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学习?

知道为何而学,才算获得学习最强劲最持久的动力。@题记

我从小生活在贫穷的农村,由于物质条件所限,不仅到了初中才能吃饱,见识就更浅薄了。直到来北京后的很长时间里,我是见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学。于是,在学校里什么财会金融啊、商务英语啊,政治与国际关系啊,除了自己的专业课和听不懂的数学、物理等课外,我好像是什么都想去掺乎一下。小时候的学习,除了满足好奇但没有学习机会而更为珍惜之外,主要是生存压力使然,要告别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要想鲤鱼跃龙门,我只有学习一条道。但到了北京之后,学习又增加了一个动能——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短板,适当缓解下自己的自卑。
而今,以光速奔向天命之年的我,在北京已经住了27年之多。在没有完全跨过生存危机之前,我把学习当成是应对危机最为有效的手段,甚至,当我最为迷茫、困惑和痛苦的时候,只要一拿起书本,我就忘记了所有。十多年前,我误打误撞走近了教育圈(还不敢说进入)。一开始因为对教育的全然无知,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了对孩子和家长负责,也为了能更好的管理,我又开始拼命的学习教育。关于教育的书什么都看,尤其是关于各种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的书,几乎一天一本,这样的状态我好像坚持了好几个月。那段时间,那几年,因为是刚创业,压力非常大。当压力扛不住的时候,我就读书,读书不行的时候,我就奔赴荒野。于是,那个阶段,当家人看到我精心读书或周末一个人奔赴荒野的时候,她们就知道我去舒缓我的压力了。
我和夫人的生命状态,可能也深深地影响着我的两个孩子。虽然她们没有上任何的辅导班,甚至在小学阶段都不能完整的上学,但他们学习的动力非常足。尤其是比姐姐小八岁的儿子,在六七岁前,对他最为严酷的惩罚就是,“你被剥夺了读书的权利了”。儿子读的书,尤其是他小时候,我经常用“恐怖”这个词来形容。周末在书店或图书馆,他一找一大堆,坐在那里,因为文字不多,加之他的阅读速度非常快,半天一天的,他能读数十本书。最要命的是,回去了,他还要像我一样,一车一车(小推车)地买书。我经常给儿子开玩笑说,“你这是要把我买破产的节奏”。
上节课,我说“孩子天生是爱学习的,也是会学习的”,不仅是基于我和自己孩子得出的结论,更是我对学习本质的研学。瑞士著名生物学和教育学博士安德烈·焦耳当在他的著作《学习的本质》中说,“对好奇的满足就是学习”,而好奇心是人的本能,这是人为何要学习的最根本答案,更是人类学习的最根本动能。儿子小时候的学习,主要是对他感兴趣领域的主动探索,当他从现实中,从我们家庭中找不到依靠时,他只能依靠自己。他从三四岁就对浩瀚的宇宙产生了兴趣,竟然在四岁半就开始读霍金的《时间简史》,读不懂,第二个星期去书店又买了一本厚厚的导读本《时间简史》。现在想来,如果没有他从小对天体物理的兴趣,如果没有从小那种无尽的主动探索,他怎么可能有12岁在《多重宇宙论》的演讲中那么多独特且深刻的洞见。持续的好奇心就是兴趣,只要我们能呵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学校的最根本动力就得到了保障。为满足好奇而学,孩子不仅能主动学习,而且自己能主动克服所有学习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为好奇而学,我们常人看似很苦、很累,但学习者能乐在其中。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游戏中学习,就是这个状态。
为认知冲突,或为应对危机而学,这是人为何学习的第二个根本原因。人生下来就面临生存危机,学习是满足生存之必须,为了能活着,每个生命都会自动的自主地去学习。学会哭喊、学会吃饭、学会行走、学会回应和微笑,其实都是生存本能使然。我在农村中学那个时候的学习,尤其是到后期如此之玩命,一是因为不努力学习,我就要一辈子呆在农村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了,这样的日子永无没有尽头。而且,父亲去世后,我从此没有了任何依靠。二是,小时候一次漫无边际的离家出逃,还有后来到我二哥的大学看过之后,我对外边的世界充满着向往。这样的一推一拉,我的学习在那个阶段获得了无穷的动能。为了集中攻克学习的堡垒,我多次出现废寝忘食或整夜不休的情况。大考过后,我昏睡了好几天。今天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有很大的程度是孩子没有了任何的生存危机,他们已经过惯了丰衣足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没有了兴趣,没有了生存压力,主动学习的动力基本就消失殆尽了。虽然我现在完全跨过了生存危机,也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但我一直给让我的孩子保持一种危机感,自己的事自己负责,自己必须要对自己所有的选择决定和行为负全部责任。我和夫人可以给孩子建议,但绝不替他们决定,更不会替他们承担责任。孩子从小就知道要自己为自己负责,我想,他们俩已经把这点写进了他们的基因里了。
人是为意义和价值而活着的动物种群,这也是人和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之一。人类之所以不断地学习,除了满足好奇和生存需求外,还有一点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当人度过了消遣性好奇(孩童阶段的学习多是自发的消遣性好奇满足)和生存危机阶段后,就进入了意义和价值探索阶段的学习(也有人说是认知性好奇满足的学习阶段)。如果说,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思考提炼“为何而活”是人生的根本性问题。同理,寻找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找到”为何而学”也是学习者学习的根本性问题。随着我对孩子、对教育、对生命不断了解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我对教育的学习已经超越了教育本身。早期读的书学到的最多是眼花缭乱的理念和方法、技能,到中期想清晰整个教育系统,甚至想通过比较古今中外的教育,来寻找教育的解决之道,但越学越无奈,越学越无解。直到,有一天我全然跳出教育看教育,从生命的维度,把整个生命纳入到自然宇宙中考量,尤其是当我直面生死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对教育和学习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目前的学习不是为了救赎教育,救赎孩子,我的学习目前就是为了丰盈自己。如果有缘,顺便影响和引领下别人,尤其是自己的家人,孩子。这就是我目前找到的学习意义,在此意义的指引下,我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了“无用之学“上。尤其是历史,这个当初我差点和家人决裂的学科,让我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更让我遇见了不一样的超然学习境界。在我看来,这是最高境界的学习,看似无用之学,恰恰最后成了根本之学。
学术界有句话说,“认知冲突使学习者得以学习“,我很认同这个观点。一般而言,平息认知冲突的学习都是意义学习。在这个信息瞬变的乌卡时代,我们必须保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的态势,否则,我们随时被淘汰或被淹没。“好的教育之所以好,是因为它让你坐立不安,它强迫你不断重新认识自己和周遭的世界,从而不断做出改变。” 素平同学分享的哈佛女校长德鲁福斯特在一个演讲中的话从另外一个维度说明了学习的根本动因。
“三天不读书,脑袋赛过猪”,二十年前一位好友送给我的这句话我一直珍藏,并以此不停鞭策自己。如果需要,今天,我把这句话也送给大家。感谢聆听。
说明:本文根据作者在DE父母特训营三期课上的分享录音整理而成,案例有删减,文字有调整。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