E.气随血脱
23.真寒假热的机理是( )
A.阴盛则阳病 B.重阴必阳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证转阳
24.因热极深伏,阳热内结而出现寒象者,其病理变化属于( )
A.阳盛格阴 B.阳盛则阴病 C.阴盛则寒 D.阳虚生外寒 E.热极生寒
25.“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 )
A.正气不足,邪气亢盛 B.气血不足,运行无力 C.阴阳衰竭,外邪乘袭
D.正气不足,实邪积聚 E.实邪内聚,耗伤正气
26.阴寒内盛而出现热象者,其病变多为( )
A.阴盛则阳病 B.寒极生热 C.阴盛格阳 D.阴虚则热 E.阳盛则热
27.重阳必阴病机是指( )
A.阳盛格阴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由阴转阳 E.由阳转阴
28.正气大虚,邪气不盛,疾病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谓之( )
A.正虚邪恋 B.邪正相持 C.正虚邪盛 D.正盛邪衰 E.邪正相争
29.本为水不涵木之肝阳上亢,继而出现肢冷面白,脉沉弱者,是为( )
A.阳盛格阴 B.真寒假热 C.阳气亏损 D.阴损及阳 E.阴胜则阳病
30.“阴盛则阳病”的病机主要是指( )
A.阴寒内盛而致阳气受损 B.阴寒内盛而致阳部受病
C.阴寒内盛而致阳气受损 D.阴寒内盛而致阳气不运
E.阴寒内盛而致阳气不升
31.下列不属于“风气内动”病机的有( )
A.肝阳化风 B.阴虚动风 C.风邪上扰 D.血虚生风 E.热极生风
32.导致津液输布障碍,水湿痰饮内生的主要因素是( )
A.肺气宣降失职 B.肝气疏泄失常 C.脾气运化失健
D.三焦水道不利 E.小肠清浊不别
33.气的升发太过或下降不及,称作( )
A.气滞 B.气闭 C.气逆 D.气陷 E.气脱
34.由于阴阳的制约消长,阳偏胜的同时必然导致( )
A.重阳必阴 B.热极生寒 C.阳盛则外热 D.阳盛则阴病 E.阳盛格阴
35.“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是指以下哪种病理变化( )
A.气不摄津 B.气不化津 C.津停气阻 D.气随津脱 E.津不化气
36.阳盛格阴病机系指( )
A.邪热内盛,复感外寒,内热外寒 B.阳热内阻,气机不达,胃浊上逆
C.热毒内盛,气随汗泄,阴气不守 D.阳热内盛,乘袭阴位,逼阳于外
E.热邪深入,阳气被遏,格阴于外
37.下列哪项不是复发的诱因( )
A.劳复 B.正气 C.食复 D.药复 E.复感新邪
38.“大实有羸状”是指( )
A.虚中夹实 B.因虚致实 C.真实假虚 D.真虚假实 E.由实转虚
39.脾气虚损,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其病理变化多属( )
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 C.由实转虚 D.因虚致实 E.真虚假实
40.五脏之中,最易出现阳气亢逆的是( )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
41.亡阳迅速导致亡阴的主要病机是( )
A.阳不生阴 B.阳损及阴 C.阳不摄阴 D.由阳转阴 E.重阳必阴
42.从虚实角度看,“阳胜则阴病”属于( )
A.由实转虚 B.真实假虚 C.大实有羸状 D.至虚有盛候 E.虚实错杂
43.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气机失调( )
A.气虚 B.气陷 C.气滞 D.气脱 E.气闭
44.以下除哪一项外,均属阳偏胜的病理变化( )
A.阳胜则阴病 B.阴虚则阳亢 C.阳胜则热 D.寒极生热 E.阳盛格阴
45.亡阴之后迅速亡阳的主要原因是( )
A.阴不生阳 B.阴损及阳 C.重阴必阳 D.由阴转阳 E.阳失依附
46.“阳胜则阴病”的病机是指( )
A.阳热亢盛,热极生寒 B.阳热亢盛,损伤阴液 C.阳热偏盛,阴寒内生
D.阴液亏虚,阳气上逆 E.阳热亢盛,外感寒邪
47.以下除哪一项外均属阴偏胜的病理变化( )
A.阴胜则阳病 B.阳虚则阴盛 C.阴盛则寒 D.阴盛格阳 E.阴证似阳
48.持续高热,面红目赤之实热病变,若突然出现肢厥面白,脉微欲绝,其病机当属( )
A.阳盛则热 B.阳损及阴 C.阳虚则寒 D.阳盛格阴 E.重阳必阴
(二)B1型题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1.气陷病变多见于( )
2.阴阳互损病变多与哪脏阴阳亏损密切相关。( )
A.津能载气 B.气能行津 C.津能化气 D.气能摄津 E.气能生津
3.大汗之后,气随津脱的生理基础是( )
4.气虚自汗出,是因为( )
A.气逆 B.气闭 C.气脱 D.气滞 E.气陷
5.外邪束表而无汗,属于( )
6.症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口开目闭者,属于( )
A.心肝 B.心肾 C.心肺 D.心脾 E.心脾肾
7.血虚病变常见于( )
8.阳偏衰病变多见于( )
A.肝肾 B.心肾 C.肺肝 D.肺肾 E.肺肝肾
9.阴偏衰病变多见于( )
10.气逆病变常见于( )
A.肝阳化风 B.热极生风 C.阴虚风动 D.血虚生风 E.外感风邪
11.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所致之痉厥、四肢抽搐等,属于( )
12.年老精血亏少,筋脉失养之肢体麻木,手足拘挛等,属于( )
A.伏而后发 B.卒发 C.徐发 D.继发 E.复发
13.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又出现新的病变,属于( )
