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在华县莲花寺的童年生涯!

邮箱:3125136050@qq.com


《秦 晋 缘第三章   华州谋生

作者 高民智

两个无知的女人

在五一年土改中,我们高家河村里的地主不多,只有一户,把他们土地农具分给了没有地的农民。在订成分时,给我家和连墙家订的是贫农,她们都没有文化,嫌贫农太难听,就去找工作队。
我妈抱着孩子和天明屋里扭着小脚到了西头工作队住的地方。工作队长姓田,叫田家英,是个年轻有文化的小伙子,他热情招呼我妈和天明屋里,叫她们坐下。

高家河村便民服务中心 刘焕民摄

“大婶,你们有啥事?”小田笑着问她俩。
“旧社会,我们家穷,叫人看不起,现在定成分又给我家定成贫农,贫不唧唧的,难听死了,你给我们改一改。”天明屋里不紧不慢地说。
她的一席话把屋里的工作队员逗得哄堂大笑,工作队长田家英耐心给大婶说,我们的政策是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中农,打击地富反坏右,贫下中农是依靠的对象,你们家过去穷,依据政策给你们家订贫农有啥不好。工作队再三解释,两个女人就是不走,后来有一个队员建议说给她们改成下中农,这样才打发走两个无知又天真的女人。
后来我大知道此事,把我妈训斥了一顿。
1952年后半年,我们这里成立了互助组,互助组是由原来变工队变化而成的,全县已发展4500个,互助组的原则是自行结合,三五户七八户都行,这给我家带来了很大帮助,互助组由组里统一指挥,谁家里农活紧,先给谁家干,我们这里土地面积都不大,一人二亩多地,有牛的户给没有牛的户犁地,收获碾打,搭麦季需要人多,大家都在一起,互相帮忙,取长补短,比一个人在地里干活劲头更高,大家在地里干活有说有笑更热闹,解决单户人少,干不了的活路。大大提高了农民积极性,有人开玩笑地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取长补短,活路刚谄。”税收是按土地好坏,多少,缴纳给政府。
1953年,我妈又给我生了一个小弟弟。人口多了,我大的负担越来越重,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动不动就骂人打人,我哥哥在村东娘娘庙上二年级,他人很笨,字老写不好,经常受到我大的打骂。为这没少和我妈吵嘴。我大的脸色是我家的晴雨表,我大脸色好了,大家都高兴,我大脸色阴森可怕了,一家人胆战心惊,说话也不敢大声,仿佛我大心里的不快是因为大声说话惹的祸。
姐姐也快长成大姑娘了,她分担了我妈的一半家务。做饭,刷锅洗碗,拾柴,每天还要弄猪草喂猪,我妈每天大部分时间是织布纺线。平凡的岁月造就了这一家人。

童年生涯

我也该到上学的年龄了,秋季开学,我大把我送到娘娘庙学校。学校在我村东约一里路,学校坐北向南,门朝南开,门楼上有砖雕的高家河村小学校字样。进学校门就是一个大院子,院西墙根有一口吃水井,北边七间木板楼房是学生的教室,1945年高星夫老先生在村里帮忙下盖的,学生娃念书就在里边再往北是庙里的中殿和上殿,里边的神像阴森怕人。

