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结束了,但语文对人的影响将持续一生

文丨月月 · 主播丨涂山

最近几年,网上关于高考的消息铺天盖地。

就在6月7日,河南洛阳的一名考生走出考场,称语文考试“没啥难的”,做得比较顺。作文题目是根据古人的言论素材,思考个人理想。

另一名考生则评价道:“考试内容平时训练都有所涉及,感觉作文能拿48分。”

语文高考结束后,不少学生在朋友圈感慨:真好啊!再也不用听语文老师讲古文,再也不用肝800字作文了!

可是,高中语文虽然结束了,但语文对人的影响,却将持续一生……

当知识转变为素养

在有些人看来,语文是特别“虚”的一门学科。有些阅读题目过度引申,甚至连文章的作者都答不出来。

就比如,去年的全国高考语文Ⅰ卷,考了著名诗人、作家于坚的《建水记》。两个主观题一个是“分析大量描写饮食的效果”,另一个是“分析空间和时间双线索描写的效果”。

对于自己的作品上了高考试卷,于坚表示很意外。谈到具体的题目时,于坚表示:“我都答不上来。”

答不上来的语文阅读,真的有价值吗?

作为一名高三语文老师,我的看法是:答题只是手段,培养语文核心素养才是目的。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习之母,具有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不仅能让学生学好其它课程,还能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虽然各地的语文教材不同,题型不同,题目更是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养语文的核心素养。

例如,今年全国新高考2卷的作文题:

像这道作文题,命题者的意图,不在于书法本身,而在于“如何做人才能成功”。

逆锋起笔,藏而不露。意味着:要提高内在修养,保持藏而不露的内在涵养。

中锋用笔,不偏不倚。意味着:要有坚定立场,公正客观。

停滞迂回,缓缓出头,意味着:要增强积淀,稳步前进。

这一题目,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而这,恰恰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

可见,很多时候,学生做题、写作文的过程,就是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就像师大二附中高中语文组教研组长陈立今说的那样: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他们大学时不会选择中文系专业,高中就是最后一个系统学习语文的时期。学生通过高中学习和做题,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语文素养,而这种素养,将影响学生一生。

语文的四大核心素养

既然语文的核心素养如此重要,那么它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呢?

其实,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 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这四大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更是在培养学生素质中的“元素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却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方面是迫于高考压力,教师不得不将精力更多花在提高学生做题能力方面,而忽视了语文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是由于课时紧张,教师在上阅读课时,往往走马观花,将阅读停留在表面。这样的教学方式,很不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其实,要想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关键在于抓住输入和输出的两端,也就是要抓住阅读和写作这两个抓手。

首先,利用阅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就拿《红楼梦》来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诗词意象,在品读的过程中,孩子能体会古典诗词意象的内涵,了解诗词说到底是意与象俱的意象构造过程,更是思与境谐的意境营造过程。而当他们领悟到这一层,自然能提升品鉴诗词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文化理解传承素养。

又比如,很多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有利于锻炼思维。整本书内容更丰富,单是学生感兴趣的情节的猜测、人物命运的捉摸等,就足以锻炼学生的思维了。

当然,光有阅读的输入还不够,要想培养语文素养,还需要写作输出。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书面表达往往缺少创新,时常会出现模仿的现象。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的高中写作题越来越有思辨性、争议性,尤其注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就拿今年高考的北京卷作文一题来说,题目是这样的: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题目要求学生思考“时”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在文章中给出具体且有层次的分析。这就需要学生对过往历史事件有一定的深度思考,且能做个性化的自我表达,同时还要能体现对时代的关注以及广阔的阅读视野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无论哪一点,都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察。

学生经常练习此类作文题,就会倒逼阅读,加强思考,而语文核心素养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

超越高考

不知不觉,新的一年高考又进入了尾声。虽然高考语文结束了,但语文学科终将会超越高考,对学生产生一生的影响。

语文对人的影响,并不在于让学生能写出一篇多么高分的作文,也不在于让学生答对多少题。

它真正的影响,在于培养孩子思维的深度,让孩子在阅读中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思辨性的思维;

它真正的影响,在于让孩子学会“我手写我心”,能够更加大胆、准确地表达出内心的所思所想;

它真正的影响,在于将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植入孩子的心中,让民族的记忆、优秀的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或许在很多家长、学生看来,语文和其他科目相比,拉不开太多分数,于是将语文学科当成了边缘学科。

但事实上,语文或者说所有的人文学科,对人的影响都是深远而持久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学好语文,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我们的孩子才能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