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补台
要做好一个项目,总要经历若干个动作;一个复杂项目,分解成若干的动作,当所有的动作都完成了,总体项目就完成了——模块化方法就是将个性化的开发,用工业化流水线的方法进行分解,将原本的不确定性,转化为了一个个“小小的”确定性。
现实中并不总是这样,经常出现特殊情况:每个人都完成了任务,每个动作都完成了,但总体目标确实没有实现,这里面的有原因何在呢?
标准动作
虽说业务种类繁多,复杂程度各异,虽然是千差万别,但纠其根本,却是大致相当。
弗雷德里克.泰勒先生的科学管理,强调的就是把复杂动作简单化,简单动作流程化,流程动作再工具化。
弗雷德里克.泰勒先生最不喜欢的是“公平竞争”,他要通过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协同,优化自己的小环境,从而化解困难、解决问题。
将复杂任务抽象成若干标准动作,用一系列经过优化和排列组合的动作,来取代相对模糊的整体,于是操作更具体、具象,从必须有能够超强的人来总体把控,进化为一般人皆可操作——从而完成了让平凡人、做平凡事,完成不平凡业绩的管理理想。
比如项目开盘,就是地产中较早实现了标准动作的部门,将开盘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节点,分解成对人员、物料、资金等协同的几百个标准动作,动作全都完成了,开盘自然而然就完成了。
麦当劳、肯德基两家中国企业加总在一起,就有超过2.5万个标准动作,这些标准动作是服务品质的保证,更是效率的基础。
关键动作
分解流程后形成的若干节点完成了,项目能顺利完成的重要原因是不能落[là] 项,即不能遗漏影响完成的重要环节、关键条件。
经常的,里程碑是项目实现的最关键线路中的关键节点,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另外还有一些节点看似不那么重要,却是影响深远。虽然动作不大,但只要未做,甚至只是没有做到位,就会影响整体项目的推进和完成——只要扫帚不到,灰尘真的不会自己跑掉。
每个项目、每种类型开发,都会有不同的关键动作,需要去提炼和总结。
不管部长
计划无法覆盖所有细节和任务,一定会有在视线之外的节点和任务。
解决这类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大家相互提醒,毕竟目标是项目完成,而不只是完成自己的任务,不是要给自己免除责任。
相互的补位是最好的集体主义,在于自扫门前雪、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合作伙伴之上的第三层集体主义。
其次,设置类似于“不管部长”的协调部门,时刻扫描各个项目、查漏补缺,将他人没有关注到、在责任范围之外的任务及时发现、及时补台。
标准动作很重要,关键动作很核心,像一个团队一样互相关注、相互补台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