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这样的缺德事可不能做,会有报应的 2024-07-29 17:20:58 春天“生而勿杀”,医学同政治有关系,不要杀生。“予而勿夺,赏而勿罚。”对于生物世界,只能够施出去,不要罚,不要杀生。你们都晓得“秋后算帐”,对不对啊?为什么呢?中国以前的法令,就是犯了重罪的,除非很严重的,很少当场处理的。判决以后,一定等到秋天处决,就是根据气候时令,因为春天不准杀生,所以“秋后算账”是这样来的。秋天到,该杀头的才会杀头了。以前几千年帝王政策,说春天是不杀的。所以古人有两话话:“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春天的鸟不准打,因为小鸟正在窝里等着母亲回来喂呢!中国文化“天人合一”这个道理,同气候是有连带关系的。《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东方出版社)-----------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人就是禽兽之一种,现在说得好听一点,人也是动物之一种,所以我们不必看不起禽兽。以哲学的眼光看,对中国文化中的一句话“人为万物之灵”,我第一个反对,不承认人为万物之灵。站在万物公平的立场上看,人类是万物之中最坏最坏的一种动物,什么东西都吃,什么东西都杀,什么东西都用。假使站在猪、牛的地位看人类,若说人为万物之灵,那就更是奇怪了。所以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几希就是“太少了”,这还是客气话。其实中国文化,儒道不分,在上古时期的文化,非常清楚,人与禽兽是不分的。那时人的名称为“倮虫”,就是一只虫,现在我们叫老虎为大虫,人也是一个大虫。而且人这个虫,还不如别的虫,是光光而来的,什么都没有,靠杀别的生物,以其皮为衣,吃别的生物的肉为食。所以人的本身的确是一个“倮虫”,为万千生物中之一而已。所谓“万物之灵”只是人类的自我标榜罢了。《孟子与离娄》(东方出版社)-----------“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天下最柔的人体,就是刚刚生下来的婴儿,古书上叫做“赤子”。为什么叫“赤子”呢?刚出生的婴儿,全身是红彤彤的赤色,所以叫赤子。赤子全身都是血色,使人感到不敢抱,练过拳的人更不敢抱,因为赤子像是一堆豆腐一样,生怕会碰破他。“含德之厚”,讲道德修养做工夫,就像是做到赤子这个境界。一般婴儿的心理,是没有是非观念,没有善恶观念,没有好坏观念,没有香臭观念。不论坏人好人来逗他时,他一样都笑,因为婴儿没有后天的分别意识。对于赤子,据老子说“蜂虿虺蛇不螫”,这些毒蛇猛兽,像蝎子、蜜蜂、四脚蛇、毒蛇等等,爬到婴儿身边也不会咬,只有极少的例外。如果婴儿动一下,有些小动物,受惊吓才反攻,虽然婴儿的动是无心的,小动物因害怕就螫人反攻。像蜜蜂飞到我们脸上,停着不动,你不打它,也不赶它,它也不会螫人;蜜蜂之所以螫人,是因为人先有怕它的心理作用。我曾经在山中走路时试验过,对蝴蝶说:“来!来!”它就飞到我手上站着,还跟着走了半天路,然后对它说:“走吧!走吧!飞走吧!”它就飞走了。那就是感应,生物跟人一样,具备了慈悲、爱心,没有侵害心。其实也无所谓爱心,而是一个自然的生命,与人无争,与其他生物没有利害关系。当小孩子身上停了蜜蜂,便叫孩子不要动,人不动它就没有关系。蜜蜂停在人身上是在做工,希望找到一点汗汁,它只要沾一点汗就飞走了,因为蜜蜂把百花的蜜采来了以后,没有一滴人的汗渗进去,蜜就冻不拢来。像我们做豆腐一样,不放一点石膏下去,煮好的豆汁就冻不拢来。如果蜜蜂来了,你不去打它,它也不会螫你,所以对于婴儿,老子说蛇蝎不会螫他。其实,吃人的猛兽,对于在它面前的婴儿,也不一定会去吃的。古书上也有记载,婴儿丢在旷野,许多猛兽或者豺狼、老虎,乃至于万兽之王的狮子,有将这婴儿抱回去喂奶养大的事例。可是一个婴儿的尸体丢在那里,猛兽就会吃掉他。我们常常讲,“人为万物之灵”,我说以哲学的观点来讲,这是人类自己吹牛的话。你是万物之灵,万物并没有承认哦!万物看我们这些人是万物里最坏的,草也吃,牛肉也吃,老虎也吃,能吃的东西都把它吃掉,人最坏了。所以在道家的观点,“而人未必无兽心”,你以为人最好吗?有些人看样子是人,实际上他的思想、他的情绪、他的想法是禽兽,比猛兽还坏。但是明知道这个家伙是很坏的,因为他样子是个人,所以我们人就忘记他的兽心而对他很亲近。“而禽兽未必无人心”,虽为动物,但是他们的心可能跟人一样,因为样子跟我们不一样,所以我们人都注重外表,反而与他们疏远。人类不过是生物界的一类。现在人类自己认为最高明,人类自己有自私的心,而且有一种傲慢的心,不断消灭其他类的生命,以致战争连连,就因为我们千万年来消灭其他的生命太多了,人类应该受一点报应。《老子他说》《列子臆说》(东方出版社)-----------“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两句话是说明孔子做人做事的态度。他钓鱼就是钓鱼,不用机械性的方法,不用大网去网(纲即是网)。