14.原有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属于( )
A.阳盛化火 B.邪郁化火 C.五志化火 D.阴虚火旺 E.外感火邪
15.痰湿、瘀血、饮食积滞日久化火者,属( )
16.阴不制阳,阳热偏亢之牙龈肿痛,咽喉疼痛等,属( )
(三)X型题
1.引起疾病复发的因素主要有( )
A.饮食不节 B.过度劳累 C.外感邪气 D.用药不当 E.情志刺激
2.影响发病的因素有( )
A.气候变化 B.情志异常 C.体质虚弱 D.环境污染 E.水土不服
3.易致“感而即发”的病因有( )
A.外感邪气 B.情志骤变 C.食物中毒 D.各种外伤 E.疫疠致病
4.病势出入的病传规律包括( )
A.表邪入里 B.伏而后发 C.里邪出表 D.感而即发 E.因虚致实
5.与疾病转归关系密切的病机有( )
A.正胜邪退 B.邪去正虚 C.表邪入里 D.正虚邪恋 E.邪盛正衰
6.阳偏衰的病机多见于(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7.阴偏衰的病机多见于( )
A.心 B.肺 C.脾 D.肝 E.肾
8.气机失调的病机包括( )
A.气闭 B.气陷 C.气滞 D.气逆 E.气脱
9.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包括( )
A.气滞血瘀 B.气血两虚 C.气不摄血 D.气随血脱 E.血随气逆
10.血液运行失常的病机主要包括( )
A.血不足 B.血瘀 C.出血 D.血行迫疾 E.气随血脱
11.津血关系失常的病机主要包括( )
A.津血两伤 B.津亏血瘀 C.血瘀水停 D.精血两虚 E.气随津脱
12.风气内动的病机包括( )
A.肝阳化风 B.热甚动风 C.阴虚风动 D.血虚生风 E.风为百病之长
13.津气关系失调的病机包括( )
A.精气亏损 B.津停气阻 C.气随津脱 D.津气两虚 E.津气两脱
14.内燥病变多见于( )
A.肺 B.胃 C.脾 D.大肠 E.小肠
15.火热内生的病机包括( )
A.阳盛化火 B.五志化火 C.阴虚火旺 D.邪郁化火 E.湿郁化火
16.与津液输布、排泄障碍有关的内脏是( )
A.脾 B.肺 C.肾 D.膀胱 E.三焦
二、词语解释
1.卒发
2.伏而后发
3.徐发
4.继发
5.阴阳互损
6.虚中夹实
7.实中夹虚
8.因虚致实
9.由实转虚
10.正虚邪恋
11.阳胜则热
12.阴胜则寒
13.阳胜则阴病
14.阴胜则阳病
15.阴盛格阳
16.阳盛格阴
三、填空题
1.内燥病变多见于肺、( )、( )等脏腑。
2.内寒病理的形成多与( )、( )等脏阳气虚衰有关。
3.风气内动的病机,除肝阳化风、热极生风外,还有( )和( )。
4.精与气血关系失调的病机,主要有( )和( )等。
5.血液运行失常的病机除血瘀外,还有( )和( )等。
6.血不足病变多见于( )、( )两脏。
7.气机失调中,属于升降失常的病变有( )和( )。
8.气机失调中,属于出入失常的病变有( )和( )。
9.病势出入,包括( )和( )。
10.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外环境除气候变化外,还有( )和( )。
11.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内环境,主要有( )和( )两方面。
12.外感病邪伤人致病,即从口鼻而入,其侵犯的脏腑主要有( )和( )。
13.发病类型中,在原有病变基础上又出现新的病变,称之为( );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病,称之为( )。
14.疾病的虚实转化,包括( )和( )两种病机。
15.阴盛伤阳,谓之( );阳盛伤阴,谓之( )。
16.寒极生热,谓之( );热极生寒,谓之( )。
17.阴阳互损多是在累及( )脏的情况下发生的,属于阴阳( )关系失调为主的一类病变。
18.真热假寒,属于( )病变,戴阳属于( )病变。
19.精的失常,主要有( )和( )。
20.气不足的病理多与脾、( )、( )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21.气逆病变除肝外,还多见于( )和( )等脏腑。
22.气陷又称( )或( )。
23.津气关系失调的病机主要有( )和( )两种类型。
24.津血关系失调病机,除津血两伤外,还有( )和( )两种情况。
四、简答题
1.何谓血瘀?血瘀与瘀血有何区别与联系?
2.何谓发病?影响发病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3.何谓内湿?内湿与外湿有何区别及联系?
4.何谓外感病邪?外感病邪伤人致病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5.何谓内伤病因?内伤病因伤人致病的途径主要是哪些?
6.何谓伏而后发?伏而后发与徐发有何不同?
7.何谓复发?引起疾病复发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8.何谓继发?继发与复发有何不同?
9.何谓邪正盛衰?邪正盛衰与病势出入的关系如何?
10.何谓疾病转归?疾病的转归主要有哪几种情况?
11.何谓虚实错杂?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是什么?
12.何谓阳偏衰?阳偏衰病理多见于哪几脏?
13.何谓阴偏衰?阴偏衰病理多见于哪几脏?
14.何谓阴阳互损?阴阳互损病机有哪几种病理变化?
15.何谓阴阳格拒?阴阳格拒病机有哪几种病理变化?
16.何谓阴阳亡失?其病机特点是什么?
17.精的失常病机主要有哪些内容?