高星夫故居遗址 刘焕民摄

我和我哥两人上学,学校的三个先生(位友三,秦德山,张西名)轮流在上学孩子家里吃饭,因而先生和孩子家里都很熟,经常在一块谈论谁家孩子笨,谁家孩子灵,我大对先生说:把娃送来了,你就好好指教,不听话就打,往死里打,树不剪不成才,玉不琢不成器。我哥上学就笨,没少挨先生和我大的打。我上一年级的时候,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课,我记忆最深的一年级第一节语文,第一课是开学了,第二课是学校里的学生很多
学校里的学生娃大多都是本村娃因而都很熟,娘娘庙学校上殿里还有神像,平时不准学生到上殿里去。学生上课都在下边楼房里,有一次下课,娃们都跑到上殿看神像,我也跑去玩,潭头村有一个三年级大娃把我抱起来放在一个龇牙咧嘴的神像头上,吓得我放声大哭,他才把我放下来,后来才知道他叫钩子,每次见到他,我都躲得远远的。
学生吃完早饭后到学校里首先是磨墨写大字,这是每一个班级学生都要做的,大字写的好,老师用红笔打个红圈,写的不好,老师用红笔画个×,我的毛笔字写得较好就是从一个年级开始学成的。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自然也受到我大的夸奖。少挨多少板子,由于每天写大字,用纸量很大,家里买不起,逢清明节,孩子都跑到地里揭上坟压的白纸。拿回家订成大字本写字,吃饭时我大用筷子在桌子上画教我咋样写好字,写完大字后,用小笔在大字空间写小字,老师看后用甲乙丙丁给评分。算术更不用说,我在班里也是学的好的学生,老师常常在我家吃饭时,对我父亲说我很灵性,将来一定有前途。
学校里经常有学生逃学,家里大人亲自目送他们走进学校,其实又从学校跑出去玩,在果园里糟蹋害人,经常受到老师的责罚,学校里的位老师对学生管得很严,动不动就用竹板打学生的手,调皮的孩子手老是肿的,回家还不敢对大人讲,否则又得挨大人的打。
我们班里一共有二十多个孩子,女生只有三分之一,这些男娃真调皮,他们和女孩子坐在一条桌子上,总是用粉笔或墨汁在中间画一条线是分界线,谁也不准越雷池半步,否则不是骂就是打。我和女生也是在一条桌子上坐,但我没有划分界限,夏天我们都穿的半截袖衫子,有一次我的胳膊和这个女生胳膊碰在了一起,我就像过电一样感觉到这个女生的肉皮又细又柔软,像温暖的热流一样,这个感觉,还是我小心灵第一次感受到的。
大约在1956年下半年,地方国营陕西省莲花寺石碴厂在小街上面粮店对面盖了一所相当规模的小学占地十多亩,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设班,学校里主要是石碴厂的子弟和周边农村的娃,自然我们娘娘庙的娃也搬到这个小学上学。从此我在娘娘庙学习生涯就这样结束了。

八一中学(原莲花寺小学) 刘焕民摄

新建的莲花寺小学,学校里面有电灯,学生娃有近200娃,热闹极了,十多个教师由国家每月开工资。学校有食堂,教师再也不用到学生家里吃饭,学校还办有开水灶供学生喝水,泡馍用。学校还设有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这一年,我十八岁的姐姐嫁到柳枝黄河村,说到我姐姐出嫁,我还想起了一件小事。在小学课本里高玉宝写的《我要读书》这篇文章对我启发很大。我决心要像高玉宝那样刻苦读书。我大常对我说:“圣人说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早知书内有黄金,高点明灯下苦心。”当时我还不理解这是啥意思,这书里哪里藏有黄金呀?后来才听先生说:孔老夫子曰:“学而优则仕。”书念好了可以当官,那么当了官自然就有了黄金,啊原来是这,我读书不是为当官,我要学习知识。读书使我进入了一片神奇的天地,使我犹如一只小小的蝴蝶,飞翔在金灿灿的花色中吸引着沁人的芳香,读书使我心胸开阔,大脑灵活,这时我才明白书是人类进步的基石这个道理。也明白了我大说的那句话涵义。就在那个文化不被重视的年代,我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烈火中永生》《青春之歌》等中外名著,从此养成了热爱读书的习惯。
那时候农村穷的叮当响,别说是书,就是家里的油盐,酱醋也得眼巴巴地看这鸡屁股,家里仅有的几本书读完了,读烂了,又没钱买新的,借吧,又到哪里去借呢?
正好姐姐出嫁,陪嫁的东西还没买齐,一天我大给了三十元让我进城给大姐买点陪嫁东西,来到县城,我却一头扎进李新华书店,书店里满架的书,琳琅满目,让人看不胜看,把我迷住了,东翻翻西看看足足看了一个上午。店主人看我经常到书店里来,不忍赶我走,临走我就用我大给我的钱买了《新华字典》和几本书。当我抱着书兴致勃勃出了书店时,才想起我大交代的事情,糟了身上的钱只剩下一元三角钱,我的心虚了,胆怯了,阵阵寒冷,萧萧秋风,令我生畏。
天黑了,我哭丧着脸,拿着仅有的一元三角钱回到了家里,我大问我买的东西呢?我无言以对,一向疼我的父亲这次却大动肝火,在我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了几鞋底,我撕心裂肺的大哭,我妈也哭着挡着说:“你这娃太胆大了,你大叫你买啥哩,你怎么买成书了”。我妈哭的那样伤心,那样凄凉……。
入夜,我睡在床上辗转反侧,老觉得屁股火辣辣的疼,怀里抱着新买来的书,心里却感到热乎乎的,我不怪我大手下无情,谁让那个年月,家家都穷的叮当响呢。

