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啥?大点声好吗?出现“听不清”,千万别凑合!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I0MTAvMjE4MzgzOTUzXzFfMjAyMTAzMjQxMDQ4MDY2NDU=.jpg)
听不清 后果不仅是“听不清”
随着年龄增长,听觉器官也会退化衰老。需要注意的是,听力下降带来的隐患多多,中老年朋友不能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
首先,听力下降存在安全隐患,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外界声音的感知、辨音以及声源的定位能力。尤其是在过马路的时候,容易出现因听不见车辆的鸣笛声而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
其次,听力下降也会影响日常生活。无论接打电话、听歌、看电视还是与人交流等日常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功能。一旦出现听力下降,会使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第三,听力下降还会影响精神状态。随着年龄增长伴发的老年性耳聋,不仅仅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还会影响大脑对言语的识别能力。出现“看电视不得不调大声音”“嘈杂环境下听不清楚”“聊天时不自觉打岔”“需要重复大声说话”等问题,长此以往,会使老年人回避社交,减少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进而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增加心理疾病发生的几率。
第四,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听力下降如果没有尽早干预,可能使老年人患上“痴呆”的风险增加。通俗来说,就是由于听力下降,大脑长时间无法接受声音刺激,继而“用进废退”,逐渐形成“老年痴呆症”。
耳朵让我们听见世界。当老年人出现听力下降或耳鸣等不适情况时,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改善听力状况。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当你老了 为何会出现听力下降
为什么人到老年之后,听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呢?
首先,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器官衰老,功能发生减退。听神经以及耳蜗等听觉器官出现退行性病变时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就会出现听力下降的现象。
其次,有些老年人本身患有脑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或是糖尿病等,这些都可能会影响听觉系统的血供,从而影响听觉外周、中枢的功能,导致听力下降。
从中医角度来讲,肾开窍于耳,老年人由于年龄增长,容易出现脾虚运化无力,肾精亏虚等情况,进而出现耳鸣或听力下降。
此外,还需要考虑由于病毒感染、耳毒性药物、耳垢堆积过多或者中耳炎、胆脂瘤等外、中耳疾病等原因导致的听力下降。听力下降的原因非常复杂,当听力出现变化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积极进行干预和治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保护听力 生活中不能太“任性”
听觉器官老化属于自然规律,目前尚无能够延缓衰老或听力下降的药物或方法。但我们还是要积极保护自己的听力,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小方法。
作者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耳鼻喉科护师 张莹 李梦婷
主任 闫占峰
审核 |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研究员 孙珊
策划 | 谭嘉 王俊聪
编辑 | 王千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