18.何谓气机失调?气机失调病机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19.血液运行失常病机主要有哪些方面?
20.津血关系失调病机主要有哪些内容?
21.何谓风气内动?风气内动病机有哪几种类型?
22.何谓津伤化燥?津伤化燥病机多见于哪几个脏腑?为什么?
23.气血关系失常病机有哪些病理变化?
24.精与气血关系失常病机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病理变化?
五、论述题
1.试论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的关系。
2.试论邪正盛衰与疾病虚实变化的关系。
3.简述疾病复发的概念、特点和诱因。
4.试述“阳盛则热”、“阳盛格阴”的病机特点及联系。
5.试述“阴盛则寒”、“阴盛格阳”的病机特点及联系。
6.试述“阳虚则寒”、“阳损及阴”、“亡阳”的病机特点及联系。
7.试述“阴虚则热”、“阴损及阳”、“亡阴”的病机特点及联系。
8.试述气机失调的主要内容以及各病机的特点。
9.试述疾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邪正两方面的理由。
10.简述津液输布、排泄障碍与相关脏腑功能失调的关系及其机理。
11.简述内寒病理形成与相关脏腑的关系及其机理。
12.简述内燥病理与相关脏腑的关系及其机理。
13.试论火热内生病机的主要内容及各类型的病机特点。
14.试论内湿病理变化的主要表现及其机理。
15.试论内风病理变化的主要内容及其病机特点。
16.简述气血关系失调的主要病机及其病理特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D 答案分析:伏而后发,又称伏邪发病。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伏于体内某些部位,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或在一定的诱因作用下发病。
2.C 答案分析: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就发病形式而言,属于复发。
3.A 答案分析:徐发与致病邪气的性质,以及体质因素等密切相关。外感湿邪致病,因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故湿邪为病,多为发病缓、病程长。
4.B 答案分析: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继发新的病变,称为继发。如肝病胁痛、黄疸,久治不愈,日久可继发“癥积”、“臌胀”;疟疾日久可继发“疟母”等。
5.E 答案分析:感而即发,又称“卒发”、“顿发”,指机体感邪后立即发病。外感六淫邪气,除湿邪外,大都是感而即发。
6.A 答案分析:由于气能行血,血随气而行,故气逆时,血亦随之上逆为病。
7.B 答案分析:由于肺为娇脏,性喜柔润,赖阴以养,故津伤化燥(内燥)病变以肺为多见。
8.C 答案分析:脾主运化水液,能免除水湿停留。虽肺、肝、肾都与水液有关,但就内湿形成而言,最相关者应是脾脏。
9.C 答案分析:内寒病理的形成多与脾、肾阳气虚衰有关。因脾阳布达肌肉、四肢起温煦作用,肾为全身阳气之本。
10.D 答案分析:风气内动最密切相关的脏是肝,故又称“肝风内动”。《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1.D 答案分析:由于心主血,肝藏血,故血虚病变多见于心、肝二脏。
12.D 答案分析:气虚病变的形成,就脏腑而言,多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因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生气之源,肺主气,肾为气之根,均与人体气的生成密切相关。
13.C 答案分析:脾居中焦,为生气之源,且脾气主升。气虚基础上的气陷病变与脾关系密切。
14.D 答案分析:由于肺主肃降、肝气主升、胃主通降,故气机升降失常之气逆病变多见于肺、肝、胃三个脏腑。
15.E 答案分析:邪去正虚是疾病后期(尤其是急、重病后期),病邪已经驱除,但正气耗伤,有待逐渐修复的一种转归。
16.D 答案分析:思虑过度,忧愁不解等致病,往往是积时日久,徐缓发病。
17.C 答案分析:思虑过度,忧愁不解,湿邪伤人等,多呈渐进性病理变化,故其发病多为徐发。
18.E 答案分析:肾为全身阴阳之根本,藏真阴,寓元阳,无论是阴虚或阳虚,多是在累及肾阴、肾阳,导致肾中阴阳失调的情况下,发生阴阳互损病变的。
19.E 答案分析:肝阳化风,多是由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肝之阳气升而无制,亢而化风所致,故其病理变化多属虚实错杂。
20.C 答案分析:阴阳互损,即是阴阳两虚病变。
21.E 答案分析:本为阳气亏损病变,继而出现日渐消瘦、烦躁不安等阴虚征象,其病理变化应属于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
22.A 答案分析: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均属气血运行关系失常,而气血两虚主要是气血生化关系失常的病变。
23.C 答案分析:真寒假热,即是阴盛格阳。指阴寒邪气过盛,壅阻于内,排斥阳气于外,阴阳之间不相交通,相互格拒的病变。
24.A 答案分析:热极深伏,阳热内结,反见某些寒的现象,现象与病变本质不符,应属阳盛格阴之真热假寒。
25.B 答案分析:至虚有盛候,即真虚假实。指虚性病变,气血不足,推动无力,机能活动失于鼓动所表现的似实非实的真虚假实病变。
26.C 答案分析:阴寒内盛是病变本质,热象乃是与病变本质不符的表现,故其病变属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
27.E 答案分析:重阳必阴,即由阳转阴、热极生寒。属阴阳转化病机之一。
28.A 答案分析:正虚邪恋是指疾病后期,正气已虚而邪气未尽,邪虽不盛,但正气一时无力尽邪,邪气留恋不去,病势缠绵的一种病理状态。
29.D 答案分析: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之肝阳上亢,本为阴虚,但其病变发展,出现肢冷面白,脉沉弱之阳虚征象,应属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
30.C 答案分析:阴盛则阳病,即阴盛则损伤阳气而致阳虚。
31.C 答案分析:风邪上扰多属外风病变。
32.C 答案分析: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失于健运是导致水湿痰饮内生的主要因素。
33.C 答案分析:气的升发太过,如肝阳上亢,气的下降不及,如胃失和降等,均属 气逆病变范畴。
34.D 答案分析:由于阴阳之间相互制约,故阳偏胜病变必然导致阳长阴消之阳盛则阴病,即阳胜阴虚。
