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脾虚说byebye!夏季健脾3个方,快给宝宝做起来

经常有家长朋友问:

“为何我的孩子总是感冒呢?”
“为何我的孩子总是脸色腊黄呢?”
“为何我的孩子个头一直比别的同龄孩子矮呢?”
“为何我的孩子总挑食”?
…… ……

没错,这些问题,确实可能是脾虚引起的。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身体的根本,我们的整个身体,都是靠着脾胃吸收食物的营养物质,来维持运行。

所以称为“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而孩子的喂养过程中,因为家长的不恰当方式,往往使得孩子脾胃受伤,从而引起很多疾病。

那么,孩子的脾胃受伤,到底有哪些表现呢?

脾胃失和,孩子易生病

对于脾胃不好的孩子,首先要分清孩子到底是属于哪种情况,才好进行相应的调理。

脾胃虚弱的孩子常见的症状有:
◎ 一般生病后病程较长;
◎ 经常容易拉肚子或者大便稀溏,大便色淡无臭味,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
◎ 平素食欲不振,面色萎黄,神疲倦怠,形体瘦弱;
◎ 舌质淡,苔薄白,脉虚无力。

在脾胃虚弱的大前提下,我们列举几个常见类型的处理方法:

1.脾胃虚寒为主的。

那常见的症状可能就是:
◎ 偶尔肚子痛,主要在肚脐周围,疼痛不严重,喜欢按揉或者热敷。
◎ 不耐凉,容易拉肚子;有的孩子会有长期便秘;
◎ 经常有清口水;
◎ 有的孩子可能会食欲不好,吃东西吃得少;
◎ 懒散,手脚容易凉,或者就是怕冷,面色偏白或者面色有青;
◎ 舌头颜色偏淡,舌苔经常白白的。

脾胃虚寒的孩子,我们可以在中脘穴进行艾灸或者肚脐贴南贴。药物的话,常用的有: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姜糖水。

2.痰湿为主的

有的孩子可能虚寒不明显,也就是怕冷的一面不是很明显,但是表现出来湿多。

具体症状常见:
◎ 经常咯痰,容易长湿疹;
◎ 大便黏不容易冲;
◎ 舌头看起来胖胖的,很多水,像要滴下来的那种,有时会在中间有一块白腻苔。

痰湿的孩子要动起来。多户外活动,多接地气。

常见药物有: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丸、藿香正气口服液、平胃丸/参苓白术颗粒。

3.脾胃气虚。

主要表现有:
◎ 容易肚子胀,尤其吃了东西后胀得更明显,会容易打嗝,没什么胃口;
◎ 对事物兴趣不大,精神不好,总是感觉懒懒得,不想说话,面色偏萎黄或白;
◎ 舌头颜色偏淡,舌体看起来比较薄,舌苔薄白。

气虚的孩子,不适合太过剧烈的活动,不宜出大汗。

常见药物:理中丸,补中益气丸,六君丸。

4.积食。

积食就是吃多了,常见的症状:
◎ 口臭、便秘、打臭屁;
◎ 有的可能会腹泻,拉出来的便便特别臭,还有不消化物;
◎ 舌苔中间厚。

积食的一般推拿效果都比较好,常见的手法:捏脊(脾/胃/三焦/大肠腧附近)、揉腹、清大肠、清胃、揉板门、掐四缝。

积食常见的药物有:焦三仙(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熬水、保和丸、越鞠保和丸,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

再说说总是反复积食的:常见的就是家长说已经给孩子吃得很清淡了,或者吃得也不是很多,孩子也还是要积食。

表现出来的就是:

◎ 嘴巴里面总有味道;
◎ 手心经常潮湿温热;
◎ 大便一直很臭;
◎ 舌苔总有一块很厚。

这种往往考虑孩子脾胃功能有不足,是不是脾胃虚寒或者脾胃气虚。

临时的可以用点焦三仙之类消食,但是不建议长期靠药物。

可以在饮食调养的基础上结合一些艾灸或者推拿,状态好的时候,不要给孩子忌口那么严格,也要给脾胃一些锻炼的机会。

以上几种类型是可以同时存在的。

在喂养/养护上,给家长的建议就是做好观察

比如如果大便变得稀溏了,晚上睡觉不安稳了,舌苔变得特别厚了,或者几天不大便了、口臭了,那家长就要及时想想有没有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情况,就要做相应的改善。

