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矿工记忆里的阵痛

初冬季节,暖暖的太阳多了几分凉凉的清冽。在这山寒水冷的季节里,如果行走淮南市洞山东路大通区居仁村路段,你会在宽敞的道路南侧,看到一座侵华日军留下的碉堡。这座碉堡在白天看去,也有些阴森。它的高度有14.1米,所以俗称炮楼。它在档案里的名称叫站后碉堡。无论它有怎样的名称变化,都改变不了它是侵略者遗留下来的罪证这一事实。

站后碉堡的得名,源于它在当年的大通火车站的后面。也就是现在的淮南矿业集团地产公司附近。1938年6月,淮南沦陷。日军为了我方军队的袭击和矿工的暴动,便于掌控大通矿区,强迫矿工在恶劣的环境里超强度劳动,也是为了把掠夺的煤炭运走,在1939年秋天修建了此处军事设施。     

站后碉堡的墙有1米厚,内部有四层,顶部的周围是垛口。它是日寇在大通修建的36座碉堡中最高的一座。虽然它当时控制了东、西交通的制高点,但是,侵略者注定控制不了自己失败的命运!

日军侵华事实确凿,必定还会遗留一些罪证。在炮楼的东北方向,是大通街道站后社区,那里有一栋红砖苏瓦的平房——三车间12栋。在这栋平房的西头,还有一座侵华日军遗留的碉堡。这座碉堡通高3.8米,整体较矮,俗称它为地堡。

地堡建于1938年,墙厚约0.8米,由红砖砌成,地上两层。墙根部分被水渍腐蚀的有些粉化。2013年,它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侵华日军的淮南罪证遗址之一。

它现在被圈在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我踩着石头举起手机从石棉瓦的缝隙里拍下了它的全景。它掩映在一棵小果树旁。我的动静引起看家犬的一阵叫声,院子里放养的鸡、鹅也摇摆着身体走动起来。走出地堡门的一只白鹅好奇地瞅着我。它不知道它现在自由进出的门,在78年前是荷枪实弹的凶残日军出入的地方。

说到碉堡,必须要提到碉堡水牢。它在大通万人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侧约300米处。现在那里叫做“侵华日军淮南罪证遗址”。经过遗址石碑向东走,就是教育基地广场。

广场的北面正在修一条路,低低的路基上洒满了一层白色的石灰。沿着白石灰路向北走了约100多米,在石灰路的西侧有一条废弃的柏油路。灌木和杂草已经侵入道路。

走在这小道上,可以清楚地听到沙沙的脚步声响在密林深处。太阳冷冷清清地挂在天上,初冬的苦霜凄凄,覆盖了周围的一片衰草枯杨。前面的矮树上,站着几只小鸟,人类的到来使得它们扑打着翅膀,倏忽一声飞向远方。此时虽然不是静夜清光,但是令人唏嘘、胆寒、惆怅。

这里是曾经的大通矿南部地区;这里曾经满是矿工的呻吟;这里掩埋过上万名苦难矿工;这里永远是矿工记忆里的阵痛。

1938年,是抗日战争的第二年,这一年全国战事吃紧,淮南沦陷,日军霸占了大通煤矿。这一年黄河花园口决堤,许多河南灾民逃荒到了现在的淮南大通矿区。那个时候这里隶属于怀远县,叫做舜耕山乡。

他们和一些本地人迫于生计在日本鬼子的刺刀和棍棒威逼下,整天进行奴隶般地劳动,受尽了非人的折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国内经济萧条,这直接促使日军无休止地压榨中国矿工。汉奸和把头为虎作伥,想尽办法威逼矿工就范,碉堡水牢就是威逼的场所之一。

寻找碉堡水牢这个日军罪证,还要继续沿着羊肠小道向前走。它在原大通第一小学校园的西北角。这所成立于1946年的小学,是大通二小和淮南八中的源头。随着淮南对煤矿塌陷区治理力度的加大,周围的住户几乎全部搬迁走了,大通一小也随之搬迁去了九龙岗。

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大通一小的地上建筑除了校园西北角的几处砖头垒成的乒乓球台还存在外,仅仅几年时间,楼舍和操场等等就全部消失殆尽。空余满眼的孤寂,偶尔还有两只小狗远远地向着我们发出犬吠。