35.D 答案分析:大吐、大下,大量丢失津液,由于津能载气,故气随津脱,轻者津气两虚,重者津气两脱。
36.E 答案分析:阳盛格阴,是指阳热邪气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格阴于外,阴阳不相交通之真热假寒。
37.B 答案分析:复发的诱因主要包括劳复、食复、药复、重感邪气致复等。
38.C 答案分析:“大实有羸状”,是指邪气深结不散,气血郁积于内,经络阻滞,气血不能通达于外之真实假虚病变。
39.A 答案分析:脾气亏损,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属虚中夹实之虚实错杂病理。
40.A 答案分析:肝为刚脏,主升主动,阳气易于亢逆躁动,故阳气亢逆病变多见于肝脏。
41.C 答案分析:亡阳迅速导致亡阴,属于阴阳互根关系严重失常的一种病变,其病机应是以阳气亡失,阳不摄阴而阴液流失为主。
42.E 答案分析:“阳胜则阴病”,即阳盛的同时即能耗伤阴液,其病机可表现为实中夹虚之虚实错杂。
43.A 答案分析:气机失调主要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调,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五个方面。
44.B 答案分析:阳偏盛,即是“阳胜则热”的实热病变。“阳胜则阴病”,是指阳胜的同时有耗伤阴液的趋势,矛盾的主要方面仍是阳胜;寒极生热,属于寒化火之实热;阳盛格阴,属于真热假寒,病变性质仍属实热。而阴虚阳亢则属于阴偏衰病变之一。
45.E 答案分析:亡阴迅速导致亡阳,属于阴阳互根关系的严重破坏,其病机应是以阴液亡失,阳失依附而散越为主。
46.B 答案分析:“阳胜则阴病”,即阳盛则阴虚。
47.B 答案分析:阴偏盛,即是“阴胜则寒”的实寒。阴胜则阳病,是指阴盛的同时有耗损阳气的病变趋势,矛盾的主要方面仍是阴胜;阴盛格阳,属于真寒假热(阴证似阳),病变以阴盛为主。而阳虚则阴盛则属于阳偏衰病变之一。
48.E 答案分析:本为实热病变,突然出现肢冷面白,脉微欲绝之阳气虚脱征象,属于重阳必阴(热极生寒)病机。
(二)B1型题
1.C 答案分析:由于脾胃居于中焦,为生气之源,且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为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故气虚无力升举而下陷的病变与脾关系密切。
2.E 答案分析:肾为全身阴阳之根,当脏腑阴阳虚损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累及肾中阴阳。无论阴虚或阳虚,多是在损及肾脏阴阳的情况下出现阴阳互损病变。
3.A 答案分析:由于津能载气,凡大汗、大吐、大下等大量丢失津液的同时,必然气随津脱,轻者津气两虚,重者津气两脱。
4.D 答案分析:气的固摄功能具有固摄津液、血、精等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故气虚固摄津液作用低下,可出现自汗出等。
5.B 答案分析:气闭属于气外出障碍的病变。外邪束表,毛窍闭塞而无汗,亦可是气闭的病理表现之一。
6.C 答案分析:气脱主要是由于正不敌邪,或正气衰弱,气虚至极,气不内守而外脱,全身机能衰竭的病理状态。气脱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汗出不止、口开目闭、全身软瘫、手撒、二便失禁等。
7.A 答案分析:由于心主血,肝主藏血,心肝二脏与血关系密切,故血虚病变多见于心、肝二脏。
8.E 答案分析:心、脾、肾三脏功能的发挥,均赖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尤其是肾为全身阳气之根本,故此三脏多见阳虚病变。
9.E 答案分析:肺、肝、肾三脏均离不开阴液的滋润、制阳作用,尤其是肾为全身阴液之根本,故阴偏衰(阴虚)病变多见于肺、肝、肾三脏。
10.C 答案分析:由于肺性肃降,肝气主升。故气逆病变多见于肺、肝。由于胃主通降,气逆病变也多见于胃。
11.B 答案分析:热极生风属于实性病变,多见于热性病的极盛阶段。因邪热炽盛,伤及营血,燔灼肝经,阳热亢盛而化风,故以痉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高热、神昏为其主要表现。
12.D 答案分析:血虚生风属于虚风内动。可见于年老精血亏损,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的病变过程中,其动风之状多较轻缓,如肢体麻木、筋肉跳动、手足拘挛等。
13.D 答案分析:继发是指在原有疾病的基础又继发新的病变的一种发病形式。如疟疾日久继发“疟母”等。原发病与继发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14.E 答案分析:复发是指原有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任何疾病的复发,均是原有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主要病理特征的重现。
15.B 答案分析:邪郁化火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感风、寒、湿等病邪,郁久化火;二是体内病理产物,如痰湿、瘀血、饮食积滞等郁久化火。
16.D 答案分析:阴虚火旺属于虚火。指阴液亏损,阴不制阳,虚热内生的病理状态。如虚火牙痛、咽喉肿痛等。
(三)X型题
1.A B C D E 答案分析:引起疾病复发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食复(饮食不节)、劳复(过度劳累)、药复(用药不当)、重感致复(复感外邪)、自复和其他因素致复(精神情志变化、护理不当等)。
2.A B C D E 答案分析:影响发病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变化、地域特点(包括水土不服等)、生活工作条件(包括环境污染等)、体质特点(包括体质虚弱等)和精神状态等。
3.A B C D E 答案分析:机体感邪后立即发病者,多见于新感外邪、疫疠邪气致病、中毒、情志骤变以及急性外伤等。
4.A C 答案分析:病势出入,包括表邪入里和里邪出表两个方面,由邪正斗争盛衰变化决定。
5.A B D E 答案分析:疾病转归主要包括四种情况。正胜邪退,疾病好转或痊愈;邪盛正衰,疾病恶化或死亡;正虚邪恋,疾病缠绵或转为慢性病变;邪去正虚,正气有待恢复等。
6.A C E 答案分析:心、脾、肾三脏均离不开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尤其是肾为全身阳气之根本。故阳气不足病变多见于这三脏。
7.B D E 答案分析:肺、肝、肾三脏均离不开阴液的滋润、制阳作用,尤其是肾为全身阴液之本。故阴虚病变多见于这三脏。
8.A B C D E 答案分析:气机失调主要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五个方面 。