高家河村老房子 刘焕民摄

黎明时分,金灿灿的阳光把我从梦里唤醒,望着枕边染上泪水的新书,我早已忘记了昨天的疼痛。
这件小事使我至今难也忘怀。
原文来源:《秦晋缘》作者供稿
(0)

相关推荐

  • 让我给你讲个故事

    正如你一样,我也经常在上下班的时候见到一起上下学的孩子们,他们背着远超他们年龄和身体所应承受的重量的书包,微驼着背艰难又着急地前行.我心里真是心疼,现在的孩子们太累了,我的孩子也注定要承受这些.我又想 ...

  • 能描述一下你在农村上学的景象吗?

    谢谢邀请. 我是一九五六年(虚十岁)上学.(父母说学费很贵,懂点事再上学)我是小山冲里的,离学校有三里多路.快开学了,妈妈花五角伍分钱给我买了一个新书包,我特别高兴.吃了早饭,带上中午饭的干粮(锅巴放 ...

  • 还记得小学那个“高大上”的“草房子”吗

    点击上方"窗外的白杨"关注我们,一起分享精彩人生- 还记得小学那个"高大上"的"草房子"吗 得知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

  • 来一波回忆杀:你还记得你小时候的”六一“是怎么度过的么?

    童年期待成人日 待到成人却羡童 清晨开始,朋友圈满屏尽是儿童节.肃宁的家长们四点多就开始起床忙碌了吧?为宝宝们欢度节日而忙前忙后.保驾护航,朋友圈记录娃的节日,同时也顺带回忆自己的童年,娃哈哈.酸梅粉 ...

  • 校园长大的童年

    鲁北传统文化原创作品 第236期 校园长大的童年 文/顾红 我出生在风雨飘摇的1968年冬日,当时公办教师一律下放的风声越来越紧,妈妈生活的教师群体被越来越压抑无望的气氛笼罩--妈妈在院庄村校园的一间 ...

  • 一群涸鲋,又淂生机|尘封六十年的记忆:家书-5

    上一篇:不幸之事层见叠出|尘封六十年的记忆:家书-4 1954年3月12日:一群涸鲋,又淂生机 字达 家康孙览: 吾孙沐霑新文化,了解新政治,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也.今收到人民币叁拾万元,我家中一群涸鲋 ...

  • 琐记(二)

                             琐      记                              江雁                   突然想说说我的国文老师们. 我说 ...

  • 【我的学生时代】/ 任小宁

    我的学生时代 任小宁    我就像上帝赐于父母的礼物,在号称"大跃进"的年代,呱呱坠地了.八岁上下,我大约已经是一枚毛头丫头片子,穿着妈妈亲手缝制的新衣服,背着花布书包,高高兴兴地 ...

  • 囧在初三【李冬梅】

    毕业的骊歌悄悄响起,像幽静的林间淌过一脉清流.看着青春飞扬的初三学生,我的思绪禁不住穿越长长的时光隧道,去复活那首属于我的骊歌. 如果非要用一个字形容我的初三生活,我觉得"囧"字再 ...

  • 【最散文】在西口中学的日子

    作者用手机翻拍的旧照片 文|聂光玲 1995年夏天,是个怎样闷热的酷暑难耐的夏天,我早已经记不起来.只记得小升初考试结束后,9月份我升入了西口中学读初中. 当时我们方圆15公里10个村民小组组成的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