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手机游记(之七)
贝加尔湖
( 2017.6.23)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贝加尔湖岸边
对于国人而言,贝加尔湖是一个遥远的梦,一曲动地的歌,一片飘渺的云,一首抒情的诗。
踏上贝加尔湖陡峭的湖岸,背后山林蓊郁,眼前烟波浩渺,远处船行却步,近岸碧波不兴。这就是汉唐史籍中的北海?这就是苏武牧羝的地方?这就是人们意念中理应属于华夏的北界明珠?这就是常引国人魂牵梦绕的蛮荒之地?
阿拉加河与贝加尔湖的汇流处有利斯特维扬卡小镇。它位于狭长的贝加尔湖东南,偎依在河湖山之间。从闹市去的游人,虽然能感受到些许原始气息,但如同河流般的游客的涌入和喧嚣,现代高楼正替代低矮的木刻楞建筑,公路和汽车则将泥泞小路和四轮马车拋给了过往云烟。世界全球化本质是生活的同质化,任你再偏远,任你再排斥,你都不能不落入俗流。
令人欣慰的是,在由火山岩环绕的长达630多公里的湖岸线机体上,利斯特维杨卡只是划出了一条细小伤痕。北冰洋凌厉的寒风,西伯利亚广袤的森林,亚洲最密集的河流沼泽湖泊,正护卫着高贵的贝加尔湖的尊严。
切尔斯基山顶是小镇远眺贝加尔湖的最佳处,如果不带着历史情节去瞭望,贝加尔湖与国内的大湖并无区别。湖天相接处的朦胧与船舶的点缀,以及并不透亮的天空,并不能引发看惯祖国瑰丽风光的特别美感。只是随游船沐风弄波时,看碧浪丝绸般环绕,听孤独海鸥作不解之呼唤,看彩石湖底幻化颜色,听寒风耳边如泣如诉般私语,方觉此湖非彼湖。贝加尔湖,不愧为煌煌之大者。
来贝加尔湖,曾携两个疑问。霍去病真的登临过贝加尔湖(瀚海)?贝加尔湖冬天气温下探零下70摄氏度,夏日极短,湖周围火山环绕,既不宜放牧,又难以屯兵。匈奴王庭不大可能设在贝加尔湖畔。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先人形成部落后,为谋发展而南迁至现属蒙古的三河源。《史记》说霍去病“登临瀚海”之“瀚海”,后人多认为是指蒙古北部之大沙漠,唐代就有不少吟咏沙漠瀚海的诗。
另一疑问是,《汉书》仅记述苏武受苦与气节(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难道作为政治家的苏武未对北海地理、匈奴布防及大汉北部战略有自己的理解和设想?想想同时代的张骞的战略东扩思(丝)路,及其对华夏文明的影响。不由叹道:除精神外,苏武之贡献不及张骞远矣!
毕竟因为苏武,贝加尔湖才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挥之不去的独特地理单元和文化符号。据友人建议,我带回一抔贝加尔湖岸边的苏武曾熟悉的黑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贝加尔湖畔岸边的婚庆活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贝加尔湖远眺
作者:顾德欣,中国老教授协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国防大学教授。作者乃饱学之士,涉猎甚广。本号将连续刊载作者多年写就的读书笔记、游记随笔,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