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认知才能改变命运

就我而言,论述这个话题很难,每个人的经历与认知都不一样,我没有办法了知这个世界上人们怎样看待命运的幸与不幸。

一切表述,也都是基于我个人的经历与认知,属一家之言,不代表一定正确或是错误。

很多认为自己命运多舛的人,普遍忽略了造成多舛命运的根本原因。——就是个人认知长期不成长,而且不符合天人合一的根本规律。

有人可能会问,我的经验不是在增加吗?我的认知难道不是一直在成长吗?我每天为了生存,为了养家糊口,辛苦劳碌,四处奔波,虽然很累,但这就是命运,难道不符合规律吗?

我说经验不代表认知,你真的成长了吗?

比如,很多文化知识浅的家长,是不是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当孩子不努力学习时,立即说:“你爸爸(妈妈)我,当年要是好好学习,也不至于落得今天这样!你难道也想像我这样吗?”。这样的家长大有人在,明知道自己在学习知识方面已经落下一筹,但从来不知道补救,这是成长了吗?

我国拥有全世界唯一几千年没有断层的中华文明和智慧,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及国学思想,里面有古圣先贤留下的所有文化思想精粹,是足可以指导后人改变命运创造幸福人生的。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营养,是每个人倾其一生都汲取不完的,如果真的认识到自己因为没文化才导致命运不济,那么是否有勇气从头开始学习,不知道从哪学,跟着孩子一起学,不愿跟孩子学,就去请教比自己更有智慧的人去学,但绝大多数人都裹足不前了。

很多人把自己的命运搞得一团糟,还坚决不承认是自己认知出了问题。

不济的命运说明了什么?

过去的认知,绝大多数是错的;

过去的选择,绝大多数是错的;

过去的努力,绝大多数也是错的。

有一句话说的好:“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所以,在其他方面出现的问题,都是这个道理。

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后,怎么办?改变自己。不去改变,与没有认识到是一样的。

文化知识不等同于智慧,如果我们错过了文化知识学习,那么不要错过任何可以增长提升智慧的机会,所有文化知识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转化为人生智慧,有智慧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幸福人生。

有人会说,我已经活的很不如意,我上岁数了,我没办法改变自己的习惯,我没办法改变自己的性格……。

苦乐自知,那是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有办法。

我的过去,就是不断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不断为自己的坏习性找借口,不愿意听到与自己不同意见的声音。

为自己竭尽所能找借口,是所有普通人群的共性,也是“没办法”,因为大部分人习惯了,就像高速行驶的汽车,想刹车,但车速越高,惯性也就越大。

这个世界上不管是成功或是失败的人,几乎都很固执的相信自己,但其实都被自己的大脑欺骗了。

有一句俗语说:“活到老学到老”,过去我是不信的,自己有学历了,有家庭了,有子女了,有所谓的事业了,还要学什么?其实这就是认知的停滞。

我们确实应该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学的是智慧,学的是国学传统文化。

我们现今遇到的一切问题,在国学中都能找到正确答案,把国学中的精粹,应用于学习、生活、工作实践中,也就接近知行合一了。

这里的一切都来源于“认知”。认知决定了能量,认知决定了格局,认知决定了方向,认知决定了选择,认知决定了行动,最终行动决定了结果。

所以说,格局来自于认知与行动的最终结果,并反作用于认知。

失败从来不是成功真正之母,失败后认知的反省纠偏,才是成功的真正之母。

所以说每个失败的人,说出一大堆为什么导致自己失败的理由,往往都是经不住推敲的。

有人可能会问,达到什么样的认知才会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这个问题,古圣先贤已经无数次阐述过,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如果说成功的人生是精神与心灵的最终净化与提升,好像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较遥远,但成功的人生一定离不开精神与心灵最终的净化与提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们需要“空杯心态”。

透过现象看本质,

看到本质勤自省;

透过表象看规律,

看到规律勤靠拢。

从此去掉不良习性,去掉无知惰性,提升智慧,提升能量,提升认知,最后达到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命运一定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命运”对人类个体来说,都是扑朔迷离的,几乎所有人都想知道未来的命运。

我想诚恳地说,未来的你,一定是所有当下的你,所做的一切决定的,而你所做的一切,一定都来源于你的认知,不管你的认知是正确还是偏离航向的。

纵观人类历史,人类从一出生就不存在公平,但相较于每个人的归宿,又是如此公平。

想起《爱拼才会赢》中唱到:“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我想说三分可以天注定,七分则要靠符合天人合一规律的认知,这样拼下去,才会赢。

易良(自勉)

2021年1月8日于青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