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阳明胃热证与胃热津伤证的病机证治异同
青年中医李铎
原创11-01
阳明胃热证的病理机制为:无形热邪充斥阳明气分,“热结在里,表里俱热。”以身大热,不恶寒,反恶热,大汗出,大渴,脉洪大为主要见证;热邪充斥三阳时尚可见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当热邪深伏阳气被郁,还可见脉滑而厥等证。治以辛寒清热之法,主方为白虎汤。
胃热津伤证的病机与胃热证基本相同,只是在阳明热盛的基础上,又兼有津液匮乏,津气两伤的病理。因此,临床见证除见有胃热证的典型脉证外,尚有大烦渴不解、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等津气两伤证,或见有背微恶寒、时时恶风等热迫汗出,卫失温固证。治以辛寒清热,益气生津之法,主方用白虎加人参汤。
原文第175条指出:“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由此可知白虎汤的禁例,主要有两点:一是表证不解者不可用;二是口不渴不欲饮水者不可用。
条文中“脉浮,发热无汗”证属太阳伤寒表证,即或兼有阳明热实,亦应表里两解或先解表后清里。若置表证于不顾,径用白虎汤,则易致表邪冰伏,阳气被遏,甚而引起内陷,产生变证。
渴欲饮水,大烦渴而无表证,即使未有大热、心烦汗出亦是热盛津伤的主要指征。若无口渴欲饮水之证,说明里热未成,则不可贸然用白虎汤。
阳明胃热证致厥的病机在原文第350条有:“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里有热”说明了厥的病机。此证之厥非阳气不足,乃是热邪深伏于里,阻碍了阴阳之气顺接,使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所形成的,即“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之意。以脉测证,临床表现除脉象滑(浮大而滑数)外,尚有胸腹灼热,口渴思冷饮,不恶寒,反恶热,小便黄,舌苔黄燥等里热之证,可资辨证。
阳明热盛伤津证出现的“时时恶风”、“背微恶寒” ,既不同于太阳表证的全身“啬啬恶寒”、“淅淅恶风”持续不解,也有别于少阳病之恶寒发热交替出现。而是表现为阵阵的轻度的背恶寒或全身微恶风寒,并伴有口燥渴等阳明热证的特征。如原文173条所云:“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其机理在于阳明热盛,汗出过多,卫气因之随汗而泄,气阴两伤,表气不固,不任风袭。故而“时时恶风”,由于背为阳、督脉之所属,热迫汗泄,气津两伤,使卫阳失于温固,故背部恶寒较明显。
胃热津伤亦可出现气逆证,从《伤寒论》第396条“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可知,本条论述病后虚热欲吐的证治,其病机乃为余热未尽,津气两伤,胃气上逆。
其主要症状有:因津液不足,不能营养肌肤所致的患者身体虚弱消瘦;元气不足,不能摄纳水谷,少气不足以息;余热扰于中焦,胃失和降而上逆之气逆欲吐。其它因余热未尽或虚热内扰还可见低热,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证。
治以清热和胃,益气生津为法,方用竹叶石膏汤,本方为白虎加人参汤加减而成,方中减去知母易竹叶是因胃热不盛,竹叶伍生石膏清肺胃气分之热而除心烦;人参、甘草益气生津;麦冬、粳米滋养胃气胃液;半夏和胃降逆止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