以现代的生产观念来说,这种态度又是落伍的了!如果说光是用钓竿去钓鱼,连企业公司都不要设立。这简直与经济政策完全相违背。但这个话不是讨论生产问题,是个人作人的原则。就是说他钓鱼也好,做什么也好,不喜欢用机心来整人。“弋不射宿”,打猎的时候,拉弓射箭,不射宿鸟,就是对还巢的鸟,栖息在那里的鸟,他是不射的。这一点也代表中国过去文化的一种精神,现在说起这些中国文化,从另一方面看,都是落伍的思想了。但以最新的观念来说,又不落伍了。现代的生物学家,尽量提倡爱,爱动物,全世界都组织保护动物会,保护野生动物会,提倡禁猎。我们过去认为,爱护动物是应有的道德,如相传的“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中国人都晓得,过去小孩读书,老师都教的,成为生活教育。春天,鸟刚孵出小鸟的时期,不要去打,否则母鸟被打死了,小鸟将在巢中饿死,非常悲惨。这种教育,看起来好像是一件小事,但是扩而充之,就是仁爱心。《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赞赏 赞 (0) 相关推荐 老子为什么将蕴含深厚道德的人比作赤子?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 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老子.公刘版>上卷. 第三编,德经 第十二章,赤子的厚德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毒虫不螯,猛兽不据, 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 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55 第三卷修内篇 A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怒,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 ...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经》闻风悦记No. 55 55.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 南怀瑾老师:一个人只要这样做了就会不自觉地怕人 古人说"求于人者畏于人",所以我常常说笑话,告诉年轻同学,过去我没有钱的时候,向朋友借钱,我有个哲学.我一进门,不要讲什么客气话,也不坐下来,直接对朋友说我今天来借钱的,有没有?他 ... 南怀瑾老师:照我说的做不通的地方才能通,做不到不可能有最高的成就 [2009年9月南怀瑾老师主持最后一次禅七时的珍贵开示] 南师开示: 很多做运动的.做瑜伽的,注重身体的气脉.千万注意!真在修气.修脉,要小乘的禅定,就是坐的七支坐法姿势那个,不动,任何的,譬如肩膀上 ... 南怀瑾老师:如果你把做这些事以为是事业,错的一塌糊涂 大家常常把做生意称为事业,常听到"你做什么事业?"这句话错了!做生意不能算是事业. 事业的定义,在<系传>里很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是什么呢?"举而之诸天下之 ... 南怀瑾老师:做好事很多意想不到的跟着会来,没有智慧就会“慈悲生祸害” "行善不以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行善不以名",一个真正做好事的人,不是为了求名,为了别人表扬.宣传才去做 ... 南怀瑾老师:这一关实在不好过,别说你没有这样做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是孔子的弟子,姓言,名偃,子游是字,少孔子四十五岁.他问孝,孔子讲解很明白,他说现在的人不懂孝,以 ... 【教育读书】南怀瑾老师:读书做学问,先求渊博,还是先求专精? 让知识回家 一站式收藏您的阅读与创作 [教育读书] 南怀瑾老师: 读书做学问,先求渊博,还是先求专精? 一,南怀瑾老师:孔子的"通识"教育 "游于艺&qu ... 南怀瑾老师:读书做学问先求渊博还是先求专精 一.南怀瑾老师:孔子的"通识"教育 "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 其中的"礼",以现代而言,包 ... 【南怀瑾老师】做善事必须要小心的道理 做善事必须要小心的道理 本文摘录自 <列子臆说> [杨朱曰:"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 这一段就看到杨朱 ... 南怀瑾老师:逸则淫,容易生恶念,所以人还是要多这样做 左丘明的<国语>一书中,有一篇敬姜论劳逸,叙述鲁大夫公父文伯的母亲--敬姜,对儿子的一番教训,政治思想非常高.她说人必须要接受劳苦的磨练:"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