9.A B C D E 答案分析:由于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故气血之间病理上相互影响。气血关系失调主要包括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血随气逆五个方面。
10.B C D 答案分析:血液运行失常,主要表现有血瘀、血行迫疾、出血三个方面。
11.A B C 答案分析:津液与血的关系失常,主要表现有津血两伤、津亏血瘀、血瘀水停三个方面。
12.A B C D 答案分析:风气内动(内风)主要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热甚动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四个类型。
13.B C D E 答案分析:津液与血的关系失调,其病理表现包括津停气阻、气随津脱(轻者津气两虚,重者津气两脱)等。
14.A B D 答案分析:津伤化燥(内燥)病变多见于肺、胃、大肠。因肺为娇脏,性喜柔润;胃喜润恶燥,大肠传导燥化糟粕,故津伤内燥病变多见于此三个脏腑。
15.A B C D E 答案分析:火热内生(内火)病机包括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湿郁化火等)、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等。
16.A B C D E 答案分析:由于脾主运化水液、肺主通调水道、肾主持水液代谢、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通行水液,故人体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的病变与这些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词语解释
1.答:卒发,又称“感而即发”或“顿发”。指机体感邪后立即发病。多见于新感外邪、疫疠邪气致病、情志异常、中毒、外伤等。
2.答:伏而后发,又称“伏邪发病”。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伏于体内某些部位,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或在一定的诱因作用下而发病。如破伤风、狂犬病等。
3.答:徐发,又称缓发。指徐缓发病。徐发与致病邪气的性质、体质因素等有关。如外感湿邪,其性粘滞,故发病缓,病程长。
4.答:继发是指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继发新的病变。继发病变以原发病为前提,二者之间有密切的病理联系。如疟疾日久继发“疟母”等。
5.答: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损及到另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属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的病理表现。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
6.答:虚中夹实属于虚实错杂病机之一。指以正虚为主,兼有痰饮、水湿、瘀血、结石、宿食等实邪或复感外邪的病变。如脾虚夹湿等。
7.答:实中夹虚属于虚实错杂病机之一。指以邪实为主,兼有正气不足的病变。如实热伤津等。
8.答:因虚致实属于虚实转化病机之一。指先有正气不足,因推动、气化无力,内生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积聚于体内,转化为以邪实为主的一类病机。
9.答:由实转虚属于虚实转化病机之一。指先有实邪为病,继而耗伤正气,以致邪气虽去而正气大伤,转化为以正虚为主的一类病机。
10.答:正虚邪恋属于疾病转归之一。指疾病后期,正气已虚而邪气未尽,正气一时无力尽邪,邪气留恋不去,病势缠绵的一种转归。这种转归常常是许多急性病转为慢性病变,或反复发作,或留下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11.答:阳盛则热,即阳偏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表现以阳气偏盛,机能亢奋,但阴液未衰的实热性病理变化。如壮热面赤、烦躁、口渴、脉数等。
12.答;阴盛则寒,即阴偏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表现以阴气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或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但阳气未衰的实寒性病变。如形寒肢冷、水肿、身体踡缩等。
13.答:“阳胜则阴病”,即阳胜则伤阴。阳偏胜的病变必然导致不同程度的阴液耗损,出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但其矛盾的主要方面仍是以阳胜为主的实热病变。
14.答:“阴胜则阳病”,即阴胜则伤阳。阴偏胜的病变必然导致不同程度的阳气耗损,出现面白、小便清、四肢不温等寒盛伤阳的症状。但其矛盾的主要方面仍是以阴盛为主的实寒病变。
15.答:阴盛格阳,也称格阳。指阴寒邪气过盛,壅阻于内,排斥阳气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交通,相互格拒所表现的真寒假热病变。其表现除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等之外,还可见自觉身热但欲衣被、口渴欲饮但喜热饮等假热症状。
16.答:阳盛格阴,也称格阴。指阳热邪气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闭郁于内而不外达,阴阳之气不相交通,互相格拒所表现的真热假寒病变。其表现除面红、烦渴饮冷、烦躁、气粗等之外,还可见手足厥冷等假寒症状。
三、填空题
1.胃;大肠
2.脾;肾
3.阴虚风动;血虚生风
4.精气亏损;精血两虚
5.血行迫疾;出血
6.心;肝
7.气逆;气陷
8.气闭;气脱
9.表邪入里;里邪出表
10.地域特点;生活工作条件
11.体质特点;精神状态
12.肺;胃肠
13.继发;伏而后发
14.因虚致实;由实转虚
15.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16.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17.肾;互根互用
18.阳盛格阴;阴盛格阳
19.精亏;精瘀
20.肺;肾
21.肺;胃
22.中气下陷;脾气下陷
23.津停气阻;气随津脱
24.津亏血瘀;血瘀水停
简答题