对于忌口特别严格的家长,我们有时也要提醒不要走极端。有的家长怕孩子积食,所以一直管得太严格,结果去了幼儿园,不像家里,孩子适应不过来,这种情况要避免。

再说说大家最喜欢的食疗

我经常对家长强调,现在的孩子不缺营养,反而有点吃得太多太好。

如果孩子脾胃健运,哪怕是粗茶淡饭都能养得很好;反之,孩子脾胃虚弱,吃的再好都补不进去,还会平添脾胃的压力。

脾胃受累,体质就会进一步地损伤,其实只要孩子消化状态好,日常的膳食也能补充到营养,更能健脾。

今天就来介绍三种健脾胃主食,三道最基础的养儿食疗方~

孩子最好的营养来源就是主食,很多家长却不了解它的功效作用。

平时也不少人问食疗方中的粳米是不是就是大米?小米究竟能不能健脾养胃?其中还是有不少误区~

大米:健脾养胃易消化,儿童主要营养来源

大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能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在历代中医典籍中又被奉为“五谷之长”。

《冯氏锦囊秘录》就提到大米:“自上古圣人树艺至今,不可一日无此也。禀土德之正,其味甘、淡,性平,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固之而强健。”

由此说明了大米健养脾胃的功效。

现在大米大多经过精磨,其实营养物质是有所流失的,像一些没有经过多次碾磨的,营养和功效会更佳,比如保留了黄色的米糠和胚芽,黄色入脾,健脾的功效更强。

目前家长多重视乳食和其它营养素的补充,忽视了主食的摄入,孩子反而多脾虚。

大米南瓜粥

材料:

南瓜50克,大米30克,盐适量。

做法:

1、清洗大米,将米浸泡60分钟;

2、将南瓜切块,加盐搅拌均匀;

3、加入适量的清水,将胚芽米、南瓜和水加入锅中,大火煮开后小火焖煮,米粥粘稠软烂即可。

功效:

健脾益气

小米:健脾益肾消积热,湿热、盗汗、阴虚、地图舌、病后最适合

小米性平,味甘、咸,归肾、脾、胃经,能健脾养胃、和中益肾。小米色黄,味甘,入脾经;味咸,味咸入肾经,肾乃先天之本,脾乃后天之本,所以说,吃小米既养先天又滋后天。

中医认为,种子数量越多则能量越大,滋补力越强,而五谷中以小米最佳。所以,小米又有“脾之果”的美誉,最养脾胃。

● 湿热天,可多喝小米粥

《本草纲目》:“(小米)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者苦寒,治胃热消渴,利小便……解小麦毒,发热。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小米有健脾、清热、利小便的功效,尤其适合湿热的孩子吃。

在暑热夹湿的夏季,当孩子出现食欲下降、胃口不佳、有口气、大便黏、舌苔黄厚腻时,说明湿气入里化热,这时可以适当吃点小米清热,使热邪从小便走,起到祛湿热的作用。

● 阴虚、盗汗、地图舌......小米最滋养

阴虚火旺的孩子经常会出现“上火”的症状,其实他们上的是“虚火”,小米既能清虚热,又能滋肾阴,适合阴虚的孩子用。

春夏孩子容易盗汗,或者生病高烧后有伤阴的表现,严重的会累及肾阴,那么就可用小米来滋阴生津,同时补气益肾。

此外,小米能健脾补气,最适合气阴两虚、经常出现地图舌的孩子。

健脾小米粥

材料:

山楂5克,枳实5克,小米25克

做法:

1. 将山楂、枳实洗净,放入纱袋中,扎紧口袋;

2. 将小米洗干净,与纱袋一同放入锅中,加1000毫升水;

3. 大火煮沸后小火煮20分钟,取出纱袋,继续煮小米软烂即成。

功效:

健脾消食,补气益肾。

粳米:补气和中,固护中气,养胃生津第一米

儿童食疗方经常用到粳米,经常有家长问,什么是粳米,是不是东北大米或珍珠米?

粳米不是东北大米或珍珠米,粳米有很强的养胃功效,属于食药材,可直接入药。

粳米性温,味甘,归脾、胃经,具有温中和胃,益气止泄的功效,又被称为“养胃生津第一米”,是这三种米当中健脾效果最好的,所以古人会用粳米入药。

很多古方如白虎汤、桃花汤及竹叶石膏汤都用到粳米,而食疗方用粳米的效果也最好。

用粳米熬粥会在上面会看到一层细腻粘稠的粥油,这层粥油最能滋补津液。夏季暑热,孩子在户外活动容易过汗伤津,吃点粳米粥能补津液。

● 过敏体质、脾胃虚寒孩子可以多吃

过敏体质的孩子说到底都是脾胃虚寒的,粳米性温,能健脾温中,能很好地改善孩子脾胃虚寒的问题。

粳米花生粥

材料:

粳米50克,花生15克,山药15克

做法:

1. 将粳米淘洗干净,山药洗净、切块;

2. 把花生、山药、粳米放入锅中,加水熬煮熟。

功效:

养脾胃而补肺气

小天心商城 海量产品 正品保障

(0)

相关推荐