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黏液或脓血便为临床主要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归属于中医学“泄泻。
目前西药治疗本病存在着不良反应多、复发率高等问题。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明隔药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痊愈率为48.57%,因此开展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与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疗法介绍
本疗法在患者穴位上施以隔药饼灸,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长期临床研究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疗法。经过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证明隔药灸疗法的临床痊愈率为48.81%,总有效率为91.67%。研究证明,本疗法较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且本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经济实用。
二、诊断标准
参照1992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分型诊断标准,选择脾胃虚弱型为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主症:
①腹泻便溏,粪有黏液及少量脓血;
②食少纳差;
③食后腹胀;
④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
⑤脉细弱或濡缓。
次症:
①腹胀肠鸣;
②腹部隐痛喜按;
③肢体倦怠;
④神疲懒言;
⑤面色萎黄;
⑥肠黏膜水肿较充血明显;
⑦肠黏膜溃疡浅表,周围红肿不明显,表面为白色分泌物;
⑧肠黏膜粗糙,呈颗粒状。
具备主症2项、次症2项,或主症1项、次症3项,即可确定本证型。
三、禁忌证
1、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2、合并有心脑血管系统,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3、局部皮肤糜烂、溃疡、痈疖等感染及皮肤病患者;
4、中医辨证非本型的患者;
5、妊娠或哺乳期患者等。
四、操作方法
1、器械准备
药饼灸组成:附子10克,肉桂2克,丹参3克,红花3克,木香2克。
精制温灸纯艾条。
2、操作步骤
(1)腧穴处方 天枢(双)、气海、关元。
(2)腧穴定位 患者取仰卧位,暴露腹部。天枢穴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取穴;气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取穴;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取穴。
(3)药饼配制 每只药饼含药粉2.5克,加黄酒3克,调拌成厚糊状,用药饼模具按压成直径2.3厘米、厚度0.5厘米大小。
(4)艾炷 选用质量可靠之华佗牌精制温灸纯艾条,截为1.5厘米长的艾条段,以保证其大小及密度达到相同的规格。
(5)施灸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将做好的药饼放在待灸穴位,点燃艾条段上部后置药饼上施灸,每次每穴各灸2壮,每壮约燃15分钟,感觉较烫时适当移动药饼。
3、疗程
12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共治疗6个疗程。
4、关键技术环节
(1)患者必须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
(2)治疗过程需按照标准进行规范化操作,以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3)药物的组成需采用统一规格,打成100目细粉,密封保存,药饼应严格按照配方制作,药饼大小、药物含量及艾条段的规格均须统一。
5、注意事项
治疗过程中,严格操作规范,药饼的放置应当平稳,移动时要小心谨慎,同时注意患者对温热刺激的接受程度,如感到烧灼,应当及时处理,以防烧伤的发生。
6、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烧伤:移除艾炷,涂紫药水,贴敷烧伤药膏。
五、不良反应
灸法治疗操作不当容易发生烧伤事件,为了预防此类事件发生,本研究在统一培训规范医者操作的同时,制作了纸板,中间有与药饼大小相同的孔洞,施灸时将药饼置于孔中,再予以施灸,可防止烧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