1.答:所谓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或瘀滞不通的病理状态,属于病机;瘀血则是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性病因。两者可相互影响,即瘀血阻滞可致血瘀,血瘀不行可留滞成为瘀血。
2.答:所谓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包括疾病的复发)。影响发病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变化、地域差异、生活工作环境变化、体质差异、精神状态等。
3.答:所谓内湿是指体内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导致水湿痰饮内生并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外湿是指从外感受湿邪为病,以伤肌表、筋骨关节为主;内湿是指因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脾失健运,以致水液留滞体内而生湿。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外湿伤人,每易伤脾,可致脾失健运而生内湿;内湿素盛者,易招致外湿入侵而致病。即所谓“外湿可诱发内湿,内湿者易招致外湿。”
4.答:所谓外感病邪是指来自外界,从皮毛肌腠,或者口鼻等体表侵入人体,引起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外感病邪伤人致病的途径主要是皮毛、口鼻,也可通过其他孔窍侵犯人体,如目窍、二阴等。
5.答:所谓内伤病因是指人体的情志、饮食、劳逸等不循常度,导致气血津液失调、脏腑经络异常的致病因素。内伤病因伤人致病的途径包括邪伤和正虚二个方面。以邪伤为主者,多为脏腑、气血功能失常,气机紊乱,平衡失调以及脏器组织结构损伤而发病;以正虚为主者,因虚损程度、发病部位不同而异。脏气虚弱则邪易伤脏而发为脏病;腑气亏损则邪易留于腑而发为腑病。
6.答:所谓伏而后发是指机体感受某些病邪后,病邪潜伏于体内某些部位,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或在一定的诱因作用下发病,如破伤风等。徐发则指徐缓发病,与致病邪气的性质,以及体质因素有关,如湿邪致病等。邪气潜伏期间,机体没有任何相应的病理反应出现,而徐发仅指发病过程缓慢,在此缓慢发病过程中,机体有相应的症状或体征表现于外。
7.答:所谓复发是指原发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发病方式。引起疾病复发的因素主要有食复、劳复、药复、重感致复、自复及其他因素,如精神因素、护理不当致复等。
8.答:继发是指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继发新的病变。继发病变以原发病为前提,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病理联系。复发则是指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原有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主要病理特征重现。
9.答:所谓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间所发生的盛衰变化。邪正盛衰直接影响着病势出入。病势出入包括表邪入里、里邪出表。表邪入里,多是由于感邪较重或邪气的致病性强,或正气较虚,抗邪无力等,以致邪气深入。里邪出表,多是由于疾病过程中,正气渐复,抗邪有力,病邪由里透表。里邪出表多提示病趋向愈。
10.答:所谓疾病转归是指疾病演变的最终结局,又称为疾病的预后。疾病的转归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正胜邪退,病趋好转或痊愈;邪胜正衰,病趋恶化或死亡;正虚邪恋,病势缠绵;邪去正虚,正气有待修复。
11.答:所谓虚实错杂是指正虚和邪实同时存在的复杂病机,又称为虚实夹杂。虚实错杂病机主要包括虚中夹实和实中夹虚两种情况,若以邪实为主,兼正气不足者为“实中夹虚”;若以正虚为主,兼有痰饮、水湿、瘀血、结石、宿食等实邪,或复感邪气者,为“虚中夹实”。
12.答:所谓阳偏衰是指机体的阳气虚损,机能活动减退或衰弱,温煦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阳偏衰(阳气不足)病变多见于心、脾、肾三脏,尤其是肾。由于心、脾、肾三脏离不开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故其多见阳虚,尤其是肾阳是全身阳气的根本,肾阳虚衰在阳偏衰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3.答:所谓阴偏衰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精、血、津液等物质亏损,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旺,机能活动虚性亢奋的病理。阴偏衰(阴虚)病变多见于肺、肝、肾三脏,尤其是肾。由于肺、肝、肾三脏离不开阴液的滋润、制阳作用,故其多是阴虚,尤其是肾阴是全身阴液的根本,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4.答:所谓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损及到另一方,导致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是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的病理变化,有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两种情况。
15.答:所谓阴阳格拒,主要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阴或阳偏盛至极并壅盛阻遏于内,排斥另一方于外;也可由于一方极度虚弱,双方盛衰悬珠,盛者盘踞于内,将衰弱的一方排斥于外,使阴阳之间不相交通,导致寒热真假的病理。有阴盛格阳(真寒假热)和阳盛格阴(真热假寒)两种病理变化。
16.答:所谓阴阳亡失是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亡失,功能活动严重衰竭的病理状态。由于阴和阳存在着互根互用关系,阴亡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阳亡则阴液无以固摄而耗脱,所以亡阳可迅速导致亡阴、亡阴也可迅速导致亡阳。
17.答:精的失常主要包括精亏和精瘀。精亏是指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充养,或房劳耗损肾精,或久病虚弱,累及于肾等,导致肾精不足,失于充养的病变。
