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和合谓之道

阴阳和合是什么意思?

一为万物,二分阴阳,三者天地人。四象东西南北。五行金木水火土。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静态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动态现象如雨水的天降地受、月光来自日光、昼亮夜黑、寒冷暑热、男上女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舆,占卜等。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

和合

(一) 和合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神名。

(二) 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和合的合,指结合、融合、合作。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 ; 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联用。 《易经》和字凡两见,有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 《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多冲突的处理;合指相合、符合。

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也就是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例如,这个世界上只有母鸡,而没有公鸡,那么母鸡无法繁衍后代?若只有公鸡,也是一样无法繁衍,必须要公鸡与母鸡交合才能繁衍下一代。这是我对阴阳和合的理解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什麼意思?

“阴阳”指自然界昼夜交替、寒暑往复的变化。还有,是“术数”而非“数术”,这个有N种意思,中医上可以理解为各种养生方法。这句话出自《内经?上古天真论》,意思是顺从自然界的变化作息生活,并适当运用各种养生方法。

法于阴阳说的是人要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随四季的变化而适时增减衣被等。和于术数说的是人要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合理饮食、生活规律、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不过度劳累等。

太极混元一气,含藏阴阳。阴阳始判,清浊肇分之际,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欲得天清地宁,必要阴阳平衡,二气相交。所谓孤阴不生 ,孤阳不长,实为体道之真言也。只有二气交感,合二为一,达到平衡,方能生育万物。故处至上之位也,必要谦下而守之,此之谓达到中平,遵循大道之智也。

阴阳合和才是道

修真,讲善为、慈悲、减欲望、做人,这些都是有为之法,也是方便法,既是有为法,就要有适度之尺寸,必须要有师指捏拿得当,方可不偏。

度过了有为法脉,就是无法自觉的境界,是属无为之道,这是开启无量智慧后的证道成熟阶段,而这一阶段,是身受生活的磨练,坎坷的经历得以品尝的多味验证,这非是书中所描述清楚的,需要自己的品尝,回忆起来,有酸楚,流泪,苦涩和甜蜜的历程,这些在生活中所亲受的,才是证道的珍宝,没有这些无从证道,但是,仅依靠这些,也不能成就,还需要什么呢?

需要聚德、垒功、静定,从而依靠智慧来觉证,这是经验、智慧、亲受、品尝、验证后所产生果实啊。

说白了,就是在道心的把持下,你还需要体验你生活中的所有。

说,我就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你只能在一方面得证,不能圆满,阴阳合和才是道。

为什么说证道人,入得水火而不受焚淹,你真的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吗?水可水,非常水,火可火,非常火。

一个证道者,仅在善圈活动,不觉黑暗之势力,那是虚名,不实为证。

一个大德高人,仅在寺院显赫,在社会中什么都不会的主,也不够修行人,话,就在此点到为止。

为什么这样说,比如,你没品尝过苦味,只吃甜食品,你也不知道真甜之味身在其甜不觉甜。有苦有甜真明显。

不会劳动,不会技术,不会生活,不会不明,尽照书本,可不是证道人。充其量其是鹦鹉学舌,这样的所谓修行人,可不少啊,而这样的人,还被众人捧的高高的,供养之,朝拜之,这是什么行为啊?迷雾者拜盲人,聋子拜瞎子,瞎子对聋子指使,说什么也不懂,照做求是,偏指而就。

可怜的聋子,而瞎子所指,其自己也不知是啥,全凭猜想,聋子还感谢他呢?

瞎子念书,不能离位,离位漏馅,是什么意思呢,照本宣科,不能应机讲法也,他们会让你看书,还是看书,看到死,还是看书,至死感谢大德有书所看,我见一所谓的大德,他把一事给解释的驴唇不对马嘴,可有人信啊,这大德不证,但名气大啊,人家是出家人啊,人家就讲善,慈悲了,受人敬啊可这善和慈悲,能证道吗?

好比说,制造产品,他就讲产品要好,质量要高,这是口头禅,可实际,他不会产生,也不会技术,别人还对他恭敬有加,而真产生者,实际操作者,没人理会,所以,这个现象不透,就要被忽悠下去,就不能正本清源,迷了世人几千年的打着修行的幌子招摇撞骗,必须揭露之,明昭天下而求实,不然,就别说了,就继续的受骗好了,继续的迷雾下去好了,继续的随波逐流好了。

任重道远,不能急速,本着自然真常之道,循序渐进的规律,逐渐透见,一个不知道砍砖断石之法窍的人,如果去评论断砖石就必然走失真法之要诀。此理可举一反三,一个不没成过家,没生育过孩子的修行人,是言不出正确教育孩子方法的。一个暴跳如雷的家伙,是不能反思已过的。一个偷鸡摸狗的人,是不会理解慈悲者的胸怀的。一个不懂礼貌的人,是不会明白传统文化内涵的。因此,人之心,繁杂、波动、不稳、是修行之禁忌也。要先学习法理,明白法要,清楚法诀,才能正确修度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