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211:亲政篇

王鏊(ào):1450年~1524年,字济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名臣、文学家。明宪宗朱见深成化间乡、会试第一,授编修。明孝宗朱佑樘时历侍讲学士、日讲官、吏部右侍郎等职。明武宗朱厚照时累迁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当时刘瑾专政,王鏊因志不得行而辞官归乡。王鏊博学能文,著述颇丰,有《王文恪公集》、《震泽编》、《震泽集》等传世。


》之《》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pǐ)》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下之情壅阏(è)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pǐ)也。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

1、易:指《易 经》;《泰》、《否》均为其卦名; 2、泰:通畅、畅达; 3、壅阏: 阻塞不通; 4、否: 指闭塞不通。

君臣相见,止于视朝(cháo)数;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

1、视朝:谓临朝处理政事; 2、刻:古代计时单位,一昼夜为一百刻,数刻指时间极短; 3、关接:谓接触; 3、刑名法度:指各种礼法、法律和制度; 4、故事:旧时的典章制度; 5、常朝:臣子一般而例行的朝见君主。

堂陛(bì)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lú)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视之,谢恩见辞,惴(zhuì)惴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1、堂隆:谓宫内的厅堂及台阶;悬绝:相差极远; 2、威仪:帝王的仪仗及扈从;赫奕:形容显赫貌; 3、御史:官名,职责为纠察弹劾;纠仪:对仪表进行纠察; 4、鸿胪:指鸿胪寺的官员,职责为朝祭礼仪的赞导; 5、通政司: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 6、特:仅仅,只不过 ; 7、无他:没有其他的原因。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曰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视路寝听政。”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上下之(fèn);听政而视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

1、内朝:古代天子、诸侯处理政事和休息的场所,与“外朝”相对而言,内朝有二:一在路门之外,是处理政事之处,又称治朝;一在路门内,为处理政事后的休息之处,又称燕朝; 2、库门:宫门,周代天子宫门有五重,由外向内依次为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 3、玉藻:《礼记》中的篇名; 4、路寝: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 5、正:使动用法,犹匡正;分:名分。

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jì)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dàn)为外朝。

1、大司马:汉承秦制,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汉武帝罢太尉置大司马,掌管军政;前后左右将军:汉代称皇帝左右的大臣为大将军,前、后、左、右将军等;侍中、散骑:均为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的官吏; 2、中朝:自汉武帝始把朝官分为中朝、外朝之官,中朝即内朝; 3、六百石:大约相当明朝正四品官;石:官俸的计量单位,秦汉以之为官位的品级。

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焉,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又北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

1、元正:元旦,正月初一; 2、御:皇帝驾临; 3、朔望:朔日和望日,即农历每月初一和十五; 3、听朝:临朝处理国政。

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zhēng)、冬至、圣节称贺则大庆殿,赐宴则紫宸(chén)殿或集英殿,试进士则崇政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

1、常朝:日常的朝会; 2、起居:每五日群臣随宰相入见皇帝,谓之起居; 3、正且:元旦,正月初一;圣节:自唐玄宗后的历代皇帝的生日皆称为圣节; 4、轮对:“轮当面对”的省称。 宋制,官员轮值上殿策对时政利弊,谓之“轮当面对”; 5、遣意:此指前代事物所留下的意旨。

盖天有三垣(yuán),天子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1、三垣:我国古代把天体的恒星分为三区,叫做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2、象:效法,仿效; 3、太极:指太微垣。

国朝圣节,正旦、冬至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jiǎn)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

1、遗制:指前代留传下来的典章制度; 2、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1368~1398; 3、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1402~1424; 4、便殿:正殿以外的别殿,帝王休息消闲之处。

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bì),(xiǎn)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矣。

1、壅隔:阻塞、隔断; 2、閟:幽深; 3、鲜:很少;或:代词,有人; 3、孝宗:明孝宗朱祐樘,1488~1505年在位,年号弘治,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 4、方将有为:正准备有所作为; 5、无禄:犹言不幸,指孝宗死了; 6、恨:遗憾。

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chǎn)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

1、惟:希望,愿;圣祖:指明太祖朱元璋; 2、刬:同“铲”, 削除; 3、侍从:此指翰林院里的文学侍从,包括学士、 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等;台谏:唐宋时司纠弹者为台官,司建言者为谏官。明朝合二为一,以给事中监领监察与规谏; 4、诸司:各个政府机构或部门;咨决:请示报告。

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dǎo)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wǎng)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1、道:同“导",教导; 2、自尽:详尽地陈述自己的意见; 3、九重:指官禁之内,因古制天子之居有九重门,故称; 4、唐虞:唐尧和虞舜的合称,古人以其时为太平盛世; 5、嘉言:美善的言论;罔伏:无所藏匿,此句谓好的建议或意见都一定会被采用; 6、野无遗贤:民间没有遗而不用的贤人,谓人尽其才,政治清明;野:民间; 7、亦不过是:也不过如此。

《亲政篇》全文:

《易》之《泰》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pǐ)》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è)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pǐ)也。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cháo)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bì)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lú)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惴(zhuì)惴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曰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视路寝听政。”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fèn);听政而视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jì)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dàn)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又北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正(zhēng)旦、冬至、圣节称贺则大庆殿,赐宴则紫宸(chén)殿或集英殿,试进士则崇政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yuán),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正旦、冬至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jiǎn)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bì),鲜(xiǎn)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刬(chǎn)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dǎo)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wǎng)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清 吴楚材 吴调侯《古文观止》评:

稽核朝典,融贯古今,而于兴复内朝之制,深致意焉。人主亲贤士大夫之日多,亲宦官宫妾之日少,则上下之情通,而奸伪不得壅蔽矣。谁谓唐虞之治不可见于今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