18.答:所谓气机失调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所引起的病理变化。气机失调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五个方面。气滞是指全身或局部气运行不畅而郁滞的病变;气逆、气陷属于升降失常;气闭、气脱属于出入运动失常。
19.答:血液运行失常包括血瘀、血行迫疾、出血等。血瘀是指血液运行迟缓或瘀滞不畅的病理;血行迫疾是指在某些致病因素(如火热邪气)的作用下,血液被迫运行加速,失于宁静的病理;出血是指血液不循常道,逸出脉外的病理。
20.答:津血关系失调主要有津血两伤、津亏血瘀、血瘀水停等。津血两伤是指津液和血同时出现亏损不足;津亏血瘀是指因津液亏损而导致血液运行瘀滞不畅的病理;血瘀水停是指血液瘀滞与津液停蓄同时并见的病理。
21.答:风气内动又称“内风”,是指因体内阳气亢逆变动或筋脉失养而形成的,具有眩晕、麻木、抽搐、震颤特征的病理。风气内动(内风)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等。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属实性病变;肝阳化风乃阴虚阳亢所致,属虚实错杂病理;阴虚风动、血虚生风主要是阴血亏损、筋脉失养所致,属虚性病变。
22.答:所谓津伤化燥是指因体内津液不足,导致各组织器官失于濡润而出现一系列干燥枯涩症状的病理变化。津伤化燥(内燥)多见于肺、胃、大肠等脏腑。因为肺为娇脏,性喜柔润,胃喜润恶燥,大肠主传导燥化糟粕,故肺、胃、大肠多见内燥。
23.答:气血关系失常主要包括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血随气逆等。由于“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故气血之间病理上相互影响。气滞血瘀是指气滞和血瘀相互影响并同时存在的病理;气血两虚是指气虚和血虚相互影响并同时存在的病理;气随血脱是指大出血的同时,气随血液流失而耗脱的病理;气不摄血是指气虚固摄血液的功能减弱,血逸脉外的病理;血随气逆是指气机上逆的同时,血亦随之冲逆于上的病理。
24.答:精与气血的关系失常主要包括精气亏损、精血两虚。由于精可化气,气能生精,故肾精亏损,可致元气不足;气虚日久,生化无力,又可加重肾精虚衰,以致精气两虚。由于精血同源,故久病耗伤肝肾,可致精血两虚。
论述题
1.答: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决定疾病的转归结局。疾病的转归主要包括四种:①正胜邪退。疾病过程中,正气较盛,抗邪能力较强,能驱邪外出,或是疾病后期,正气渐复,病趋好转、痊愈。②邪胜正衰。疾病过程中,正气虚弱,抗邪无力,或邪气过盛,正不敌邪,病趋恶化,甚至死亡。③正虚邪恋。疾病后期,正虚而邪气未尽,正气无力尽邪,邪气留恋不去,病势缠绵,日久不愈或留下后遗症。④邪去正虚。疾病后期,病邪已经祛除,但正气耗损,有待恢复。
2.答:疾病过程中,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决定疾病的虚实病机。①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即邪气亢盛,正气未衰,以邪盛为矛盾主要方面,表现以亢奋、有余、不通为特征的病理变化为实性病机;正气不足,邪不太盛,以正气亏虚为矛盾主要方面,表现以衰退、虚弱、不固为特征的病理变化为虚性病机。②虚实变化。包括虚实错杂、虚实转化、虚实真假等。以邪实为主,兼有正气不足者,为“实中夹虚”;以正虚为主,兼有痰饮、水湿、瘀血、结石、宿食等实邪停留,或复感外邪者,为“虚中夹实”。先有实邪为病,继而耗伤正气,邪虽去而正气大伤者,病变可转化为以正虚为主的虚性病理,称“由实转虚”;先有正气不足,因推动、气化无力,内生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则可转化为以邪实为主的实性病理,称“因虚致实”。实性病变,由于邪气深结不散,气血郁结于内,经络阻滞,气血不能通达于外,表现出似虚非虚的假象,为“真实假虚”;虚性病变,由于正气虚弱,推动无力,表现出似实非实的假象,为“真虚假实”。
3.答:疾病复发是指原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复发的特点:①原有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主要病理特征的重现。②较原病有所加重,且复发次数愈多,病情越复杂。③与一定的诱发因素有关。导致疾病复发的因素主要有:①食复。指进食过多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因宿食、酒热等,助邪或伤正。②劳复。指大病初愈,过度劳累,损伤正气而致疾病复发。③药复。指疾病将愈之时,药物使用不当,如滥用补药等,非助邪即伤正。④重感致复。指疾病将愈之时,疏于防护,复感外邪而致疾病复发。⑤其他因素致复。如情志波动、护理不当等。⑥自复。指疾病初愈,余邪未尽,正气无力驱邪,致邪气暗长而旧病复发。
4.答:阳盛则热,即是阳盛。多是由于外感阳热邪气,或五志过极化火,或痰湿、食积等郁久化热所致之阳热亢盛,阴液未虚的实热病变。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是指阳热邪气过盛,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闭郁于内而不外达,阴阳不相交通之真热假寒病理。阳盛格阴病变多是阳盛病机的进一步发展,阳盛格阴较阳盛则热病机更深重。
5.答:阴盛则寒,即是阴盛。多是由于外感阴寒邪气,或过食生冷,或阴寒性病理产物积聚之阴寒过盛,阳不制阴,阳气未衰的实寒病变。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是指阴寒邪气过盛,壅阻于内,排斥阳气于外,阴阳不相交通之真寒假热病理。阴盛格阳病变多是阴盛病机的进一步发展,阴盛格阳较阴盛则寒病机更深重。
6.答:阳虚则寒,即阳偏衰。多是由于久病伤阳,或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或过劳耗损阳气等所致之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病变。阳偏衰病变多见于心、脾、肾等脏腑。阳损及阴,是指因阳气亏损,以致阴液生成减少,或阳不摄阴而阴液流失所致之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变。亡阳是指疾病过程中,机体阳气突然亡脱,全身机能活动严重衰竭的病理。阳损及阴、亡阳均是阳偏衰病变的进一步发展。阳损及阴是在阳偏衰基础上,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所形成的阴阳两虚病变,亡阳则是在阳偏衰基础上阳气突然亡脱的病变,且病情危重。
