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思维之政府思维(一)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面试的本质并非知识的学习,而是思维的提升,所以我们通过故事来领悟些道理。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某个人家里有副书法,上书四个大字:太太怕我。老婆很高兴,老公也高兴。因为老公从左往右度,老婆从右往左读,从此两人都过上了幸福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很重要,而看问题的角度取决于思维,今天我们要讲的政府思维,是面试的基本思维之一。
所谓的政府思维,大家对此都不陌生,但究竟怎么掌握政府思维,却很少有人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基本上都是依靠自己的体会,属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今天,我们拨云见雾,揭开政府思维的神秘面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彻底变成一个具备政府思维的准公务员。对于政府思维,我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是非、上下、法理。
一、是非
所谓是非,从公务员的角度分析,就是忠诚两个字。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中国的公务员,实际上是党的公务员。也许有同学对此不解,认为此言有点过。也有些同学是否觉得耳熟,这不就是党媒姓党吗?关于党媒姓党,相信大家都看过一个新闻,网络知名大V任志强就在微博上说“人民政府啥时候改党政府了?花的是党费吗?”还称“这个不能随便改!”“
我们来看看这些言论的错误在哪里?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就是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政府则是由人民代表大会所选举产生各部门所组成的,政府需要对人民负责,以人文本。两者的本质理念是一致的,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人民政府,还真的就是党政府。
我们的任总不知道党和政府的基本关系,更不知道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全社会中都处于领导地位,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有的还专门挑那些党已经明确规定的政治原则来说事,口无遮拦,毫无顾忌,以显示自己所谓的“能耐”,受到敌对势力追捧,对此他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些问题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党内决不允许有不受党纪国法约束、甚至凌驾于党章和党组织之上的特殊党员。
当然,我说这些,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我不否认,当前党和政府的某些领导确实腐败、丧失党性,但我们就事论事,谈论的是党和政府的本性,而不是这个体系中的部分人,他们代表不了党,更代表不了政府。大家既然都是考公务员的,就要区别于社会上的愤青,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我就希望你们能慢慢把思想统一到这点上来。我之所以先讲这么些话,目的也很简单,还是希望你们能逐渐把思想统一到这点上来。而不是为了考公务员才说些口是心非的话,那样的提高是有限度的。当然不是搞传销,不是给你们洗脑了,我说的也都是些真话。
言归正传,通过上面的一些理论基础,明白了公务员的最大是非,就是对党绝对忠诚,具体在党章中的描述就是以下四句话: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服从中央。这里呢,具体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对事物的认知,一种是对人事的认知。
对事物的认知,简单说,就是我们对于政府的政策、文件,要支持,赞同,哪怕今后经过历史的证明,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作为公务员,就必须要服从,执行,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但不能因此而拒绝执行。具体我们在综合分析题里,如果出现国家、某国家级领导人、某省或者部委,法律、权威政策等内容或者字眼时,一定不要否定。但是不否定不等于不辨证,这点要区分清楚,我们如何辩证呢?我们要辩证的并不是观念本身的对错,而是在落实上进行辩证,毕竟政策的出台,是站在宏观角度出发的,各地情况不同,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在具体落实上做文章。
我们先说该绝对支持的,大家看下这个题目: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请你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我们首先看题目中的“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决定”,国务院批准的,所以我们根据政府角度思维,要绝对认同。毫无疑问的支持。
这个题目是很明显的,国务院批准的,我们持绝对肯定的态度。但是还有些题目可能就没有这么明显了。
例题1:
政府现在在帮扶困难家庭的时候会和企业合作帮忙找工作,给企业钱,区对于政府购买服务帮助残疾人困难户有人说这是一种创新的方式,有人说,这是庸政懒政,你怎么看?
解析:这道题目,是当时语音平台上的一道题目,当时有不少的同学,认为这种做法是政府推卸责任的做法,是一种懒政,而事实上,2013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3〕96号文件《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新一届国务院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作出重大部署,明确要求在公共服务领域更多利用社会力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因此,如果我们知道这个知识点,那么对于这道题目的大体方向就不会错过。即便是你没看过这个知识点,那么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广大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鼓励大胆创新的,所以,对于政府创新的一些措施,我们目前的态度,是应该持支持态度的。即便是创新的东西不完善,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下面我们来看下这个题目的参考答案:
对于政府购买服务帮助残疾人苦难户,我有以下看法:
第一,这种方式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和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逐步多样化。但是,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相比,不少领域的公共服务存在效率不高、规模不足等突出问题,迫切需要政府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有效发挥市场力量,以便于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而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是值得肯定的。(背诵)
第二.这种方式是顺应群众需求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内容要适合市场,并且是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而且要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才能真正做到服务人民。题中的通过向企业购买服务帮助帮助残疾人困难户,有利于降低服务成本,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水平和资金效益,也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具有充分的借鉴意义。。
但是,要达到我们的初衷,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做好做好宣传引导。要广泛宣传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做好政策解读,加强舆论引导,防止出现题中所述的认为是庸政懒政的现象。
二而要严格监督管理。遵守相关财政财务管理规定,确保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资金规范管理和使用,一方面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另一方面,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的监督和审计工作。
因此,我对题中现象,是充分肯定和赞同的,是一直值得肯定,值得推广的创新方式。
例题2:有些人认为从“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角度,要求恢复五一长假,对此你认为应该恢复五一长假吗?
