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般都主张多在心率二、三区跑

跑步爱好者,一般都听到过这样两句话:

1、刚开始的时候,慢慢跑,等到有氧基础打牢了,同等心率下,配速会提高,或者同等配速下,心率会降低。

2、在跑步总时间中,用7成以上的时间,在心率2-3区跑。

01

先来看一个系统给出的马拉松训练周期表的例子

在Polar的“计划”里,设定一个马拉松训练的目标(其他目标也同理),系统会根据“体格设置”里的信息,自动给出若干周的训练计划。

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分布:

如果把长长的一条N周都显示出来,图例会太小,所以,截取了几个星期,作为例子。

具体到每个星期,内容基本都一样,但根据前一周不同的表现,可能后续会有些微调。

上述示例图看不看得清楚不重要,重要的是:

从图中的柱子可以看出,基本上每个星期的总运动量中的大部分,集中在心率2-3区。

02

盘点一下自己的表现

选择了近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次记录,盘点一下。

所谓有代表性:

1、一两个月内状态比较好的时候;

2、尽量是5公里,10公里,20公里这样比较好衡量的距离;

3、尽量以配速比较靠近整分,半分这样的数字做例子,比较直观。

筛选出这样几条数据:

用文字解读一下:

5公里、10公里进入5配速以内,在乳酸点以下,也就是4区(佳明叫乳酸阈值区),比较用力,但还没有要死要活的地步;

10公里左右5分20秒以内,在3区,常规有氧区(佳明叫高有氧区);

凡是在5分半到6分配速,半马以内,基本都在2区——所谓燃脂区(佳明叫低有氧区)。

归纳总结一下,则是:

1、6分到5分半,是我的燃脂区(2区)配速;

2、5分半到5分10秒左右,有氧区(3区)配速;

3、5分10秒以上,基本进入4区,在做自我测验的时候,会较长时间出现在这个区;

4、精疲力尽的5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但平均值都到不了,也就是说,一般不把自己搞得这么力竭。

5分到6分配速之间,是我最健康的跑步配速,主要集中在燃脂区(2),有氧区(3区),和少量乳酸阈值区(4区)。

平时实际累积的时间,也基本落在2-3区为主,少量4区。

03

日常多跑2-3区的说法是可以信赖的

无论是厂家给出的马拉松计划案例,还是自己的真实积累,总体来看,都是2-3区为主。俗话说的,多跑2-3区,这点当是没有疑义的。

曾经有朋友问我,为什么老威每次跑步都会每个区间都摸到一下,而不是当天保持全程2区,或者3区?

其实,这个纯粹是个人习惯。举个我日常用得最多的课表(基本课)为例子。

80分钟的全程中,20分钟1-2区热身,45分钟2-3区慢跑,5分钟3-5区快跑(其实也到不了5区,一般也就4区而已),然后放松跑10分钟结束。由于刚刚冲刺完毕,为了防止手表报警烦人,所以设置了2-3区,其实日常表现,这个阶段的放松跑主要在2区。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在长时间一个节奏以后,换一个节奏,激活一下身体,没有其他意图。一般跑下来,大致就是下面这样的心率曲线,与上面的预设非常吻合,也是2区为主,自己很满意。(下图左侧的数据,是根据当时佳明的值直接搬过来的,两家的数据会有很微小的差异,实际使用中对落在各区间的时间累计百分比影响不大,看的时候可以忽略)。

04

心率区间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调整

以Polar为例,4月20日的时候,它的两个阈值:无氧阈值(也叫乳酸阈值,应该被设置成5区下限)和有氧阈值(应该被设置成3区下限),分别是162,和135:

今天(6月17日),到系统里查看,已经自动改变为这样:

同一个时期,在佳明里,乳酸阈值也从163升到167(polar165,两者有2个bpm读数的差异)。

佳明没有给出有氧阈值,不知道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得到,或者是它本来就不看重这个数值。

但是佳明有一个方便之处:

当跑表侦测到新的乳酸阈值,并且被接受后,佳速度和跑表上,都会自动设置成新乳酸阈值为基础的5个心率区。

Polar似乎要在设置里手动把上述两个阈值(它比佳明多得到一个有氧阈值,设置为3区下限)设置进去。

两者各有好处,可以这样归纳:

佳明直接在跑完时,手表提示测到新的乳酸阈值,选择接受就可以了,系统会自动重新调整5个区。

而Polar要在运动项目-跑步中手动设置新值。它的好处是在无氧阈值外,多得到一个有氧阈值——亦即同时得到5区下限和3区下限值。

两家的真实数据都比较接近。

这也是我乐意用乳酸阈值心率设置法的原因——有两个系统佐证,且以真实得出的数据做依据。

根据乳酸阈值法,最大心率反而变成推算值了。目前给出的数据比我自己设的高出几个读数,不过我一点也不在意最大心率这个数值了。

05

推荐使用心率带

跟随心率跑,被大家所公认。前提是心率必须准确。

我目前长时间采用下来,准确性与心率带高度吻合的,是POLAR的M430。这颗6-led的光电心率,完全不输后来的9-led。

6-led还是9-led版本我都在用,也都出现过数据跳跃的情况,当希望录得一次严谨的心率曲线,而中途出现异动,那是非常令人沮丧的——是停表再来好呢,还是让它一直错下去,又或者寄希望于扎得更紧能够改观?

客观讲,Polar的光电已经给了我9分以上的信心,在非跑步的活动中,我完全依赖它的光电,但是跑步时,特别是需要得到一条可靠的记录时,我都戴心率带。

实测佳明和Polar的心率带,精确度都很好,也比较一致。

所以,我比较主张,如果有意用心率来跟踪自己的跑步,还是应该采用心率带。光电心率,在跑步时比在其他运动中,更容易被干扰。

============================================

作者:老威修斯_宋伟江,个人公众号:老威小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