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桩

以武学打开世界

四、天元桩

(一)凤凰展翅

掌托日月

阴阳交合

接丹田养气式。两手沿任脉自下丹田向上摩擦至天突穴,桡侧旋腕翻掌,掌心向前,两手臂向左右平伸,高与肩平,坐腕竖掌,用意力左右分推,如撑弓之势,如凤凰展翅,稍停。缩肩,屈肘,平掌,掌心向下,两臂如海鸥展翅,稍停。坐腕竖掌,两臂用意力向左右分推,成凤凰展翅,稍停。两手臂向头顶弧行至头顶上方,手指虎口相对。掌心向上,直臂向上推举,意托举重物,如掌托日(白大)月(夜间),稍停。尺侧旋腕翻掌,两掌心对向百会穴,意如两个反光镜聚光于百会穴,稍停,意念向百会贯气。然后两手掌心向内,沿任脉缓缓导气下行,身体随之下蹲,意引天阳之气归于下丹田。导引至下丹田。来自“武宗Kungfu”公众号·两手相叠合扣。重复上述过程,以成阴阳交合。重复3~18次。逆武呼吸,凡上提、上行、屈肘、翻掌时吸气;下按、下行、伸臂、推掌时呼气。

(二)球沉上托

接上式。当两手引天阳之气归下丹田,两手相叠合扣丹田,身体随之下蹲,稍停。两手向左右后下方分开全45° ,掌心向下,尺侧旋腕翻掌,掌心向上,如托球底,球重如铅,缓慢上托过头,臂与地面夹角45° ,身体随之直立,稍停。意念球重臂力不支而下沉,手臂随之缓慢下降至原位,而手掌总不离球底,身体随之下蹲,稍停。上下重复3~18次。逆式呼吸,上托时呼气,下降时吸气。

(三)托天站立

接上式。当两手臂托球过头,与地面成45°时,两臂举手,上托掌心斜向上方,身体直立,头颈正直或微仰,两手臂挈天,如托住无边无际之天体,如盘古开天辟地后,双手举起,欢快愉悦之心境。意守劳宫穴和百会穴。如置身于万里晴空,一轮红日普照之下(白天)或置身于一轮明月当空之下(夜间),天元之气自头顶直泻足底。逆式呼吸,吸气时意念天阳之气自劳宫穴和百会穴吸入体内;呼气时意念体内浊气从两足底涌泉穴排出。站立时间,因人而宜,以小劳不倦为度。

(四)百会开合(上丹田开合)

接上式。两手向百会合拢,身体随之下蹲。当两手靠近百会穴时,手指屈曲,指端对百会穴,意向百会贯气,稍停。两手臂弧形向上左右张开,复成托天站立。重复3~18次。逆式呼吸,百会合时吸气,百会开时呼气。·来自“武宗Kungfu”公众号·百会穴之开合,恰似一朵莲花之开合,合吸天阳之气,开呼意迎天阳之气。

(五)丹田养气

接上式。当百会合毕,两手掌心向内,从百会向前下沿任脉缓缓下行导引,意引天阳之气归下丹田。至下丹田,两手相叠合扣,直立。如站在明娟阳光普照之下,彩云虛飘之中(白天);或站在皓月当空之下,皎洁银光洒满大地之中(夜间),怡然自得,静观丹田之凹凸起伏。时间至少5分钟。

五、收功

(一)天地气交

接丹田养气式。身体缓缓下蹲,两手自丹田向左右后下方分开至45°,掌心向下。身体缓缓直立,手臂随之缓缓上提,意念劳宫穴吸提地阴之气。手臂提高过顶,肩臂夹角45°。尺侧旋腕翻掌,掌心斜向上,成托天站立式,同时意念地阴之气自涌泉渐次升腾直至头顶与天阳之气相交,地气上升,气腾于天。稍停。两手向百会合拢贯气。掌心向内,自百会向前下方,沿任脉缓慢下行,至下丹田。身体随之下蹲,两手相叠,合扣丹田。同时意念天阳之气自头顶百会下降直达足底涌泉穴。下交于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来自“武宗Kungfu”公众号·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阴阳交泰,阴阳化合,则人康泰。在两手自百会沿任脉下行中,经过印堂、膻中、神阙、气海、关元等要穴处,均需稍停,意念劳宫穴向内贯气。最终将上、中丹田之气引入下丹田,成“三田归一”。上升下降重复3~18次。逆式呼吸,上提、百会贯气时吸气;下降、翻掌托天时呼气。

(二)松静站立

接上式。两手自丹田弧形分开置大腿两侧,掌心向内,恢复至“预备式”,站立1~3分钟。

(三)浴手

干擦手背左右各10次,对擦手掌10次,或以热为度。同时擦指縫,捻搓手指。

(四)浴面

两手掌擦热后掩面,掌心对目,四指掩额上至神庭,拇指大鱼际掩颧,小鱼际挟鼻,稍停。两手用力下摩至承浆。下摩时两手中指、无名指、小指沿正中部位下行,至承浆时中、无名指轻点之。复由原路上行,不用力。上行至神庭,用力左右分开摩擦至头角(头维),掌摩擦过耳轮(城廓)沿两颊摩擦至下额相合,此为浴面一次。复由正中上行至神庭,不用力;再用力下摩擦至承浆。不用力上行至神庭,用力左右分开摩擦至头角,掌摩擦耳轮,沿两颊摩擦至下颌相合,此又一次。如此反复浴面10次。

(五)梳头(五龙爬山)

两手指自然分开,指端按住前发际,拇指在头侧,无名指小指在中,中指、食指均分其间。五指各司其线,向上后抓点,梳拢头皮皮发至项后发际,此为一次,重复10次。

(六)擦项(擦天柱)

右于掌按住左顶肌,手指者力抠住右项肌,用力向左侧摩擦;接着右手掌按住右项肌、手指着力抠住右项肌,用力向右侧摩擦,如此左右交替进行,各10次。

(七)背后七颠

身体自然直立、两足跟翘起,重心集中脚尖(掌),稍停后,足跟突然下落,而全身颤动,尤以脊柱、头部为显,重复7次,古有“背后七颠百病消'之谓。

(八)睁眼、自由活动,抖身、散步、以防气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