解析:
种题有许多人会模糊处理,说不管支持还是反对,都有道理。但我们要注意,取消长假,是国家政策,显然,国家在取消长假时,肯定考虑了经济因素,从全局角度权衡利弊时才决定取消。因此,不能对取消长假一事辩证。比如我们要辩证,取消长假后,可能会对群众的出游造成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安排出游,并且在提高旅游经典质量和交通保障上下功夫,提升旅游的满意度。
然后我们说下非政府的观点怎么看待,我们再次以任志强为例,他在某期“大炮有约”中再次炮轰楼市,称中国房地产市场从来都很好,一直都是政府在瞎拨弄,出台一堆烂政策,然后不断去纠错,才导致了今天中国楼市的高库存。就是因为政府管得太多,所以才会出现问题。相信很多同学看到此题,可能要开始认同任志强了,但任志强是谁?房地产商人!他不是公务员,他考虑问题只会从商人角度来看,看问题不全面,推而广之,到所有专家都一样。在这里,楼市调控政策,都是国家层面的,你作为公务员就应该无保留支持,千万别辩证、别否定。所以在面试题中遇到有人说、某专家说,只要不是当国说,那都不一定正确。
参考答案:
就我个人观点,我是不主张恢复五一长假的。理由如下:(是什么)
第一,从经济的角度看,以五一长假“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看似有一定道理,但是,五一长假毕竟只有7天,所能刺激的消费是非常有限的。我们拉动内需,刺激经济不能仅仅只靠放几天假,而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优化升级经济结构来促进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增长。(为什么,反面分析)
第二,从社会和生态保护的角度看。五一长假容易造成游客聚集,交通拥挤,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节假日出游的需求也是水涨船高。但是景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大量游客的涌入,必然会对景区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部门游客素质不高,更加剧了这一影响,如果因为金山银山而损失了绿水青山,那是得不偿失的。(为什么,反面分析)
第三,从节假日本身看。上半年有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下半年的节日只有中秋节和国庆节。如果恢复五一长假,就导致节日更不均衡了。(为什么,正面分析)
综上所述,我认为五一长假确定为三天,是国家已经充分考虑了各项因素,经过充分论证才提出的,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我们作为社会一员,要全面分析问题,积极支持国家政策。(怎么做,支持取消五一长假)
当然,我们再次强调,对政府无条件支持的,是于政府宏观性、政策性的东西,而非某一局部的内容。比如2011国考真题:某地区推行一项措施,本地区未就业大学生如果超过半年,政府将为他们发放失业保险金,你怎么看?这就是属于某地区的东西,可能是市,也可能是县,可能这个事已经被上级批评过了,被新闻媒体曝光过了,现在拿来考你,那你就需要认真分析题干内容来答题了。一般国家性的东西,毫无保留的支持,省级层面的东西,一般是支持的,市级以下的,往往要辩证看待了。当然,这只是我们用来判断的一个依据,并不绝对。
比如:
例题3:政府在征收了例如计生费、停车费等后却没有向社会公开钱去向,有媒体对此提出批评,很多网友也追问钱的去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解题分析:
这道题目很明显有三个主体,政府、媒体、网友,可以运用主体分析法。也可以用句读法:点1:政府在征收了例如计生费、停车费:这些收费是否合理?点2:没有向社会公开钱去向。不公布去向,是否存在问题,信息不够公开透明,剥夺了百姓知情权;点3:媒体对此提出批评媒体的批评是否中肯,有何作用;点4:网友也追问钱的去处:这是网友的一种网络监督。
参考答案:
对于题中现象,我有如下看法:
第一,政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收费,本身是合理合法,经过论证的,但是根据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收取的费用应该向全社会公开,让群众知道每一笔收费的用途,以免产生暗箱操作。而公开公正、廉洁高效正是法治政府的标准之一。题中所述现象,恰恰反映了当前某些地方政府的思想观念转变还不到位,贯彻依法行政的理念还不彻底。
第二,媒体的批评,是对政府行为的一种有效监督,毕竟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掌握着强大的公共权力、公共资源,直接关系百姓民生,如果不接受监督,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断浆的孤舟,很容易走向偏途,而媒体监督恰恰是非常有震慑力的一种方式。但媒体监督要客观公众的报道,不能以偏概全,以免激化社会矛盾,造成不良影响。
第三,网友也追问钱的去处,说明了随着社会发展,公众对于参政议政的诉求不断提高,这是一个社会民主进步的表现,也是老百姓物质生活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自然觉醒。对于群众监督,政府的各收费部门要高度重视,在官方网站予以公开,这也是政府提升自身公信力的途径。
总而言之,无论是媒体监督还是网络监督,都是对法治政府建设的一种良性促进,政府各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更好的完善信息公开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