碉堡水牢建于1939年冬,它的周围现在砌着一圈围墙。从外面看上去,它是圆柱形的,用方形石块砌筑。据同行的杨先生介绍,它的上层是碉堡,直径有7米。地坪以下是水牢,深2.2米。与万人坑教育基地里的秘密水牢不同的是,碉堡水牢是保存相对完整的原始建筑。

由于碉堡水牢唯一的铁门紧紧地锁着,我无法看到它内部的状况。同行的杨先生就把他以前拍摄到的场景图片发给“诗意八公山”使用。我在编辑这张图片的时候,电脑里的QQ突然发来一条信息,一个男人的声音“啃、啃”两声。吓的我当时浑身颤抖,倒吸一口凉气,打个激灵。那声音分明是被囚禁折磨的矿工在低吟;又像是荷枪持棒的日军和汉奸在恫吓一声。

从1939年开始,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这所碉堡水牢里面关押了不计其数的矿工。只要有人稍微反抗日军和汉奸把头的残暴压榨,就会被投进这黑暗冰凉肮脏的水牢。碉堡水牢的上面是全副武装的四处窥觑的日军,里面是被捆绑关押的手无寸铁的面黄肌瘦的矿工。这里进来的是活人,出去的是惨不忍睹的遗体。

侵华日军和汉奸把头一方面从肉体上无休止地胁迫矿工劳动,另一方面又大搞迷信,想从思想上麻痹矿工。把发生的发火,透水,冒顶,瓦斯爆炸等事故说成是矿工没有祭拜窑神导致的。他们克扣每名矿工三个班的工钱,于1941年修了一座窑神庙。

这座窑神庙位于现在的大通二小北面,居仁村的西面。占地94.5平方米。因为年久失修,有倒塌的危险,为了留住此处日军罪证,1988年淮南市政府拨款进行了重修。

我赶到这里的时候,大门紧锁,无法进入,只能从围墙外面望过去。它是一座灰瓦屋顶,斗拱飞檐的日式建筑。为了取景它的全貌,以警示世人,我爬上西边围墙外面的一堆砖石。

我看到窑神庙的前面有开阔的场地,还竖着一面石碑,不知道写的什么内容。据说庙内设有神龛。原来供有三尊神像,中间是骑着毛驴,脖子上挂着一串铜钱的太上老君,左边的是火神,右边的是水神。

现在,我看到在窑神庙的走廊上挂着几只看护人腌制的鸡、鸭、猪肉等腊货。这些现在人常见的食品,在日伪时期的矿工餐桌上是不可能出现的。他们果腹的只有野菜和糠麸。

我有着满满的爱乡情怀,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父老乡亲。我常常用足迹丈量毓秀淮南,把拳拳的情义倾述给“诗意八公山”。

但是,在行文本篇的时候,我泉涌的文思枯竭了。我审慎的不敢下笔。文字和话题一样晦涩。我不知道怎样去描述侵华日军那令人发指的罪行,我的心中充满愤怒和悲恸。但是,我不想呼天抢地似的哭诉,我也不习惯用污言秽语去诅咒那些罪行。那是一段凄风苦雨,那是矿工们记忆里的阵痛!

明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的苦难日!我旧事重提,只是希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我们有时候表现的有点极端——要么牢记仇恨,大搞狭隘民主主义;要么崇洋媚外,趋之若鹜。今天,我展示这组图文无非就是希望您能真切地了解历史,正确地认识历史,永远不要遗忘那一段血泪史!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

历史不忍细读!我们泱泱中华是个大气磅礴的民族。我们可以宽恕一切罪行,但是千万不能忘却。在大通绵延的一座座山头上,曾经密集地布置过日军36座碉堡。碉堡里的枪口曾经对着集中营似的大通矿里呻吟劳作的矿工们。

今天的您沐浴在和平的阳光里,享受着宁静幸福的生活。这是无数先辈用生命和热血换来的。希望您能珍惜,希望您居安思危,勿忘国耻,振奋民族精神。为了祖国的强盛,贡献我们的才智吧!我们要永远的热爱中华!

《大通:矿工记忆里的阵痛》  2016.12.12

(作者:崔小红,民主建国会会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