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氏源流之一四川乐山犍为易氏
家传《易氏族谱》简介一、易氏起源二、鼻祖易嗣先三、始祖易铭钦四、奉旨入川五、字辈六、对家传《易氏族谱》的浅见家传《易氏族谱》简介
易元楷
我是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罗城镇易家湾人,属达字辈,族,谱上为易方达。我家也有祖传族谱一本,近年来阅读数遍,现经整理,将族谱所载有关情况作一介绍,愿与家门中有兴趣者交流探讨。
一、易氏起源
据我家所传族谱记载:易氏者,发祥于汤,传之于后,三坟定周易,因以易为氏。至齐桓公时,山戎伐燕,桓公救赵伐山戎,路过易水得遇易牙,桓公聘回齐国,官以大夫之职。其后有齐大夫雍巫者,亦雍[之公族,慕易牙知味之称。故从而学焉,后尽得其精,亦与易牙齐名(原注:亦犹上古之扁鹊与列国时之扁鹊是也)。易牙见授受有人,诸贤已死,桓公老耄昏愦,自率其子,望出太原济阳。代传至战国时,有易甲者,始迁三楚。楚白公胜,将弑惠王及子西。欲得易甲。陈士勒兵以示曰,与我无患不富贵,不吾则比是也。易甲笑曰,立得天下,不义,吾不取也,威吾以兵,不义,吾不从也,子将弑子之君,而使我从子,非吾义也。子行子威,吾亦得明吾义也,逆子以兵,争义,应子以声,鄙也,吾闻大立义不争,行死不鄙,拱而待兵,颜色不変,此乃周敬王四【】年事。自易甲死节后,子孙繁衍,既庶且多,世代相承,皆【】庶士,今江东多易姓。
二、鼻祖易嗣先
据清乾隆丁酉科举人,出任宝庆府(今湖南省邵阳市,下同)城步县儒学正堂十二代裔易国丕、原任秦境巩昌府(今甘肃省陇西、定西等地)秦州正堂牧易文基、知贵州正堂易大政所撰写的族谱,均尊易嗣先为鼻祖。易公讳嗣先,妻李氏,启自江西吉安泰和鹅港大坵,明弘治二年(1489年)来楚宝庆府武罔州紫阳乡第四都五行甲,祭祖青山大河伯大皇,地名源头住居,天降十子:长房易名钜,传自十三代易国兴第四子只身来蜀,册名易成伯。又记有易应榜,妻陈氏,以后不知宗派。二房:易名钊,宝庆府邵阳县西路永丰二都。记至易廷访等,共立宗派三十五字。三房:易名鑑,宝庆府新化县,地名三尖峰,记至易之礼、易之义等建立家福堂,立字派四十字。四房:易名钦,妻陆氏,移往广西桂林府全州宜湘乡永福里五十二都,地名大凼房。(即我始祖)。五房易名钧,移宝庆府,记至易再贵、易再爵等先七字转宗,后义宗派二十字。六房:、易名锦,妻蒋氏,自辰州府(今湖南沅陵县)黔阳县西路七都。记至易祖高等建祠堂议四十字派转宗。七房:易名钰,妻邹氏,在楚分派来荆州府(今湖北省荆门市)江陵县郝穴司宋家场地公下落叶。记有易大智等,又记有易问恒等,以后不知宗派。八房:易名铉,记至十二世易凤鸣,又记有易元福,妻张氏迁长沙府安化县常丰乡易家冲落叶,又记有易元祥,以后不知宗派。九房:易名钅于,记至易应虎,妻蔡氏,迁衡州府(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西路七都,地名桃花冲落叶,以后不知宗派。十房:易名钿,妻姜氏,记至易应宣,妻马氏,迁贵州遵义府(今贵州省遵义市)西门外茶园头落叶,以后未查宗派。
三、始祖易名钦
据生员十四代裔易翔所撰族谱,尊易名钦为始祖(即易嗣先第四子)。易名钦,妻陆氏在广西桂林府全州大凼房所生八子,即应高、应亮、应海、应忠、应享、应京、应豪、应诚。
四、奉旨入川
据清乾隆丁酉科举人,出任宝庆府(今湖南省邵阳市,下同)城步县儒学正堂十二代裔易国丕所撰写族谱记载:明万历时,仁记公居皇门穿宫侍卫,御赐金樽、玉石绿、蠎袍、玉带在?。明崇祯,易大作、大化、大仕奉孙大将军剿寇有功,大作、大化皆升副将,大仕升守府,出镇岳阳。又有志仁公升参将军,出镇武昌。文基公乾隆丙子科解元登进土第的记载。易名钦传至第十代,有易世爵,妻徐氏,所生九子,分別为大作、大仁、大化、大仕、大政、大有、大動、大陸、大伍。又据生员十四代裔易翔所撰写族谱记载:清国朝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丁亥岁,易大仁(正八品)、易大仕(守府)二公奉旨同迁四川省重庆府所属合州(今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地名黄杨沟承粮注册。是岁有故,易大仁率子孙等辈又迁四川省上南道嘉定府(今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新里漆坝乡地名易家湾落叶承粮。
五、字辈
议立前派名应必惟志仁文德才世大国有朝正永良仲復京复增后派高达开祥景显楊定治平学宗绍尚统功傚体天成
六、对家传族谱的浅见
关于易氏起源,由于本人知识有限,不敢妄加评论。但原撰写者,有的是根据"旧谱所传、祖父之口授"。有的“不辞远近、遍查宗支"。因此,我坚信绝不是空穴来风,也绝不是凭空杜撰。由于历史的局限,年代越久远、越古老,文字记载的越少,甚至没有记载,只是传说,但却都是世代相传,历史公认的事实。如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黄帝不也只是传说吗?关于鼻祖易嗣先、始祖易名钦以及发派至今的记载,相传二十代,历时五百余年,世代相继,记载详实,应是无异议的。
二0一二年二月二日
万五公画像
始迁祖明洪武二年万五公,仟五公,佰五公三兄弟
易汉钟(四川乐山)提供
易小飞(重庆梁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