7.答:阴虚则热,即阴偏衰。多是由于热病后期,阴液亏损,或五志化火伤阴,或久病耗阴等所致之阴液亏少,阴不制阳,阳相对偏亢的虚热病变。阴偏衰病变多见于肺、肝、肾等脏腑。阴损及阳,是指因阴液亏少,以致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所形成的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变。亡阴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阴液突然脱失,全身机能活动严重衰竭的病理。阴损及阳、亡阴均是阴偏衰病变的进一步发展。阴损及阳是在阴偏衰基础上,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的形成的阴阳两虚病变,亡阴则是在阴偏衰基础上阴液出现突然脱失的病变,病情危重。
8.答:气机失调主要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五个方面。①气滞。指全身或局部气机运化不畅而郁滞的病理状态,以闷、胀、痛为主要表现。②气逆。属于气的升降运动失常。指当降者降之不及,当升者升之太过,以致气逆于上的病理状态。气逆病变以肺、胃、肝等脏腑为多见。③气陷。属于气的升降运动失常。气陷是在气虚基础上表现以气的升举无力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与脾密切相关,通常称气陷为“中气下陷”或“脾气下陷”。④气闭。属于气的出入运动失常。主要是指气机郁闭,气不外达的病理状态。⑤气脱。属于气的出入运动失常。指疾病过程中,正不敌邪,或正气持续衰弱,以致气虚至极,气不内守而外脱,全身功能衰竭的病理状态。
9.答:疾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正”、“邪”两个方面。正气充足,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犯人体,则疾病无从发生,或虽有邪气侵犯,正气亦能抗邪外出而免于发病。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时,邪气才能乘虚而入,导致疾病发生。但是,任何邪气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在正气相对不足的前提下,邪气伤人则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因此,在一般情况下,邪气伤人只是发病的条件,而正气相对不足才是发病的内在根据。而且在特殊情况下,邪气也可以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如疠气致病等。所以说,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胜负,才能决定发病与否。
10.答:津液输布、排泄障碍与肺、脾、肾、膀胱、三焦及肝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由于肺主通调水道,肺失宣降,水道失于通调则津液不行;脾主运化水液,脾失健运,清气不升则水湿内生;肾脏主持水液代谢,肾阳不足,气化失职则水液内停;膀胱气化失司,三焦气机不利,以及肝失疏泄,气滞水停等,均可致水道不畅,津液输布、排泄受阻而内生痰饮水湿为病。
11.答:内寒病理的形成多与脾、肾等脏阳气虚衰有关。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阳布达四肢、肌肉而起温煦作用;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能温煦全身各脏腑组织。脾阳根于肾阳,所以脾肾阳气虚衰,尤其是肾阳不足是内寒病理形成的关键。
12.答:内燥(津液亏少)病变可发生于各脏腑组织,但以肺、胃、大肠最为多见。因肺为娇脏,性喜柔润,肺燥则宣降失职,常见干咳无痰等;胃喜润而恶燥,胃燥则失于通降,常见不思饮食,食后腹胀,或痞满不舒等;大肠主传导食物糟粕,大肠失润则传导失职,常见大便燥结等。
13.答:火热内生病机主要包括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及阴虚火旺四个方面。阳气过盛化火,多是在致病因素影响下,导致脏腑阳气亢盛的实火,如胃热炽盛等;邪郁化火包括外感风寒湿等邪气郁久化火和病理性产物,如痰饮、瘀血等积久化火,其病理特点多属实火;五志化火,多是由于情志刺激,导致脏腑阳盛或气机郁结,郁久化火,此类化火,多属实火,如肝郁化火等;阴虚火旺属于虚火,是指阴液亏损,阴不制阳,虚热内生的病理状态。
14.答:湿浊内生(内湿)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湿性重浊粘滞,多易阻滞气机,出现胸闷、腹胀、大便不爽等。二是湿为阴浊之物,内湿形成之后,可进一步损伤脾、肺、肾等脏腑生理功能,如湿阻于肺,肺失宣降;湿伤脾阳,脾失健运等。
15.答:内风病理主要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四个方面。肝阳化风,多是由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不制阳,肝阳亢旺,升动太过而化风,其病理变化多属虚实错杂;热极生风,多因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亢而化风,其主要病机是邪热亢盛的实风;阴虚风动属于虚风,多因阴液亏损,筋脉失养而变生内风;血虚生风亦属虚风,是指因血液亏虚,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所变生的内风。
16.答:气血关系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不摄血、气随血脱、血随气逆等。①气滞血瘀是指气滞和血瘀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气滞可致血瘀,血瘀则气机郁滞。两者可同时形成,也可因气滞病变进一步发展所致。②气血两虚是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可因久病耗损,渐致气血两伤,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脱,或先有气虚,血液生化无源而衰少等所致。③气不摄血是指因气虚,固摄血液的功能不足,血不循经而逸出脉外的病理状态,是出血的病机之一。④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血液流失而耗脱的病理状态。其病变发展,轻则气血两虚,重则气血并脱。⑤血随气逆是指气机上逆的同时,血亦因之而冲逆于上的病理状态。如肝气上逆,血随气逆而上涌,可致吐血、昏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